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B

TVB

電視廣播有限公司(Television Broadcasts Limited),簡稱TVB,於1967年11月19日由利孝和、祁德尊、邵逸夫等人創辦正式開業。由於是香港首間獲得免費無線電視牌照的電視台,故一般被稱為“香港無線電視台”或“無線”、“三色台”,也是世界第一大華語商營電視台。全天候24小時為香港237萬個家庭提供免費及多元化的電視娛樂。在香港,無線電視的經營的五個免費電視頻道在平日黃金時段占有八成的收視份額,旗艦粵語中文電視頻道翡翠台更是全港收視人數最高的電視頻道;明珠台也是全港收視人數最高的英文電視頻道。從香港的免費電視起步,公司業務拓展至澳門、中國內地及台灣地區、北美洲、南美洲、歐洲、澳洲等全球各地,主要業務包括電視廣播服務、節目製作及節目發行及分銷,數碼媒體業務及書刊發行業務,為全球最大的中文商營傳媒之一。

基本信息

簡介

電視廣播有限公司(Television Broadcasts Limited,英文簡稱TVB;港交所:0511,OTCBB:TVBCY),是香港首間無線電視台,常簡稱為“無線電視”或“無線”,坊間又有“無記”、“三色台”之名。無線電視由利孝和祁德尊邵逸夫等人創辦,其經營的免費中文電視頻道翡翠台,啟播至今一直處於收視領導地位,是香港大眾文化中,重要的組成部份。此外,無線的節目(尤其是電視劇)多為各地華人所熟悉,甚至會傳播到其他東南亞地區,成為認識香港文化的一個視窗。

從香港的免費電視起步,無線最初只有員工約200人。發展至今,無線的業務已遍及各地,並涉足節目發行、收費電視、音樂、電影、出版等行業,屬全球最大的華語商營傳媒之一,擁有超過4500名全職雇員。

成立四十多年來,為全球最大的中文欄目製作商,擁有全亞洲最具規模的商業電視製作及營運中心,累計欄目超過800,000小時,建立了一個龐大的欄目寶庫。TVB擁有龐大的製作資源,旗下擁有眾多藝人、歌手和專業製作人員,欄目產量更高達每年16,500小時,其質與量都穩占全球中文電視欄目的領導地位。

無線由香港的免費電視起步,現時業務已遍及各地,漸趨多元發展,包括節目租賃、收費電視、音樂、電影、雜誌出版等,本地和海外業務各占約一半。無線現為全球股票市值最大的華語電視台,以及最大的華語節目供應商之一,在2007年的營業額就超過43億港元,2008年營業額超過44億港幣。

歷史沿革

(圖)第一代總部,另在鑽石山堅成片場設有錄影第一代總部,另在鑽石山堅成片場設有錄影

1965年,港英政府有意發出無線電視牌照,吸引有六個財團參與競投,結果由香港和英美資金組成的“香港電視”(即無線電視)投得。由於無線電視是免費廣播,觀眾因此迅速受落。

無線啟播初期本土製作並不多,以本地新聞節目為主,成為整個70年代最高收視的節目類型之一。另方面,港英政府在牌照上要求無線多播西方節目,而且無線當時的股東,包括美國廣播機構,所以這時期充斥大量粵語配音的外國節目。

1967年11月19日,翡翠台在當天9時直播第14屆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為香港首次的現場直播節目。16時,在尖沙咀海運大廈舉行啟播儀式,當時的總督戴麟趾乘坐直升機來臨主持。首任總經理是澳大利亞人貝諾(Colin Bednall)。

1968年,製作香港第一部電視連續劇《夢斷情天》,更首次利用人造衛星轉播奧林匹克運動會和1969年人類首次登入月球。

1972年6月18日,首次利用電子新聞採訪設備,報導香港翠屏道山泥傾瀉事件,領先全東南亞。

1973年,舉辦首屆香港小姐競選。

1976年,無線開拍第一套長篇連續劇《狂潮》,加上在1980年取消進口節目的規定,無線的本土製作自此大增。當時無線吸納了大量本土創作人材,建立起香港本土的電視文化,亦為無線的觀眾群打下基礎。1976年7月11日,以人造衛星全球轉播首次在香港舉行的環球小姐競選,全球觀眾逾五億人。

