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BN

ISBN

國際標準書號(International Standard Book Number),簡稱ISBN,是專門為識別圖書等文獻而設計的國際編號。ISO於1972年頒布了ISBN國際標準,並在西柏林普魯士圖書館設立了實施該標準的管理機構——國際ISBN中心。現在,採用ISBN編碼系統的出版物有:圖書、小冊子、縮微出版物、盲文印刷品等。2007年1月1日前,ISBN由10位數字組成,分四個部分:組號(國家、地區、語言的代號),出版者號,書序號和檢驗碼。2007年1月1日起,實行新版ISBN,新版ISBN由13位數字組成,分為5段,即在原來的10位數字前加上3位EAN(歐洲商品編號 )圖書產品代碼“978”。在在線上書目中ISBN可以作為一個檢索欄位,從而為用戶增加了一種檢索途徑。

基本信息

舊版ISBN

第一組號碼段

ISBN ISBN

第一組號碼是國家代碼(State Identifier),最短的是一位數字,最長的達五位數字,大體上兼顧文種、國別和地區。把全世界自願申請參加國際標準書號體系的國家和地區,劃分成若干地區,各有固定的編碼:美國所出版的書國家代碼為0,1代表英語,使用這兩個代碼的國家有:澳大利亞、加拿大、愛爾蘭、紐西蘭、波多黎各、南非、英國、美國、辛巴威等;2代表法語,法國、盧森堡以及比利時、加拿大和瑞士的法語區使用該代碼;3代表德語,德國、奧地利和瑞士德語區使用該代碼;4是日本出版物的代碼;5是俄語系國家出版物的代碼;7為中國大陸出版物使用的代碼等等。國家領域最長可能為5位數字(如不丹為99936),但相對剩下能使用、分配的位數就較為狹隘。組號分為五個檔次,長度為1-5位數字,其具體設定範圍如下:

組號位數 設定範圍 可分配的組區數 每組號允許出版量(種) 每檔總計出版量(種)
一位 0~7 8 1億 8.00億
二位 80~94 15 1000萬 1.50億
三位 950~997 48 100萬 0.48億
四位 9980~9989 10 10萬 0.01億
五位 99900~99999 100 1萬 0.01億
合計 181 10.00億

第二組號碼段

第二組號碼是出版社代碼(Publisher Identifier),由其隸屬的國家或地區ISBN中心分配,允許取值範圍為2-5位數字。出版社的規模越大,出書越多,其號碼就越短。

第三組號碼段

第三組號碼是書序碼(Title Identifier)由出版社自己給出,而且每個出版社的書序號是定長的(數字9,減去組號、出版社代碼所占的位數,就是書序碼的位數)。最短的一位,最長的六位。出版社的規模越大,出書越多,書序碼越長(如人民文學出版社的出版社代碼為02,書序碼即為6位,譯林出版社代碼5447,書序碼即為4位)。

第四組號碼段

第四組號碼是校驗碼,其數值由前九位數字依次以10~2加權之和並以11為模計算得到。

四組數字之間應該用連字元( - )連線(如2-02-033598-0)。但是,有些圖書館集成系統不能自動分配連字元,圖書館編目人員也對ISBN的分段方式不甚了解,所以人們經常在書目記錄中省略連字元。

發展

國際標準書號的發展歷史:

1966年11月,在第三屆國際圖書市場研究與圖書貿易合理化會議上,首次提出了制定一種國際通用的圖書編號系統問題。

1967年,英國圖書界創立了國際通用的圖書編號方案,並在其國內試行。

1970年,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制定了ISO 2108國際標準書號。

1972年,國際ISBN中心成立。

1978年、1992年,《國際標準書號》ISO 2108先後進行了兩次修訂。

2005年6月,ISO 2108國際標準書號第四版頒布,並於2007年1月1日起在世界範圍實施。

中國標準書號的發展歷史: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圖書統一編號的國家之一。

1956年2月,文化部頒發並實施《全國圖書統一編號方案》(簡稱“全國統一書號”),我國開始使用“全國統一書號”作為圖書出版物的標識。該方案實施30餘年,在圖書出版發行管理中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1982年,我國正式加入國際ISBN組織,並成為國際ISBN中心顧問組成員,在ISBN系統中爭取到一位數字組號“7”。

