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插圖藝術史話》

《中國插圖藝術史話》

《中國插圖藝術史話》由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師編著的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立項項目中的教材。

中國插圖藝術史話

《中國插圖藝術史話》《中國插圖藝術史話》

圖書簡介 

本書是中國第一本插圖藝術史著作。插圖藝術是中國繪畫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也是中國裝飾畫最重要的表現形式之一,不僅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而且還是我們今天了解中國古代社會情況各個方面的最可靠的形象資料,具有極高的歷史認識價值。本書從中國古代戰國時期的插圖藝術

《中國插圖藝術史話》《中國插圖藝術史話》
寫起,直至20世紀的現代插圖藝術,敘述了兩千多年以來的中國插圖藝術的歷史,內容極其廣泛。

前言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師編著的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立項項目中的教材,從現在起將陸續出版發行。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原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是我國從事藝術教育的著名高等學府,自1956年創辦以來,聚集了一批在國內有影響的藝術專業學術帶頭人,擁有雄厚的師資力量。經過長期實踐積累,形成了優良的學術傳統與平實求是的學風,注重藝術與科學的結合,建構了較完善的學科布局,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研究型藝術教育體系,並取得了豐碩的教學成果,培育了一屆又一屆優秀的藝術人才,為國家經濟和文化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目前,學院設有設計分部、美術分部和史論分部,10個專業系。具有設計藝術學和美術學兩個學科的碩士和博士學位授予權,設有藝術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2002年1月,"設計藝術學"被教育部評為全國高等學校重點學科。
改革開放以來,全國高等教育中藝術設計教育的發展速度很快,各高校紛紛開設此類專業,作為直接為國家經濟建設培養藝術設計人才的學科,肩負著更大的責任。藝術設計已成為增強國家競爭力的一種重要手段,發展藝術設計教育,為國家建設培養高級藝術專業人才,是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隨著社會的發展,藝術教育將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和機遇,面對新的形勢,更需要進一步深化教育改革。教育改革和學科建設的重要方面是抓好課程建設和教材建設,本項目系列精品教材涉及到藝術設計、繪畫、

《中國插圖藝術史話》《中國插圖藝術史話》
雕塑、藝術史論及工藝美術等諸學科,反映了學院優良的學術傳統和學術優勢,體現了我們致力於建構有中國特色的藝術教育體系的不懈努力。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從建院伊始就將"為人民大眾的生活而設計"作為藝術教育的主旨,確立了藝術為生活服務、為國家的經濟和文化建設服務的辦學思想。從20世紀50年代參與北京十大工程的設計與建設、70年代北京機場壁畫創作到80、90年代一系列國家重大工程的設計與建設項目,學院始終將教學和藝術實踐與國家的經濟和文化建設相結合,並在社會實踐中得到提高和發展。
近五十年來,學院一直在探索一條既具現代性又具民族性的藝術教育發展之路。一方面立足於本民族傳統,自覺以民族文化藝術為基礎,繼承中國工藝美術
《中國插圖藝術史話》《中國插圖藝術史話》
的優秀傳統,注重向民間藝術學習;一方面關注國際相關學科的發展,在全國最早引入現代設計教學理念和教學體系,借鑑國外先進的設計、創作經驗,並融合到現代藝術教學與設計、創作之中。經過幾十年的努力,通過不斷探索、改革,學院的教學體系、內容、方法以及教材不僅具備了一定的前瞻性,而且具備了中國文化藝術的深厚底蘊,更加適應新的時代要求。

目錄 

第1講 插圖和壁畫是人類繪畫最重要的兩大畫種
第2講 應當開創中國插圖史的研究
第3講 中國古代木版插圖不宜稱做"版畫"

《中國插圖藝術史話》《中國插圖藝術史話》

第4講 中國插圖藝術的起源-戰國秦漢的帛書插圖
第5講 顧愷之-中國最早的著名插圖大師
第6講 唐代敦煌插圖藝術
附錄
第7講 唐代回鶻摩尼教插圖藝術
第8講 宋元印本(木版)插圖藝術
第9講 明刊本小說插圖藝術
第10講 明刊本戲曲插圖藝術
第11講 明刊本《西廂記》插圖藝術
第12講 劉龍田刊本《西廂記》插圖的再認識
第13講 明刊本詩歌插圖藝術
第14講 明刊本教化類書插圖藝術
第15講 明刊本科技類書插圖藝術
第16講 明刊本畫譜類書插圖藝術
第17講 明刊本佛經插圖藝術
第18講 清代插圖藝術
《中國插圖藝術史話》《中國插圖藝術史話》

第19講 中國現代(20世紀)插圖藝術
附圖209
參考文獻

三四年前,在參加"景德鎮國際民間陶藝研討會"途中,我與祝重壽教授相識。北京赴會的學者、藝術家在火車上閒談,當時與重壽教授談我國插圖藝術方面的話題,得知他正在準備撰寫一本中國插圖史的著作。
祝教授這部著作去年已經完稿,今年出書,請我寫篇短序,基於我自己熱愛,並多年專職從事插圖藝術創作之情,就答應下來了。
重壽先生在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藝術史論系從事教學工作,有淵博的藝術學識和豐富的教學實踐,他主攻中外美術史和工藝美術史(為教學主課),著有《中國壁畫史綱》(文物出版社1995年出版)、

