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墨情深”何香凝、廖承志母子合作繪畫作品陳列

何香凝與廖承志母子又都擅長書畫,在緊張的革命、工作之餘,以畫抒情,以畫自娛,共同創作了許多繪畫作品。 從1930年代起,何香凝與廖承志母子就開始合作畫畫。 活動之二,在香港展覽中心舉辦“何香凝繪畫精品展”,展出作品80幅。

展覽城市:廣東-深圳展覽時間:2003-04-18~2003-06-18展覽地點:何香凝美術館 主辦單位:何香凝美術館
展覽前言
作為革命家、藝術家的何香凝與廖承志母子,在20世紀中國革命史上具有重要影響。新中國成立之後,兩代人繼續在僑務和統戰方面不懈努力而貢獻卓越。何香凝與廖承志母子又都擅長書畫,在緊張的革命、工作之餘,以畫抒情,以畫自娛,共同創作了許多繪畫作品。何香凝是我國近代著名的畫家,早年以畫獅虎著稱,晚年多作山水、花卉,由於德高望重,在她82歲時當選為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廖承志從小受到母親的影響,熱愛繪畫藝術,善畫人物。從1930年代起,何香凝與廖承志母子就開始合作畫畫。特別是新中國成立後,母子倆合作的繪畫作品才增多起來。母親何香凝剛勁厚重而筆法自由的山水、花卉,配上兒子廖承志風格詼諧造型結實的簡筆人物,常常使畫面產生意想不到的獨特效果;廖承志的人物畫注重動態刻劃、敷色艷麗、不拘程式而靈動精到,與何香凝大膽而自由的畫風非常協調,畫面極富藝術感染力。《雪山問道》、《蘆盪小酌》、《聽松圖》等傳世佳作。
今年是何香凝先生誕辰125周年,為紀念這位中國歷史上的偉大女性,何香凝美術館主辦一系列的紀念活動:活動之一,何香凝美術館於4月18日-6月18日,舉辦展覽“翰墨情深——何香凝、廖承志母子合作繪畫作品陳列”。主要選取館藏何香凝、廖承志母子合作繪畫精品33件,遴選歷史圖片35張,從展示偉大人物日常生活的一個側面,以樸實而真摯的情感,讓廣大觀眾了解何香凝、廖承志母子之間鮮為人知的故事,體味其繪畫作品中所蘊涵的人文情懷。
合作畫不僅是何香凝晚年生活的主要內容與樂趣,而且也留下了一段藝壇佳話。晚年何香凝多次回廣東從化過冬時,便與兒子承志合作了眾多山水、花卉、人物作品,目前何香凝美術館館藏40餘幅母子合作畫大都出自這一時期。在北京,何香凝與畫家們合作畫時,廖承志也常加入其中,其自由而幽默的畫風,使得畫面氣氛也隨之活躍起來。如《踏歌圖》(137×68cm,設色紙本,1951年,陳半丁題“香凝寫松,承志畫人物,辛卯五月佩衡補景”),就是此類典型之作。畫面大部分是胡佩衡牛毛皴的大山,何香凝繪幾株古雅蔥鬱的松柏,廖承志在畫面下方畫一老者坐地吹笛,一少年合笛聲而手舞足蹈,歡快幽默的姿態讓人輕鬆自如。
而本次展覽的主辦意義也在於,讓後人在緬懷這對革命母子藝術歷程的同時,進一步弘揚何香凝與廖承志母子為中華民族的振興而不懈奮鬥的愛國主義精神。
活動之二,在香港展覽中心舉辦“何香凝繪畫精品展”,展出作品80幅。(時間待定)
活動之三,在香港展覽中心主辦“紀念何香凝誕辰125周年學術研討會”,邀請海內外著名專家、學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