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志VII》

: : 街亭,

簡介

三國志7,日本光榮公司(光榮株式會社)推出的SLG精品遊戲,該作把重點放在展現亂世中武將人生上,玩家可扮演一位武將進入三國世界。

攻略

前言:
在過往的《三國志》系列之中,一直都只是展現君主的雄才偉略,但《三國志VII》可以扮演不同的身份去進行遊戲,你可以做一個周遊列國,廣交天下朋友的隱士(在野武將);也可以做一個協助君主打天下的一般武將;也可以做一個協助君主治理都市的太守;也可以當一個輔政的軍師;當然也可以當一個一統天下的君主。筆者認為從一個在野武將獲得君主的賞識,成為一個出色的武將,在得到許多的功績之後,當一了太守或軍師,最後成為一個君主,統一天下,這才是遊戲最好玩的地方。
選擇身份
在上面已經向大家提過,玩家可以扮演在野武將、一般武將、軍師、太守、君主,那么在遊戲中如何去選擇自己的身份呢?在進入遊戲時,選擇「新……」(開始新的遊戲)之後,可以選擇7個……(劇本),然後,你會看到「擔當……武將…選……」(選擇擔任的武將),每一個武將都其身份,這個身份就是你進入遊戲之後所擔任的身份。當然,你也可以在遊戲中改變武將的身份,這留待以下才慢慢向大家剖析。
隱士之道
在野武將可以自由快活地結朋交友,鍛鍊自己的能力,為日後的江山作好準備。在野武將可以不停地訪問一些在野將軍、訪問其他都市、搜尋在野武將,甚至有時還利用巡察掌握民心、運用訪問、手紙(寫信)等方式擴大自己交友範圍。玩家可以純粹享受這種無拘無束的隱士生活。也可以利用在野的時間,加強自己的能力,因為在遊戲中,每個武將每個月都有行動力限制,而且在成為一般武將、軍師、太守、君主之後,不論在命令其他武將執行指令或被君主、太守命令執行指令都需要行動值,所以在野武將是有較多行動值來做交友、鍛鍊的時候,來為自己的將來鋪路。
但是,在野武將面對的最大問題是沒有「俸祿」。當武將成為了君主的屬下之後,每一段時間都會有俸祿,這些俸祿可以用來買寶物,用作交友、捐贈百姓掌握民心或成為君主增加國庫等等用途。
在野武將在廣交志同道合的朋友之後,也可以在空城(沒有群主統治的城市)「旗揚」(揭竿起義)來自立為君主,但以這方式來成為君主會面對較多的困難,一、在旗揚時,如果沒有足夠的武將和資金,使國力不足的話,很容易受到其他君主的攻打;二、如果在地圖上,沒有空城的話,也不能「旗揚」
一般武將之道
一般武將主要是作為輔佐君主。一般武將會被太守或君主命令去執行一些任務或到戰場戰鬥,當然你也可以拒絕君主和太守的任務,但這是不智的做法,因為執行君主或太守的任務,可以增加武將的功績,隨著功績的提升,君主會晉升官爵和增加俸祿,甚至會被君主委任為軍師或太守,甚至也會被君主指定為繼承人。如因玩家只想做一個出色的武將,而不作他想,也可以拒絕擔任軍師、太守或君主繼承人。
如果玩家的武將智慧超群的話,就應該把目標定為輔佐君主的軍師,以獲取較的政治地位努力,在管理國家的內政上建立功績。如果功縛顯赫的話,就會被皇帝晉升官爵和增加俸祿,也可能被君主委任為軍師。
如果玩家的武將武術高強的話,就應該在戰場上多些建立軍功,以獲取更高的將軍官銜為自己的目標。同樣,功績顯赫的話,就會被皇帝晉升官爵和增加俸祿,也可能被君主委任為太守。
但是如果你的君主的勢力很大,手下優秀人材眾多的話,那么你將很難脫穎而出。如果君主不能給你實現軍師、太守理想的話,也可以利用其他方法可實現自己理想。你可以用「下野」的指令成為一個在野武將,移動到其他的都市,在一些沒有那么多人材的君主麾下,比較容易找到自己的理想。另外,你也可以用「反亂」的指令來自立為君主,如果想反亂的話,玩家首先就應該用「交友」把都市內的優秀人材歸納到自己門下,如果和該都市重要武將親密度高的話,就有可能促使一些和君主沒有血緣關係的武將反叛君主成為自己部下,就比較容易反亂成功,但是,作為一個一般武將成功率不高。如果反亂失敗,會被君主斬首或流放,被斬首遊戲會隨著結束。為了使反叛能夠成功,還應設法提高自己的能力,特別是武力、魅力等方面的數值,反之,成功率就會很低。
