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文明史圖鑑》

《人類文明史圖鑑》--是一部書籍的名稱,本書中幾百幅宛如夏夜繁星的珍貴圖片,精美絕倫,是將優秀智慧結晶與大眾文化進行巧妙的事例,使尋常百姓與名家學者共享思考的愉悅。

人類文明史圖鑑 內容簡介

人類文明史圖鑑(全24冊)通過二十四冊鴻篇巨製,將人類文明從初始到近代三萬年和五大洲時空穿梭遨遊,對廣袤深邃的文明時空,進行了立體的演繹。本書體例嚴謹,經緯縱橫,深度探索了歷史變遷的軌跡,本書中幾百幅宛如夏夜繁星的珍貴圖片,精美絕倫,是將優秀智慧結晶與大眾文化進行巧妙的事例,使尋常百姓與名家學者共享思考的愉悅。

人類文明史圖鑑 本書目錄

1 人類的黎明 2 神王時代3 文明初曦
4 巨人時代 5 崛起的帝國6 衰落的王朝
7 伊斯蘭的腳步8 諾曼狂飆9 東方之光
10 宗教之戰 11 蒙古征服 12 災難的年代
13 發現新大陸 14 歐洲的轉折 15 君主威權
16 革命之風  17 新的革命18 殖民時代
19 戰亂中的世界 20 獨裁的陰影 21 城市的進程
22 家庭的進化23 戰爭機器 24 自然的歷程