1986年1月,中國標準書號國家標準(GB/T 5795)正式頒布,該標準於1987年1月1日實施。中國標準書號由國際標準書號(ISBN)和圖書分類/種次號兩部分組成,其中國際標準書號(ISBN)是中國標準書號的主體,可以獨立使用。

2002年1月,我國對中國標準書號(GB/T 5795-1986)進行了修訂,刪除了圖書分類/種次號部分,中國標準書號等同採用國際標準書號結構。

2006年10月18日,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正式批准頒布了《中國標準書號》(GB/T 5795-2006)國家標準,並於2007年1月1日起實施。

出版社應將其於2007年1月仍會流通使用的ISBN-10書號(包括存貨清單上的圖書),轉換為ISBN-13格式。2007年1月1日之後出版的新書,必須編配新的ISBN-13位書號。

1976年,中國香港引入國際標準書號系統。至1986年,中國大陸引入國際標準書號系統。其後的1989年,中國台灣引入國際標準書號系統。2000年因澳門政權移交,澳門由原來的國家、語言或區位代碼“957”改為“99937”。2007年1月1日,國際標準書號的格式由10位修訂為13位。

核對方法

根據ISO-2108的規定,校驗位的產生是以11係數推算而來,推算的方法是將國際標準書號前九位數字依序分別乘以從10到2的數目,將其乘積相加,總和用11去除;若無餘數則檢查號碼為“0”;若有餘數,則以11減去餘數,所得差數即為檢查號,若差數為10,則以代表羅馬數字10的“X”來表示。

國際標準書號的使用範圍是教科書、印刷品、縮微製品、教育電視或電影、混合媒體出版物、微機軟體、地圖集和地圖、盲文出版物、電子出版物。

新版ISBN

國際標準書號號碼由13位數字組成,並以四個連線號或四個空格加以分割,每組數字都有固定的含義。

第一組

978或979;

第二組

國家、語言或區位代碼;

各國ISBN國際標準書號代碼舉例:

