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為什麼還沒有成功:走向人生巔峰的13項吸引力法則》

《你為什麼還沒有成功:走向人生巔峰的13項吸引力法則》

美國的奧里森·馬登著書極多,內容都是激勵興奮年輕人的文字,為文鞭辟入理,剴切詳明,令人百讀不厭。這類著作稱為勵志叢書,極為美國人士所傳誦。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煩悶、消極、悲觀、頹唐是今日中國青年的流行病。也有人說過,這種病態,是由客觀的生活環境所造成,所以在中國的社會環境,不會變得良好些,以後我們不能期待著這類病態消滅。然而我們卻相信,個人的主觀努力,個人的精神態度的改變,未始不可消除這種病態,至少滅殺它們的猖獗,環境可以決定我們的精神,我們的精神又何曾不可決定環境!中國的青年正沉淪於煩悶、消極、悲觀、頹唐的苦海中,然而說來奇怪,在今日中國的著作界中,關於激勵青年人的志氣,興奮青年人的精神,而使青年人脫離煩悶、悲觀等等的深淵,以努力奮起的書籍卻極少。對於時代青年所經驗的煩悶、消極等等滋味,我亦未曾錯過,自讀馬登的原書後,精神為之大振,人之觀念為之一變。煩悶、消極、悲觀、頹唐的嬌霧陰霾,已經驅除盡淨,現在所面對著的,是光天化日下的世界大同人生了。

作者簡介

奧里森·馬登,生於美國新罕布夏州的桑頓喬森林地區。他3歲喪母,7歲時父親也去世了。為了生存,馬登經歷了比同齡人更加艱苦的掙扎。23歲時,他走進了大學校門,9年當中,他先後獲得了如下學位:波士頓大學學士,奧拉托利會學士,波士頓大學碩士,哈佛醫學院博士以及波士頓大學法學院學士。
馬登的成功勵志作品出版後獲得了巨大的成功。美國前總統麥金菜曾經高度評價馬登的著作:“馬登的書對所有具有高尚思想和遠大抱負的年輕讀者來說都是一個巨大的鼓舞。我認為,沒有任何東西能夠比馬登的書更值得推薦給每一位年輕人。”

媒體評論

我幾乎讀了馬登的所有著作,他促使我發展了積極思考的生活哲學在我看來,馬登與梭羅、愛默生、卡耐基同樣都是偉大的作家,他們同樣都是思想的倡導者。
——美國成功學家 拿破崙·希爾
對於時代年輕人所經歷的煩悶、消極等等滋味,我亦未曾錯過,自讀馬登的原書後,精神為之大振,人之觀念為之一變,謹將馬登的書介紹給同病的青年,希望他們從馬登的書中能獲得同樣的興奮影響。
——中國文學大師 林語堂
奧里森·馬登的成功學原理始終閃爍著催人奮進的火花。讀他的著作猶如欣賞文學名著一般它們充滿智慧,鼓勵並教給你成功所需的工具,讓你挖掘出自己最大的潛能,使你走上幸福的人生之路。
——美國勵志作家 丹尼斯·威特利
一般獲得成功的偉大人物之所以在晚年能夠收穫一生的美滿果實,大多是因為他們在年輕時就播下了成功的種子。
——奧里森·馬登