太守之道
雖然君主在自己的國土上已享有至高無上的權利,但君主不可能一個人行使所有的權力。
君主一般只在認為對自己非常重要的都市(首都)直接行使直接指揮權力,其他的都市會交給太守管理,所以君主會任命一些有才華的功績高的太守代替自己行使管理權力。
太守可以在自己駐守的都市裡,自由命令該都市的武將執行各種內政的指令。但太守也要遵守君主頒布的統治都市方針,如果太守不貫徹執行君主的統計方針,太守的身份就會被降低,統治方針包括、技術、軍備、防備、待機、委任等。
太守雖然是都市的最高統治者,不過太守不能有隨意調遣都市的武將。有時候,會出現太守想徵召才能的武將協助自己共守城池,但卻不能調遣的情況,所以太守只可以通過「探方」來找尋在野武將和「推舉」其他勢力的武將,以確保有充足的人才來協助自己治理內政和守衛城池。
太守之道
太守也可以用「反亂」的指令來達到為君主目標,而太守用「反亂」的指令的成功機會比一般武將高,但也需要用「交友」把都市內的優秀人材歸納到自己門下,和設法提高自己的能力,這會比較容易反亂成功,如果反亂失敗,同樣會被君主斬首或流放,被斬首遊戲會隨著結束。
此外,也可以使用「獨立」的指令,在統治的都市自立為君主。使用的「獨立」的指令,首先你要招聘10個或以上的在野武將,而且和這10個在野武將的親密度高,成功的機會比較大,如果成功的話,這些在野武將會成為你的部下,而且該都市的其他武將會移動到原君主支配的都市。
軍師之道
作為一個軍師,最重要的就是武將本身的智力。一個君主,只會把智力最高的武將任免(任命)為軍師,而智力越高就越能得到較多的功績,成為真正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人物。但是如果有其他武將的智力比你高的話,君主也會任免(任命)其他武將為軍師,要確保軍師的地位,需要不斷提高功績和提升自己的能力。
軍師的許可權僅次於君主,執行命令的自由度比較高。但他不能執行有關任免(任命)太守、軍師及將軍的指令。而軍師的主要任務是輔佐君主,所以勢力範圍一般僅限首都。
但是軍師對任免一些官職具有向君主發言的權力,軍師每向君主發言一次,都會消耗有關發言的數值。軍師的發言權會隨自己的功績而變化,如果自己的功績提高,那么他的發言權也隨之提高,反之,發言權則降低,而且對於君主和太守的提問,必須從正面給予回答,如果軍師的發言權小於一定數值的話,他就只能實施財產、交友及自己等一些有關個人的命令。
多英明的君主也不是十全十美,也會出現錯誤的決策,因此,軍師就要協助君主處理各方面的問題。軍師需要經常掌握著自國和他國勢力的情報。此外,使用降伏的計略,可以把整個都市的誘降過來,那便是協助君主達成霸業的最大功勞者了。
如果玩家的野心不只是「一人之下」,而是君臨天下,也可以用「反亂」的指令來達到為君主目標,軍師在使用「反亂」之前需要用「交友」把優秀的人材歸納到自己門下,和設法提高自己的魅力,如果反亂失敗,同樣會被君主斬首或流放,被斬首遊戲會隨著結束。
君主之道
成為君主後,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統一全國。為了實現這個宏偉目標,對內,要執行正確的人事政策,以便把優秀人材都籠絡在自己麾下並整治軍備,使自己統治下的都市逐步強盛起來。對外,要不斷收集有關敵軍的情報,以便準確把握戰局,並執行遠交近攻的策略。並且在對自己有利的情況下,對敵人發展進攻。
