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家中的戰略家》

《企業家中的戰略家》

《企業家中的戰略家》是作者李岷是相當經濟類書籍,經濟日報出版社於2009年1月1日出版。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企業家中的戰略家企業家中的戰略家

作者:李岷等著
出版社:經濟日報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9-1-1
版次:1

頁數:194

字數:140000

印刷時間:2009-1-1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印次:1

ISBN:9787801809384

包裝:平裝

編輯推薦

我要把聯想辦成一個長期的企業,一個有規模的企業。為了達到這個目標,只有從制度化、從人才上、從班子上做準備。聯想現在不是在培養一個人,而是在培養一層人。
——柳傳志
企業家只有兩隻眼睛不行,必須要有第三隻眼睛。要用一隻眼睛盯住內部管理,最大限度地調動員工積極性;另一隻眼睛盯住市場變化,策劃創新行為;第三隻眼睛用來盯住國家巨觀調控政策,以便抓住機遇,超前發展。
——張瑞敏
如果你有行動力,你就會成功:如果你有創造力,你就會卓越;如果你有影響力,你就會有成就。
——牛根生
我們要像溫州人生產打火機一樣生產汽車,發展汽車工業要像種樹一樣慢慢地種成一片森林。我們不能簡單地從外國買一棵大樹搬到中國,因為那不屬於中國,沒有中國的文化與靈魂。
——李書福

內容簡介

如今圖書市場上有關企業家的書琳琅滿目,而能夠將眾多企業家的戰略思想匯集於一本書之中,唯《企業家中的戰略家》所獨占。
《企業家中的戰略家》選取褒揚善於在經營中運用戰略的企業家的文章編輯而成,這些文章均刊登在1997~2008年的《中國企業家》雜誌中。《企業家中的戰略家》用獨特的視角,引領讀者真正認識當今中國一個個出類拔萃的商業巨人的形象,以及在他們有關企業戰略的智慧光輝照耀下而成長起來的企業。
商戰中,需要戰略,需要謀略。如何使企業的道路走得更長遠,更廣闊,這是每個企業領袖始終都在不斷思考的問題。《企業家中的戰略家》正是一本能使企業獲得成功的企業家指南,一本匯聚中國企業戰略智慧的精華讀本。

目錄

與時俱進的柳傳志
告白中的張瑞敏
滿懷企圖的李東生
成為統帥的李書福
調控中的郭廣昌
有“共產理想”的牛根生
“鐵腕”風格的潘剛
穩做“沙皇”的沈文榮
做“春秋大夢”的王正華
“偏執”的朱保國
後記

序言

很多人都知道《中國企業家》雜誌出了名的精彩,它是“著名企業家的閱讀標誌”,它把一個階層的生意與生活表現得淋漓盡致。正是因為它的精彩和深刻,讓我們產生一個動議:我們能不能用書的形式讓散見在《中國企業家》雜誌中的優秀企業家集體亮相呢?
在我們系統地讀過《中國企業家》雜誌後得出一個結論:不僅可以,而且相當有價值。因為當這群優秀企業家集體出現時你會發現,每個人都有巨大的智慧和不同的亮點,你會從中發現四個大的群體,即我們這套書的名字:《企業家中的戰略家》、《企業家中的思想家》、《企業家中的資本家》《企業家中的創業家》
因為這些反映中國企業家生意和生活的文章是《中國企業家》雜誌的記者用思想寫成的,或者說是一大批記者對中國當代企業家的跟蹤觀察,所以,我們結集出版的另一個收穫就是,通過這四本書,我們可以讓讀者看到一部活生生的中國當代企業發展史和中國當代企業家的成長史。

後記

從總體上來看,中國企業講戰略是上世紀90年代以後的事情,標誌就是《公司法》的誕生。這之前,馮侖將其稱為“前公司時代”,我將之稱為“機會主義時代”。在機會主義時代,商場上活躍的主要是兩類人,一類是個體戶、小的私營企業主,一類是手眼通天的“官倒”,他們雖然也有公司或企業這樣的經營載體,但它不過是這些能人手中的工具,這些能人們主要是抓住“雙軌制”和市場萌發期的縫隙,憑藉個人的眼光、膽量或者政府關係賺錢。這一階段,典型的代表如有“中國第一個體戶”之稱的年廣久,有被當作投機倒把反面典型抓起來的溫州“八大王”,還有通過易貨貿易引進蘇聯飛機名聲大噪的昔日首富牟其中,甚至早期做巨人漢卡、腦黃金的史玉柱,等等都屬於那個時代的代表。對機會主義型的企業家來說,個人經營能力大於企業或公司的組織能力,這樣一種特質決定了企業發展如同走鋼絲,冒險渡過去了一舉成名,渡不過去就可能一蹶不振、甚至身敗名裂。

文摘

看到海爾集團如今的碩果,不禁想到了多年前海爾不斷拼搏的場景。
2002年6月22日,一個星期六。建築風格酷似江南園林的海爾大學內。自1999年以來,每周六上午在這裡舉行的海爾集團高級經理人培訓會雷打不動。集團CEO、總裁每周都會準時出現在這裡,與集團70多名事業部以上幹部一起分析案例、互動溝通。甚至據說,張瑞敏如果要出差、出國的話,也是以星期六上午為軸心,比如是星期六下午走,下個星期五晚上回來。可見張本人對該會議的重視程度。
事實上,這個例會是海爾集團為推動自1998年9月始的業務流程再造而專門設立的,會上,每個部門都要通報各自的工作現狀、有哪些問題、下一步要從哪些方面人手,所謂的“示範終端”要介紹經驗、“問題終端”要公開反省。用集團常務副總裁、海外推進本部部長柴永森的話說,“看你是否在乾、會幹、創新地乾。”
但是,在6月22日這一天的培訓會上,張瑞敏利用培訓結束的時間,針對近期媒體和公眾輿論中對海爾的一些看法進行了分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