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復原工程》

《人體復原工程》為吳清忠先生完成《人體使用手冊》之後六年的研究成果。以科學的方法,顛覆所有我們一般對中、西醫的認識,並打破中、西醫對“人體構造”的迷思。他認為:“在現有的醫療技術,對於人體自我修復工作的運行知識仍是一片空白”。而機械工程師出身的吳清忠則從系統化的角度,讓我們首先認識自己的身體構造、零部件的巧妙組合與運作原理,進一步了解人為什麼會生病,所以應如何保養身體。告訴你相信我們的身體會在“最適當”的時間,自行啟動“復原工程”,讓身體恢復健康。

內容簡介

人體復原工程人體復原工程

《人體復原工程》為吳清忠先生完成《人體使用手冊》之後六年的研究成果。以科學的方法,顛覆所有我們一般對中、西醫的認識,並打破中、西醫對“人體構造”的迷思。他認為:“在現有的醫療技術,對於人體自我修復工作的運行知識仍是一片空白”。而機械工程師出身的吳清忠則從系統化的角度,讓我們首先認識自己的身體構造、零部件的巧妙組合與運作原理,進一步了解人為什麼會生病,所以應如何保養身體。告訴你相信我們的身體會在“最適當”的時間,自行啟動“復原工程”,讓身體恢復健康。
由吳清忠先生著述的《人體使用手冊》作為他的養生心得,於2002年完稿後,在網上流行,成為眾多網友分享健康經驗的熱門網路書。而2005年平面書分別在台灣和大陸出版,更是屢居暢銷排行榜首位,成為近年來最受華人讀者青睞的保健養生著作。更因其通俗易懂和極具創意的詮釋語言,把現代系統學理論與古老的中醫養生保健精粹結合起來,使世人對中醫體系以及一些常見病防治有了更為感性的初步認識。也因此掀起保健圖書的出版熱潮。其中所提出的日常保健的一式三招和兩個重要觀念,簡單易行,並深入民心。廣大讀者身體力行,也因此引發非常熱烈的討論與互動。目前,《人體使用手冊》總銷售已超過一百五十萬冊(大陸市場近一百三十萬冊)。
完成《人體使用手冊》以後的六年來,吳清忠一如繼往潛心中醫研究。繼“如何使用人體”之後,他進一步研究“人體復原工程”的課題。正如他在前言中所說:“《人體使用手冊》在2002年就完稿,已經是六年前的事了。這六年來,我遇見了幾位很好的老師,學習了許多新東西。我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也在不斷的進步之中。人體的復原過程,是這六年來最主要的體會。我不是醫生,我的研究只是養生的心得,是每一個人都能自己做的。”
針對讀者通過他的和訊部落格提問的各種各樣的健康問題,尤其是對一式三招操作的細節,以及在實施了一式三招後血氣上升身體開始了修復工作,因而出現許多症狀,諸如此類的問題使吳清忠覺得有必要提供他新的研究成果與經驗,幫助讀者對身體有更進一步的理解。
在這本剛剛出版的新書中,作者更提出什麼才是病?以及生病該怎么辦?等等更新的見解。他認為身體出現不舒服的現象並不意味著生病,而沒有症狀也並不表示身體健康等重要的觀念。他在書中寫道:“養生是一種思考方式,身體出現了症狀,不要立即判斷身體生病了,應該先思考身體在做什麼,再用正確的方法處理每一個症狀。”而如何敲膽經、疏通心包經及按摩穴位的正確方式,都以詳細及清楚的繪圖表現,讓讀者一目了然,輕鬆掌握,所以《人體復原過程》也是修習一式三招的重要指南。
作者還提醒讀者在面對人體復原時如能量提升的反應、排除寒氣的反應、胃或十二指腸潰瘍的反應、排除體內化學物質的反應、肝血增加的反應,諸如此類,應該如何面對與處理。
人人都想擁有健康的身體,卻往往忽略日常生活的保健。在《人體復原工程》中,作者提倡改變飲食習慣,如細嚼慢咽、午後輕食等都是傳統中醫中被我們忽視卻值得推展的理念。這才是擁有青春健美的正確方向。而情緒上出現的問題,往往是疾病的根源,惟有尋根問源,才能徹底杜絕疾病的發生。所以吳清忠說:“治療的目標是疾病的根源,不是症狀。”
那么,如何管理好自己的身體?
吳清忠提出一個生動的譬喻,即身體與企業是一樣的。企業的問題往往出現在經營者身上,只有企業家自己能解決。人體也一樣,大多數的疾病就像企業里的問題,必須自己改變才能改善,不能全靠醫生。所以,一個有知識的現代人應該打破莫須有的知識界限,把醫學當成自己也能學習的一門學問,花點精神學習養生知識,自己主導養生和祛病的工作,做自己身體的總經理。才能擺脫疾病,得到健康。
《人體復原工程》既是《人體使用手冊》的完美續集,也是中醫科學化的實踐典範。是每個現代人必備的健康寶典。

