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者”鏡像:好萊塢電影中的華人女性

“她者”鏡像:好萊塢電影中的華人女性

《“她者”鏡像:好萊塢電影中的華人女性》一書中,作者孫萌以西方電影中華人女性形象的塑造為切入點,進入好萊塢電影史,探尋了華人女性形象演變的特點以及它與時代、文化、環境、歷史的關係。本書立足對人類生存境界與人類生命的終極關懷,倡導東西方文化交流真正意義上的平等與協作、互敬與互動。本書是國內外第一部對美國電影中的華人女性形象作出系統研究的著作,作者以寬泛的視野跨越多個知識領域,卻又以“她者”為主題貫穿始終,具有鮮明的問題意識與先鋒氣質。

基本信息

圖書簡介

本書以西方電影中華人女性形象的塑造為切入點,進入好萊塢電影史,探尋了華人女性形象演變的特點以及它與時代、文化、環境、歷史的關係。發現貌似繁多的15種華人女性形象在好萊塢電影史中具有普遍的內在相似性,她們在一對孿生的“滯定型”形象――“妖魔”和“天使”之間搖擺,並隨著歷史的發展、演變被西方人“建構”和“想像”,其核心是指向“她者”,從中投射出了西方人對中國的欲望與恐懼,反映了美國主流意識形態的側影和狀態。本書立足對人類生存境界與人類生命的終極關懷,試圖揭穿這一權力運作下的話語機制,提出“以道觀之、何貴何賤”的詰問,倡導東西方文化交流真正意義上的平等與協作、互敬與互動。

作者簡介

孫萌孫萌

孫萌,女,1970年生於山東,電影學博士,詩人,學者,2004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2003年獲挪威外交部獎學金留學挪威奧斯陸大學,學習電影與戲劇,現供職於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研究領域為世界電影史、美學與藝術詩學,在《電影藝術》、《世界文學評論》、《名作欣賞》、《新劇本》等刊物發表論文30餘篇,另有文字散見《文藝報》、《環球時報》等,詩作入選21世紀中國文學大系2008、2009、2010、《大詩歌2010卷》、《大詩歌2011卷》等年度詩歌選本及中國台灣《葡萄園》詩刊等。獲2008年中國高校影視學會第五屆“學會獎”論文類二等獎、1995年全國“綠風杯”詞曲創作大賽二等獎等獎項。著有專著《“她者”鏡像:好萊塢電影中的華人女性》、詩集《綠色熟悉我的聲音》、文集《在細語中呼喊》。

圖書目錄

序一 詩意與哲理的探究 周星

序二 男人與女人 中國與美國王富仁

導論 華人女性與好萊塢電影

一 時代隱喻里的老鼠或燕子與鵬鳥

二 女性一華人女性一好萊塢電影中的華人女性

三 全球化的好萊塢與好萊塢的全球化

四 歷史中的電影與電影中的歷史

五 文獻綜述

六 研究方法

七 研究架構

第一章 歷史背景與理論問題

一 華人女性在美國:歷史溯源

二 東方主義的陰影:“她者”解魅

小結

第二章 形象的生成:一種東方的集體想像物(上)

一 無窮多樣性和普遍相似性:好萊塢電影中的華人女性形象譜系

二 形象生成的方式:東方的集體想像物

小結

第三章 形象的生成:一種東方的集體想像物(下)

一 中國烏托邦:天堂想像

二 妖魔化中國:地獄想像

三 上海:時空分延的飛地

四 華人女性與異國情調

小結

?四章 看與被看之間:華人女性與窺視快感

一 凝視的邏輯:一種權力關係

二 “男性凝視”的欲望動力學

三 視覺化與殖民秩序

四 凝視與女性性感的形上學

小結

第五章雙面鏡:影史與歷史

一 想像與誤讀:美國人心目中的中國形象

二 “異類”與“黃禍”:1894―1937

三 認同與欽佩:1937―1949

四 敵視與歸化:1949―1972

五 平視與緩和:1972―1980

六 複雜與多元:1980至今

小結

第六章 個案分析之一:這一片神奇的土地――對《大地》的文化分析及其女性形象解讀

一 影子與大地:賽珍珠與中國

二 “詩意”中國:《大地》中的“田園中國”意象

三 默默抗爭的地母形象:阿蘭

第七章 個案分析之二:美國夢的生產與再生產――對影片《喜福會》的另一種解讀

一 身在家國之外:王穎與譚恩美

二 痛並快樂著:皈依與抵抗

三 神化女性與陰性憤怒:女性家長的主題建構

四 缺席父親與去勢父親:為了忘卻的中國

五 詢喚與多聲部詢喚:作為主體的美利堅

結語 既是終點又是起點

主要參考文獻

附錄 好萊塢電影史上有關華人女性題材的電影一覽表(按英文字母順序排列)

