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願捐資”非自願

“自願捐資”非自願

報導新聞《“自願捐資”非自願》後,又有外來工家長讀者反映,番禺區欖核鎮星海國小收取“自願”捐資費的另類做法,令他們難以接受:原計畫退還年初收取的778元借讀費,扣除書本費(85元),現在只退93元,剩下的600元成了“自願捐資費”。

(圖)“自願捐資”非自願“自願捐資”非自願

家長看法

本來退還借讀費 現在又收捐資費昨日下午,記者來到番禺區欖核鎮星海國小。在學校門口,一早圍滿了數十名外來工家長,見記者採訪,都大吐苦水。李先生從老家四川來番禺打工已經十年了,為了能讓孩子和父母生活在一起,並能接受良好的教育,他從幼稚園起就把小孩接到番禺,現在小孩已經上國小四年級。上國小後,每個學期都要交借讀費。這個學期初,學校收取了778元的借讀費。後來,因為廣東出台政策,取消義務教育階段中國小校學生借讀費。

因此,學校原本曾有過通知:於5月22日退還借讀費。不少家長為此高興了一陣子。不料,就在5月21日,借讀費還沒退,又要收“自願贊助費”。之前交的778元,扣除書本費85元,只退93元,600元作為“自願贊助費”。“這不等於強行把錢扣下來嗎,我們根本不是自願交什麼捐資助學費”!

另一家長熊女士則說:“其實我們都很不情願的,但有的家長也不想讓孩子為難。不簽也沒有用,全體家長都只退93元。”有家長向記者出示了班主任發來的簡訊:“原來政府的檔案是為了減輕你們外地生的負擔,你們的孩子在我校讀書所需要的一切額外費用由政府負責。但現在由於財政困難,暫不能支付這筆費用,只能由學校家長來承擔”。

說是自願,其實也帶強制性。採訪中,一名讀二年級的小女生也對記者說:“老師說了,不交贊助費,下學期就不用來上學了”。

學校看法

校方也是有苦衷 教育經費缺口大

星海國小的梅校長接受採訪時也說出了學校的難處:“我們學校一共有1300多名學生,外地生就有500多人。取消借讀費,一學期就少收30多萬元。學校的教育經費壓力驟增,其實,今年我們區已經提高了教育經費的支出,儘管如此,依然存在缺口,根源在於教育資源投入的不足。我們連維持學校正常運作的費用都比較緊張了”。因此倡議“自願捐資”的活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彌補學校教育經費上的不足。

梅校長稱:“至於我們收這個自願捐資費用完全是家長自願的,捐不捐,捐多少都是自願的。家裡有困難,確實不想交的,學校不會強制。據介紹,校方計畫本周日上午,首先統一退還學期初收取的693元借讀費。”

教育部門

再三明確是自願 錢用在孩子身上

據了解,該國小倡議收取自願捐資費是經番禺區欖核教育指導中心同意發起的,有關部門再三明確:捐資助學是國家政策允許的,是社會組織和個人的自主行為,受捐主體是政府,不屬於學校的收費。但必須出於家長自願。

番禺區欖核教育指導中心的梁澤明主任介紹說,捐資助學的資金都會併入番禺區捐資助學辦公室申請的財政專用賬戶,由區教育局統一監管,屬於專款專用。可以說,捐資費用必須全部投入用於學校日常運作,都是用在孩子身上,一分也不會用在教師福利上。

捐資助學,為何屢屢只指向外來借讀生?梁主任向記者道出了箇中緣由:政府出台政策取消借讀費,出發點是好的,但一些相應配套的措施卻沒有跟上。在教育資源的配套上,教育部門是按本地生人數進行撥款補助的,而外地生卻沒有。以星海國小為例,非本地戶籍的借讀生人數比例占了40%多。以前收借讀費,還可以維持學校的正常運行,現在不收了,導致學校在教育經費上出現缺口,打個比喻,相當於用60%的資源,教育100%的學生。必然導致本地教育資源的嚴重稀化,這對教育的衝擊很大.

父母為何甘願當“冤大頭”

“說句實話,家長就是‘冤大頭’。為了孩子,我們全都認了。”記者在採訪許多學生家長時發現,由於擔心自己的孩子會因此而受傷害,絕大部分的家長都在遭遇學校亂收費的時候選擇了“默默承受”的做法。
“名氣大的學校能讓孩子們受到更好的教育,但這種初衷也使我們家長成了任由學校‘宰割’的‘羔羊’。”僅一個學期就以各種名目收取了每個學生600多元的費用,這些費用有的開了非稅發票,有的開了簡單收據,有的甚至連“白條”都不打。據介紹,雖然每個家長都對此牢騷滿腹,卻沒有一個人敢站出來直接向學校反映這個問題。“別人都不願說,如果我說了,萬一我的孩子被校方‘穿小鞋’不是更吃虧了嗎?”

一位本身就是教育工作者的母親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現在孩子們所在的學校收費項目太亂了,有的一看就是亂收費,但是作為家長,我們不敢也不願意和學校較真。所以,一般學校要什麼錢,我們就交什麼錢,但大多數費用都交得不明不白。”

為何亂收費屢禁不止?

“教育亂收費問題層出不窮,我們已經是‘十年抗戰’了。”糾風辦一位負責人無奈地對記者說,省里年年都以高壓態勢開展治理教育亂收費工作,可令人遺憾的是,雖然年年都查出亂收費,但年年卻都是禁而不止。

針對家長和學生投訴,所有的服務性收費,都必須堅持學生家長自願的原則,絕不能強制收取。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各校根據教學需要向學生推薦一些教學、生活用品在所難免,但此類收費一定要遵照家長、學生自願原則,絕不能強制收取。 教育部門提醒廣大家長,對於學校亂收費,家長應該理直氣壯地抵制。現在學校亂收費往往變換花樣,家長需要及時熟悉收費政策,不了解的可以向物價部門詢問;對於沒有收據的收費項目應該堅決不交,並且提前舉報.

評論教育亂收費

可以確定的是,此次發改委教育亂收費學校只是冰山一角,還有更多的“老虎”和更狡猾的“狐狸”在堂而皇之地亂收費。有學者指出,國家教育經費投入不足和管理不善僅僅是中國教育高收費的淺層次原因,深層的原因在於教育供給壟斷和教育供給等級化的條件下,中國經濟轉型時期政府企業化行為、公共權力和公共資源的資本化。因此,根治教育亂收費須從兩方面入手,一方面要舉行學校收費聽證會,明晰收費標準,另一方面則要遏制教育權力尋租行為,把整治教育亂收費上升到反腐敗的高度。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