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號探測器

“月球”號探測器

蘇聯不載人月球探測器系列。從1959年1月到1976年8月共發射24個。它們的任務是以逼近飛行、繞月飛行、硬著陸、軟著陸、取回樣品等不同方式,通過拍照、自動測量、採樣分析、月球車實地考察對月球和近月空間探測。

“月球”號探測器 автоматическая станция “Луна”
蘇聯不載人月球探測器系列。從1959年1月到 1976年8月共發射 24個。它們的任務是以逼近飛行、繞月飛行、硬著陸、軟著陸、取回樣品等不同方式,通過拍照、自動測量、採樣分析、月球車實地考察對月球和近月空間探測。
“月球”1~3號於1959年發射,1號和3號在距月球數千公里處飛過,2號實現了月面硬著陸。1號和2號在距地球11萬多公里處釋放出鈉蒸氣形成的雲(人造彗星),地球站曾進行觀測和拍照,其最大亮度相當於 4.5等星。探測器用183.6兆赫等頻率與地球站進行無線電通信,把探測數據和月面照片發回地球。
“月球”4~14號在 1963~1968年間發射。它們都預先進入人造地球衛星軌道,然後再從這個軌道飛向月球。在飛行中對軌道進行了修正,再經過機動飛行和制動後,或在月面軟著陸(4~8號著陸失敗,9和13號成功),或成為人造月球衛星繞月飛行(10~12號和14號)。“月球”9號在離月面約8000公里時,通過半自主控制系統的制導精確地沿月面法線指向飛行,並在到達月面上方約75公里處,根據來自著陸雷達的指令起動修正和制動發動機,然後著陸艙在接觸月面前脫離制動發動機等系統單獨軟著陸在月面上。
“月球”15~24號於1969~1976年間發射,發展成為月球自動科學站。1970年 9月12日發射的“月球”16號由著陸艙和回收艙組成,在航天史上第一次實現了不載人探測器自動挖取月球岩石樣品並自動送回地球的目的。“月球”17號和21號各自攜帶一輛月球車,由地球站遙控操縱在月面上自動考察。“月球”24號於1976年8月18日在月球危海東南部軟著陸,挖掘機從2米深處挖取了約1公斤的月球岩樣,22日回收艙攜帶月球岩樣在蘇聯西伯利亞地區降落.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