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家庭基本藏書·戲曲小說卷:牡丹亭》

《中國家庭基本藏書·戲曲小說卷:牡丹亭》

天下女子有情,寧有如杜麗娘者乎!夢其人即病,病即彌連,至手畫形容,傳於世而後死。死三年矣,復能溟溟莫中其所夢者而生。如麗娘者,乃可謂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而不可與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與死,死而不可復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湯義仍《牡丹亭夢》一出,家傳戶誦,幾令《西廂》減價。奈不諳曲譜,用韻多任意處,乃才情自足不朽也。
——明·沈德符《顧曲雜言
一個民族的文化,有它的源和流。這其中最起碼的,就是最廣大的國民應該知道什麼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真正的源,什麼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最基本的流。作為出版者,我們沒有必要探討這個問題,卻有義務將最能體現中華民族本源與主流的出版物獻於國人面前。於是,就有了這套《中國家庭基本藏書》。
這是一套近乎廓大無當的出版計畫,但其中反映了我們作為出版人的赤子誠心。我們知道,中國的家庭,是中國文化最基本的單位,假若中國的文化家庭擁有中華民族最基本的元典和最有代表性的著作,那么,這就必將有助於弘揚我們優秀的民族文化、鑄造我們偉大的民族精神。這便是我們出版這套書的初衷。
所以,這套叢書以經典的傳統文化名著為基礎,分為6卷:諸子百家卷:包括先秦元典性著作《詩經》、《周易》、《論語》、《孟子》、《韓非子》等16種。它們是中華民族的源頭活水。張之洞說:“先秦著作,一字千金。”可為先秦諸子著作的準確概括。
名家選集卷:包括陶淵明、王維、李白、杜甫、元好問等21位著名文學家的個人選集。這部分選集以唐、宋文學家為中心,代表著中華抒情文學的最高成就。
史學名著卷:包括《左傳》、前四史及《資治通鑑》。它們是中華史學的精華。認識歷史,當從此著手。綜合選集卷:包括唐詩、宋詞、元散曲,以及《千家詩》和《古文觀止》,均為歷經考驗的名家選本,以圖最廣泛地補充“名家選集卷”未能概括中華詩文精華的缺憾。筆記雜著卷:包括從《三字經》到《曾國藩家書》等15種廣為民間接受的雜著。其實,它們體現著中華民族優秀文化深層次的內涵。
戲曲小說卷:包括從《西廂記》到四大古典小說名著的18種戲曲小說。這是中華民族文學創作的最高峰。從某種程度看,它們與《三字經》一樣,內含哺育中華民眾的最基本的精神營養。
為向讀者負責,我們在出版時間上不求一時之效,而採取分集出版、漸成規模的方略;不求在一書、一時上獲取經濟效益,但求能不斷擴大讀者面。我們的心和最廣大的讀者是相通的,所以,我們一定能擁有屬於自己的廣泛的市場。

內容簡介

《牡丹亭》是明代大曲家湯顯祖的代表作,這時作家的思想和藝術都已經成熟。明代話本小說《杜麗娘慕色還魂》為《牡丹亭》提供了基本情節。《牡丹亭》在《驚夢》《尋夢》《鬧殤》各出的賓白中還保留了話本的若干原句。在小說中,杜麗娘還魂後,門當戶對的婚姻順利締成;而在戲曲中,湯顯祖進行了脫胎換骨的創造性勞動,把小說中的傳說故事同明代社會的現實生活結合起來,使它具有強烈的反禮教、反封建色彩,煥發出追求個性由的光輝理想。
女主角杜麗娘是古典戲曲中最可愛的少女形象之一。出身和社會地位規定她應該成為具有三從四德的賢妻良母。她的人生第一課是《詩經》的首篇《關雎》。傳統說法認為它是“后妃之德”的歌頌,是最好的閨範讀本。她卻直覺地認出這是一支戀歌。在婢女春香的慫恿下,她偷偷地走出閨房。“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春天的大自然喚醒了她的青春活力。她生活在籠罩著封建禮教氣氛,幾乎與世隔絕的環境中,眼睜睜地看著青春即將逝去,她卻無能為力,不由自主,只好把熾熱的感情壓制在心中。湯顯祖沒有因襲前人小說戲曲中一見傾心,互通殷勤,後花園私訂終身的手法,而安排杜麗娘在遊園之後和情人在夢中幽會;幽會以後,接著描寫她第二次到園中《尋夢》。《驚夢》和《尋夢》是杜麗娘鬱積在心中的熱情的爆發,也是她反抗現實世界的實際行動。
《牡丹亭》的感人力量,在於它具有強烈地追求個性自由,反對封建禮教的浪漫主義理想。這個理想作為封建體系的對立面而出現。善良與美好的東西都屬於杜麗娘。湯顯祖描寫杜麗娘的美貌很成功,而描寫杜麗娘的感情和理想的那些片段更具魅力。《牡丹亭》寫出,她不是死於愛情被破壞,而是死於對愛情的徒然渴望。通過杜麗娘的形象,《牡丹亭》表達了當時廣大男女青年要求個性解放,要求愛情自由、婚姻自主的呼聲,並且暴露了封建禮教對人們幸福生活和美好理想的摧殘。