目錄

序一 奮力向前
序二 靠自己成功
第一章 吸引力法則1真正認識自己
真正認識自己
相信自己必定會成為一個成功者
首先看重自己
為什麼你會成為現在的你
偉大的飲料與自我推薦
邁出關鍵的第一步:肯定自己
你比你想像中的自我偉大得多
改進你必須改進和能改進的地方
解開心靈的保險繩
改掉致命的習慣
必須對自己負責
走出關鍵的第二步:你是決策者
善於表現自己
付兩倍的價錢買一半的數量
精神振奮者會贏得更多尊敬
走向高層次:一流人物的選擇
善用個人魅力
心靈啟示錄:價值的標準
你也有特權
第二章 吸引力法則2確定的目標
穆瑞的動機
有動機才有行動
消極動機就是沒有動機
需求理論
你真正需要什麼?
挑戰你的欲望
向目標進發
短期目標,長遠利益
要有明確具體的目標
善於做出自我監督
見異思遷的共同心態
集中實現目標的精力
成功忠告
第三章 吸引力法則3無限的熱忱
熱忱是成功的指標
熱忱是種重要的力量
熱忱使你邁向成功
熱忱能轉危為安
對工作毫無熱忱的人會到處碰壁
永遠有顆熱忱之心
做事要充滿熱忱
要傳播好訊息
培養“你很重要”的態度
強迫自己採取熱忱的行動
身體健康是產生熱忱的基礎
說些鼓舞的話
你要反省自己
要知道你是個天生的優勝者
要啟發靈感的不滿
成功的熱忱,終得有行動的熱忱
要用魔法成分——希望來激勵自己
要敢於向自我挑戰
第四章 吸引力法則4踏實的行動
只有行動才能解決一切
機會不會自動降臨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要成功就要採取行動
用行動去創造自己的好運氣
“現在”意味著成功,“以後”意味著失敗
絕不拖延
現在開始實踐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
做別人不願意做的事情
凡事講求效率
“循序漸進”的原則
只有無所作為者才會不犯錯誤
無論如何要堅持到底
將你的能力發揮到極致
百鍊成鋼
心靈啟示錄:“黃金女郎”的成功之道
第五章 吸引力法則5完善的自我激勵
激發人類一切行動的十種基本動機
用神妙的成分激勵自己和別人
拋棄消極的情緒
你怎樣控制情緒和感情呢?
一個行動公式
要找到適合你的工作
七人得救
有效的激勵方法
書信可以把生活改變得更好
激勵大學生寫回信的一種方式
用富蘭克林的方法取得成果
怎樣才能具體執行這個方案
立即行動
第六章 吸引力法則6善於思考
要養成思考的習慣
即使處理艱危,仍應肯定思考
發展思考能力的10條建議
提高你的思維層次
多使用產生積極精神的字句
使用大人物辭彙的四種方法
傳遞好訊息會使人精神振奮
抵制思想的病毒
了解自己行業未來的趨勢
反思才會步上成功之途
擁有開放的心
心靈啟示錄:“我相信你能做到”
第七章 吸引力法則7令人愉快的自我形象
嶄新一天的穿著
穿著重點在於清爽怡人
服裝、化妝必須與公司的風氣相協調
剛開始置裝以穩健為主
上班服裝的配色方法
三件套西裝不適合年輕人
偶爾放鬆心情,換穿輕便服裝
襯衫領帶相互調配出的魅力
至少準備六件襯衫
選擇圍領適合的襯衫
選擇傳統式領帶
使自己更出色的穿衣細節
準備不同類型的鞋子
皮帶和襪子以樸實為原則
上班族的化妝技巧
增加洗髮次數
每天更換領帶
眼鏡對女士的作用
配帶珠寶、首飾的要點
由外表的修飾表現出自己的品位
良好的修養與文明的舉止也是一種財富
第八章 吸引力法則8永恆的自信
相信你是天生的贏家
自信的態度決定人生的高度
成功之路是信念與行動之路
精神的強弱決定人生的成敗
“我不能”是精神虛弱者的藉口
自信乃成功之祖
堅信“世界與我同在”的理念
無畏者存,怯懦者亡
除了自信需爭取他人的信任
爭取他人的方法,先要從自己做起
行動:今日事今日畢
第九章 吸引力法則9強大的潛能
積累的經驗在你的潛意識中
挖出深深埋在心底的可能性來
按照“心的模型”製造一切
堅定“沒有不能解決的事”的信念
在潛意識的土壤中播下成功的種子
靈感是奇蹟的源頭
理性的任務是什麼
應重視靈感的創造力
渴望必須與努力同行才會有效
正確地運用冥想的創造力
現代人只發揮其能力的百分之十五
第十章 吸引力法則10積極進取的心態
培養積極的心
成功是積極之心的必然結果
積極之心能招來快樂與健康
強者喜愛逆境勝於順境
把苦難變成機會才能有突破
任何時候都不要完全否定自己
不要陷入自己“運氣不好”的困惑中
暗淡的心會招致惡運
沒有信念的努力做什麼都將無效
不要被悲觀失意套住
保持樂觀與愉悅的心態
第十一章 吸引力法則11有效的語言溝通
高效的語言溝通
人稱代詞的心理定位
心理角色的語言溝通企圖
思維的姿勢
貼身防守與緊逼進攻
節奏可能是心理脈博
控制情緒的調門
時機的掌握使廢話如聖旨
關注話語前提
關於質問
對答如流的絕技
永恆的傾聽原則
如何譜寫溝通插曲
聊天是一門藝術
第十二章 吸引力法則12堅定的信念
堅定的信念是成功的金鑰匙
強烈欲望的力量
試試才知道
專心一意於一點
嘗試一心一用
創造性思考與創造性動作的奧秘
不要阻塞潛意識
一個人的一切永遠與內心形象相吻合
成功的本能
善加利用創造性想像力
發現最佳的自己
在內心的練習
在心裡構想新的內心形象
你是否浪費掉自己的創造天賦
請善用你的成功
第十三章 吸引力法則13和諧的人際關係
永遠受到熱情接待的方法
給人留下好印象的簡便方法
怎樣避免不愉快
成為好的對話人的簡便方法
怎樣激起人的興趣
怎樣一見面就使人高興
在爭論中不搶占上風
用力握手可以讓對方感覺你很強大
不坐滿整張椅子
邊聽邊記筆記
該笑時就開懷大笑
表現出自己獨特的形象
讚美對方較不易為人所知的優點
每次見面都找對方的一個優點讚美
見面時間長不如見面次數多
怎樣去吸引朋友

