《全元曲》

《全元曲》

《全元曲》,12卷本《全元曲》將元代現存全部雜劇和散曲作品集錄而成700餘萬字的煌煌巨著,收錄元代287位存名曲作家和諸佚名曲作者現存的所有作品,包括完整雜劇162種、殘劇46種,著錄佚目429種,共637種;包括散曲4609支(套),堪稱有元一代雜劇和散曲作品的總匯。全書的注釋,在尊重編著者個人學術見解的同時,儘可能多的吸收近年來海內外學人的最新研究成果,努力使《全元曲》成為20世紀這一領域研究精華的集成。在所書的每一作家名下,除刊印其作品外,均附有作家小傳,介紹其籍貫、簡要生平、主要創作活動、前人的重要評述等。每一處雜劇還附有匯集與劇情有關文獻資料的〝本事〞,羅列劇目的歷史文獻和版本情況的著錄、版本等內容。本書的問世,填補了中國元曲整理、研究及出版的一項空白。

要點

12卷本《全元曲》將元代現存全部雜劇和散曲作品集錄而成700餘萬字的煌煌巨著,收錄元代287位存名曲作家和諸佚名曲作者現存的所有作品,包括完整雜劇162種、殘劇46種,著錄佚目429種,共637種;包括散曲4609支(套),堪稱有元一代雜劇和散曲作品的總匯。全書的注釋,在尊重編著者個人學術見解的同時,儘可能多的吸收近年來海內外學人的最新研究成果,努力使《全元曲》成為20世紀這一領域研究精華的集成。在所書的每一作家名下,除刊印其作品外,均附有作家小傳,介紹其籍貫、簡要生平、主要創作活動、前人的重要評述等。每一處雜劇還附有匯集與劇情有關文獻資料的〝本事〞,羅列劇目的歷史文獻和版本情況的著錄、版本等內容。本書的問世,填補了中國元曲整理、研究及出版的一項空白。

圖書

《全元曲》《全元曲》

書籍作者:徐征
圖書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
圖書品相:10成品相
庫存量:5本
元圖書原價:490.00
圖書類別:文學
圖書標籤:河北教育出版社河北教育全元曲全套出版社
上書時間:2009-03-12
出版時間:1998
開本:大32開
裝訂:精裝

簡介

12卷本《全元曲》將元代現存全部雜劇和散曲作品集錄而成700餘萬字的煌煌巨著,收錄元代287位存名曲作家和諸佚名曲作者現存的所有作品,包括完整雜劇162種、殘劇46種,著錄佚目429種,共637種;包括散曲4609支(套),堪稱有元一代雜劇和散曲作品的總匯。全書的注釋,在尊重編著者個人學術見解的同時,儘可能多的吸收近年來海內外學人的最新研究成果,努力使《全元曲》成為20世紀這一領域研究精華的集成。在所書的每一作家名下,除刊印其作品外,均附有作家小傳,介紹其籍貫、簡要生平、主要創作活動、前人的重要評述等。每一處雜劇還附有匯集與劇情有關文獻資料的〝本事〞,羅列劇目的歷史文獻和版本情況的著錄、版本等內容。本書的問世,填補了中國元曲整理、研究及出版的一項空白。目錄:兩岸共澆梨園林一家同賞瓦肆花——序《全元曲》序編者的話凡例第一卷關漢卿雜劇鄧夫人苦痛器存孝包待制三勘蝴蝶夢關大王獨赴單刀會趙盼兒風月救風塵杜蕊娘智賞金線池望江亭中秋切鱠錢大尹智勘緋衣夢感天動地竇娥冤錢大尹智寵謝天香山神廟裴度還帶狀元堂陳母教子劉夫人慶賞五侯宴包待制智斬魯齋郎尉遲恭單鞭奪槊詐妮子調風月閨怨佳人拜月亭關張雙赴西蜀夢殘劇唐明皇哭香囊風流孔目春衫記孟良盜骨佚目風流郎君三負心老女婿金馬玉堂春太常公主認先皇請退軍勾踐進西施徐夫人雪恨萬花堂甲馬營降生趙太祖金花交鈔三告狀劉盼盼鬧衡州荒墳梅竹鬼團圓盧亭亭挑水澆花旦曹太后死哭劉夫人薄太后走馬救周勃宋上皇御斷舅緣簿魯元公主三啖赦呂無雙銅瓦記風雪賢婦雙駕車柳花亭李婉復落娼唐太宗哭魏徵晏叔原風月鷓鴣天呂蒙正風雪破窯記……散曲附錄第二卷第三卷第四卷第五卷第六卷第七卷第八卷第九卷第十卷第十一卷第十二卷

