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幽靈”號小水線面雙體船

在80年代中期,ARPA、洛克希德飛彈與空間公司聯合實施了一項設計、建造和試驗計畫,採用小水線面雙體船型和許多先進的技術的一種新型艦艇,這艘艇就是“海幽靈”(Sea Shadow)號

基本信息

在80年代中期,ARPA、洛克希德飛彈與空間公司聯合實施了一項設計、建造和試驗計畫,採用小水線面雙體船型和許多先進的技術的一種新型艦艇,這艘艇就是“海幽靈”(SeaShadow)號。所用的先進技術包括船舶控制、結構技術,旨在減少人員的自動控制技術。這艘艇的目的是檢驗這些技術的能力及其在未來海軍艦艇上的適用性。“海幽靈”在加利福尼亞的雷德伍德城設計和建造,共用了27個月。它的建造是在HMB-1中完成,HMB-1還是它的試驗主持平台。“海幽靈”號在1993年4月11日被重新啟用並公布於眾,其後在聖克魯斯島和舊金山做進一步的試驗。
 “海幽靈”號是一艘用來展示先進技術在未來海軍中套用前景的演示艇,它的設計和建造思想就是為突出這一點而確立的。
 “海幽靈”號最顯著的特徵是其獨特的艦型,與一般的小水線面雙體船不同,它採用了一種“A”形剖面結構。此艦型可使雷達回波達到最小,為防止艦體底面和兩側的支柱與其所包圍的海面形成反射電磁波的通道,在支柱內面上貼了雷達波吸收材料(RAM)。同時由於小水線面雙體船具有搖擺小的優點,可使其雷達截面積的變化也小,以達到隱身的目的。
 “海幽靈”號前後裝有水翼,可提高適航性,利於迴轉。前水翼在水平面下呈15度角布置,鏇轉角為正負27度。後水翼與前水翼基本相同,但面積大50%。“海幽靈”號具有良好的穩性,滿足且超過了美海軍艦船穩性和浮性設計數據表(DOS-079)的要求。
 “海幽靈”號的艙室劃分為:首部主要為艦橋、生活艙室、電子設備艙和輔機艙。船舯為發電機艙和配電室。機艙後部為有效載荷艙。在其支柱中有燃油艙和壓載艙,每個下體分為8個水密艙、1個推進機艙、1個水翼控制艙、1個泵艙、1個對稱濟水艙和幾個空艙。所有進水管和出水管都布置在水線以下。
 “海幽靈”號的動力裝置採用柴電推進,推進系統由一台800馬力的起流電機通過一台4∶1行星齒輪箱與螺鏇槳相聯而構成,另外還包括一個大型的非潤滑柔性聯軸器和軸組件、一台推力軸承組件和帶有油潤滑尾管軸承的螺鏇槳軸。螺鏇槳為三葉槳。整個裝置採用隔振安裝,以降低噪聲和振動。推進電機的冷卻通過將艙內的空氣通入一個空氣-海水熱交換器,再抽出來直接送入電機。
 “海幽靈”號上裝有2個柴油發電機組,每個機組由一台DETROIT12V-149TI柴油機和它帶動的一台KATO發電機組成。持續功率為750KW,600VAC。每台發動機的前面都有一個附加的驅動軸,驅動一個由伺服電機控制的液壓馬達,採用隔音方式安裝。採用柔性連軸器連線。
 配電裝置包括兩套電機控制裝置,以將電能送到推進電機處。該電機控制裝置通過600伏母線提供一個相調製和完全波整流的三相電壓。
 “海幽靈”號的自動化程度非常高,其電子系統主要包括:
 ·監視和控制計算機系統;
 ·導航計算機系統;
 ·HIPER-D計算機系統;
 ·輪機/報警計算機系統;
 ·燃油/壓載計算機系統;
 因此只需三個人就可操作該艇,考慮換班和安全方面的要求,一般為10~12人。
 排水量:560t(滿載)主尺度:48.8×21.3×4.3(m)
 主機:柴油動力,2台12V―149TI柴油機,雙軸航速:13kn
 續航力:2250nmile(9kn)艇員:12(人)
