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詮釋學
作者:賴賢宗 著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9-10-1
開本:16開
ISBN:9787301157602
定價:¥35.00
內容簡介
《佛教詮釋學》一書從事大乘佛學之本體詮釋學之創建,研究中國哲學史中的大乘佛學所蘊含的豐富的本體詮釋學意涵,兼論其根源之印度大乘佛學本體詮釋學原初模型及其中國轉化
作者簡介
賴賢宗,現任台北大學中文系教授及中文系系主任、台北大學人文學院東西哲學與詮釋學研究中心創辦人。
目錄
第一部分論佛教詮釋學的成立根據、意義與相關研究
第一章佛教詮釋學的重省——佛教詮釋學的意義、相關研究與主要論題
導論
第一節佛教存有學與佛教詮釋學的意義與其疑難之重省
第二節論佛教詮釋學的相關研究
第三節佛教之本體詮釋學的基本論題
第四節佛學詮釋學的重要性
結論
第二章當代如來藏思想的爭議與佛教詮釋學——印順之後的如來藏說爭議之評議
導論
第一節詮釋衝突:如來藏說之爭議與詮釋衝突的解決
第二節林鎮國《辯證的行旅》的解構思想與兩種詮釋學視點下的如來藏思想批判
第三節評蔡耀明的“內部建構”的佛學研究法
結論
第二部分佛教詮釋學的三個環節:佛教存有學、知識論和實踐論
第一章天台佛學的詮釋學與人間佛教的哲學反思——佛教詮釋學三環節之一
導論
第一節對人間佛教思想與中國佛教的本體詮釋的反省與未來發展的前瞻
第二節漢傳佛教的思想特色:以智顓天台佛學的三諦說之思想創造為例
第三節中國哲學的本體詮釋之根源:古代中國思想的共通的“三”的思想模型
第四節論佛教詮釋學對於詮釋學與佛學研究之意義
第五節天台佛學的本體詮釋學的三個環節
結論 融合與對活:走向未來的佛教詮釋學與人間佛教在21世紀的實踐
第二章禪的佛教詮釋學與世界倫理——佛教詮釋學三環節之二
導論
第一節漢斯·昆的世界倫理構想及其綱領
第二節《楞伽經》論如來禪與如來藏藏識:禪的本體詮釋學與超存有學
第三節“指月之喻”的禪的本體詮釋的三個環節
第四節禪的倫理學與世界倫理
結論 走向佛教與基督教對話的世界倫理之建構
第三章淨土信仰論之詮釋:世親、曇鸞與親鸞之迥向思想——佛教詮釋學三環節之三
導論
第一節迥向、轉變與轉依的理論關聯:迥向說的佛教詮釋學含義
第二節大信心即大佛性即如來:淨土信仰的佛教詮釋學
結論
第三部分佛教詮釋學的套用
第一章佛教的空與基督教哲學——基督教哲學與佛教哲學之對話的一個當代反思
導論
第一節空的哲學對於基督教與佛教的對話的重要性
第二節“空”之體驗、佛性論與虛無主義的克服
第三節佛教與基督教的宗教對話的本體詮釋進路:佛教與基督教對話的理論模型之試探
第四節禪的哲學與基督教的“自我中心性”、“終末論”以及“罪”問題之會遇
結論
第二章人間佛教的本體詮釋學與現代性問題——以太虛、印順的詮釋差異為線索
導論
第一節“人間佛教”的本體詮釋學——從“般若空”到“中道”到“實相”
第二節從宗教社會學的觀點論現代佛教所提倡的“人間佛教”
第三節從“表現的總體性”和“結構的總體性”看太虛大師與印順法師“人間佛學”的理論根據的差異及其宗教社會學含義
第四節台灣與中國內地的現代佛教的“現代性”的哲學反思
結論
第三章佛教意義治療學與佛教詮釋學
導論
第一節從弗蘭克的意義治療學到佛教的意義治療學
第二節佛教的心靈治療技巧與佛教意義治療學
第三節佛教的意義治療學與佛教詮釋學
結論
第四章佛教與科學——論佛教科學觀與佛教心理學作為一個範例
導論
第一節近代科學對於宗教世界觀的運用與佛教的科學觀
第二節當代科學與宗教的關係的幾種模式及佛法與科學的會通
第三節佛教心理學所例示的當代佛教科學觀
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