後記

圖書評論

在以理智之光洞悉好萊塢華人女性形象的修辭術、呼喚真正平等互信的跨文化“詩意交往”方面,孫萌博士的《“她者”鏡像:好萊塢電影中的華人女性》無疑是一部及時而又值得重視的著作。

――北京師範大學教授 王一川

本書不僅從歷史的視角分析了好萊塢電影中華人女性形象的呈現方式和變化過程,而且還從文化的視角闡釋了這些女性如何被塑造為具有參照意義的“天使與魔鬼”形象的,當然,更重要的是,它幫助我們思考這些女性為什麼會被塑造成天使或者魔鬼,並從中獲得新的啟示。

――清華大學教授 尹鴻

這是一部傾向鮮明的電影學論著,作者分析了20世紀以來好萊塢電影中的華人女性形象,為我們了解西方人眼中的中國人和外國電影中的中國女人打開了一扇窗。

――北京電影學院教授楊遠嬰

孫萌博士以她的敏感與細膩,給我們勾畫了一幅好萊塢電影中的華人形象圖譜,這裡面匯集著西方想像中的東方女人,那是散發著東方神秘氣息又為欲望壓抑的奇妙“她者”。孫萌的梳理與敘述楚楚動人,理論的思辨與藝術感悟結合得恰到好處。

――北京大學教授 陳曉明

觀看”的病理學
――讀孫萌《“她者”鏡像:好萊塢電影中的華人女性》

汪 榮

這是一本拒絕歸類的書,所有類型化的標籤都不適合它:不管是比較文學的“形象研究”、女性主義的電影研究,還是海外華人的歷史研究。而這一切,又正好體現了當代學術界走向科際整合與文化研究的最新趨勢。在這個意義上,孫萌對“好萊塢電影中的華人女性”議題的探討頗具先鋒氣質。

這本書的精魂在於孫萌對人類生存境界的理想與希望,對人類生命的終極關懷。孫萌嚮往的是“以自由為經,以平等為緯”構築的全新的星球,一如書中所說“自由與平等,是以黑暗和弱肉強食為表征的老鼠時代的天敵,也是燕子時代的雙翼。對時代的焦慮必然引發對人的焦慮,對生命的關愛。這種焦慮與關愛是催生本書的原動力。”這充分顯露出孫萌的詩人情懷和對人類的責任。現實的社會是一個需要反抗的社會,但是潘多拉盒子裡的希望將會永恆存在。要想了解這一點,必須要讀孫萌的這部原著。

在《“她者”鏡像:好萊塢電影中的華人女性》這本書中,首先吸引我的是孫萌對“她者”這一概念的命名。將後殖民理論中的“他者”改寫為“她者”,絕不是簡單的文字遊戲,而需要極富洞見力的觀察。通過一個偏旁的改動,孫萌揭示了華人女性在西方男性視野中雙重的邊緣身份――既是男性眼中的女性,又是西方眼中的東方。後殖民理論中的“他者”概念只說明了“東方”是由“西方”所想像和衍生而來的、作為參照系的對象,卻忽略了“他者”概念內部另一重壓抑機制,即對女性性別身份的壓抑。而孫萌所提出的“她者”概念,正是站在華人女性立場的自我發聲,這不僅是對後殖民理論中男性霸權地位的反思,還是對西方批判理論的全球旅行所進行的本土化批判。從“他”到“她”,漢字微小的形態改變卻誘發了如此多的理論思辨,這或許與孫萌的詩人身份有關。她將詩人對語言的敏銳感受與自己的研究工作結合起來,在她那裡,詩情與哲思是融合為一的。

孫萌的“她者”概念充滿理論張力,是極具創造力的發現,但她的思考卻並不止步於此。作為一個電影學者,她對理論的熱情是圍繞“好萊塢電影中的華人女性”這個議題展開的。綜觀全書,她對議題的闡釋可以分為幾個層次:首先,使用大量的歷史材料,用歷時性研究追溯電影史與真實歷史中華人女性的形象演變;其次,詳細地剖析電影文本,在電影本體中進行審美研究;再次,通過意識形態分析,剖析華人女性形象的生成過程,將其指認為“一種東方的集體想像物”;最後,援引大量西方批判理論,並站在中國立場上對其進行反思與批判。由此觀之,孫萌的研究是一種綜合型的論述,她以寬泛的視野跨越多個知識領域,卻又以“她者”為主題貫穿始終,具有鮮明的問題意識。