編輯推薦

這是《人體使用手冊》的續集,它有個非常正式的書名《人體復原工程》——一如既往不像一本中醫保健圖書的書名,這是作者的風格,沿襲了“人體使用手冊”科學嚴謹的理工思維背景。
這本書幾乎是閃電式地推出。倒不是說它是緊急寫就的,相反,作者為這部書,準備了六年時間了。它是2002年《人體使用手冊》的草稿完成並且放在網上流通之後,吳清忠先生經過六年來的自我沉澱學習而總結出來的文字。當中有與讀者互動的經驗成果,廣大《人體使用手冊》的忠實讀者對此書也有貢獻。也就是說,這本書是經驗思考和案例,再加時間醞釀而成的,它只能不急不躁,慢慢積累。這也是作者一種真誠與分享的態度,一如既往。說是“閃電”推出是指定稿用最快最好的出版速度讓它面市。
我有幸在較早的時間內讀完全書,想起經典句子:“溫故而知新”。

先說“故”。作為〈人體使用手冊〉的續集,本書無法代替第一本書,但它延伸了上書的要點。老讀者都知道“一式三招”了,有些人堅持“三招”,有些人只是“敲膽經派”,有些是“早睡派”,有些積極“按摩心包經”。堅持下來的都勝利了,他們都有收穫,在書最後一篇“讀者互動”里我們可以看到許多真實的例子。大多數人,基本忘記了,就像我,很長時間沒有敲膽經了,唯一記牢的是要早睡。據不完全調查,大家沒有堅持的理由多種多樣,但多不是因為沒有“效果”,只是忙啦,忽略啦,惰性啦,之類。看完此書之後,我感慨:其實擁有健康真是一件簡單的事情,簡單到你不相信啊!只要堅持做下去就可以了;而“堅持”兩個字卻知易行難。健康需要時刻被提醒,於是看完書當天我又重新開始敲膽經了,至於“按摩心包經”,本書提供了一個懶人辦法,在“利用磁鐵片疏通心包經”一節里有詳述。就像所有的“續集”一樣,原集與續集內容有機相聯,卻又各不相同。續集有時是原作的直接結果,最後一篇“讀者互動”里就分“敲膽經”“早睡”“按摩心包經”“寒氣”“綜合問答”五個主題匯集了過往讀者與作者之間的互動案例,每一個案都讓人從中分享受到某些經驗或者思考。
再說“新”。本書既叫作“人體復原工程”,它強調的是人體自己進行“復原”的過程與機理。人體是具有自我修復功能的。作者提出了一個重要的概念,“養生是一種思考方式”——身體出現了症狀,不要立即判斷身體生病了,應該先思考身體在做什麼,再用正確的方法處理每一個症狀。為什麼說“養生”是一種思考方式?為什麼說“病由心生”?書裡面有讓人信服的說明。我個人的感受,世上保健的方式有千千萬萬種,就看哪一種能夠觸動你,說服你,讓你去堅持。吳先生的書說就有這種特殊的吸引力,讓你有實踐的迫切感。書里的文字一點都不誇張,更沒有煸情,它只是通過可靠的圖表與數據,科學地告訴你道理。只要是講道理的人,看了自然就更加信道理了,我想這是《人體使用手冊》這么多讀者喜歡的原因之一。舉一個簡單的例子,進食要“細嚼慢咽”,這和“早睡早起”一樣是常識了。本書專辟一節講述為什麼要“細嚼慢咽”,它舉了經絡上的原因,又舉了一個數據作例。——我相信,許多人若看了之後,會從此決心“細嚼慢咽”了。書里關於“如何減少怒氣的傷害”“胃或十二指腸潰瘍的反應”等的描述也特別真實可感。吳清忠先生對於保健,尋求的是最簡單最實用最不花錢的方法,本書提供了一個“橫膈膜按摩法”,可以在“一兩分鐘裡改善許多肩頸的酸痛和呼吸不順的症狀。多做幾次還能使這種酸痛消失,可以說是一種標本兼治的按摩方法。這個方法簡單易學,我學會之後幫助許多朋友迅速改善了長期困擾的問題”。這真是我等經常對著電腦肩頸痛疼者的福音。
自從《人體使用手冊》2005年出街以來,受到許多讀者的熱追,當中許多是我們的親友。《人體復原工程》作為《人體使用手冊》的續集是讓人久等了,但正如前面所說,這不可能是急得來的事情。健康,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要的是細水長流的堅持保養精神。自己作為編輯提早看過了,覺得有價值,因此我會繼續向身邊的親友和廣大的讀者推薦這本書,“為了健康,溫故知新。”這是我個人樸素的想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