前言

美國的奧里森·馬登著書極多,內容都是激勵興奮年輕人的文字,為文鞭辟入理,剴切詳明,令人百讀不厭。這類著作稱為勵志叢書,極為美國人士所傳誦。
煩悶、消極、悲觀、頹唐是今日中國青年的流行病。也有人說過,這種病態,是由客觀的生活環境所造成,所以在中國的社會環境,不會變得良好些,以後我們不能期待著這類病態消滅。然而我們卻相信,個人的主觀努力,個人的精神態度的改變,未始不可消除這種病態,至少滅殺它們的猖獗,環境可以決定我們的精神,我們的精神又何曾不可決定環境!
中國的青年正沉淪於煩悶、消極、悲觀、頹唐的苦海中,然而說來奇怪,在今日中國的著作界中,關於激勵青年人的志氣,興奮青年人的精神,而使青年人脫離煩悶、悲觀等等的深淵,以努力奮起的書籍卻極少。
對於時代青年所經驗的煩悶、消極等等滋味,我亦未曾錯過,自讀馬登的原書後,精神為之大振,人之觀念為之一變。煩悶、消極、悲觀、頹唐的嬌霧陰霾,已經驅除盡淨,現在所面對著的,是光天化日下的世界大同人生了。
謹將馬登的書介紹給同病的青年,希望他們從馬登的書中,能獲得同樣的興奮影響。

