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齋直指方論(附補遺)》

《仁齋直指方論(附補遺)》

《仁齋直指》,綜合性醫書。又名《仁齋直指方論》、《仁齋直指方》。二十六卷。宋·楊士瀛撰於1264年。本書系以介紹內科雜病證治為重點的臨床綜合性醫書,作者據證釋方,摘取諸家效方,參以家傳經驗,區別不同的病證,對證施方,在治療上給讀者以規矩繩墨。書名“直指”取“明白易曉之謂直;發蹤以示之為指”(見本書楊士瀛序),故名《仁齋直指》。全書析為七十九條,每條之後,另有“附遺”部分,系明·嘉靖年間朱崇正所續增。

基本信息

簡介

《仁齋直指方論》,又名《仁齋直指》、《仁齋直指方》,宋·楊士瀛撰於景定五年(1264)。《仁齋直指方論》凡26卷,第1卷為“總論”,論述陰陽五行、榮衛氣血等基礎理論,第2卷為“證治提綱”,論述病因、治則及多種病證的診斷治療,多屬雜論之類,第3~19卷論內科病證治;第20~21卷論五官病證治;第22~24卷論外科病證治;第25卷論諸蟲所傷;第26卷論婦人傷寒等,該書將諸科病證分為72門,每門之下,均先列“方論”,述生理病理、證候表現及治療概要,次列“證治”、條陳效方、各明其主治、藥物組成及修制服用方法,條理清晰。對體表癌腫特徵作了形象地正確描述。

作者

楊士瀛,字登父,號仁齋,南宋時三山郡(今福建省福州市)人。本全書收錄他現存的4部著作,包括《仁齋直指方論》二十六卷,《仁齋小兒方論》五卷,《仁齋傷寒類書》七類,《醫脈真經》二卷。

楊士瀛為民間醫學家,他的著作將《內經》、《難經》、《傷寒論》與隋唐以前名醫學說匯於一爐而融會貫通,獨樹一幟之言、金、元、明、清歷代學者多宗其說。

序言

《仁齋直指》序
余始撰《活人總括》、《嬰兒指要》,俗皆以沽名譏。及《脈書》一行,於是斂肅而相告曰∶誠不易也。誰肯傾 竭廩,以徇人哉?余曰∶爾亦知有天乎?天將寓其濟人利物之心,故資我以心通意曉之學。既得於天,還以事之,是蓋造物初心之所期也。或者隙光自耀,藏諸己而不溥諸人,政恐玉毀櫝中,草木俱腐矣。雖然人有四百四病,或出於前三冊之外者,可不原證擇方,揭為直指之捷徑乎!明白易曉之謂直,發蹤以示之謂指。剖前哲未言之蘊,摘諸家已效之方,濟以家傳,參之《肘後》,使讀者心目瞭然,對病識證,因證得藥,猶繩墨誠陳之不可欺,庶幾仁意周流, 相續,非深願歟?余嘗慨而作曰∶天之予人以是物,必使之有以用是物,有是物而不能用,非惟拂天,抑亦自棄其天者也。並書此為同志勉。

圖書

《楊士瀛醫學全書》本書全面匯集楊士瀛的醫學著作,並在書末附“楊士瀛醫學學術思想研究”及“楊士瀛醫學研究論文題錄”,對讀者學習和研究楊士瀛的學術特點有很大啟發。該書適合中醫各科臨床醫師、中醫院校師生及初學中醫者參考閱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