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本草•藏藥卷》

《中華本草•藏藥卷》

《中華本草•藏藥卷》是一本全面介紹古今藏藥理論和實踐的著作,是現有藏藥本草中資料最為齊全、來源可靠、內容豐富的藏藥巨著。全書收載了藏醫臨床上常用、療效確切的藏藥材396味,其中礦物藥39味、植物藥309味、動物藥48味。

簡介

《中華本草•藏藥卷》是國家中醫管理局組織的重大項目之一,是從九十年代啟動的一項以整理研究為基礎的課題,該書對古今本草文獻進行了系統的整理、研究、分析和總結,運用校勘、訓詁、輯佚、辨偽、考證等文獻研究內容為主的本草學綜合知識集成的大型著作,全書內容有300多萬字,收載了藏醫臨床上常用的、療效確切的藏藥材396味,包括礦物藥39味、植物藥309味、動物藥48味。書中對各個歷史時期的藏醫藥文獻著作進行了充分的分析,從各個方面對藥物作了較系統的整理研究,所引載的許多內容,均屬於古代珍貴文獻資料,其中不少為編撰單位館藏的手抄孤本,在過去極少被學者所聞見,同時還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來所問世的藏藥著作進行了分析與參考。全書分礦、植、動三部內容,每味藥材以正名、異名、品種考證、原礦、植、動物、採收加工、藥材鑑別、成分、藥理、性味、主治功能、用法用量、套用配伍、配方、製劑、索引等十七種內容進行闡述。

《藏藥卷》
《藏藥卷》

前言

《中華本草》是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主持、南京中醫藥大學總編審,全國60多個高等醫藥院校及科研院所協作編纂,全面總結中華民族二千多年來傳統藥學成就,集中反映20世紀中藥學科發展水平的綜合性本草巨著。

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為了從整體上充分體現各民族傳統醫藥理論體系的優秀成果,促進醫藥事業的發展,使民族醫藥理論體系的特點得以繼承和發揚,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華本草》編委會決定組織民族醫藥工作者編纂《中華本草》民族藥卷,並將其單獨出版發行。

藏藥學有著悠久的歷史,為藏族人民的繁衍昌盛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特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藏藥理論和實踐經驗更加豐富,利用現代科學技術研究發展藏藥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編纂一部全面反映歷史和當代藏藥學成就的綜合性藏藥著作是時代賦予我們的光榮歷史使命。

《中華本草》藏藥卷由西藏自治區藏醫院藥物研究所編纂,南京中醫藥大學總審定。全書內容包括概論、藥物和附編3個部分,收載藥物396味,插圖393幅,篇幅約100萬字。《中華本草》藏藥卷以“繼承發揚,整理提高”為宗旨,廣搜博採、系統整理古今文獻研究成果,去粗取精,去偽存真,舊識新知,兼貫博通,內容豐富翔實,項目完備全面,努力體現“全、新、精”的編纂要求和藏藥的民族特色。《中華本草》藏藥卷對藏醫藥教學、科研和臨床醫療等均有指導意義。該書的問世,必將促進21世紀藏藥學的高速發展和國際化的進程。

主要創新點

1、該書的品種考證收羅廣載,每一種藥材的考證中包含了從公元七世至今的藏藥本草內容,全書參考了古籍文獻近三百種來祥實考訂,這些文獻資料都是最原始、最可靠。其中絕大部分是我院館藏的手抄孤本,還吸收了大量的近代、當代十分有價值的本草內容,因此,該書為藏藥研究與開發者提供了重要的文獻參考依據。
2、本書從十幾個項目對每味藥材進行論述,其內容豐富、體列先進,從整個內容、格式、術語等方面突出藏醫特色。在品種考證、藥材鑑別、加工炮製及處方等方面較多地收集了最權威的藏藥學專家們獨特的實踐經驗及研究資料。

3、本書以圖文並茂的形式加以介紹每味藥材,使讀者能直觀的辨認藥材,在藥材形態的鑑別方面既收錄了傳統的鑑別方法,又引用了現代的鑑別方法,故在藏藥鑑別疑難方面填補了空白。

4、本書收載了每味藥材為主藥的複方、秘方、製劑等三種配方,全書共收載有一千多種的方劑,其中部分是歷代名醫流傳的秘方,甚至有的至今還未開發,因此,通過本書能開發出許多特色的藏成藥,造福人類。
5、與以往藏藥本草不同,本書是一部傳統與現代藥學相結合的藏藥本草工具書,部分藥材的內容上引用了現代藥理、化學成分等內容,使廣大讀者和研究者能夠更深地了解藏藥材的藥效和成分,同時,這些文獻資料也能引用到藏醫學的教學、科研、臨床等領域。
6、本書收載的每味藥材均利用了現代植物分類學理論對動、植、礦物藥材的科名、屬名進行分類,並指出了藥用部位。對於很難確定藥材來源上直接用拉丁文,並寫了今後進一步研究的建議。

7、《中華本草藏藥卷》藏文版將現代植物分類、鑑別、形態部分內容譯成藏文,這無疑對國內愛好藏藥者了解藏藥學的理論與實踐知識和了解中藥方面的鑑別知識方面成為一扇視窗。

8、《中華本草藏藥卷》中的部分藥材上我們還收錄了相應的質量標準(藥材的理化鑑別、顯微鑑別、薄層鑑別等),點出了瀕危藏藥材的種類,從中能夠啟發開展人工栽培方面的思路。
9、所收集的資料可靠,圖文清晰,書寫格式先進,能對藏藥學基礎研究與藏藥學的繼承發展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精彩書摘

自然鐵較為少見,在富含碳的沉積物或煤層中可找到很純的自然鐵;此外在噴出岩被還原的沉積物中、在橄欖岩的蛇紋石化產物中也可產生自然鐵。

[採收加工]將鐵炮製成灰稱鐵灰;將鐵銼成屑,去毒為鐵砂;鐵和藥溶製成的汁液稱鐵汁}燒打鐵時剝落的碎片稱鐵垢;在煉鐵爐中燒結的稱鐵焦。
化學成分]自然鐵是鐵的自然元素礦物,它的元素符號為Fe,其中可含鎳、碳等元素。
[炮製]1.鐵灰將鐵銼成屑,磨成細粉,約1500g放置於乾淨的容器(如鋁鍋)內,放入8歲童尿至淹沒鐵粉,鹼花10g,煎煮約3h後用冷水沖洗3次;放入植物油至淹沒鐵粉,山羊脂肪及陳酥油各5g,煮至油浸潤,此時冒青煙,放人乾淨水適量煮開後用熱水及冷水交替沖洗,把植物油全部洗清,取與鐵粉相同量的訶子、硼砂3000g、硫黃9000g,與鐵粉混合,放入牛尿適量,研磨,用手捏成團,曬乾,裝進“公布”(用於煅製藥材的一種瓷瓶)半滿,火煅1d。
2.訶子制鐵砂將鐵銼成屑,在溫布(水柏枝)煎液中,放鐵屑1500g,煮約3h,取出,沖洗乾淨;訶子的去核果實細粉約3000g,放入熱開水中,攪拌,再把沖洗好的鐵屑放入其中,將容器蓋好,放置1星期,每日攪拌3次,此時鐵屑因溶解而變小,訶子顏色變成烏黑;此糊狀物晾乾,過篩以去掉未溶的大鐵屑,用磁鐵等檢取細粉中的細小鐵,剩下的烏黑粉末便可藥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