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體2:黑暗森林》

《三體2:黑暗森林》

《三體2:黑暗森林》的故事,就是在三體文明鎖定了人類基礎科學200年間所發生的故事,人類試圖在三體文明到達地球之前,找到解決辦法,對抗三體文明。但是,由於智子的存在,使人類對於三體文明是完全透明的,地球對三體文明來說是完全透明的,而唯一不透明的,只有人類的思想。於是,人類制定了“面壁計畫”,試圖通過三體人所不能了解的人類的思想,來達到對抗三體人的目標。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三體2:黑暗森林三體2:黑暗森林
三體人在利用魔法般的科技鎖死了地球人的科學之後,龐大的宇宙艦隊殺氣騰騰地直撲太陽系,意欲清除地球文明。
面對前所未有的危局,經歷過無數磨難的地球人組建起同樣龐大的太空艦隊,同時,利用三體人思維透明的致命缺陷,制訂了神秘莫測的“面壁計畫”,精選出四位“面壁者”。秘密展開對三體人的反擊。
三體人自身雖然無法識破人類的詭譎計謀,卻依靠由地球人中的背叛者挑選出的“破壁人”,與“面壁者”展開智慧博弈……
“面壁計畫”究竟能否成功?地球人究竟能否在這場你死我活的文明生存競爭中戰而勝之?神秘的
“黑暗森林”究竟意味著什麼?

作者簡介

劉慈欣,祖籍河南,長於山西,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山西省作家協會會員,高級工程師。
自1999年處女作《鯨歌》問世以來,劉慈欣已發表短篇科幻小說三十餘篇、出版長篇科幻小說六部,並創下連續八年榮獲中國科幻最高獎“銀河獎”的紀錄。他的長篇作品《三體》開創《科幻世界》月刊連載原創作品的先例,成為2006年度最受關注、最暢銷的科幻小說。

書評

三體2:黑暗森林》的故事,就是在三體文明鎖定了人類基礎科學200年間所發生的故事,人類試圖在三體文明到達地球之前,找到解決辦法,對抗三體文明。但是,由於智子的存在,使人類對於三體文明是完全透明的,地球對三體文明來說是完全透明的,而唯一不透明的,只有人類的思想。於是,人類制定了“面壁計畫”,試圖通過三體人所不能了解的人類的思想,來達到對抗三體人的目標。
以上就是《三體2:黑暗森林》這個故事的大概,值得稱讚的是,《黑暗森林》仍然延續了劉慈欣的恢宏大氣和令人難以置信的想像力,整個作品處處充滿了作者精心布置的場景,大多數場景都濃縮了作者對未來的想像,亮點俯拾皆是。而通過幾個人物像羅輯、大史、艦長等幾個人物將200年的歷史整個的串了起來。關於“猜疑鏈”和“技術爆炸”等理論也非常不錯,而關於“水滴”的描寫,也是好到極致、出乎意料到極致,“水滴”一定是中國科幻史上一個非常有代表性的角色——如果中國可以有真正的科幻電影的話,這個形象一定可以更加名垂千古。可以說,《黑暗森林》這部作品,雖然在我看來,仍然沒有超越《球狀閃電》,但是劉慈欣的整套宇宙理論已經非常完整的建立起來了。後續的第三部,三體人肯定會登錄地球,而地球文明滅亡而衍生出來的宇宙艦隊文明如何生存和奪回地球,可能是重點,期待劉慈欣的第三部。

不過,《黑暗森林》也並不是十全十美,這也是為什麼我認為到目前為止仍然無法超越《球狀閃電》的原因之一。《球狀閃電》獨立的創造了一套完整的物質理論,並且能夠完美的自圓其說,關於宏電子、宏原子的理論幾乎無懈可擊,這是《球狀閃電》最大的成功;再輔以人物塑造的生動,整個《球狀閃電》簡直就是完美了。而《三體2:黑暗森林》有一個理論,這個理論則沒那么讓人興奮了:通過三體人和地球叛軍的對話,我們知道三體人是不會“說話”的,他們的思想是可以直接交流的,他們是通過閱讀彼此的思想來完成交流的,所以,他們沒有“計謀”,沒有“詭計”,不知道“想”和“說”到底有什麼差別。對他們來說,“想”的事情,就是“說”的事情,不可能“想”而不說。他們的思想是完全透明的,就像是身體上有一個字幕顯示器,所想的任何事情都可以在這個字幕顯示器上明明白白的顯示出來。所以,最終,三體人還是敗在了人類的“陰謀詭計”之下。
這個特徵的描寫給人感覺是非常不好的,不但是不完美,甚至可以說是稱不上及格。
如果細緻推敲的話,如果真的有一個文明是這樣的話,可能他們根本沒辦法達到高等文明。
更讓人難以接受的是,像“閱讀思維”、“沒有詭計”這種東西,其實在十幾年前鄭淵潔的《皮皮魯和魯西西》之《309暗室》中間就已經有了。皮皮魯通過309暗室,找到了玻璃人,玻璃人就是直接“讀取”別人的思想的。一部科幻作品竟然低級到去暗合一部童話作品,而且是如此沒有理論基礎的一個想法,這是讓我比較難以接受的。整部書的“面壁計畫”、“破壁計畫”等,都是基於這樣一個理論而架構起來的,而這個理論是如此的讓人(至少是讓我)難以接受,那么,既然連根基都無法相信,搭建於之上的各種其他理論就更難以讓人信服了。
所以,這是《三體2:黑暗森林》最讓人難以接受的地方。
這個重要的情節在第一部作品《三體》裡面沒有任何暗示,也就是說,作者是到了第二部才臨時匆匆想出來的,這個就非常不嚴謹了。