美國 978-0 978-1 英語
英國和愛爾蘭 978-0 978-1 英語、威爾斯語、蓋爾語
澳大利亞 978-0 978-1 英語
加拿大 978-0 978-1 978-2 英語、法語
紐西蘭 978-0 978-1 英語
南非 978-0 978-1 英語、祖魯語、南非荷蘭語
辛巴威 978-0 978-1 英語
史瓦濟蘭 978-0 英語、斯瓦蒂語
直布羅陀 978-0 978-1 英語、西班牙語
法國 978-2 979-10 法語、科西嘉語
比利時 978-2 法語、德語、荷蘭語(弗拉芒語)
瑞士 978-2 978-3 法語、德語、義大利語、羅曼語
盧森堡 978-2 978-99959 法語、德語、盧森堡語
德國 978-3 德語
奧地利 978-3 德語
日本 978-4 日語
前蘇聯 978-5 俄語
伊朗 978-600 978-964 波斯語
哈薩克斯坦 978-601 978-9965 哈薩克語、俄語
印尼 978-602 978-979 印度尼西亞語、英語
沙烏地阿拉伯 978-603 978-9960 阿拉伯語
越南 978-604 越南語
土耳其 978-605/978/975-978-9944 土耳其語、庫爾德語
羅馬尼亞 978-606 978-973 羅馬尼亞語
墨西哥 978-607/978-968 978-970 墨西哥語
馬其頓 978-608 馬其頓語
立陶宛 978-609/978-9955 978-9986 立陶宛語、俄語
泰國 978-611 978-616 978-974 泰語
秘魯 978-612 978-9972 西班牙語
模里西斯 978-613 978-99903 978-99949 英語、法語、克里奧爾語
黎巴嫩 978-614 978-9953 阿拉伯語、法語、英語
匈牙利 978-615 978-963 匈牙利語
希臘 978-618 978-960 希臘語
保加利亞 978-619 978-954 保加利亞語
中國大陸 978-7 漢語
捷克 978-80 捷克語
斯洛伐克 978-80 斯洛伐克語
印度 978-81 978-93 印地語、英語
挪威 978-82 挪威語
波蘭 978-83 波蘭語、世界語
西班牙 978-84 西班牙語、加泰羅尼亞語
巴西 978-85 葡萄牙語
塞爾維亞 978-86 塞爾維亞語
丹麥 978-87 丹麥語
義大利 978-88 義大利語
韓國 978-89 韓語
荷蘭 978-90 978-94 荷蘭語
瑞典 978-91 瑞典語
歐洲共同體 978-92
國際非政府組織 978-92
阿根廷 978-950 978-987 西班牙語
芬蘭 978-951 978-952 芬蘭語、瑞典語
克羅地亞 978-953 克羅地亞語
斯里蘭卡 978-955 僧伽羅語,泰米爾語
智利 978-956 西班牙語
中國台灣 978-957 978-986 中文
哥倫比亞 978-958 西班牙語
古巴 978-959 西班牙語
斯洛維尼亞 978-961 斯洛維尼亞語
中國香港 978-962 中文、英語
以色列 978-965 希伯來語、阿拉伯語
馬來西亞 978-967 馬來語、英語、中文
巴基斯坦 978-969 英語
菲律賓 978-971 菲律賓語、英語
葡萄牙 978-972 978-989 葡萄牙語
加勒比共同體 978-976 英語
埃及 978-977 阿拉伯語
奈及利亞 978-978 英語、豪薩語、約魯巴語、伊博語
委內瑞拉 978-980 西班牙語
新加坡 978-981 978-9971 英語、中文、馬來語、泰米爾語
南太平洋 978-982 英語
孟加拉國 978-984 英語、孟加拉語
白俄羅斯 978-985 俄語、白俄羅斯語
卡達 978-9927 978-99921 阿拉伯語、英語
阿爾巴尼亞 978-9928 978-99927 阿爾巴尼亞語
瓜地馬拉 978-9929 978-99922 978-99939 西班牙語
哥斯大黎加 978-9930/978-9968 978-9977 西班牙語
阿爾及利亞 978-9931 978-9947 阿拉伯語、法語
寮國 978-9932 寮語(寮語)