《中國插圖藝術史話》《中國插圖藝術史話》
《歐洲壁畫史綱》 (文物出版社2000年出版)、 《東方壁畫史綱》(文物出版社即將出版)等藝術史論圖書。本書中部分章節(《應當開創中國插圖史的研究》、《插圖和壁畫是人類繪畫最重要的兩大畫種》、《劉龍田刊本〈西廂記〉插畫的再認識》等)近年已在藝術雜誌(例如《裝飾》)上發表,得到了藝術界、出版界業內人士和讀者的好評。讀過《中國插圖藝術史話》書稿後有一些學習體會,分述如下。
中國插圖藝術歷史悠久,作品精湛。早在一千多年前,中國就有了精美的木版插圖-唐代鹹通九年(868年)的《金剛經》卷首插圖。從唐代至明代,中國木版插圖已經發展到鼎盛時期。18世紀到20世紀初歐洲插圖藝術日益發達。20世紀30年代中國著名的文學家魯迅、曹靖華、蕭乾等先生將外國版畫介紹到中國來,推動了"新興版畫運動"的發展,也推動了中國現代插圖藝術的發展。新中國建立後,各出版社組織一批優秀畫家從事插圖創作。藝術創作與理論研究應是並行的,但我國插圖藝術同其他畫種一樣,理論研究一直落後於創作實踐。《中國插圖藝術史話》是中國當今惟一的一部論述我國插圖藝術史的理論著作。它填補了中國插圖史研究上的一項空白,有助於我國插圖藝術事業的發展。
《應當開創中國插圖史的研究》一文中,作者指出插圖在藝術與文獻兩方面的巨大價值,提到"中國插圖藝術代表了中國人物畫的藝術風貌,追求神似,講究意境,構圖靈活,以線造形,生動傳神……藝術水平很高,在世界畫壇上獨樹一幟。由此可見,中國插圖藝術在中國繪畫史上有著舉足輕重、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同時也提到,"中國古籍歷來就包括文字和插圖(圖籍)兩大部分,可是我們的古籍整理與研究工作,一直是只見文字,不見圖籍(插圖)。中國古籍圖文並茂,互相說明,缺一不可,這樣才能全面、正確地理解'古籍'二字,因此對中國插圖史的研究也為古籍整理填補了一項空白"。
作者認為插圖和壁畫是人類繪畫最重要的兩大兩畫種(《裝飾》,2002.11),並從時間最早、地域最廣、內容最豐富、人民性最強、裝飾性最強、藝術水平最高、影響最大等方面加以論證,這一觀點為今後中外美術史的探索與研究提供了可信的論據。
在一部文學作品中,插圖是作家與畫家在文字與美術上緊密結合的一種藝術形式,二者互相補充。插圖藝術所具備的價值包括藝術性和思想性兩方面。中國古代和現代各個時期的珍貴插圖,都為文史研究提供了大量真實可靠的形象資料。作者在《中國古代木版插圖不宜稱作"版畫"》一文中,指出中國唐代以後的木版插圖不應作為"版畫藝術"來研究,認為"中國古代木版插圖是白描(線描)插圖的複製品(印刷品),好的插圖要求如實複製畫稿,不露刀痕,不見刻工,根本就不講刀刻、木味等,與其稱之為'版畫',還不如說它是'白描'(線描)更確切。它是複製筆意,而不是創造刀法……由此可見,我們長期以來將中國古代木版插圖定位在'版畫'上是一大誤導。"
見解獨到,論證具體,學術思維橫向的論題貫穿到書的很多章節之中。例如作者在明代戲曲圖書《劉龍田刊本〈西廂記〉插圖的再認識》一文中,坦然直陳自己的意見,對中國版畫史上"建陽劉龍田刊本
《中國插圖藝術史話》《中國插圖藝術史話》
《西廂記》插圖影響了金陵插圖"這一定論提出了質疑,認為不是建陽影響了金陵,而是金陵富春堂、世德堂插圖影響了建陽。
《中國插圖藝術史話》一書的出版,不僅對中國插圖藝術理論研究和創作實踐有所貢獻,而且對藝術院校藝術理論教學和各畫種的理論研究也提供了一些可貴的學術依據。

作者簡介

《中國插圖藝術史話》《中國插圖藝術史話》
祝重壽,男,生於1947年,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藝術史論系博士、副教授。在高校從事中國美術史、中國工藝美術史、中國壁畫史、歐洲壁畫史、東方壁畫史、中國雕塑史、中國插圖史教學、研究20多年。

著有: 《中國壁畫史綱》《歐洲壁畫史綱》

《東方壁畫史綱》、《中國插圖史話》(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年)等書。還參與多部大型文史類圖書的編寫工作,發表了論文多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