人類文明史圖鑑 文章節選

數千年來,傑里科的泉水為一代代的居民養育著他們的農作物,這些居民有的來自山地 ,有的來自曠野,其中有些人成為比他們的祖先還優秀的農民,而另有一些人卻沒有進步。
有些人掌握了修建堅固房屋的技術,而另一些人在之後的幾百年仍然住在野外簡陋的深土坑 里,僅在框架上蓋以獸皮作為屋頂。有些人成為陶器藝人,他們造的碗與杯子在外觀與實用 方面都十分出色。可他們的後代大概只靠製作最原始、最簡單的陶器生存。每群人都能在閒 暇時間學習新技術,積累某一方面的知識。後來,災難發生了――太多的人失去了生命,沙 土淹沒了已經倒塌的房屋,泥土阻塞了灌溉渠道,古老的土丘聳立著,卻無人居住,直到新 的到來者在此建立新的家園。 傑里科一帶位於遷移路線的十字路口,因而這種發展的模式在這裡自然而然地重複著。 此 外,在世界上每一處人類聚居地的許許多多的地方,這種模式也在重演著。像在中國一樣, 在猶太曠野、印度西北部河谷及尼羅河三角洲地區,通向文明的道路並非注定是平坦的。有些年代似乎每前進一步反而要退後兩步。在人類覺醒的過程中,人類文明的發展道路並不 是 一條單向的、筆直的道路,而是布滿了之字路、死胡同、無數分叉的路口等曲折的道路。盡 管障礙重重,人類仍然能夠從迷惘中走出來,繼續前進。
傑里科的最早的築牆工人,艱難地提升石頭到一定的位置,修築城牆。他們僅僅是發 生 在公元前10千紀至3千紀之間的人類革命的海洋中的一朵浪花。在這段時期,地球上的人類 從他們的智慧和技術進步中開始得到了好處,他們開始控制環境,生產自己的糧食, 製造 新型工 具來減輕勞動量、提高勞動效率。他們探索怎樣在一個大的團體中共同生活和工作,他們開 始了 居住地與居住地之間的貿易往來――不僅交換物品,而且交換知識。在這段時期的開始階段 ,人類一直生活在若隱若現的飢餓和疾病的環境中,到了這一時期的末期,這些部落與以往 的部落一樣,雖然沒有逃過飢餓、疾病和戰爭這種新災難所帶來的覆滅之災,但是從文化意 義上和社會意義上來說,他們的社會進步了,而且遠遠超過了他們的祖先。文明就這樣誕生 了。
推動這種進步的是部落群體。隨著人類更多地了解社會,用以交換思想和信息的單詞和 短語更加豐富,人們能夠記錄歷史,計畫未來。具有相同的部落祖先或居住很近的部落的人 們能夠互相理解;他們觀察世界,用辭彙來描繪世界的方法很相似。來自不同的祖先,或是 遠離家鄉、與家鄉失去聯繫的人們用不同的聲音來表達不同的意思。甚至起源相同的語言也 會慢慢地分化,直到所有共同的理解不再存在。這些古老的語言的發展道路,就像人類開始 占據地球的過程一樣富於變化,也同樣受到人類思維的影響。但是,至少的書寫時代來臨之 前,這些辭彙就已經隨風而逝了,它們不像石屋、燧石工具、骨制裝飾品、甚至火對木頭的 作用那樣持久,因此它們沒有給人類留下任何痕跡。
然而,畢竟存在著一些事物,向後代表明了早期人類的思想和行為。他們禮拜的場所仍 然保留著。巨大的石塊從挖掘地點經數天的行程被拉出來,然後修成圓形或排成行,跨越在 英國或布列塔尼的土地上。後來出現的其他大建築物,如雕刻著神的陰森可怖的面孔巨石, 或者在太平洋的遙遠的島嶼上守夜,或者是隱沒在中美洲茂密叢林之中。愛爾蘭東部,有 一 個精心裝飾的墓室,其地點是經過仔細選擇確定的,所以即使是在最黑暗的冬天裡,它的深 處也能接受到一道天上射下的光束,給人以希望之感。 在英國,比兩個高個子的人合起來還要高的石板,時而2塊、3塊,時而60塊一起地扎在 地里,互相之間的間隔很有規律。那些安置了這些石頭的人們選擇了特定的構圖,用巨石構 成巨大的日晷;另一些巨石則被用於描繪夜空中星體的季節性的、緩慢的運動過程。無論它 們被用於做什麼――對無形的力量的崇拜,時間的測量,重大事件或其他事件的紀念――這 些遺蹟都在陳述著他們共同的信仰和目的。人們在岩石上描繪的圖像。人們在家中牆壁上的 壁龕里雕刻保留的形象,人們在死者的墓穴中放置的一些可愛之物,這一切都向我們作著同 樣的陳述。他們所崇拜的神,在形式上和類別上都是多種多樣的,一些被賦予了動物的形狀 ,一些則是沒有面孔的人的形狀。神雖然僅是一種象徵,但卻具有常人無法想像的權力。
一批新的遷徙者在原住民消失多年之後,來到了歷經7000載的傑里科。風沙、氣候的作 用 ,以及土壤的腐蝕作用,使這個較早的部落遺址完全被覆蓋,他們的後人也幾乎不能辨認出 原 來的城牆和房屋。這些後來者的一致的建築風格,一致的家庭格局,都表明他們不是遊牧 部 落,而是住在一個不知名的地方,過定居生活的經驗豐富的人群。他們用泥磚修建矩形的房 屋,泥磚是手工塑型,經日光曬乾的,很像麵包片的形狀;他們用灰泥壘砌起泥磚,在那個 時代,這是一個新發明,灰泥是沙子、水與被加熱的石灰石混合而成。傑里科的制磚工人, 在磚的上表面印上一排拇指印,呈鯡骨形。修建房屋時,建築者將灰泥澆入凹印痕中,直 到澆滿溢出為止,然後在上面壓上另一塊磚。 作為細心的持家者,傑里科人用堅固的、表面堅硬的石灰石灰泥地面替代了原來的土地 面,並把地面塗成米色或紅色。很明顯,掌管家務的人對家庭設計很有發言權;灰泥地面與 牆並不是成直角相接的,而是有一向上的、光滑的、曲線形的銜接處,這樣灰塵和泥土就不 會留在拐角處,使人能夠用掃帚和皮刷徹底地清除灰塵和泥土。那些以居室為驕傲的家庭將 收集珍貴雨水的大桶放在牆邊,在正中間的院子裡做飯,用手推磨將單粒小麥碾成麵粉,他 們的食物包括大量的肉。像早期的傑里科的居住者一樣,他們不僅能吃到獵得的瞪羚,也吃 綿羊和山羊的肉。無論是野生的,還是經過初步馴養的。
當然,對部落的幸福而言,土地是否肥沃,馴養或獵取的動物的種類是否多樣,都是非 常重要的物質條件。人們懷著討好或控制大自然的希望,將陶土塑造成動物的形狀,也塑造 成生育功能強大的女人形體――象徵著多產和創造生命的神秘力量。在他們的居住地中,某 些建築似乎已經分離出來專門用於宗教儀式。一座這樣的建築中建有兩個圓形的壁龕,放置 祭祀物品,中央是一個盆,用於盛放祭品的血。
死去的人會得到他們的族人們的尊重。他們的屍體被從屋中取出並留到室外,直到屍體 上的肉完全腐蝕掉或被食肉動物吃淨,然後親屬才將死者的頭骨小心地帶回家中,埋於石灰 泥地面下,使得活著的親人們能夠在日常生活中安慰他們死去的親屬。 這些行為決不僅限於傑里科人,在現代的敘利亞地區的小型居住地遺止中,發現了串串 頭骨埋在具有類似裝飾的屋子中,這表明傑里科人可能是某一大型聯盟的成員。不僅由於宗 教信仰,而且由於所講的語言,使用的工具、生活習慣,使得他們結成了聯盟。
隨著人口的日益膨脹,居住地的不斷擴張,以及為了貿易往來,各聯盟成員之間建立了 和平的關係。過剩的食物僅是他們貿易往來的一小部分,每個地區的手藝人都會高價購買他 們所需的原材料,或購買使他們加工的陶器具有迷人色彩的用料。
例如:約旦的一個小村莊貝達,富產赤鐵礦,居民們在此基礎上發展起了繁榮的商 業,赤鐵礦使陶器有了漂亮的紅顏色,此外,赤鐵礦還可用於製造口紅,口紅可以塗在面 頰或嘴唇上,塗抹用的小抹刀是用骨頭刻制的,伊朗的一些小型居住地作天青石、光玉髓及 皂石交易,其中天青石和光玉髓用於製造珠寶,而皂石卻是非常軟的材料,易於獲得光滑的 、令人滿意的形狀。
傑里科人喜歡到距離他們的居住地12公里遠的死海的鹽沉積地帶,他們在那裡發現了一 種極具價值的天賜產物:人們需要在他們的食物中放入鹽,而且發現了鹽能夠有效地保存過 剩的食物,防止變質。通過中間人,這些商品傳播了數百公里甚至數千公里,被用以交換源 自西奈半島的綠松石或黑曜石――一種堅硬的、似玻璃的黑色物質。黑曜石的鋒利足以做刀 刃,它的閃亮的表面可用作鏡子,它是在死火山或暫死火山的斜坡上發現的。在傑里科人的 眼裡,黑曜石帶有一層令人嚮往的色彩,因為它源於遙遠又神秘的小亞細亞中心的平原地區 ,位於他們居住地的西北方向約800公里。��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