敘利亞 978-9933 阿拉伯語、英語、法語
拉脫維亞 978-9934 978-9984 拉脫維亞語、俄語
冰島 978-9935 978-9979 冰島語
阿富汗 978-9936 波斯語
尼泊爾 978-9937 978-99933 978-99946 尼泊爾語、英語
突尼西亞 978-9938 978-9973 阿拉伯語
亞美尼亞 978-9939 978-99930 亞美尼亞語
黑山 978-9940 978-86 塞爾維亞語、黑山語
喬治亞 978-9941 978-99928 978-99940 喬治亞語、俄語
厄瓜多 978-9942 978-9978 西班牙語
烏茲別克斯坦 978-9943 烏茲別克語、俄語
多米尼加 978-9945 西班牙語、英語
朝鮮 978-9946 朝鮮語
阿拉伯聯合酋長國 978-9948 阿拉伯語、英語
愛沙尼亞 978-9949 978-9985 愛沙尼亞語、俄語
巴勒斯坦 978-9950 阿拉伯語
科索沃 978-9951 阿爾巴尼亞語、塞爾維亞語
亞塞拜然 978-9952 亞塞拜然語、俄語
摩洛哥 978-9954 978-9981 阿拉伯語、法語、西班牙語
喀麥隆 978-9956 法語、英語
約旦 978-9957 阿拉伯語
波赫 978-9958 波士尼亞語、塞爾維亞語、克羅地亞語
利比亞 978-9959 阿拉伯語
巴拿馬 978-9962 西班牙語
賽普勒斯 978-9963 希臘語、土耳其語
加納 978-9964 978-9988 英語
肯亞 978-9966 斯瓦希里語、英語
吉爾吉斯斯坦 978-9967 吉爾吉斯語(柯爾克孜語)、俄語
烏干達 978-9970 英語、斯瓦西里語、盧乾達語
烏拉圭 978-9974 西班牙語
摩爾多瓦 978-9975 摩爾多瓦語、俄語
坦尚尼亞 978-9976 978-9987 斯瓦西里語、英語
巴布亞紐幾內亞 978-9980 英語、巴布亞皮欽語
尚比亞 978-9982 英語
甘比亞 978-9983 英語
巴林 978-99901 978-99958 阿拉伯語、英語
加彭 978-99902 法語
荷屬安的列斯和阿魯巴 978-99904 荷蘭語、英語、西班牙語、帕彼曼都語
玻利維亞 978-99905 978-99954 西班牙語
科威特 978-99906 阿拉伯語、英語
馬拉威 978-99908 978-99960 英語、奇契瓦語
馬爾他 978-99909 978-99932 978-99957 馬爾他語、英語
獅子山 978-99910 英語
賴索托 978-99911 英語、塞蘇陀語
波札那 978-99912 978-99968 茨瓦納語、英語
安道爾 978-99913 978-99920 加泰羅尼語
蘇利南 978-99914 荷蘭語
馬爾地夫 978-99915 迪維希語
納米比亞 978-99916 978-99945 英語、荷蘭語
汶萊 978-99917 馬來語、英語
法羅群島 978-99918 法羅語、丹麥語
貝寧 978-99919 法語
薩爾瓦多 978-99923 978-99961 西班牙語
尼加拉瓜 978-99924 978-99964 西班牙語
巴拉圭 978-99925 978-99953 西班牙語、瓜拉尼語
宏都拉斯 978-99926 西班牙語
蒙古 978-99929 978-99962 喀爾喀蒙古語
塞席爾 978-99931 克里奧爾語、英語、法語
海地 978-99935 法語、克里奧爾語
不丹 978-99936 不丹語(宗卡語)、英語
中國澳門 978-99937 978-99965 中文、葡萄牙語
塞爾維亞 978-99938 978-99955 塞維維亞語
蘇丹 978-99942 阿拉伯語、英語
衣索比亞 978-99944 阿姆哈拉語、英語、義大利語
塔吉克斯坦 978-99947 塔吉克語、烏茲別克語、俄語
厄利垂亞 978-99948 提格雷尼亞語、阿拉伯語、英語
高棉 978-99950 978-99963 高棉語、英語、法語
剛果 978-99951 法語、剛果語、莫努庫圖巴語、林加拉語
馬里 978-99952 法語、班巴拉語
阿曼 978-99969 阿拉伯語

