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

《免疫》

《免疫》期刊刊登抗病毒免疫就是集體針對病毒的免疫。包含細胞免疫、體液免疫等機體免疫模式。能夠有效的對抗、遏制、消除病毒對機體的感染和破壞。是機體適應自然環境的重要保證。Cell Press 是愛思唯爾旗下頂尖的生命科學研究出版社,共出版12種高引用率的研究期刊。 科學界將這些期刊視為必讀期刊。

基本信息

期刊背景

自體免疫病炎症反應自體免疫病炎症反應

Cell Press期刊在生物醫學研究領域中享譽甚高,九種期刊全部被SCI收錄,其中Cell《細胞》美國,2002年SCI影響因子 27.254;Immunity《免疫》美國,2002年SCI影響因子 17.468;Molecular Cell《分子細胞》美國,2002年SCI影響因子16.471;Neuron《神經元》美國,2002年SCI影響因子 13.846;Developmental Cell《發育細胞》美國, 2002年SCI影響因子11.531;Current Biology《當今生物學》美國,2002年SCI影響因子7.007;Chemistry & Biology《化學與生物學》英國,2002年SCI影響因子 6.109;Structure《結構》美國,2002年SCI影響因子 6.030;Cancer Cell《癌細胞》美國,2002創刊,SCI收錄期刊。

抗病毒免疫反應調節機制的發現

抗病毒免疫一種抗病毒免疫反應調節新機制,由第二軍醫大學免疫學研究所醫學免疫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曹雪濤院士和安華章副教授等組成的課題組所揭示。這一新的科學發現,為人類有效調控抗病毒免疫反應增添了新思路,同時有可能提出抗病毒免疫治療的新靶點。2007年1月5日,國際免疫學領域權威學術期刊《免疫》刊登了該研究論文。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和國家“973”免疫學項目支持下,該課題組人員瞄準Toll樣受體與機體免疫調控這一免疫學國際前沿熱點,首次發現了一種稱為“蛋白磷酸酶2”的信號轉導分子,通過結合“蛋白激酶分子1”的激酶活性結構域並抑制其激酶活性,從而能夠特異性地顯著抑制Toll樣受體活化的巨噬細胞產生炎症性細胞因子和I型干擾素,進而負向調控機體抗病毒免疫反應,為抗病毒免疫反應的調節機制增添了新的認識,同時提示“蛋白磷酸酶2”有可能成為抗病毒免疫治療的新靶點。

“蛋白磷酸酶2”是由國際著名華裔分子生物學家馮根生教授於1993年發現的,馮根生教授對該項研究工作給予了大力支持。利用該分子作為靶點可以調節I型干擾素的產生,為有效治療病毒性肝炎、紅斑狼瘡等免疫相關性疾病開闢新的途徑。

抗病毒免疫牛奶的發明

此發明專利號:95111558

此發明涉及生物製品領域,尤其是一種保健用生物飲品,其主要所述特徵在於在該牛奶飲品中含有抗病毒免疫球蛋白和抗病毒細胞因子,由於在普通牛奶或鮮牛奶中含有了抗病毒免疫球蛋白和抗病毒細胞因子,用該發明產品後人身對病毒,尤其是對甲、B肝炎病毒能產生一定的被動免疫力,本品也可以用作病毒感染者恢復期用的保健用品。

RNA重排將影響T細胞分化

論文作者:Arthur Weiss 期刊:《免疫》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醫學研究所,化學研究所的科學家發現新的免疫理論,相關成果公布在最新一期的《免疫》(Immunity)上,並列為封面文章。
眾所周知,B細胞具有記憶性,一般來說B細胞的記憶性的形成與DNA序列的改變有聯繫,B細胞通過改變DNA序列來維持細胞的記憶性。但是,免疫細胞的記憶性機制研究比較多的是B細胞,相比之下,T細胞研究的比較少。
研究小組發現,記憶性T細胞的分化過程中, RNA重排起重要作用。研究小組以小鼠的研究模型,通過沉默一個記憶性T細胞分化的關鍵基因ptprc(是產生記憶性T細胞CD45RO的重要基因),結果發現記憶性T細胞的比例發生改變。並且RNA結合蛋白hnRNALL發生改變,會導致RNA的識別區域變得不穩定。
研究者發現hnrpll突變會導致T細胞不在外周淋巴結聚集,但不影響增殖。對這些突變細胞進行外顯子檢測分析,結果發現記憶性T細胞的mRNA接過程發生的廣泛的改變。並且相同的變化還出現在神經組織中,這可能是引發記憶性T細胞發生變化的原因。

免疫細胞產生干擾素的調控作用

曹雪濤實驗室曾於2006年在著名學術期刊《免疫》(Immunity)上發表過另外一個重要的磷酸酶分子SHP2對於病原體誘導免疫細胞產生干擾素的調控作用,因此,該實驗室又進一步探討了SHP1與SHP2的關係,發現SHP2能夠負向調節SHP1對於干擾素產生的增強效應,此交叉調控現象的發現以及相關的分子機制研究為免疫細胞產生干擾素的信號轉導調控網路增添了更加全面的認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