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言”“二拍”醒世恆言》

《“三言”“二拍”醒世恆言》

這兩套選本的編選或整理、校點者,系從事二十多年占籍編輯工作的資深編審,是長期研究唐代文學與中國古代自話小說的知名專家。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中國古代白話小說以馮夢龍《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恆言》和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為代表的“三言”“二拍”最為布名,被公認為是我國白話小說最重要的代表之作。我們在2008年已出版新“蘭言”“二拍”叢書之《觀世記言》、《閱世述言》、《覺世獻言》、《拍案稱奇》、《拍案嘆奇》五冊的基礎上,今根據廣大讀者需求,又推出“三言”“二拍”叢書。這兩套書是兩個互為呼應的有機組成部分。
關於“二拍”的書名,根據兩套書書名體例統一的需要,依照“三言”第一本《古今小說》曾更名為《喻世明言》、《拍案驚奇》曾因《二刻拍案驚奇》的出版而更名《初刻拍案驚奇》的先例,現將《初刻拍案驚奇》改為《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改為《拍案贊奇》,幸請廣大讀者理解,祈望學術同仁認同。

作者簡介

吳偉斌,男,江蘇吳江人,漢族,1943年2月出生。1966年畢業於南京師範學院中文系,1978年跟隨唐圭璋、孫望兩教授學習唐詩宋詞,授文學碩士學位。其後到江蘇古籍出版社工作,曾任編輯室副主任、編審。二十多年間編輯了諸如《唐代文選》、《中國話本大系》(56種)、《新編三酉酋系列》(14種)、《中古文學文獻學》以及《注評》、《謝榛全集校箋》等幾千萬字的書籍。28年來致力於唐代文學與白話小說的研究,先後編撰出版了《元稹評傳》、《元稹考論》、《自居易壘傳》、《宋元話本賞析》、新“三言”“二拍”叢書等十多種著作,主編《文學人物鑑賞辭典》、《毛澤東詩詞鑑賞》,發表有關元稹、自居易的專題論文以及話本小說方面的各類文章、書籍近千萬字。

目錄

卷一 鍾離公憐情認侍婢為親女 高大尹重義娶孤女作兒媳
卷二 親兄長成全兩弟假分家 三孝廉樹立新風真讓產
卷三 賣油郎溫意偷慕花魁娘子 王美娘真情覓得如意郎君
卷四 張委牡丹園裡狠施暴力 秋先長樂村中巧逢仙女
卷五 勤自勵浪子回頭從軍 大樹坡義虎報恩送親
卷六 王家三得假書荒廢產業 野狐四行詭計奪回天書
卷七 顏俊醜陋懇請表弟代作新郎 錢青窮困充冒表兄迎娶嬌娘
卷八 孫玉郎遵奉母命代姐出嫁 喬太守成人姻緣鴛鴦亂
卷九 朱多福生死夫妻情義 陳多壽陰陽人鬼恩愛
卷十 劉老漢陌路助人情逾骨肉 兩小官雌雄兄弟義勝夫妻
卷十一 秦少游岳廟殿里察訪佳人 蘇小妹洞房門外刁難新郎
卷十二 謝端卿無端誤為寺僧 蘇東坡有意暗戲佛印
卷十三 廟官裝神騙奸韓夫人 冉貴偵察智訪假神仙
卷十四 周勝仙多情大鬧茶坊 范二郎魯莽猛打靚女
卷十五 監生貪淫遺恨非空庵 和尚好色投身了緣尼
卷十六 潘壽兒錯認情人受騙奸 陸五漢誤斷姦情濫殺人
卷十七 過遷傷害人命乞丐外鄉 張郎婚娶淑女認舅陳留
卷十八 盛澤鎮朱恩失金最後復得 灘闕村施復遇險終於化夷
卷十九 程萬里猜疑竟然舉告髮妻 白玉娘忍苦意在成全夫君
卷二十 趙監生惡意陷害妹丈 張廷秀真情救援生父
卷二十一 楊延和遇險遭毒手 張淑兒運智脫楊生
卷二十二 純陽子下界難以度道眾 呂洞賓飛劍未能斬黃龍
卷二十三 唐定哥貪淫偷奴遭伏誅 金海陵縱慾濫情被殺身
卷二十四 楊廣荒淫無恥行樂迷樓 煬帝逸游不止喪身江都
卷二十五 白氏女留家中黑夜做夢 獨孤生回洛陽半途救妻
卷二十六 薛少府如願變魚魂游水界 李八百預言成真死去活來
卷二十七 狠毒後母焦氏家裡害人 可憐孤女玉英獄中訟冤
卷二十八 吳衙內慕美色鄰舟赴約 賀秀娥動真情船艙踐情
卷二十九 汪知縣卑姿假敬賢士造冤案 盧太學恃才真傲公侯進大牢
卷三十 房德夫婦將怨酬謝恩人 床下俠客仗義鋤殺奸徒
卷三十一 張俊卿夢中見貴人拜將封侯 鄭節度井下遇仙子生男育女
卷三十二 黃益之仗義徼靈玉馬墜 韓玉娥鍾情成婚長安城
卷三十三 劉貴戲言十五貫釀成巧禍 崔寧搭伴陌路女同赴黃泉
卷三十四 一文銅錢無故起爭端 十三條命無辜赴黃泉
卷三十五 親兄弟貪心惡分父親財產 老僕人義憤輔成寡婦家業
卷三十六 朱秀士得紅顏娶妾生獨子 蔡瑞虹遇貴人忍辱報大仇
卷三十七 太上老君三試公子 杜家夫妻雙登天國
卷三十八 李清七十壽誕勇探洞府 道人七十二年再歸人間
卷三十九 淫和尚賊謀騙奸子孫堂 汪大尹巧計火燒寶蓮寺
卷四十 馬當神風送才子洪都府第 王子安揮灑名篇滕王詩序