第三組

出版社代碼;

由各國家或地區的國際標準書號分配中心,分給各個出版社。

第四組

書序碼;

該出版物代碼,由出版社具體給出。

第五組

校驗碼。

只有一位,從0到9。

校驗碼

ISBN-10與 ISBN-13的分別 ISBN-10與 ISBN-13的分別

假設某國際標準書號號碼前9位是: 7-309-04547;計算加權和S:S = 7×10+ 3×9+ 0×8+ 9×7+ 0×6+ 4×5+ 5×4+ 4×3+ 7×2=226;計算S÷11的餘數M:M=226 mod 11=6;計算11-M的差N:N=11−6=5如果N=10,校驗碼是字母“X”;如果N=11,校驗碼是數字“0”;如果N為其他數字,校驗碼是數字N。所以,本書的校驗碼是 5,故該國際標準書號為ISBN 7-309-04547-5。

13位書號

EAN:European Article Number(歐洲商品號),國際標準書號中心於2004年決定在國際標準書號的基礎上再添加一組三位數字在最前,即將現有的10位書號前面加上前綴號“978”或“979”及重新計算稽核號,以轉換為新的13位格式,與13位歐洲商品編碼相同。該計畫於2007年1月1日實施。

新13位國際標準書號-香港公共圖書館書刊註冊組

第一組:978或979;

第二組:國家、語言或區位代碼;

第三組:出版社代碼;

由各國家或地區的國際標準書號分配中心,分給各個出版社。

第四組:書序碼;

該出版物代碼,由出版社具體給出。

第五組:校驗碼;

只有一位,從0到9。

使用情況

管理機構

總管國際標準書號的機構是設在德國柏林國立普魯士文化遺產圖書館(Staatsbibliothek zu Berlin - Preußischer Kulturbesitz)的國際標準書號管理局(International ISBN Agency)。該機構的主要工作之一是向下一級地區機構分配地區號碼。一般的地區機構都設在國家圖書館內,但是一些大的國家和地區卻不是這樣。例如,英國的地區機構是惠特克公司(Whitaker),該公司在國際標準書號尚未問世前,就是英國的國家書號中心,可以說是國際標準書號的先驅;美國的地區中心是鮑克公司(R. R. Bowker);我國的地區機構設在新聞出版署。地區機構的主要工作是接受出版社的申請,批給第二段號碼,即出版社的代碼。第三個號碼和校驗碼就由出版社自己決定了。

要讓全世界出版的書,每一種都有一個編號,又不重複,這決不是一件易事。要把書號嚴格控制在10位以內,就必須有一套精密的設計安排。首先是地區號。世界上套用最廣泛的文種英、法、德、日、中、俄都只占一位,目的是留下更多的位數安排大量的出版社和圖書。而最小的地區,如蘇利南、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則占用五位數。最讓國際標準書號設計者頭痛的是出版社號碼。以英文為例,除了地區號和校驗碼,還有八位用來解決英文地區的每個出版社和每一種書。出版社號碼定為2至7位,書號定為1至6位,各出版社國際標準書號的分配成如下格局:

出版社號碼位數 出版社起始號 書號位數 可出版的圖書種數
2 00 6 1 000 000
3 200 5 100 000
4 7000 4 10 000
5 85000 3 1 000
6 900000 2 100
7 9500000 1 10

最小的出版社只有10個書號,很容易用完,用完後可向地區機構申請再給一個號碼。例如0-13-001660-8是美國Prentice-Hall出版社的一個ISBN;981-238-187-2是新加坡World Scientific出版社的一個ISBN。有的出版社在不同國家或地區的分社出版的同一種書,用兩個不同的ISBN。例如,德國施普林格出版社(Springer-Verlag)出版的Introduction to the Mori Program一書,在紐約出版用0-387-98465-8,在柏林出版則用3-540-98465-8。對於這個出版社,兩個ISBN的後六位(書序號和校驗位)都相同。對於這種情況,圖書館員要從實踐中總結經驗,通過多個途徑檢索,減少查重中的遺漏。不過,許多出版社在不同地點出版的書的書序號不同。不過,許多出版社在不同國家或地區出版時,不同的ISBN之間並沒有必然的關係。

ISBN管理體系

ISBN系統的行政管理分三級:國際ISBN管理機構(國際ISBN中心)、ISBN組區管理機構和出版者。

國際ISBN管理機構通過組號設定和分配對各組區管理機構進行管理。

ISBN組區管理機構通過出版者號的設定和分配對各出版者進行管理。

出版者通過出版序號的分配對其出版物進行直接管理。

國際ISBN管理機構代表全球的ISBN系統用戶加入EAN·UCC系統,ISBN用戶只需接受ISBN系統內的管理,通過國際ISBN管理機構、ISBN組區管理機構以及出版者的三級管理,對每一出版物(包括同一出版物的不同形式)賦予不同的編碼,保證了該編碼在世界範圍內的唯一性。

