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協》

《中國政協》

《中國政協》是由政協全國委員會主管、政協全國委員會辦公廳主辦的機關刊物,是宣傳中共中央有關統戰、政協工作的方針、政策、刊發黨和國家領導人、全國政協領導有關重要講話、文章,報導全國政協的重要活動。創刊以來一直深得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高度重視和關注,並受到海內外廣大讀者的信賴和好評。\n閱讀群體為:黨和國家領導人、中央各部委、全國範圍內所有的政協委員、社會各界知名人士、港澳台同胞、海外僑胞。

基本信息

刊物歷史

《中國政協》(2006年1期)《中國政協》(2006年1期)
九屆全國政協主席李瑞環為《中國政協》雜誌題寫刊名。《中國政協》雜誌的前身是經周恩來等批准創辦的《政協會刊》(內部發行),“文化大革命”期間停辦。1978年5月經鄧小平批示復刊。從2001年1月起,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覆同意,《政協會刊》與《地方政協工作通訊》、《學習參考資料》等內刊合併為《中國政協》雜誌正式創刊,2002年12月正式成立中國政協雜誌社。現為月刊,每年12期,在“兩會”期間和有重大活動時出版增刊或專刊。

刊物特色

薈萃精品佳作,展現名家風彩。《中國政協》雜誌追求高品位、高格調,文史資料、雜文散文、詩詞歌賦、書畫攝影、檔案收藏等精品佳作賞心悅目,各界名流的多彩人生、傳奇故事感人至深,具有欣賞性、可讀性,是廣大讀者喜愛的文苑。
主要版塊欄目:
政協工作版塊:中共中央有關統戰、政協工作的重要檔案、全國政協的重要檔案、黨和國家領導人有關統戰政協工作的重要講話、各級政協工作經驗、工作研究性文稿等。
參政議政版塊:各級政協和委員開展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的積極成果、就政府重視、委員關注、民眾關心的一些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熱點問題開展建設性的討論。
信息資料版塊:社情民意方面的內容、以及與政協參政議政、委員工作和生活有關的海內外信息資料。
副刊板刊:各級政協委員、政協和統戰工作者、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各方面代表人物及廣大社會作者、提供的文史資料、雜文散文、詩詞歌賦、書畫攝影、文物收藏等方面的精品。

刊物定位

《中國政協》雜誌主要宣傳統一戰線,促進政協工作。宣傳中共中央有關統戰、政協工作的方針、政策,刊發黨和國家領導人和全國政協領導有關重要講話、文章,報導全國政協重要活動、部署,交流各級政協工作經驗,推動政協工作研究等,具有指導性、權威性,是各級政協組織和廣大政協委員參政議政、促進學習、推動工作、交流經驗的園地。
《中國政協》雜誌評說社會萬象,反映民眾心聲。政協人才薈萃、智力密集、聯繫廣泛、信息暢達,本刊積極推廣宣傳各級政協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職能的經驗和成果,介紹政協委員關注國計民生、社會發展的真知灼見,刊發政協委員心繫人民民眾反映的社情民意,具有社會性、廣泛性,是人民政協面向社會的視窗。
《中國政協》雜誌內容主要為:一、宣傳中共中央關於統戰、政協工作的方針、政策,刊發重要講話、文章,報導全國政協重要活動和經常性工作,推動政協工作研究等,具有指導性、權威性和學習型的特點,是各級政協組織和廣大政協委員履行職能、促進學習、推進工作、交流經驗的園地。二、積極宣傳推廣各級政協履行職能的經驗和成果,介紹政協委員關注國計民生、經濟社會發展的真知灼見,刊發政協委員心繫人民民眾反映的社情民意,具有社會性、廣泛性,是人民政協面向社會的視窗。三、刊發文史資料、雜文散文、詩詞歌賦、書畫攝影、文物收藏等方面的精品佳作,展示各界委員的獨特貢獻、多彩人生、傳奇故事等,追求高品位和高格調,具有欣賞性、可讀性和趣味性,是廣大讀者的文苑。
《中國政協》雜誌主要讀者對象為各級政協委員、政協和統戰工作者、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各方面代表人士及廣大社會工作者。

辦刊宗旨

立足政協、服務統戰、面向社會

人員隊伍

中國政協雜誌社總編劉春生中國政協雜誌社總編劉春生
《中國政協》雜誌設有編委會,主任為全國政協秘書長鄭萬通,副主任為主管副秘書長卞晉平和本刊總編輯劉春聲,全國政協駐會副秘書長和辦公廳各局室主要負責人均為本刊編委。

哲學政法類期刊大全(八)

哲學,是理論化、系統化的世界觀,是自然知識、社會知識、思維知識的概括和總結,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註:詞條中不要添加電話號碼。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