雖然君主在自己的國土上享有至高無上的權利,但他不可能一個人行使全部職權。君主一般只在認為對自己非常重要的都市(首都)行使直接指揮權力,在其他都市任命一些有才華的太守協助自己。
自己直接行使命令或讓屬下武將代替自己行使命令,所消耗的行動力有所不同。對於哪些命令應該由自己直接行使,哪些命令應該讓屬下代替自己行使,君主的判斷力也是非常重要的。但作為君主並不僅僅只是機械地向下屬下達一些命令,有時還應和自己的部下交流,賂他們請教一些自己不太懂的東西,藉此提高自己某方面的能力值。
此外,如果和其他國家的君主或將領關係進一步密切的話,就比較容易進行外交活動,及容易說服敵軍歸降自己。
戰略篇
士氣非常重要
提到戰略,首先要提的就是士氣,在《三國志VII》中,士氣非常重要。今集戰爭的勝負關鍵,不在於武將的武力和智力,最能夠影響一場戰爭的就是士氣,所以一開始戰鬥就要不斷鼓勵自軍的士氣和削弱敵軍的士氣。如果軍隊的士氣低的話就會必敗無疑,因為如果士氣低下的話,士兵就會無心戰鬥。
守備方之戰略
《三國志VII》的戰場分為野戰和守城戰。
先來談談守備方的野戰策略,作為守備方,在戰爭開始前設定(陷阱)來暗算敵軍,可以設定的(陷阱)包括有火、水、穴、石、素等,至於設定何種,視統師和參軍的能力值而定,當然,智力高的武將可以採用多一些對付敵軍,但有時敵軍也會機智地設法避開我方設定的陷井。戰爭開始,守備方必須堅守據點,如果據點落在進攻方的手上會降低軍隊的士氣,同時也要利用計謀來增加我軍士氣和削弱敵軍兵力。
攻擊方之戰略
在野戰方面如果不能夠擊敗敵軍或戰敗的話,就會進入城池攻防戰,守備方可採取「迎擊」──打開城門,迎擊敵軍;「奇襲」──對敵軍展開奇襲;和「籠城」──先把敵人包圍在城池中,然後再進行攻城戰,三種作戰方式。這三種作戰方式,要視乎兩軍的兵而定,如果兩方兵力相若則採取「迎擊」;如果敵軍多於我軍,可採用「奇襲」,如果奇襲成功的話,就可大大降低敵軍士兵和士氣;如果我軍多於敵軍則可使用「籠城」。
攻擊方的野戰策略,作戰主要採取四種方式,「正面突破」──從正面突破的戰術;「迂迴 左」──從左面進行迂迴作戰;「迂迴 右」──從右邊進行迂迴作戰;和「包圍」──對敵軍進行包圍四種戰術。至於應採取哪一種作戰方式,主要取決於所要攻占的據點位置。在戰鬥中,玩家儘量攻陷據點,打擊敵軍的士氣。攻擊方也可以使用「*搜」來搜尋敵軍設下的(陷阱)。
戰略戰術
如果在野戰得到勝利的話,就會攻到城池外,玩家可運用各種攻城兵器來攻擊敵方。通常在野戰取得勝利的話,敵軍剩下的兵力會不多,而在攻城戰中,部隊少的一方常常會被擊敗。如果敵軍的兵力少,則可以使用「總攻擊」;如果敵軍的兵力城門防禦低,可以使用「總門壞」來攻破城池。

結局

一.三國志七的結局在日本網站有許多說法.總之,有數十種結局(依結局時身分不同而論).我們把它總括成以下十種說法.
二.不過,日本網站的內容並非完全可信.這都是謠言....謠言不可以盡信.日本網站資訊雖然比我們快,但是依照以往經驗錯誤也多.因為我也被騙過多次.所以如果網友發現以下內容有錯,或有資料要補充,歡迎寄信給版主你的更新資訊.
[結局一覽]
一.五胡亂華篇:
結局特色:據說這是最常出現的結局.
結局身分:流浪武將~君主.
發生條件:當玩家統一太快,殺人太多,放人太少時發生.
結局內容:中國統一後多年,鮮卑南下,大家都被殺光.
二.鳥盡弓藏篇:
結局身分:一般武將,太守或軍師.
發生條件:不明.
結局內容:被君主懷疑不忠,被處死.
三.抵禦外侮篇:
結局身分:流浪武將~君主.
發生條件:不明.
結局內容:中國統一後多年,鮮卑南下,成功抵擋鮮卑入侵.
四.南渡江東篇:
結局身分:流浪武將~君主.
發生條件:不明.
結局內容:中國統一後多年,鮮卑南下.然後大家東渡南下,在長江流域成立延續中原命脈的政權,發誓北伐.
五.八王之亂篇:
結局身分:流浪武將~君主.
發生條件:不明.