中國ISBN中心是國際ISBN系統在我國設立的組區管理機構,負責中國標準書號系統的培訓、實施、監督與管理。

套用情況

國際標準書號問世後,很快得到推廣。主要是因為是出版商首先倡議的,對出版商、書商的工作有很大的益處。其優點主要體現在:國際標準書號是機讀的編碼,從圖書的生產到發行、銷售始終如一,對圖書的發行系統起了很大的作用;它的引入使圖書的定購、庫存控制、賬目和輸出過程等任何圖書業的分支程式都簡化了;國際標準書號也對圖書館和文獻中心的訂購、採選、編目和流通程式都有促進作用;ISBN系統的引入也服務於書目信息的流動和使用,而且為一個國家的圖書生產提供經濟的書目控制;ISBN對圖書市場更有效率,它能確定國際上出版的任何圖書及其出版社。在書業中習慣稱ISBN為庫藏碼(Stock Number),就是因為被普遍套用於書庫管理。可見,它對書業的發展的作用很大。

影響

出版商和書商與圖書館的著眼點不同。圖書館側重於區別書的品種,最好是同樣內容的書只有一個ISBN號。這樣,查重時,只要查ISBN就能確定是否重複。但在出版商那裡,一個ISBN說明了一本書的版本、裝幀、文種、材料和出版地等內容。同一內容的書,因版本、裝幀、文種、材料和出版地的不同,ISBN就不同。這樣,ISBN與圖書之間就出現了一些特殊關係,一種書就出現了多個ISBN,給圖書館採選人員帶來了很大的麻煩,不能只根據ISBN的不同來確定是否複本。能否利用ISBN查重,看法不一。可以這樣說,ISBN具有唯一性,只要其相同,肯定是同一種書。這樣,可以避免因目錄報導有誤,訂單打錯,排片錯誤造成的重複;但ISBN還不是唯一的查重方法,必須與書名等項目相結合。另外,ISBN是適應電子計算機的需要產生的機讀編碼,利用其通過計算機查重,可以節省時間。

由於國際標準書號是書目數據中唯一可以識別一種出版物的國際通用代碼,所以許多圖書館將其套用於採訪和編目中的查重。例如,對於普通圖書,各個機構的編目方式可能略有差異,出版社和書商的信息報導也不盡相同,所以我們幾乎不可能讓計算機通過著者或書名進行查重。但是國際標準書號具有唯一性和標準性,人們可以讓計算機自動對其查重,從而省去了不少手工勞動,然後再進行人工判斷。

但是,我們也應當在使用國際標準書號查重時注意由於一些特殊問題。有些書可能有三個書號(叢書書號、分叢書書號、本書書號)。例如,英國羅德里奇(Routledge)出版社出版的《文明史》(History of Civilization: a Complete History of Mankind from Pre-Historic Times)共有50卷,其總的ISBN是0-415-14380-2;它下面分六個部分,包括《希臘文明》(Greek Civilization)(7冊)(ISBN 0-415-15612-2)、《東方文明》(Eastern Civilization)(10冊)(ISBN 0-415-15614-9)等;而各個部分下的每一冊也有自己的ISBN,包括《馬其頓帝國主義和東方的希臘化》(MacedonianImperialism and the Hellenization of the East)(ISBN 0-415-15577-0)、《中國文明》(Chinese Civilization)(ISBN 0-415-15591-6)等。在這套書中,每本書上都印有三個ISBN。此外,同一種書在不同國家出版有不同的書號,不同的裝幀形式(例如平裝和精裝)有不同的書號;這些情況都是很常見的。

中國標準

1982年中國參加ISBN系統,並成立中國ISBN中心(設在國家新聞出版署)。中國標準書號(China Standard Book Number)自1987年1月1日起實施,至1988年1月1日完全取代原用的統一書號。

