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美德》

基本信息

圖書詳情

簡介

在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今天,如何認識中華傳統美德的歷史地位?如何賦予中華傳統美德以新的時代內涵?如何使中華傳統美德在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更好地發揮作用?凡此種種,是人們普遍關注和思考的熱點問題。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中國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會和中宣部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所組織編寫了《中國人的美德——仁義禮智信》一書,系統梳理和闡釋了“仁義義禮智信“為主要內容的中華傳統美德的由來、發展和基本內涵,並對其新的時代內涵進行了全新探索。本書定位於通俗理論讀物和修身顧志讀物,讀者對象主要為社會大眾,尤其是廣大青少年,也可作為大中學生品德課的輔助教材和課外讀物。
《中國人的美德》《中國人的美德》
中國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會、中宣部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所組織編寫的中國人的美德——仁義禮智信》一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站在時代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的高度,系統梳理和闡釋了以“仁義禮智信”為主要內容的中華傳統美德的由來、發展和基本內涵,並對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如何認識中華傳統美德的歷史地位、如何更好地發揮其作用等人們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作出了解答。
明確中華傳統美德在社會主義道德體系中的價值定位。建立與中華傳統美德相承接的社會主義思想道德體系,是一個重大課題。正確認識和處理中華傳統美德與社會主義道德體系的關係,是解決好這個課題的關鍵環節。該書認為,以“仁義禮智信”為主要內容的中華傳統美德蘊含著永恆和廣泛的精神價值。它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為社會主義道德體系提供了堅實的文化支撐,是社會主義道德體系的一個重要來源;它經過創新,可以融入社會主義道德體系之中,成為社會主義道德體系的重要內容;它是人們應當普遍遵循的基本道德原則和道德規範,是社會主義道德體系的一個重要基礎。但在弘揚傳統美德的過程中,不能過分誇大其作用,並要注意防止把傳統美德說成是社會主義道德的全部。
提出弘揚中華傳統美德的基本原則。當前,人們對弘揚中華傳統美德的重要意義已基本形成共識,但對如何弘揚還有著這樣那樣的不同認識。該書提出,弘揚中華傳統美德,應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特別是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確立起來的新型經濟關係、思想觀念、價值標準和道德要求;應與社會主義法律規範相協調,其核心原則、基本要求和主要內容均應反映法律規範的基本精神;應與人類文明發展趨勢相一致,積極吸納各國道德建設的有益成果;應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民眾,使之紮根現實生活,從生活中汲取營養,適應現實生活的需要。
賦予中華傳統美德以新的時代內涵。“仁義禮智信”作為中華傳統美德的核心價值觀,體現著全體民族成員在道德觀念、價值取向、思維方式等方面的共同性,對於確定中華民族文化發展路向、錘鍊民族性格、培育民族精神起到過重要的歷史作用。繼承和弘揚中華傳統美德,研究、評估和創新中華傳統美德,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需要進行謹慎而細緻的辨析工作,明確原來意義上的“仁義禮智信”的涵義是什麼,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仁義禮智信”的涵義發生了什麼變異,如何用當代的視野去觀照“仁義禮智信”。一句話,就是要辨析中華傳統美德的原義、他義和今義。該書在系統梳理和闡釋以“仁義禮智信”為主要內容的中華傳統美德的由來、發展和內涵的基礎上,結合當前我國道德建設的實際,科學審視“仁義禮智信”,並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仁”的核心思想應該是“仁愛慈善”,“義”的核心思想應該是“正義奉公”,“禮”的核心思想應該是“尚禮守法”,“智”的核心思想應該是“崇智求真”,“信”的核心思想應該是“誠實守信”。

編輯推薦

本書系統梳理和闡釋了以“仁義禮智信”為主要內容的中華傳統美德的由來、發展和基本內涵,並對其新的時代內涵進行了探索。該書以“仁義禮智信”為主要內容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深深熔鑄在我們民族的靈魂中,並形成人們的價值追求和文化理念。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建立社會主義思想道德體系,離不開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而本書深入淺出地闡述了“仁義禮智信”每一內容的深刻內涵,可以提高人們對中華民族傳統美德重要意義的認識。
目錄
第一章中華傳統美德的核心價值觀
一、仁義禮智信源遠流長
二、仁義禮智信整體德目的的發展
三、仁義禮智信的價值定位
四、著眼現實,賦予新內涵
第二章仁:仁愛和
一、仁德的由來與發展
二、“五常總於仁”
三、仁的時代內涵
四、仁愛和諧的寬廣情懷
第三章義:正義奉公
一、義德的由來與發展
二、民間社會的義觀念
三、義的時代內涵
四、正義奉公的價值取向
第四章禮:尚禮守法
一、禮德的由來與發展
二、禮的本質與影響
三、禮的時代內涵
四、尚禮守法的行為模式
第五章智:崇智求真
一、智德的由來與發展
二、中國古代智論
三、智的時代內涵
四、崇智求真的知性原則
第六章信:誠實守信
一、信德的由來與發展
二、與世界文明交匯的道德觀念
三、信的時代內涵
四、誠實守信的知行準則
第七章中華傳統美德中的其他德目
一、忠:盡已致公的責任
二、孝:事新敬老的愛心
三、兼:正派清白的品質
四、恥:人之為人的底線
五、勇:肩挑大義的氣概
後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