該書的核心論點是“看與被看”的悖論。好萊塢電影中的華人女性形象是西方男性主體“觀看”東方女性的產物,也是西方意識形態對東方的想像與再現。在好萊塢電影中,西方男性那灼熱的目光隱藏在冰冷的攝像機之後,而華人女性始終是他們鏡頭前欲望化的對象,是充滿異國風情的“尤物”。西方男性的“看”與東方女性的“被看”在這裡形成了一個對位的結構,“觀看”不僅是一種視覺活動,更是一種權力運作的話語機制。

正是西方男性對華人女性的想像與再現,才在好萊塢電影中出現了符號化的華人女性形象。孫萌認為好萊塢電影裡華人女性具有“無窮多樣性和普遍相似性”,在看似多元的15種華人女性形象中,真正追究起來其實只有兩種,即一對孿生的“滯定型”形象――“妖魔”與“天使”。 而孫萌的批判熱情則在於:通過分析西方男性這種想像背後投射的自我潛意識,來解釋西方男性主體在“觀看”行為背後蘊含的病理學。“好萊塢電影史中的華人女性形象塑造,像是西方人夢幻的疾病”。“滯定型”形象的生成是西方男性的白日夢的表征,是他們既恐懼又充滿欲望的心理結構造成的。於是,在孫萌這裡,“看與被看”的關係被翻轉過來,通過對西方男性“觀看”的病理學的揭露,她提出了一種抵抗“被看”的方式。

而孫萌對跨文化比較的興趣、對跨文化歷史真實的全面解釋或許更甚於理論的思辨。通覽全書,《“她者”鏡像》全書的思考始終在“美國”與“中國”之間跳轉,她追溯了“華人女性在美國”的族群史,勾勒出內在於西方男性視域中的女性形象。在第五章《雙面鏡:影史與歷史》中,孫萌通過對歷史資料與電影文本的細緻梳理,考掘出“美國人心目中的中國形象”。這是一個歷時性的審視與觀察,在歷史的真實與銀幕的虛構之間,孫萌通過辨析“中國形象”的流轉變化,揭示了中國與美國之間一個世紀以來的對話與溝通。面對西方文化霸權孫萌充滿東方文化的自信,提出“以道觀之,何貴何賤”的詰問。在此基礎上,她進一步指出:只有打破西方對東方那種一廂情願的意識形態幻象,兩個民族才能“情同手足、心通天宇”,才能達到真正的和諧共存。

相對於理論思辨與歷史剖析,個案分析卻更能體現孫萌的學術個性。她對影片《喜福會》的解讀格外出彩。改編自華裔作家譚恩美小說的影片中,導演王穎描摹出“身在家國之外”、在美國社會與華人家庭夾縫之間掙扎騰挪的女性群像。四對旅美的華裔母女輪番登場,演繹皈依與抵抗/性別與族群的認同政治。在對此片的解讀中,孫萌展露了鮮明的女性立場和意識形態分析的功力,她揭示出“父親”在家族中的缺席與去勢以及女性家長的主體建構,從而將父親所代表的“中國”忘卻轉而認同美利堅主體的過程。孫萌的解讀既有對認同問題的追問,又有對女性心理細膩綿密的分析,從中可見她紮實穩健的批評功力。

值得注意的還有孫萌的文體。雖然是嚴肅的學術著作,但孫萌的詩人本性卻不同於體制化的論文生產,而是在拘謹的形式要求中保留了自己的語言飛地,不管是導論部分卡爾維諾與莊子的對話、結語部分作者與一位美國人的對話、每章開頭部分引用的外國詩句還是瀰漫在字裡行間的“內斂的抒情”,都是孫萌苦心經營下結出的碩果。這本書語言、文體結構中的創造力和想像力使它不同於一般的理論著作,理性的深刻性和深邃的洞察力、感性的預見性和準確的判斷力讓人心悅地融為一體,在獨特的感受中形成一種鮮活的書寫。這是一部面向未來的著作,也是一部具有現實意義的著作。(本文作者汪榮為海南大學碩士研究生)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