中國標準書號共分兩部分,第一部分為ISBN,是主體部分;第二部分為《中國圖書館圖書分類法》基本大類類號和種次號。類號除工業技術諸類圖書用兩個字母外,其他各學科門類圖書均用一個字母。種次號是同一出版社出版同一學科門類圖書的順序號,由出版社自行編定。類號與種次號之間用中圓點(·)隔開。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分兩行排列,也可用斜線隔開,排成一行。例如ISBN 7-144-00316-X/TP·340。

分配規則

●適用對象:

向中國ISBN管理機構申請並獲得出版者號的出版機構或組織所出版的專題出版物。

●適用範圍:

(1)印刷的圖書和小冊子(以及此類出版物的不同產品形式);

(2)盲文出版物;

(3)出版者無計畫定期更新或無限期延續的出版物;

(4)教育或教學用影片、錄像製品和幻燈片;

(5)磁帶和CD或DVD形式的有聲讀物;

(6)電子出版物實物載體形式(機讀磁帶、光碟、CD-ROMs)或是在網際網路上出版的電子出版物;

(7)印刷出版物的電子版;

(8)縮微出版物;

(9)教育或教學軟體;

(10)混合媒體出版物(內容以文字材料為主的);

(11)地圖及教學製圖、圖示類出版物。

●不適用範圍:

(1)連續性資源(例如刊物、無限期出版的叢書以及整合性資源);

(2)暫時性印刷材料(例如廣告等);

(3)印刷的活頁樂譜;

(4)無書名頁和正文的美術印刷品及美術折頁印張;

(5)個人檔案;

(6)賀卡;

(7)音樂錄音製品;

(8)用於教育或教學目的之外的軟體;

(9)電子公告板;

(10)電子郵件和其他電子函件。

功能作用

出版單位、發行單位及圖書館均可通過中國標準書號實現數據檢索和信息查詢,快速識別出版物的不同版本及不同產品形式,準確定位每一出版物。

中國標準書號的使用,對出版業而言,除有助於圖書出版、發行、經銷、統計與庫存控制等管理外,更便於出版物的國際交流;對圖書館等數據單位而言,可簡化採購、徵集、編目、流通、館際互借等工作。

條形碼

國際公認用於商品包裝的編碼系統稱為EAN-UCC系統,該系統由國際物品編碼協會(EAN)與美國統一代碼委員會(UCC)共同開發和維護,是全球統一和通用的商業標識系統,是對全球多行業供應鏈進行有效管理的一套開放性國際標準。EAN-UCC系統的編碼有兩種①UPC條形碼,該條碼主要在美國使用。②EAN-13條形碼,EAN是European Article Number,是歐共體的“歐洲物品編碼協會”吸取了UPC的經驗而確立的物品表示符號。該協會於1997年更名為“國際物品編碼協會”。使用EAN條形碼的成員國除歐洲外,亞洲多國也使用此碼,我國於1991年7月參加該協會。

EAN-UCC系統致力於編碼的全球唯一性,並解決編碼混亂、重複和錯誤解碼的問題,EAN成員組織和UCC通過特定的前綴協定確保代碼在全世界的唯一性。國際物品編碼協會(EAN International)指定給國際標準書號(ISBN)系統的專用前綴碼是978。

2004年,國際ISBN中心(IIA)出版了《13位國際標準書號指南》(Guideline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13-DigitISBNs),描述了將於2007年啟用的13位的ISBN的概況。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將於2005年1月出版新的標準,該標準將以13位數字的BooklandEAN條形碼,作為圖書和圖書相關產品的唯一條形碼。到2007年1月1日起,全世界所有ISBN代理機構將只發布13位的ISBN。所以,出版社將有兩年時間來完成10位ISBN到13位ISBN的升級。過渡期間內(2005~2007年),鼓勵出版社根據國際ISBN中心(International ISBN Agency)出版的《13位國際標準書號指南》為同一個文獻提供10位和13位的ISBN號。