精彩書摘

第二章 吸引力法則2確定的目標
穆瑞的動機
曾有這樣一個案例,很多年前,在一次舞會上,有一個叫阿瑟·穆瑞的年輕人,左顧右盼,坐立不安。原來他發現了一位漂亮的小姐,很想邀她共舞,但卻猶豫不決,因為他知道自己的舞跳得並不好。
思考再三,他終於鼓足了勇氣,請那位小姐跳舞,小姐欣然應允。然而才跳了幾分鐘,那位小姐就不耐煩了,她埋怨穆瑞舞跳得太差,象個笨拙的卡車司機。
很多人要是經受了這種恥辱,一定覺得受夠了,再也不敢去邀請那些高傲的小姐共舞,看看電視或者是坐在家裡發獃都要好受得多。
然而穆瑞居然沒有消沉和喪失勇氣,反而更加熱衷於跳舞,並且跳了很多年,後來成為了家喻戶曉的現代舞蹈家。到他1991年去世為止,共有百家舞蹈學校以他為名,他還曾連續11年在電視上教所有人跳舞。
穆瑞之所以能在跳舞上堅持下去,並且最終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是因為他有強烈的動機——精通自己喜歡的跳舞,同時也為了挽回自尊。有動機才能有行動,有行動才能學習和成長,才能發掘出自己的潛能,才能前行並最終取得成功。
穆瑞的故事顯示了態度和動機的重要性:態度和動機是並行而來的,對一件事的態度是熱情還是冷漠,取決於做這件事的動機是否強烈。只有在對事情有強烈的動機時,才能熱切地、全身心地投入到這件事中,才能充分體會、把握和完成這件事。
有動機才有行動
所謂動機,是指一種產生行動的誘因或刺激。簡單地說,動機就是某種理由,使你想做某些事情。
不管做什麼事,都有一定的動機。就像你現在讀這本書也是因為你有動機,在千百個誘因中,至少有一個是你打開這本書的理由:你太無聊了,完全沒有別的事可做;你喜歡看能夠刺激思考的書;你對工作不滿意,想從書中找點解脫之道;或者,你讀這一類書只是為了幫助入睡。
缺乏動機就意味著缺乏行動,而沒有行動就不能完成任何事情。人們普遍認為,不健康和缺乏動機是人生的兩大絆腳石,阻礙人們獲得成功。技術跟知識雖然也很重要,卻不能保證成功,這兩項在成功的必要條件中的比例只占15%,而成功至少有85%依靠強烈的動機和健康的心態。
社會學家通過對成就與動機的研究發現,只有10%的美國人對行動和成就有強烈的動機。世界上的實業家都有“成功動機”,然而雖然大多數的人都覺得自己有成就動機,卻很少有人是實業家。
強烈的成功動機最明顯的標誌是一種思考的傾向。也就是說,一個有強烈成功動機的人,即使沒有人指定他去思考任何事,處在完全自由放鬆的時候,也會自發地去思考如何完成某件困難的事。
成就高的人總是積極主動地思考,而那些平庸的人則往往消極被動地思考,這就是他們之間最基本的差別。
即使人們擁有同等的知識和能力,他們對待事物的區別也將決定他們韻不同。那些喜歡沉思默想,做白日夢的人,總是充滿熱情,具有強烈的動機,這使他們具備了成功的先決條件。而那些總是看到事物負面影響,採取消極態度的人,也就缺乏行動的欲望,除非鴻運當頭,否則他們的人生將毫無進展。
有成就的人想著如何成為贏家並獲得成就感,最後他們都按照自己的計畫來實行,這對他們的生活很有影響。不管是在追求生活的品質或是在工作事業上,他們都總是充滿熱情,儘量發揮自己的影響力,也就是說,他們對任何事都能找到動機,這使他們生活得充實而且總能得到滿足。
消極動機就是沒有動機
除了精神病人和夢遊者之外。人們的每件事都有動機,甚至什麼事情都不做也有動機,這看起來似乎有些矛盾,什麼都不做應該是沒有動機才對呀。我們的每一種行為都是由某種動機所致。什麼都不做也是一種行為,這些人的動機是消極動機,這種動機使他們對什麼都不感興趣,什麼都不願去做,當然也就與成功無緣。
懷著消極動機的人意志低落,受制於自己的不安全感和過去失敗的經驗。他們遇到事情總愛鑽牛角尖,總愛想到事情可能發生的最壞結果,他們老是怨天尤人,做事有始無終,一再重蹈覆轍,沒有一件事行得通。最可憐的是他們不知道自己有多消極,老是找些藉口來使自己心安。
