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九的酒》

《九月九的酒》

歌曲《九月九的酒》是音樂人陳樹與曲作者朱德榮創作於1993年的流行歌曲,經青年歌手陳少華演唱後風靡一時,這首歌也因與離鄉遊子產生共鳴傳唱至今。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歌曲名:九月九的酒

作詞:陳樹

作曲:朱德榮

原唱:陳少華

年代:1993年

歌詞曲譜

《九月九的酒》簡譜《九月九的酒》簡譜

又是九月九重陽夜難聚首
思鄉的人兒飄流在外頭
又是九月九愁更愁情更憂
回家的打算始終在心頭
走走走走走啊走走到九月九
他鄉沒有烈酒沒有問候
家中才有自由才有九月九
親人和朋友舉起杯倒滿酒
飲盡這鄉愁醉倒在家門口
家中才有自由才有九月九噢

創作背景

陳樹來自四川農村,從小就經歷了生活的種種磨難,家境貧寒、從小挨餓、高考落榜、舉債求學、接受捐款,這些與其說是他的不幸,倒不如說是他人生的大幸,生活的磨難就如同太上老君的八卦爐,把陳樹那顆心錘練地異常敏銳,使得它總能與大多數底層的人民一起跳動,產生情感和諧的共鳴。生活就像一架天平,當你所受的苦難超重時,生活自然會給予你另一種厚重的回報。在廣東外語外貿大學這所當時被稱之為“貴族學校”的大學裡,陳樹卻是一位“另類”風流人物。大二那年的春節,陳樹沒有回家的車費,只能一個人守在學校的宿舍里看央視的春節聯歡晚會,當燈火通明萬家團圓的時候,他卻只能一個人對著電視遙寄對父母與親人的祝願,那種思念的寂寥透入骨髓。聯想到許多背井離鄉有家不能回的外出打工者,陳樹心中一下子涌動了創作的激情,一首《九月九的酒》應時而生。“又是九月九,重陽夜,難聚首,思鄉的人兒,飄流在外頭......走走走走走啊走,走到九月九,家中才有自由,才有九月九。”這首歌推出後,飲譽無數,一舉獲得當年的中國流行歌曲十大金曲獎。然而作為詞作者的陳樹卻只得到了500元,可就是這區區500元,也讓每天去做家教掙生活費的陳樹歡欣鼓舞。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從此學國際貿易專業的陳樹開始“不務正業”,仔細鑽研起音樂的專業知識,其中的難度可想而知。儘管如此,陳樹的學習成績卻一直不差,他還獲得過學校的黃華獎學金。回顧那段經歷時陳樹說:世上沒有什麼不可能,一切盡在人為。

歌曲影響

提起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仲秋季節,天高氣爽,人們每次回味這首90年代紅遍大江南北的《九月九的酒》濃濃相思湧上心頭。每當重陽,登上高處,一面飲酒,一面吟詩取樂,真可使人返老還童,心曠神怡。俗話說,無酒不成席,酒對於中華民族來說,有著非同一般的意義和源淵流長的歷史。 歌中的“九月九”在中國是一個合家團圓的日子,這首歌的歌詞頗有古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中的意境,“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的思鄉情結使這首歌很快與離鄉遊子產生共鳴,因此這首歌在當時受到了很多打工族以及大學生的歡迎,並且流行至今。

所獲獎項

歌曲《九月九的酒》獲得1993年中國流行歌曲十大金曲獎。

關於九月九

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又稱為“重九節”,重陽節,起源於戰國時代,原是一個歡樂的日子。古人將天地萬物歸為陰陽兩類,陰代表黑暗,陽則代表光明、活力。奇數為陽,偶數為陰。九是奇數,因此屬陽,九月初九,日月逢九,二陽相重,故稱“重陽”。重陽節和其他傳統節日一樣,是家人團聚的佳節;也是一個紀念祖先的家人。在新加坡,仍有一部分會館保留重陽節祭祖的習俗,叫做“秋祭”。

演唱者陳少華

陳少華陳少華

陳少華出生於1969年3月25日,以一首民俗歌曲《九月九的酒》唱遍大江南北,曾獲得第六屆國際“亞洲之聲”音樂大賽“最佳歌手”獎,山東省‘95年中國十大歌星獎等十幾項大獎。代表作有《九月九的酒》、《九九女兒紅》、《七月七的橋》、《天上人間》、《絕對》等。

詞作者陳樹

陳樹,1971年出生於四川省隆昌縣周興鄉,著名音樂人,詞曲作家,音樂製作人,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音樂文學學會會員,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會員,廣東省音樂家協會會員,廣東流行音樂學會會員,中國形象歌曲網暨風雅頌(北京)音樂工作室總監。中國企業歌曲、旅遊歌曲、城市歌曲、廣告歌曲等形象歌曲領域實力派創作專家。代表作品《九月九的酒》、《老鄉》《步步高》等。

視頻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