新的國際標準書號在國際上簡稱“ISBN-13”。而前綴碼979將作為ISBN-13備用的新系列號碼,在978系列號碼用盡後開始啟用。在使用ISBN-13時,EAN-13條碼與ISBN-13數字碼需同時排列,且ISBN-13數字碼應排在EAN-13物品條碼上方,它包括國際標準書號的標識符“ISBN”、數字號碼以及數字號碼各標識組間的連字元“-”。而與物品條碼編碼相同的13位數字則應連續排列(無連字元和空格)在物品條碼下方,其前也無須添加國際標準書號的標識符“ISBN”。

ISBN:7-301-04815-7

EAN-13:978-7-301-04815-3

前綴978(代表圖書),中間一部分與ISBN相同,最後一位是校驗碼,校驗位的加權算法與10位ISBN的算法不同。具體算法是:用1分別乘ISBN的前12位中的奇數位(從左邊開始數起),用3乘以偶數位,乘積之和以10為模,10與模值的差值再對10取模(即取個位的數字)即可得到校驗位的值,其值範圍應該為0~9。

2007年1月1日以前,各國ISBN機構尚沒有分配完的10位的ISBN可以在前面加前綴978,一旦現有的10位的ISBN號用完了,新申請的ISBN號碼全部以979開始。即979前綴用於兩種情況,一是新建出版社首次申請ISBN和已有出版社在2007年1月1日以後申請ISBN號,二是如果以978為前綴的號碼先用完,那么就只能用979。

特點

申請國際期刊號(ISSN),可使刊物達到國際標準,得到聯合國的認可刊物名稱只要不重複,便可使用,如期刊名不變,則該期刊號長期有效。

國際標準期刊號可以準確、快捷的識別該期刊(報紙/雜誌等)的名稱及出版單位等。該系統在全世界大部分國家被使用,成為標準期刊的顯著標誌。(在部分國家或地區,一份標準的期刊出版物除配有國際標準期刊號外,同時要求配有本國或當地的期刊號,以便於管理)。

ISBN-10與ISBN-13之間的相互轉換算法  

1.從ISBN-10轉換為ISBN-13

下面以ISBN 7-302-12260-1為例,介紹從ISBN-10轉換為ISBN-13的具體步驟。

(1)從ISBN-10中去除校驗碼(即最後一位),得到一個9位數字7-302-12260

(2)在這個9位數字之前添加前綴978,得到12位數字978-7-302-12260

(3)使用模為10的校驗碼計算方法重新計算校驗碼。使用從第2步得到的12位數字,每位乘以相應的加權因子。將結果相加,得和為81將這個和除以模數10,得餘數為1,用標準模數減去餘數就可以得出校驗碼。這裡10減1得9把校驗碼添加到由第2步生成的12位數字後,於是,轉換成的ISBN-13就是978-7-302-12260-9

具體算法如下:9*1+7*3+8*1+7*3+3*1+0*3+2*1+1*3+2*1+2*3+6*1+0*3=81

81/10=8,餘數為1,10-1=9

注意:這個公式有一個例外,當餘數為0時,校驗碼即為0。

2.從以978打頭的ISBN-13轉換成ISBN-10
注意:只有前級為978的ISBN-13才有對應的ISBN-10。

下面以轉換成的ISBN 978-7-302-12260-9為例,轉換回ISBN-10。

(1)從ISBN-13中刪除前綴978和校驗碼,得到一個9位數字,即為7-302-12260

(2)重新計算校驗碼。使用從上面第1步中得到的9位數字,將每位數字與表2中相應的加權因子相乘。

將乘積相加,得和為153將這個和除以11,得餘數為10,用11減去這個餘數,結果就是校驗碼。這裡,11減去10得1,把校驗碼添加到從第1步中得到的9位數字的後面,於是,轉換成的ISBN-10就是7-302-12260-1

具體算法如下:7*10+3*9+0*8+2*7+1*6+2*5+2*4+6*3+0*2=153

153/11=13,餘數為10,11-10=1
注意:如果校驗碼的值為10,則套用羅馬數字X表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