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代史稿》

《中國近代史稿》

1954年,我開始在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歷史教研究給歷史研究班講授中國近代史課程。當時,在全國範圍內容研究中國近代史的人很少,研究成果更少,只有范文瀾先生的《中國近代史》和胡繩先生的《帝國主義和中國政法》可以作為教材使用。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中國近代史稿中國近代史稿

1954年,我開始在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歷史教研究給歷史研究班講授中國近代史課程。當時,在全國範圍內容研究中國近代史的人很少,研究成果更少,只有范文瀾先生的《中國近代史》和胡繩先生的《帝國主義和中國政法》可以作為教材使用。范、胡兩位先生是馬克思主義右史學的開創者,他們的著作是我們後學者的範本。

作者簡介

戴逸,1926年生,原名戴秉衡,江蘇常熟人。1944年常熟中學畢業,1946年上海交通大學肄業,轉北京大學史學系學習。1948年前往解放區,入正定華北大學一部學習,後留校在政治研究室工作。1950年中國人民大學建校後,任中國革命史實習教員,1953年任中國歷史教研室講師,1956年任副教授,1961年任中國人民大學歷史系副主任兼中國歷史教研室主任。1978年中國人民大學復校後,成立清史研究所,任副所長、教授,1980年任所長,後任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歷史組召集人,博士生導師。1988年任中國史學會會長,1996年任北京市文史研究館館長。2002年國家清史纂修工程啟動,任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主任。撰寫或主編書籍30餘種,主要有:《中國近代史稿》、《一六八九年的中俄尼布楚條約》、《簡明清史》、《乾隆帝及其時代》、《18世紀的中國與世界》、《清通鑑》、《履霜集》、《繁露集》、《語冰集》等。

目錄

第一章1840年以前的世界和中國
第一節1840年以前的世界形勢
第二節1840年以前的中國
第三節鴉片戰爭前夕的中外關係和鴉片貿易
第二章第一次鴉片戰爭和戰後中國社會的開始半殖民地化
第一節第一次鴉片戰爭和《南京條約》的簽訂
第二節第一次鴉片戰爭後中國社會的開始半殖民地化
第三節太平天國革命運動的醞釀
第三章太平天國革命戰爭的進攻階段
第一節太平天國革命初期的勝利進攻
第二節《天朝田畝制度》及太平天國前期各項制度、政策
第三節清王朝為反對革命所採取的幾項措施
第四節1853年到1856年的戰局
第五節楊韋事件和石達開的出走——太平天國內部矛盾的爆發
第四章第二次鴉片戰爭和太平天國革命戰爭的相持階段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