詳解

中國戲曲與古希臘悲劇和喜劇、印度梵劇,歷來被稱為世界三大戲劇文化。但隨著歲月的推移,古希臘悲劇和喜劇、印度梵劇都很快地暗淡了它們的光輝。正是在全球性的戲劇文化低潮中,代表中國戲曲文化最高成就之一的雜劇卻在13~14世紀的華夏大地上勃然興起。被譽為“世界文化名人”的關漢卿執纛於前,白樸、馬致遠、王實甫、鄭光祖等一大批大家、名家踵武其後,一時人才輩出,佳作如雲,把中國戲曲推向了第一個高潮。當時的元王朝,當之無愧地成了世界戲
劇文化的中心。也正由於元曲的輝煌成就,在我國文學史上獲得了與唐詩、宋詞相媲美的殊榮,元曲成了中國同時也是世界的文化瑰寶。因此,全面整理、出版元代的雜劇和散曲作品,使之與已經出版的《全唐詩》、《全宋詞》配套而成完鼎,是社會科學界和出版界義不容辭的責任。這既是弘揚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需要,同時也可為建設如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里指出的“世界的文學”作出貢獻。正是在這樣的思想驅策下,經過百餘名專家學者近八年的努力,
囊括有元一代現存全部雜劇和散曲作品的《全元曲》終於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
在整理、出版《全元曲》的過程中,我們突出強調了以下三點:
一、在“全”和“準”兩字上狠下功夫。本書共收錄元代278位存名曲作家和諸佚名曲作家現存的所有作品,計完整雜劇162種,殘劇46種,著錄佚目429種,共637種;散曲4309支(套),其中小令4075支,套數489套,殘曲45支(套),堪稱有元一代雜劇和散曲作品的總匯。在整理過程中,我們既對不同的雜劇版本進行了爬羅抉隱,精心校勘,同時還對不同文本的散曲,在該作品正文的注釋中加以引述。這樣既可供讀者進行比較研究,同時更可使《全元曲》名實相副。有相當一部分元曲作家,如賈仲明《錄鬼簿續編》所著錄的曲家,大多生活於元明交替之際,因而很難斷定他們及其作品的朝代歸屬;但就元曲發展史的分期而言,古今學界一般都將元末明初這一時期作為元曲走向衰微階段而予以認同。因此,對於這一類作家作品,《全元曲》一般均予收入。然而考慮到《全元曲》是元代作品的總匯,而非元代曲家的名錄;元曲的最高成就又在雜劇,學界也常以元曲徑指雜
劇,故對那些雖無雜劇作品流傳但卻仍有雜劇劇目存世的,也均予列條收錄。所謂“準”,就是細心甄別並剔除個別混入元曲中的明人散曲,盡力提高《全元曲》的純淨度和準確性。
二、牢固樹立出好書、出精品的思想。鑒於《全元曲》這一工程複雜繁重,耗時費力,容易滋生厭戰情緒,淡薄質量意識;再加上參與這一工作的又多達百餘人,由於學術功底、科研條件、文獻資料的限制以及時間難獲保證等原因,初稿在質量上參差不齊,後期通稿任務相當艱巨。因此,在通稿時,我們一絲不苟、兢兢業業,在體例、校勘、用字、注釋、校對和核對引文等方面作了周密的考慮,並做了大量工作,僅核查的有關典籍即多達數百種千餘冊。可以毫不誇張地
說,我們確實是殫精竭慮了。
三、既尊重參與整理者的獨立見解,力求有所發現、有所開拓,又特別注意消化吸收古今中外已有的和最新的研究成果,使《全元曲》終於能夠攀登上這一學科研究的前沿高地。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