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根海姆模式”對中國文化產業的啟示

紐約古根海姆博物館是世界著名的私立現代藝術博物館,是世界上最早在博物館業引入和運用“文化產業”概念並在事業上獲得巨大成功的博物館。 經過許多人的共同努力,古根海姆博物館成為世界著名的現代藝術博物館,在紐約擁有兩處展覽場館並在義大利威尼斯擁有分館。 “古根海姆”的每一次大舉措都在世界範圍內傳播。

“古根海姆模式”對中國文化產業的啟示

紐約古根海姆博物館是世界著名的私立現代藝術博物館,是世界上最早在博物館業引入和運用“文化產業”概念並在事業上獲得巨大成功的博物館。他們的運作方式被世人稱為“古根海姆模式”。

當所羅門.R.古根海姆博物館於1959年在美國紐約正式開放之時,它本身已有20年歷史,它的收藏也已經歷了30多年的積累。

博物館的奠基人所羅門.R.古根海姆出身於一個富裕的瑞士裔大家庭,他們家族主要是在19世紀美國採礦業中發家致富的。經過許多人的共同努力,古根海姆博物館成為世界著名的現代藝術博物館,在紐約擁有兩處展覽場館並在義大利威尼斯擁有分館。

托馬斯·克倫斯1988年成為古根海姆博物館的新任館長,與此同時,博物館本身也開始了更加擴張和發展的新時期,從與西班牙巴斯克地方政府探討合作建立新的現代藝術博物館到醞釀集資10億美元在紐約另擇新址建造紐約最大的現代藝術博物館及去年在美國賭城拉斯維加斯正式落成艾米爾塔什——古根海姆博物館。

古根海姆博物館不斷出台的新舉措令世人感到驚訝,使世界感受到其咄咄逼人的擴張氣勢。

在中國文化部和中國國家文物局的支持下,1998年,美國古根海姆基金會與中國對外藝術展覽中心、中國文物交流中心合作,曾在美國紐約古根海姆博物館和西班牙畢爾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館舉辦“中華5000年文明藝術展”。

在美國紐約,45萬觀眾觀看展覽,感受到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

在西班牙畢爾巴鄂,每天觀眾如潮。等候參觀“中華5000年文明藝術展”的人們排成長長的隊伍,往往行至一兩小時後才可能進入展廳。畢爾巴鄂城本地人口36萬,而參觀展覽的觀眾達到54萬人次。也就是說,超過城市總人口15倍的觀眾參觀過“中華5000年文明藝術展”,其中從歐洲各國和西班牙各地趕來的觀眾超過30萬。

一個藝術展覽幾個月內接待近100萬觀眾,創造世界展覽史上的奇蹟。展覽的門票收入超過1000萬美元,加上帶動展覽相關產品的出售,展覽組織者得到不菲的經濟收入。

這就是“文化產業”的魔力。

經費短缺是世界博物館業面臨的共同難題。美國古根海姆基金會要維持和拓展龐大的展覽體系面臨著同樣的問題。在托馬斯.克倫斯館長的主持下,古根海姆博物館打破原有的條條框框,大膽地“走出去”,勇敢地“引進來”,開創出一條“古根海姆模式”的運作方式:

他們站在世界文化的高度提出自己的發展戰略,打造的是國際文化品牌,同樣也就造就了博物館本身的國際地位。

他們作為西方現代藝術博物館,過去關注的視點放在西方的現代藝術上,特別是印象派後抽象藝術、非客觀主義藝術的範疇;現在,他們關注全人類的藝術,極大地拓展了藝術視野,創造了更加廣闊的展覽天地。

他們強調展覽規模,樹立精品意識,不斷推出國際性的開發項目,與眾多國際著名美術館、博物館合作,實行“強強聯合,取長補短,優勢互補,合力發展。”

他們擁有一批高素質的工作人員,提倡嚴謹的團隊精神;他們對藝術作品具有高超的鑑賞力,對市場前景具有前瞻性的判斷力;他們在充分論證的基礎上制定嚴密的策劃方案,使展覽計畫具有挑戰性、超前性和可操作性。他們制定一套嚴謹的展品接收、包裝運輸、展示陳列、安全保衛、意外事故處理等嚴格制度,建立萬無一失的保障機制,其嚴密的操作體系是令人欽佩的(通過衛星全程監控“中華5000年文明藝術展”展品畢爾巴鄂至巴黎的陸路運輸就是一例)。

他們重視新聞媒體的宣傳作用,利用報紙、雜誌、電視、廣播、新聞發布、廣告宣傳等各種手段造勢。“古根海姆”的每一次大舉措都在世界範圍內傳播。

他們注重拓展展覽的派生產品,充分挖掘展覽的附加值,派生產品的火爆銷售反過來又擴大了展覽本身的影響力,形成環環相扣的互動效益。

古根海姆博物館的國際品牌、文化經典、成功運作贏得國際財團和金融、運輸、媒體巨頭的興趣和參與,甚至形成一些固定的贊助群體,這些群體也在贊助中保持和提高自己的知名度。

豐厚的回報使“古根海姆模式”正在或者已經形成良性循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