結局內容:結局統一後,因為各王,大臣互相不服而砍殺,結果全國大亂,結局也是鮮卑南下.
六.定居日本篇:
結局身分:流浪武將.
發生條件:不明.
結局內容:結局統一後,東渡日本,成為日本民族的祖先.
七.神武天皇篇:
結局身分:流浪武將.
發生條件:不明.
結局內容:結局統一後,東渡日本.發現日本相當落後,於是決心討伐日本列島的住民,然後自命為日本皇帝.為了要跟中國皇帝區別,所以改叫天皇,國號大和.
八.漢室再興篇:
結局身分:流浪武將~君主.
發生條件:不明.
結局內容:統一時該國君未稱帝,那麽就有可能再興漢室,輔佐漢室數百年.
九.新興王朝篇:
結局身分:流浪武將~君主.
發生條件:
(1)近三分之一的土地的民心為100。
(2)所有武將忠誠度100。
(3)所有捕虜都不斬,一個人都不殺。
(4)官位達丞相以上。
結局內容:統一中國,建立新王朝.之後天下太平,人民安樂,維持盛世叄百年。若結局時玩家身分為君主,則日後就會被追封為"太祖"。
十.漢化運動篇:
結局身分:流浪武將~君主.
發生條件:用非漢人君主統一.
結局內容:用非漢人君主統一時可能出現.就是統一後進行漢化運動.跟歷史上北魏的漢化運動相似.....
[結語]
這些結果你是否覺得真實歷史相似呢?其實三國志七的結局幾乎就是照著三國後世魏晉南北朝的歷史所創造出來的.不過,非單線式的結局是一種創新.至少每次都看到那種一成不變的結局,挺讓人厭煩的,不是嗎?

遊戲特色

戰爭
戰爭是遊戲的重頭戲,主要分為作戰會議,野戰,攻城戰三個階段。
戰鬥勝利條件主要有敵君主被擒;守方堅持到所有回合結束自然勝利;敵君主撤退、敵士氣降為0、敵正規部隊(即非援軍部隊)全被消滅或撤退,這三種若是攻方在野戰場合達成而守方城內還有能出陣部隊則還要轉入攻城戰。打敗總大將或占領糧垛都不算取勝了,只是減少對方士氣。回合耗盡以前是算打平,這次算是攻方戰敗。作戰會議時主要是根據敵我情報,設立作戰方針,選用策略。攻方的作戰主要圍繞奪取據點,打擊對方的士氣,當然包圍效果最好。方針主要是制約那些不受你控制的部隊,能控制全軍就無所謂,即使選了正面突破,達成包圍也有效果。守方可選擇奇襲、迎擊、籠城,奇襲的成功率不高,但由於混亂了也可較快回復,雙方直接決戰節省了時間,可在敵人援軍到達前取勝或直接打擊敵君主,所以也不妨一試。
在設有參軍的場合還可選用策略,這是本作新引入的要素,可用種類由出陣全體武將的特技和戰場狀況決定,每項策略都要占用點數,可用總點數為總大將和參軍計略點數之和,武將的計略點數根據智力和將軍位決定。最多可帶30個策略。戰鬥時由參軍使出,不占行動,針對對方全部隊沒有範圍限制。成功與否主要看雙方總大將(無參軍時)、參軍的智力,對己方使用的策略一定成功。策略一共27個,有的只能在攻城戰或野戰中使用。比較好用的有鼓舞、增計、神速(必要特技強行、鬼謀)、仙術(必要特技醫術、鬼謀)、幻術(必要特技占卜、鬼謀)、落雷(必要特技天變、鬼謀,有?
