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的來歷

原料/調料

元宵作為一種食品,原本是元宵節的專有節令食品。元宵成為一種節令食品,據說是從宋代一種名叫“飠追(dui)子”的食品發展而來的。飠追子,實際就是一種圓的薄餅,《玉篇》中說蜀人“呼蒸餅曰飠追”。《北齊書·陸法和傳》記載說:“於是設供養,具大飠追薄餅。”這說明,“飠追”作為圓餅並不是宋代才出現的,早在南北朝時期就已經有了,只是在當時還沒有成為節令食品而已。

另據唐人盧言的《盧氏雜說》記載,在宋以前,飠追子已經成為了宮廷里的主要食品。《太平廣記》引錄了《盧氏雜說》所記載的一位專為唐代宮中做飠追子的能手“尚食令”(專供膳食的官):“馮給事入中書祗候宰相,見一老官人衣緋,在中書這裡記載的是造飠追子能手(“尚食令)在馮給事家做飠追子的過程。從這個記載可以看出,唐代的飠追子已經不同於南北時期的“大飠追薄餅”了。南北時期的”大飠追薄餅”可能是蒸的或者是烙的,唐代的飠追子,已經是油炸的大圓餅了.看上去有點近於今天的油炸糕或油炸元宵了。

&nb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