1980年,無線首任董事局主席利孝和因心臟病逝世,由另一大股東邵逸夫繼任,邵逸夫遂將自己的主力轉到TVB,利希慎家族亦漸漸淡出,但仍占董事局的一席位。邵逸夫接手之後,一方面減產電影,另一方面將清水灣影城的地皮租給TVB作錄影廠。

70至80年代是無線電視製作比較“茁壯”的年代。電視台間的競爭激烈,佳視啟播和亞視的“挖角”行動,導致部份幕後人和藝人流失,但最終無線仍能夠保持優勢,佳視開業約3年亦宣告倒閉。當時無線電視以創作為主導,因為盈利增長迅速,無線給予製作人較大的創作空間。

(圖)無線於1988年從廣播道遷入電視城無線於1988年從廣播道遷入電視城

1984年1月5日,香港電視有限公司(HK-TVB Limited)成為上市公司(當時“電視廣播有限公司”為其附屬公司),1985年成為香港恒生指數成份股。當時無線業務漸趨多元化,開始經營電視之外的生意。但因為政府收緊政策,例如實施“電視台股份二級管制”,不允許免費電視台是其他公司的附屬機構,觸發公司改組,“香港電視集團”一分為二,電視業務為主的電視廣播有限公司取代“香港電視”的上市地位,而其他非廣播業務就歸予“電視企業”。

80年代中至90年代,香港正處於滯脹時期,製作成本大幅上升,為了留住普羅大眾,電視製作走向通俗路線,難以像70年代一樣,兼顧“大眾”和“精英”的口味。整體的收視人口比例減少,促使無線電視進入制度化的年代,嚴格控制成本。節目製作過程的分工變得更細緻和具體,編導的自主性大為降低。例如在80年代,無線的監製、編導仍然是固定組合,到90年起轉用“流動制”,即編導等人會被指派到不同攝製隊,令製作人的工作排期更緊密,工作量更繁重。

1991年,政府禁止電台和電視台播放香菸廣告,加上印刷和其他新興媒體湧現,一同爭奪廣告費開支,使無線盈利受壓。

1992年11月,在銀禧紀念,舉辦全球首個華語電視廣播國際研討會(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prospect & challenges in Chinese Television Broadcasting),逾200位世界各地華語廣播業界代表參與。

2000年,方逸華升任無線董事局副主席,無線終於出現較大的轉變。在鞏固本土優勢同時,積極發展外地市場和拓展新業務,例如合辦演唱會和拓展外地合拍劇等。期間不少自製和外購的節目都受到觀眾歡迎,例如《大長今》和《金枝欲孽》等,基本保持了收視上優勢。還有奉行“制播合一”的無線電視,首次將節目創作交由獨立製作人負責,另一方面,無線開始製作一些具知識和思考性的節目,例如《向世界出發》、《細說名城》、《冰天動地》等,在節目類型上增添了一些新元素。

2003年無線電視遷入電視廣播城後,不足半年便開始裁員,以控制成本,但引起了員工的不滿。無線亦起用和擢升一批新的管理層,發展外地市場和拓展新業務。期間不少自製和外購的節目都受到觀眾歡迎,基本保持了收視上優勢。

2004年2月14日,裁減製作部門綜藝科約70個職位,引起香港職工會聯盟協助無線員工成立第一個職工會,更於2月16日發起“黑衣行動”表達不滿,並與資方在2月23日召開第一次勞資會議,反映不滿。

2004年,無線開展了收費電視業務,雖然經營困難下業務按年改善,但2007年無線就已經減持收費電視的股權。無線副董事總經理陳禎祥指,無線正追求更國際化格局,在海外尋找更多發展機會。而無線的外地業務比重,在1995年只占整體的兩成,增長至2006年已經接近一半。另一方面,因為邵逸夫計畫退休,甚至有意出售無線,加上無線逐步發展數位電視和流動電視,令無線進入了一個多元的新局面。