贍艽虻階約喝耍?橇υ礁咴階?;連環使敵人水上部隊全不能動,適合對付從海上攻來的敵人;若想在野戰中全殲敵軍就別用虛報,以免再攻城;攻城時用水攻和暗討、掠奪(特別是在敵人糧食不足時);守城時用火積和暗討;天變成豪雨可起到滅火作用,又可落雷。另外還有幾個究級計策:赦令(消耗策略點200,守方擁立獻帝時,可強制攻方撤退,朝廷貢獻度高時容易成功),空城(消耗策略點100,必要特技神算、鬼謀,打開城門,用空城計。成功了敵士氣、兵數、殘餘回合數減少。失敗了受到攻擊,兵數、士氣減少),偽報(消耗策略點200,必要特技神算、鬼謀,假報攻方出陣都市受攻擊,使攻方部隊全部撤退,戰鬥結束)。守方還可設定陷阱,但有地形限制,注意有的陷阱是可以連鎖的,在敵人出現地點設定一片,效果會不錯。
野戰時,雙方部隊依兵士數、兵種、武將智力決定先後順序輪流行動,參軍在行動前可使用策略,總大將可以委任部隊。只控制單一部隊會收到總大將的指示,但並不強制執行。另外戰場周圍有一些標誌區域,進入該區域後才能退入相應城市。象即時戰略遊戲一樣,每隻部隊都有一定的索敵範圍,你只能看到本方視野內的情報,其它地方都在陰影中,這種設定大大增加了戰鬥的突然性,視野和行動範圍會雖天氣情況變化。
作戰中士氣十分重要,士氣較低時部隊的戰鬥力大降。攻方要注意搜尋陷阱,智力高的走在前面,有諜報特技的武將,陷阱發現率100%。攻擊時最好的方法當然是圍攻。會無雙的武將不會遭到夾擊,可以先使其混亂再圍攻。地形因素也很重要,不善水戰的武將在水上作戰實力大打折扣,很容易被殲滅。另外對守在據點裡的武將,可以多用挑撥誘使他離開好趁機襲取據點。這樣有幾個智力高的武將,達成包圍很容易。會突擊的武將或騎兵、鐵騎兵、象兵部隊可以實施突擊攻擊,再加上圍攻會大量殺傷敵人,但自己損失也較多且容易混亂,另外要注意突擊時對手有時會後退一格減
少損失,可以藉此突入據點等處,如果不想讓他逃走,就先用部隊截住他的後路。據點能幫助負傷兵回復,這點一定要善加利用。
守方的一些戰鬥方法與攻方相似,主要要注意的還是士氣,不要讓攻方達城包圍等條件,另外糧草供應引入了補給線的設計,即糧食從出擊城市運來,攻方被守方襲取了糧垛或攻下的據點等於補給線切斷,占據攻方糧垛會令其每輪降低士氣10點,占據攻方奪取的據點令其每輪降低士氣5點。電腦對手通常不派兵留守,所以派部隊去襲取糧垛和據點可以逐漸消耗攻方的士氣。當對方士氣很低是會自動開始撤退,這時部隊戰鬥力也十分低下,趁機追打戰果極其可觀。武將在戰鬥中可以使用計略,只針對在視野(綠色格)內的部份武將,成功與否主要看雙方智力。有的計略只有有相應特技的武將才可用,比較重要的計略除了上面提到的民搜、混亂、挑發外,還有收拾(消耗計略點10,讓本方他部隊從混亂、足止、挑發等不良狀態回復,持有收拾特技的武將才能使用)、強行(消耗計略點10,機動力上升移動範圍變大,會有一部份士兵脫落,成為當地預備兵。這裡有個竅門,如果選了強行後不移動而是待機,下一輪移動機動力提高效果還在而不會損失士兵。)、伏兵(消耗計略點20,使部隊處於隱藏狀態有敵人經過給予痛擊。只能在森林或山地執行,若與敵人鄰接或主動攻擊,隱蔽狀態解除。)、治療、寢反和埋伏(對應戰前實施的計略指令)。另外還有一個究極的召喚,後面還會說到。混亂中的對手比較容易接受單挑,混亂加單挑一下就消滅敵人一個部隊。
戰鬥結束還有個戰績評比,基本依據是每消滅1000敵軍或用計成功獲得100點戰功,占領據點,城的話是2000點,其它依次減少,占領攻擊路線上的據點功績更高。擒獲或擊敗敵將,君主最多為2000點。這種活兒要搶著乾,特別是決定勝利的最後一擊,讓電腦在旁邊等著,每次拿到10000左右的戰功沒問題,戰後戰功轉換成一定的功績、名聲、發言力(軍師的場合)。勝方為戰功/100+10,敗退者為戰功/2,被俘者為戰功/3。
