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金融史十六講》

《中國金融史十六講》

《中國金融史十六講》汲取作者數十年深刻研究經濟理論和金融理論的精粹,以“中國金融史十六講”的形式集結出版。第一講至第三講為中國金融史總論和綜合性敘述,第四講至第九講結合實例闡述現實研究與歷史研究的關係,第十講至第十三講論述當代幾個值得探索的歷史問題,第十四講至第十六講從不同角度記述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歷史進程。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作者洪葭管先生被譽為中國金融史學的開拓者和奠基人,同時也是現實金融問題資深研究員。《中國金融史十六講》汲取作者數十年深刻研究經濟理論和金融理論的精粹,以“中國金融史十六講”的形式集結出版。第一講至第三講為中國金融史總論和綜合性敘述,第四講至第九講結合實例闡述現實研究與歷史研究的關係,第十講至第十三講論述當代幾個值得探索的歷史問題,第十四講至第十六講從不同角度記述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歷史進程。《中國金融史十六講》涵蓋歷史金融風雲和當代金融熱點,兼具理論與實例,是一部啟迪人們思考的學術著作。

作者簡介

洪葭管(1921年1月出生,浙江鄞縣人),上海市金融學會顧問,中國金融學會金融史專業委員會主任、研究員。曾任上海市人民政府參事,上海市金融學會副會長,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市金融研究所副所長,上海財經大學和交通大學管理學院兼職教授;交通銀行諮詢委員,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部指導教師。1994年獲“國家有突出貢獻專家”稱號,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目錄

第一講 關於中國金融史研究
第二講 1927—1949年間舊中國金融
第三講 新中國金融發展改革六十年
第四講 論現實研究與歷史研究的關係
第五講 近代中國若干金融政策措施的得失問題研究
第六講 百年交行:1908—1949年間的變遷
第七講 1979年談人民幣的幾個理論問題
第八講 1995年談“十年”通貨膨脹問題
第九講 2004年談人民幣匯率問題
第十講 論金融改革和發展中的三大問題
第十一講 信貸資金使用效率問題不容忽視
第十二講 從中國近代的金融風潮看當代的金融危機
第十三講 吸取歷史教訓,用科學發展觀引導當前金融運行
第十四講 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是深化金融體制改革的產物
第十五講 上海機遇與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
第十六講 建設一個服務經濟發展、穩定貨幣金融大局的國際金融中心
附錄
一、金融史著作序跋
 《中國金融史》序言
 《中國金融通史》總序
 《上海金融志》編後記
 《20世紀的上海金融》序言
 《中央銀行史料》編後記
 《中國金融通史》第四卷後記
二、“他們把我說得太好了”
 洪葭管:中國金融史學的奠基人俞天白
 縱觀金融歷史風雲,把握市場經濟脈動——《20世紀的上海金融》讀後
 史海鉤沉寫春秋——訪中國金融史學專家洪葭管
 洪葭管老師學術思想、治學態度和學術著作介紹

精彩書摘

下面對中國歷史上幾種信用機構作輪廓性介紹。
1.典當
中國封建社會中持續時期最長的一種信用機構,最早出現在南北朝,以後擴大,有典、當、質、按、押之分。典當興盛於唐,到明朝中葉開始允許商人經營。典當所從事的不是貨幣資金的融通周轉,而是辦理以實物為抵押的貸款,貸款對象主要是城市和農村平民。這種貸款屬於消費性而非生產性,無助於商品生產的發展和商品流通的擴大。
2.櫃坊
唐代經濟發展,信用活動增多,於是有專門收受和保管錢財的私營事業的櫃坊出現。商民在櫃坊存錢有多至百貫、千貫者。存戶還可憑類似支票的“帖”或其他信物(憑證)支錢。櫃坊雖不能自由運用他人的存款,僅為代他人保管存款,但就存款人可持“帖”取款這一點而言,實可視作支票制度的最早發源。此外,還有與櫃坊性質相同的“寄附鋪”,亦辦理客戶暫存錢財的業務。這種鋪子在宋朝時因私自傾熔銅錢和充作賭博場所而遭取締,元朝時已不復存在。
3.金銀交引鋪
金銀工匠在業務擴大後,不僅打制器飾,也兼營金銀器飾及生金銀的買賣,唐朝時已形成為一個獨立的行業,宋朝時開設得更多。它所進行的買賣,實也具有貨幣兌換的性質,有的後來演變成銀爐和銀樓。
4.錢鋪
亦稱錢肆,主要業務是經營貨幣兌換,包括金與銀、銀與錢、金與錢的兌換,大量的是銀與錢的兌換。錢鋪在明朝正德年間已有出現,萬曆時有了初步發展。在一定管理下,正規的銀錢兌換,有助於錢幣的正常流通。另有稱為兌店或兌錢鋪的,性質與錢鋪相同。此外,在街衢設攤經營貨幣兌換業務的稱為“錢桌”。到了清初,錢鋪又有了發展。從明末到清初,資力較大的錢鋪有的改組成為錢莊。
5.錢莊
產生於明末,是歷史上較有影響的金融機構。最早的錢莊是哪一家已無法稽考。明人繪製的《南都(指南京)繁會景物圖卷》的畫面上有市招的商館達109家之多,其中有兩家市招即為錢莊。錢莊有的系大錢鋪改組而成,有的為新集資設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