作者簡介

湯顯祖(1550—1616),江西臨川人。十四歲進學,二十一歲中舉。少年時受學於泰州學派創立者王艮的三傳弟子羅汝芳。泰州學派和當時占統治地位的程朱理學異趣。萬曆三年(1575),湯顯祖刊印了第一部詩集《紅泉逸草》。次年,他在南京國子監遊學,刊印了第二部詩集《雍藻》.萬曆二十一年(1593),湯顯祖被任命為浙江遂昌知縣。萬曆二十六年棄官回到臨川。傳奇《牡丹亭還魂記》在此時完成。萬曆二十八年完成《南柯記》,次年創作《邯鄲記》。這時出世思想對他影響日深。《邯鄲記》反映了封建大官僚從起家發跡直到死亡的歷史,作者所否定的並不是人生一般。萬曆三十四年,當湯顯祖五十七歲時,他的《玉茗堂文集》在南京刊行。他在萬曆四十四年(1616)逝世。五年後,《玉茗堂集》問世,編刻草率,缺點不少。
媒體評論
天下女子有情,寧有如杜麗娘者乎!夢其人即病,病即彌連,至手畫形
容,傳於世而後死。死三年矣,復能溟溟莫中其所夢者而生。如麗娘者,乃
可謂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而不可與死,死可以生。生而
不可與死,死而不可復生者,皆非情之至也。——《牡丹亭》題詞
湯義仍《牡丹亭夢》一出,家傳戶誦,幾令《西廂》減價。奈不諳曲譜
,用韻多任意處,乃才情自足不朽也。——明·沈德符《顧曲雜言》

目錄

前言
湯顯祖及其《牡丹亭》
劇情梗概及主要人物
作者題詞
第一齬標目
第二齬言懷
第三齬訓女
第四齬腐嘆
第五齬延師
第六齬悵眺
第七齬閨塾
第八齬勸農
第九齬肅苑
第十齬驚夢
第十一齬慈戒
第十二齬尋夢
第十三齬訣謁
第十四齬寫真
第十五齬虜諜
第十六齬詰病
第十七齬道覡
第十八齬診祟
第十九齬牝賊
第二十齬鬧殤
第二十一齬謁遇
第二十二齬旅寄
第二十三齬冥判
第二十四齬拾畫
第二十五齬憶女
第二十六齬玩真
第二十七齬魂游
第二十八齬幽媾
第二十九齬旁疑
第三十齬歡撓
第三十一齬繕備
第三十二齬冥誓
第三十三齬秘議
第三十四齬詗藥
第三十五齬回生
第三十六齬婚走
第三十七齬駭變
第三十八齬淮警
第三十九齬如杭
第四十齬仆偵
第四十一齬耽試
第四十二齬移鎮
第四十三齬御淮
第四十四齬急難
第四十五齬寇間
第四十六齬折寇
第四十七齬圍釋
第四十八齬遇母
第四十九齬淮泊
第五十齬鬧宴
第五十一齬榜下
第五十二齬索元
第五十三齬硬拷
第五十四齬聞喜
第五十五齬圓駕
附錄
湯顯祖年表簡編
《牡丹亭》主要版本
《牡丹亭》研究主要文獻
《牡丹亭》名言警句

精彩書摘

天下女子有情,寧有如杜麗娘者乎!夢其人即病,病即彌連,至手畫形
容,傳於世而後死。死三年矣,復能溟莫中求得其所夢者而生。如麗娘者,
乃可謂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
不可以死,死而不可復生者,皆非情之至也。夢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豈
少夢中之人耶!必因薦枕而成親,待掛冠而為密者,皆形骸之論也。傳杜太
守事者,仿佛晉武都守李仲文、廣州守馮孝將兒女事。予稍為更而演之。至
於杜守收拷柳生,亦如漢睢陽王收拷談生也。嗟夫!人世之事,非人世所可
盡。自非通人,恆以理相格耳!第雲理之所必無。,安知情之所必有邪!
萬曆戊戌秋清遠道人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