當然,最主要的是因為在《三體》中,三體人已經建造出了“智子”這樣一個完全理想化的物質,不但限制了人類基礎科學的發展,而且也在無時無刻的監視著地球的任何一舉一動,人類的任何反擊計畫都在三體人的掌握之中。這時候,地球人根本不可能有任何勝算,該如何反擊呢?在《黑暗森林》中,必須要為人類製造哪怕一個優勢,讓這個優勢可以輔助人類去完成對抗三體人的計畫。我想,劉慈欣也曾絞盡腦汁的想,但是最終已經是江郎才盡了,所以才有了三體人之間思維透明這樣一個概念,並且在這個概念之上構建了整部作品。
『思維透明』這一幻想是非常脆弱,而關於『猜疑鏈』和『技術爆炸』,以及宇宙社會學的其他猜想,則是非常能讓人信服的。所以對我來說,《三體2:黑暗森林》是一部毀譽參半的作品。
希望在《三體3》中,劉慈欣不要再去強化『思維透明』這樣一個理論,而能夠通過其他的幻想和描寫,再構築一個宏大的作品。

特點

《黑暗森林》很重要的一點,在於表現了普通人難以企及的思想深度,這至少是它感動我的所在。在與三體文明作戰中倖存下來的人類太空艦的互相殘殺與其說表現的一個震懾的場面,不如說表達的是一個重大的思想。獨到、批判和創造力,溫家寶總理希望每個人擁有這三種精神,在《黑暗森林》中都具備著而且不是一般地具備著。這種思想的力量也就是當初愛因斯坦構想自己與一束光一起前進時會看到什麼的那種力量,極有可能遍布於宇宙中的各個文明,而劉慈欣向我們展示了這種力量是如何的可畏。

劉慈欣對人類的批判的深刻性已經超出了許多主流小說。他是把人類文明的發展當作一個整體的過程置於宇宙的背景下來對待的,這在《黑暗森林》中達到了全新的高度。這裡我只撿一條來說,也就是這種批判是從規則層面上來加以討論的。劉慈欣在《三體》系列中為文明制定了三條規則,從而使得萬有陷入了一個怎么逃也逃不脫的羅網,令人深深地窒息。小說中任何出人意料、令人震驚的情節發展,在規則的設定前提下,都成為了必然的與合理的。一切均受規則支配,最高級的想像來自於約束。因此,寫作科幻大概需要很好的邏輯思維能力,類似於編製程序的能力。這要求作者可能必須擁有一個計算機那樣的大腦。科幻寫作將越來越成為少數專業背景人的工作方式嗎?至少在《三體》這樣的主流科幻領域是這樣的嗎?當然,規則是人定的,因此完全也可以設定成另外一種。我們沒有必要爭論在外星文明那裡究竟是愛更多一些還是恨更多一些,零道德究竟是不是宇宙的主題,如此高技術的三體文明究竟有沒有必要向地球移民,等等,重要的是,劉慈欣向我們描繪出了一個在他的規則下能夠自圓其說的世界。他在此中表現出了大膽、尖銳、沉著和縝密。

《黑暗森林》是期盼已久的那種令人著迷的、產生閱讀快感的科幻小說,它是對中國科幻的巨大貢獻。它體現了科幻小說疏離化的創作原則,為我們全方位地描述了未來社會的一種可能以及種種可能。從巨觀尺度上,它展示了宇宙級別社會的複雜結構,敘述了全人類為迎戰三體人而做出的各種努力,預言了太空艦隊將成為國家形態;從中觀尺度上,它虛構了面壁計畫這樣一個了不起的獨特情節;從微觀尺度上,它描述了諸如太空艦的操縱方式、未來的政治思想工作以及蜻蜓式的腳踏車這樣的細節。小說之所以能始終吸引人津津有味地看下去,還在於劉慈欣不斷地在行文中“欺騙”讀者,設立一個接一個的“圈套”給讀者鑽,帶領讀者走入宇宙這座巨型迷宮,讓讀者跟著他去猜測宇宙的可能性,然後給出誰也料想不到的答案結局。而在此之前,作者就先把讀者能構想到的所有的可能性給排除掉了。在《黑暗森林》中,每一個情節,每一個圈套,大層次下的小層次,都足以展開成為一部長篇小說。比如,羅輯之外其他三個面壁人那令人喘不過氣來的、充滿驚心動魄的懸念的故事進程。

這一切都需要海量而深入的知識儲備。科幻小說的想像力是建立在牢固的、全面而綜合的知識大廈上的。《黑暗森林》是一場現代知識和文化的盛宴,從物理學到宇宙學,從腦科學到信息學,從生態學到文化學,從軍事學到社會學,從數學到心理學,從文學到哲學……書中大量的知識細節十分真實和嚴密,許多的技術表述都需要用一篇學術論文來支撐。天哪,劉慈欣是怎么做到的?這裡我尤其想要說明的是,在我看來,《黑暗森林》不僅具有自然科學的核心,還更具有人文科學的核心,包括使作品雄峙起來的,是基於社會科學的一些重要推論,從而使它超越了一般的硬科幻,使之厚重、深沉而耐人尋味。人性(或生命性、文明性)成為了《黑暗森林》的重大主題,成為它極為耀眼的光芒。同時,值得稱道的是眾多的人物都栩栩如生,像作者借主人公之口所說的,是“十分鐘的行為可能是十年經歷的反映”。作者寫出了“這一個”羅輯,寫出了“這一個”章北海,而哪怕是那個可憐地為尋找信仰而來、最後消失在信念碑陰影下的前太空軍人吳岳,哪怕是那個跟隨丁儀去完成偵測三體探測器任務的西子姑娘的短暫出場,都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