單挑戰中,護身可以擋掉大招,但非百分之百。守勢可以擋掉一些攻擊,
並趁機做反擊
但遇到大招就不行了。普通攻擊通常用來解決剩一點血的人(自己也快差不多的時候),強攻則是最好用的,偶而會出現較強的招式。只靠大招不易取勝,多半只是大動作砍兩下或乾吼幾聲,但有時會出現真正的絕招,對付武力差自己很多的比較有效。挑了一個不要浪費剩下的血,可連續挑好幾個想占便宜的。
攻城戰時除了比士氣外還有個城防度的因素,電腦攻城一般都選破壞城壁。
會修復技能的武將可以修復城壁。攻城時用總攻擊對對方殺傷比較平均,若要全殲敵軍,不妨用個別攻擊,混亂加單挑也是好方法。另外騎兵、鐵騎兵、象兵不能上城攻擊,這在出陣配兵是就要考慮到。如果電腦失去了總大將或總大將被混亂,就會變為個別攻擊,通常以你最弱的部隊為目標,有時這種攻擊效果比總攻擊還強。守城的情況可能遇到的不多,要保住士氣、城防度和士兵數,主攻對象自然是敵人的參軍和總大將,可以試試空城計。
裝備
裝備在本作中與以前有較大改變,有特定裝備才能編成相應兵種,所以發展科技,製造裝備是重要軍備項目。它的生產條件及及作用如下:
弓:勢力內有城市特產木材、技術力100以上、金消耗300;可用弓矢攻擊
蒙沖:勢力內有城市特產木材、金消耗1000、港灣都市(廬江、江陵、柴桑、吳、南海、會稽和建康)才可出產;在水上移動使用的行動力減少
騎馬:勢力內有城市特產馬、金消耗500;使武將可帶騎兵
藤甲:勢力內有城市特產藤蔓、技術力200以上、金消耗1000;使武將可帶藤甲兵
弩:勢力內有城市特產木材、技術力300以上、金消耗500;使武將可帶弩兵
連弩:勢力內有城市特產木材、技術力400以上、金消耗1200,生產武將要會發明特技;弩兵弓箭攻擊變為連射
馬鎧:勢力內有城市特產馬、鐵,技術力200以上、金消耗1000;與“騎馬”、“鐵甲”合在一起、可以編成鐵騎兵
鐵甲:勢力內有城市特產鐵、皮革,技術力100以上、金消耗800;與“騎馬”、“馬鎧”合在一起、可以編成鐵騎兵。
井闌:勢力內有城市特產木材、皮革,技術力600以上、金消耗1500,生產武將要會發明特技;使武將部隊可帶井闌
霹靂車:勢力內有城市特產木材、皮革,技術力700以上、金消耗2000,生產武將要會發明特技;使武將部隊可帶霹靂車
火炮:-勢力內有城市特產木材、鐵、硫磺、硝石,技術力900以上、金消耗3000,生產武將要會發明特技;使霹靂車能用火炮攻擊
象:勢力內有城市特產鐵、藤蔓,金消耗10000,生產武將要會調教特技;使武將可帶象兵
木獸:勢力內有城市特產木材、鐵、硫磺、硝石,技術力1000以上、金消耗4000,生產武將要會發明特技;步兵系(步兵&;藤甲兵)使用、對象兵攻擊力大。
樓船:勢力內有城市特產木材、鐵,技術力500以上金消耗2500、港灣都市才可出產;在海上移動使用的行動力減少。
選勢力情報的裝備項可看到自己能生產什麼裝備,提高技術力比較關鍵。
兵種
與以往一樣,各種兵種有不同的優缺點,試總結如下:
步兵:一般的兵科。機動力8,全員編成可能。
弩兵:必要裝備弩,
機動力8,可以在距離兩格的地方做遠距離射擊,直接攻擊能力最弱。
騎兵:必要裝備騎馬,機動力10,能突擊,攻擊力較強。
鐵騎兵:必要裝備鐵甲、馬鎧,機動力9,騎兵的上級兵科。
藤甲兵:必要裝備藤甲,
步兵的上級兵科,比騎兵弱,機動力8,在水中移動消耗行動力少,受火攻損害大,對弓攻擊的防禦力強。
霹靂車:
必要裝備霹靂車,機動力8,平常為步兵部隊,攻城時使用霹靂車(火炮),門壞能力為普通部隊的5.5--7.5倍。
井闌:
必要裝備井闌,機動力8,平常為步兵部隊,攻城時使用井闌,門壞能力為普通部隊的4倍。
象兵:必要裝備象,
機動力7,攻防最強兵種,但遇到裝備有木獸的部隊會處於下風。