造成消極動機和低落意志的原因,主要是追求舒適安穩並且害怕失敗。恐懼雖然有時可能形成一種動力,產生正面影響,但大多數情況下,它的影響還是負面的,使我們遇到問題時總是逃避,當然就不能獲得克服困難的滿足感。總的來說,害怕使我們產生消極反應而不是積極的。
追求舒適平穩也是造成人們消極的原因。積極的人生就像在不斷地攀登叢山峻岭,雖然有失足的危險,但只要戰勝了這些困難,就可以不斷有新的發現,到達更高點;而那些追求安穩的人,一生就像在體育場內繞著跑道跑步,絕對安全,也可保持現狀,但人生的場景也就只有這一個地方,人生也永遠不能到達另一個高度。追求安穩的人用消極的態度面對生活中的所有事情,能逃避就儘量逃避,只要保持現狀就好,然而長期下來的結果是一成不變的生活使他們厭倦,缺乏挑戰的人生也讓他們失落。正如蒙田所說:“靈魂如果沒有確定的目標,它就會喪失自己。”導致產生消極動機的還有其他一些不健康的思想方式,最典型的那些以“只要什麼什麼,就可以怎樣怎樣”的藉口來開脫他們的軟弱的人。比如說,“只要我中了五百萬美元的獎券,就會快樂”;“只要我能和一個有意思的人交往,就不會那么無聊了”;“只要我得到一個又有趣又高薪的工作,就可以發揮自己的才幹了”等等,說諸如此類話的人,是幼稚而且沒有實幹精神的懶人。他們總是在找一個不費力就可以有所收穫的快樂與滿足之道,可惜這種快樂與滿足之道根本就不存在。等待“只要什麼什麼”的其實是一種逃避的方法,藉口不努力,生活過得去就行,這種逃避的幻想是那些意志與自尊低落的人們的最愛。
現在你該檢查一下自己的思維模式是否會使你受制於消極的動機,這種動機對你的成功與滿足一點好處都沒有。以下的想法就是生活目的不當、自尊低落、逃避困難的警告信號。
·我的問題是獨一無二的,別人不可能有那么大的麻煩。
·你決不能告訴我任何你自己都還不知道的事。
·越多人喜歡我越好,不然我就會很悲慘,只要有一個人不喜歡我,就說明我很差勁。
·我有權力得到人生中想要的東西,我不該承受失敗的痛苦。
·這個世界應該公平,特別是對我要公平。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我天生就這樣,改不過來了。
·我的童年真是不愉快,家庭不和、父母離異,使我心裡一直有陰影,所以現在就是這個樣子了。
·所有人都不應該是這個樣子,他們太過分了。
·政府為百姓做得很不夠,尤其沒有為我做什麼。
·我現在處境不好,是因為家裡不夠有錢,父母沒有什麼地位,而也沒有認識什麼人。
·我長得那么難看,天生就注定沒什麼作為。
·我對每一個人都真誠相待,為什麼他們卻不是這樣對我?
如果你經常有以上任何一種想法,那你就是自找煩惱。你有意地尋找一些藉口來安慰自己、放縱自己,其實你根本就沒有採取任何實際行動來改善你的現狀。
如果你一直在找尋這個世界上的厭煩之處,它會一直就這么令你討厭,與其埋怨世事、埋怨他人、埋怨命運,為什麼不先埋怨一下自己的軟弱與懶惰呢?
你才是該為自己的生活快樂滿足與否負責的人。你如果總想把自己目前的心情和處境歸咎於旁人或環境,你就落入了旁人和環境的擺布,而失去了自我。你一定要認識到,只有自己才能掌握自己生活的品質,而且你也該相信自己能夠做到這一點。如果自己不能掌握生活的品質,各種環境就會聯合起來對付你。你不能抱著消極的態度,只要想著你自己可以改善生活的品質,你就會努力多做一點。生活是現實的,它就是你看到的樣子,而不是你認為應該什麼樣就什麼樣。如果你希望生活有所改變,你要有決心付諸行動。
在壓力之下,我們常常懷著一種深切的希望,希望得到豁免和解脫,可以不用自己來做,等別人來幫助我們做點什麼。然而,人生並非如此寬宏大量,任何事不經自己努力都不會憑空而來。
你想要完成的每一件事情,一定要靠自己處理。想要有積極的動機獲得更大的成就,就必須排除掉所有不健康的心態和思想。健康的心態和思想才能構成積極的動機,當你發現了採取行動的積極理由,你就能順利地獲得成功與滿足。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