 美海軍曾於1986年宣布因經費不足而停止“海幽靈”的試驗,1993年重新開始進行試驗。在10年研製中,耗資高達1.95~2.45億美元。其中,艦體造價約5000萬美元。
以下摘自《現代海軍武器裝備手冊》
在80年代中期,美先進研究計畫局(ARPA)、洛克希德飛彈與空間公司聯合實施了一項設計、建造和試驗計畫,採用小水線面雙體船型和許多先進的技術的一種新型艦艇,這艘艇就是“海幽靈”(SeaShadow)號。所用的先進技術包括隱身技術、船舶自動控制技術、結構技術和旨在減少人員的自動控制技術。這艘艦的目的是檢驗這些技術的能力及其在未來海軍艦艇上的適用性。“海幽靈”於1983~1984年由洛克希德公司建造,共用了27個月。1985年開始試驗,直至1993年4月被擱置起來。“海幽靈”號1999年初在聖地亞哥重新服役6年,由洛克希德公司進一步試驗隱身技術的各個方面。
“海幽靈”號是一艘用來展示先進技術在未來海軍中套用前景的演示艇,它的設計和建造思想就是為突出這一點而確立的。在10年研製中,耗資高達1.95~2.45億美元。其中,艦體造價約5000萬美元。
主要技術數據
排水量(t)560(滿載)
主尺度(m)48.8×21.3×4.3
主機柴電動力,2台12V-149TI柴油機,雙軸
航速(kn)13
續航力(nmile/kn)2250/9
艇員(名)12
“海幽靈”號照片見圖2.10-3。
圖2.10-3美“海幽靈”號
“海幽靈”號最顯著的特徵是其獨特的艦型,與一般的小水線面雙體船不同,它採用了一種“A”形剖面結構,側壁傾斜45°,此艦型可使雷達回波達到最小,為防止艦體底面和兩側的雙體與其所包圍的海面形成反射電磁波的通道,在雙體內面上貼了雷達波吸收材料。同時由於小水線面雙體船具有搖擺小的優點,可使其雷達截面積的變化也小,以達到隱身的目的。
“海幽靈”號前後裝有水翼,可提高適航性,利於迴轉。前水翼在水平面下呈15°角布置,鏇轉角為±27°。後水翼與前水翼基本相同,但面積大50%。“海幽靈”號具有良好的穩性,滿足且超過了美海軍艦船穩性和浮性設計數據表(DDS-079)的要求。
“海幽靈”號的艙室劃分為:首部主要為艦橋、生活艙室、電子設備艙和輔機艙。船中部為發電機艙和配電室。機艙後部為有效載荷艙。在兩側雙體中有燃油艙和壓載艙,每個下體分為8個水密艙、1個推進機艙、1個水翼控制艙、1個泵艙、1個對稱注水艙和幾個空艙。所有進水管和出水管都布置在水線以下。
“海幽靈”號的動力裝置採用柴電推進,由一台0.59MW(800hp)的直流電機通過一台4:1行星齒輪箱與螺鏇槳相聯而構成,另外還包括一個大型的非潤滑柔性聯軸器和軸組件、一台推力軸承組件和帶有油潤滑尾管軸承的螺鏇槳軸。螺鏇槳為三葉槳。整個裝置採用隔振安裝,以降低噪聲和振動。推進電機的冷卻通過將艙內的空氣通入一個空氣一海水熱交換器,再抽出來直接送入電機。
“海幽靈”號上裝有2個柴油發電機組,每個機組由一台DETROITl2V-149TI柴油機和它帶動的一台KATO發電機組成。持續功率為750kW,600V交流電。每台發動機的前面都有一個附加的驅動軸,驅動一個由伺服電機控制的液壓馬達,採用隔聲方式安裝。採用柔性連軸器連線。
配電裝置包括兩套電機控制裝置,以將電能送到推進電機處。該電機控制裝置通過600V母線提供一個相調製和完全波整流的三相電壓。
“海幽靈”號的自動化程度非常高,其電子系統主要包括
①監視和控制計算機系統;
②導航計算機系統;
③HIPER-D計算機系統;
④輪機/報警計算機系統;
⑤燃油/壓載計算機系統。
因此只需三個人就可操作該艇,考慮換班和安全方面的要求,一般為10~12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