部隊的機動力除了兵種因素,還有3點附加值來自訓練等因素。地形不同消耗機動力不同,由少到多大致為道路、平地、山地、水(海)上、高山(不能通行)。水(海)上一般消耗機動力7,藤甲兵為6,但若武將有水軍特技或裝備了蒙沖(樓船)則只消耗3。在山地,騎兵系部隊比步兵系多消耗機動力。兵種別部隊每輪行動順:騎兵,藤甲兵,弩、步兵,鐵騎兵,象兵,井闌、霹靂車。
其他篇
訪問
訪問其它武將會引發許多小事件,一般的有介紹新朋友、告訴你一些武將都市的情報、學習特技等等。訪問偏重武力的人比較容易出現打獵事件;訪問會評價特技的人受到評價會長500點左右名聲;訪問會占卜特技的人當他預言你快死時可以交錢延續壽命;訪問隱士型的人如華佗、左慈,比較容易看到名勝;訪問有富豪特技的人會有可能得到贈金;訪問一些你仇視的人如殺了你的君主的,有可能出現暗殺選項。
巡察
同樣會遇到一些事件,其中比較重要的是農民獻上寶物,好像是太平要術書入手的唯一方法。搗毀祀廟會受到神的詛咒,有可能因此而死。
聖獸
這是三國志七代新增的因素,"聖獸"的取得需要聖痕特技,當你的名聲進入南斗北斗的名士十選並且能力較高時,就有可能獲得神的獎賞,有學會聖痕、延長壽命、得金3000三種。然後在日常與其他武將出遊打獵時遇到的虎、如果擊敗它、就有可能得到不同能力的"聖獸",在戰爭中可以召喚它出來使用。其中黃龍可發出不會打到自己人的落雷;鳳凰治癒負傷兵並火燒敵軍;麒麟使兵士數目增加,帶1個兵上戰場也可變成滿兵;大鵬使敵人部隊狀態異常。用一次後聖獸就離開了,還要再收服才行。另外與會調教的木鹿大王交往,有可能買到聖獸或學到調教特技。
收集:開始畫面中的寶物收集欄和名勝圖鑑選項,為你更多的了解遊戲訂立了目標.
寶物共72種,太平清領道可以抓住于吉獲得,各種寶馬兵書都有武將所有,多換幾個時代,用主要君主沒收就可收集到。另外還有幾種財寶可從商人那裡買到,最後就是四種聖獸了,收集的方法上面已經說過。名勝通過訪問事件可看到,共30處,由於並不是每個都市都有所以一一列出:
1萬里長城,北平
2桃園,薊
3泰山,北海
4孔子廟,小沛
5白馬寺,洛陽
6始皇帝陵墓,長安
7劍閣,梓潼
8洞庭湖,長沙
9邯鄲叢台,鄴
10琅邪台,城陽
11戲馬台,下邳
12黃山,建業
13三門峽,弘農
14棧道,武都
15終南山,漢中
16都江堰,成都
17三峽,江州
18白帝城,永安
19石林,雲南
20嵩山,宛
21檀溪,新野
22隆中,襄陽
23赤壁,江夏
24玉泉寺,江陵
25桂林,零陵
26廬山,廬江
27甘露寺,吳
28街亭,安定
29錢塘江,會稽
30黃鶴樓,柴桑
街道
就是城與城之間的道路,主要有平地、山地、水上、關、海上五種地形,攻方的初始士氣值隨著道路崎嶇而下降。街道對應的野戰戰場共有30種,其中值得一見的名戰場有赤壁(江夏、江陵攻柴桑),五丈原(漢中攻長安,戰場中央的圓形高地就是諸葛歸天的五丈原!?),夷陵(永安、武陵攻江陵)等等。
事件
本作的歷史事件用三維動畫來表現,不過發生幾率不大,我只看到過“連環計”,發生在192年初。另外還有稱王稱帝、比武大會(奇數年7月)、賽詩會(偶數年7月)等有趣事件。
新武將
本作可登錄新武將100名,姓、名、字和發音的輸入需要日文系統,可以從網上下載新武將檔案和編輯器來解決這個問題。多讓一些高能力的新武將加入遊戲,可以提高遊戲的難度。
結局
主要分為兩部份,一是人物自身結局,而是統一勢力的結局。人物自身的結局根據身份、能力等因素決定,大該有當大官(太守、都督、太尉、大將軍等等),被君主或其它武將暗殺,征服日本(在野時),剿滅叛亂,國泰民安、成為聖天子(君主時)等等。國家未來部分主要看君主的施政情況,大多與真實歷史類似,象魏一樣被篡奪,象西晉一樣遭外族入侵或鮮卑南下而滅亡等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