前言

中國古代白話小說的創作與流傳,可謂源遠而流長,它始於隋唐宋元時代的“說話”“話本”,發展於明清之際的“擬話本”,形成聽者廣泛、讀者眾多、深受歡迎的喜人局面。“話本”和“擬話本”是我國古典文學中的一份珍貴遺產,佳作燦若明星,閃爍其間,流傳人口,傳譽後代,在我國古代小說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唐宋時期,在我國的城市中出現了一種新興的引人注目的受人喜愛的職業——“說話”。“說話”是一種民間的技藝活動,“說話”的藝人們以講述聽眾喜聞愛聽、波瀾起伏、情節複雜的故事來招徠聽眾。從事這種職業的藝人當時被人們稱為“說話人”,他們講故事時所依據的底本被稱為“話本”,這是中國短篇白話小說的最初形態。
據現在我們能夠看到的文字記載,“說話”在隋唐時期就已經悄然出現。隋代的侯白因為擅長“說話”,引人注目,受到歡迎,因而其“所在之地,觀者如市”。他的頂頭上司楊素常常強他為自己“說話”,“從旦至晚始得歸”。楊素之子楊玄感也常常要求:“侯秀才可以(與)玄感說一個好話。”唐代的宦官頭目高力士曾經為“移仗西內”的“太上皇”唐玄宗“說話”。而德宗、憲宗時期的官僚韋綬,罷官後則成了說書消遣的“積極分子”。著名詩人元稹、白居易、白行簡也曾讓說書藝人演說《一枝花話》,元稹《酬翰林白學士代書一百韻》有“光陰聽話移”的描述,並在其下自注云:“又嘗於新昌宅說《一枝花話》,自寅至巳猶未畢詞也。”這裡的“話”就是“說話”,而《一枝花話》即當時名聞遐邇的名妓李娃的故事,後來元稹和白行簡分別撰有《李娃行》、《李娃傳》傳世。歷時十二個小時都沒有“畢詞”,可見說話內容的精采豐富,情節的曲折起伏。清代末葉發現的大量敦煌遺文中,其中不少是唐五代時期的變文,其變文《韓檎虎話本》、《廬山遠公話》等亦應該屬於“說話”之列。但隋唐時期的“說話”活動,主要活躍在官僚集團和文人階層之間,很少涉及民間,普通的市民尚沒有參與進來。

精彩書摘

卷一 鍾離公憐情認侍婢為親女 高大尹重義娶孤女作兒媳
風水人間不可無,也須陰騭兩相扶。
時人不解蒼天意,枉使身心著意圖。
話說近代浙江衢州府有一人,姓王名奉,哥哥姓王名春。弟兄各生一女,王春的女兒名喚瓊英,王奉的叫做瓊真。瓊英許配本郡一個富家潘百萬之子潘華,瓊真許配本郡蕭別駕之子蕭雅,都是自小聘定的。瓊英方年十歲,母親先喪,父親繼歿。那王春臨終之時,將女兒瓊英托與其弟,囑付道:“我並無子嗣,只有此女。你把做嫡女看成,待其長成,好好嫁去潘家。你嫂嫂所遺房奩衣飾之類,盡數與之。有潘家原聘財禮置下莊田,就把與他做脂粉之費。莫負吾言!”囑罷,氣絕。殯葬事畢,王奉將侄女瓊英接回家中,與女兒瓊真作伴。
忽一年元旦,潘華和蕭雅不約而同到王奉家來拜年。那潘華生得粉臉朱唇,如美女一般,人都稱“玉孩童”。蕭雅一臉麻子,眼瞘齒齒巴,好似飛天夜叉模樣。一美一醜,相形起來,那標緻的越覺美玉增輝,那醜陋的越覺泥塗無色。況且潘華衣服炫麗,有心賣富,脫一通換一通。那蕭雅是老實人家,不以穿著為事。常言道:“佛是金裝,人是衣裝。”世人眼孔淺的多,只有皮相,沒有骨相。王家若男若女,若大若小,那一個不欣羨潘小官人美貌,如潘安再出。暗暗地顛唇簸嘴,批點那飛天夜叉之醜。王奉自己也看不過,心上好不快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