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型人格的會客室》

《九型人格的會客室》

這位偉大的心理學家首先介紹自己的特點和來歷,然後帶領讀者一同參觀惟妙惟肖的肖像畫畫廊,其中所呈現出的豐富的九種不同性格類型特點,將幫助你發現自己最真實的內心世界。最後他準確而中肯地分析每一類人的健康與衰弱之處,並指出朝向光明之路。其深邃的思想、精緻的分析、細膩的觀察和生動的文字,不僅讓你更深入地了解自己,而且能帶你進入他人複雜的內在世界,實在有滋有味,引人入勝。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心理更新·心理自療
與世界上最偉大心理學家的私密交談
親愛的讀者:
你手中的這本書可能會改變你理解自己生活的方式。幾個世紀以來,有關人類心靈活動的研究融匯成了卓越的智慧。我要傳遞給你的就是這種智慧。在我們私密的交談中,我相信你將發現自己最真實的內心世界,並因此而充滿驚喜與盼望。
祝好
九型人格

內容簡介

九型人格作為一種認識人類性格與行為類型的方式,歷史悠久而富有盛名;它既是古老的,也是現代的。

作者簡介

西蒙·帕克(SimonParke),曾任英國聖公會牧師,目前為多家報社、電台、電視撰稿並有自己的每周專欄。他研究九型人格已經超過20年。

目錄

序言/001
第一章我是誰?/005
第二章符號的真相/013
第三章你的心理醫生的來歷/017
第四章微型肖像畫畫廊/035
第五章尋找自我/047
第六章大型肖像畫畫廊/057
第七章心理富足,129
第八章魔鬼、天使和光明的道路/137
第九章逃離魔法森林的五條出路/167
第十章隱形門/183
後記/187

前言

你收到了一封參觀房屋的邀請函,並接受了邀請。還沒到,你就發現這是一座相當古老的房屋,其外表向你顯明了內部的大致陳設。敲了門,一位男士開門迎接你並請你進屋。很明顯他在這兒工作,他對這兒非常熟悉。原來他是管家——普希。他友善地帶你到處轉悠,開始了你的參觀之旅。
屋裡有點陰暗。儘管從外面看這像是一所不錯的房子,但裡面的隔牆太多,使空間顯得特別狹小,而且屋內的窗戶顯然不夠。有些房間,明顯看得出是後來加修的,完全沒有窗戶!
有時你會問一些關於房屋的問題。但普希不善於交流,他似乎從沒把回答問題劃入他的職責範圍。他常這樣回答:“我們就是這樣的”,或者“這只是一所房子,不是遊樂園”,或者“多說惹禍,少說為妙”。有時他甚至說:“你的問題真煩人。你也不想我煩你,不是嗎?”
房裡的參觀到廚房便結束了,在那兒你會遇見園丁,她叫苔絲。她轉向普希問道:
“普希,你已經告訴我們的客人應該知道的事了嗎?”
“他們究竟應該知道些什麼呢?”普希問。
“別裝蒜,”苔絲說,“你知道我說的是什麼。”
“那我沒說,”普希詭詐地說,“還沒有合適的時間呢。”

精彩書摘

我仍記得那個服侍過飢餓人士的女士,她對這樣的想法非常憤慨:
“心理學?自我認知?”她抱怨道,“挨餓的人沒時間考慮心理學,我也是。他們有吃的是最重要的!”
我們都以不同的方式逃避自我,有時我們的逃避看起來非常高尚。我們可能說挨餓的人不會在乎誰給他們麵包,從某種層面來說,確實是。但是更深一層,無論我們所到何處,都有我們的自我同行,我們在窘迫的情況下所帶來的大部分醫治,不是出於我們手中所握之物或口中所說之話,而是出於我們的自我。在我們做好事時,自我認知注重讓我們變得更好,它適用於想要在危難中祝福他人而非逃避危難的人。世界上充滿了這樣一種人,他們不想先成為自我的亮光而只想成為世界的亮光。
我也聽過有信仰者的抱怨:
“心理學?自我認知?”他說,“為何浪費時間談論自我,我們應該談論上帝!”
我們都以不同的方式逃避自我,有時禮拜堂就是宗教的避難所。有信仰的人卻責難心理學,這太令人驚訝了!在很多方面,正是宗教將心理學帶到這個世界。請告訴我,一個不認識自己的人,怎能認識他人,更別說上帝。不管是東方或西方,哲學與宗教遺產的根本就是對“認知自我”的呼喚。我不是要你信這或信那,對此我毫不在意。我要你至少認識那個為你作一切選擇的人。
我也聽過憤世嫉俗者的指責:
“心理學?自我認知?”他們說,“那只是另一種時尚,屬於錢比理性更多的人,有什麼要知道的是我還不知道的呢?”
我們都以不同的方式逃避自我,有些人躲進失望中,封閉自己並迴避探險。他們在生活中所聽到的無理的東西比他們想要記住的多得多,自然不再想接受更多。但是這裡唯一要傾聽的就是自我。你可以關閉一切,但不要封閉自我。
好的心理學家會為你提供挖掘內心光亮的工具,剩下的就看你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