2007年12月31日晚上7時,正式啟動數碼地面廣播服務。

2008年8月,獲北京奧林匹克轉播有限公司邀請,參與製作奧運馬術比賽的電視直播,為香港廣播機構的第一次。

2008年11月8日,製作在澳門舉辦的第48屆國際小姐選美電視節目。

據媒體報導,TVB數碼頻道於2016年2月22日將高清翡翠台改為J5台,並在晚上8點半黃金時段播放國語新聞時,被細心的民眾發現使用的是簡體字字幕。有媒體注意到,報導內容的圖說、字幕全部使用簡體字,家用電視不論選擇繁中、英文或關閉字幕,均不能轉換字幕。這樣的舉動引發一些爭議,有網民稱,既然TVB是香港電視台,就應該使用粵語和繁體字字幕。一些激進團體稱,無線電視的國語新聞字幕用簡體字,正式完成“央視化”,此舉將使香港漸漸喪失文化主體性。香港“新民主同盟”議員范國威質疑稱,TVB未以香港觀眾利益為先,“謀殺本土文化”,且利用大台的地位強迫觀眾收看相關節目,將發起一人一信行動向相關部門投訴。截至23日下午5時,通訊局共收到逾萬宗投訴。通訊局稱,有關中英文字幕表達形式,本地免費電視節目服務牌照並無規管,由電視台自行決定。

公司總部

(圖)電視廣播城電視廣播城

1967年開台時,無線總部位於九龍塘廣播道77號,另設堅城片場拍攝節目。在1987年11月23日,鄰近的亞洲電視發生大火,摧毀該電視台大部份設施,無線電視遂暫借總部部份寫字樓作為緊急運作,直至對方遷回原址。

1988年,無線電視就租用電視企業和邵氏位於大埔仔的用地,建立清水灣電視城,並設16個錄影廠,作為電視台制播和行政的總部。而在1995年,電視城就發生嚴重火警,燒毀整個道具倉,其後需要在原址重建。

隨著租約到期,為取代原有的清水灣設施,無線電視於1998年開始籌劃興建新的總部,1999年4月,落實由清水灣電視城遷入將軍澳工業園,並於2000年3月8日,舉行動土儀式。至2002年8月,電視廣播城第一間戲劇錄影廠啟用,2003年10月12日正式開幕。

公司標誌

TVB BUDDYTVB BUDDY
無線啟播時,公司標誌最初沒有顏色,只是在圓角矩形內加上一個圓形,代表電視機,並配以英文簡寫“HK-TVB"或“香港”代表“香港電視有限公司 (HK-TVB Limited)”。1972年,無線開始以全彩色廣播,標誌添上電視的三原色(順序為:藍、綠、紅)橫線,表示正式進入彩色電視年代。1988年,香港電視有限公司改組。

旗下頻道

免費頻道

翡翠台(TVB Jade):1967年11月19日開播,TVB旗艦頻道,香港收視最高、影響力最大的電視頻道,提供新聞、電視劇、綜藝、動畫及訪談等多元化節目。

明珠台(TVB Pearl):1967年11月19日開播,全港收視率最高的英語電視頻道,重點播放外語連續劇、電影、體育比賽及資訊節目。 J2(TVB J2):2008年1月28日試播 6月30日正式開播,打造最適合年輕人的電視頻道,匯聚日、韓、台等地的潮流人氣節目,網羅最潮爆偶像劇、綜藝、娛樂、文化、生活資訊、音樂節目、以及亞洲火熱名牌動漫。

高清翡翠台(TVB HD Jade):2007年12月31日正式開播,香港本土唯一全日24小時廣播的免費高畫質電視頻道,主要播放TVB製作的高畫質電視劇、綜藝節目、紀錄片,以及外購紀錄片、外購電視劇等

互動新聞台(iNews Channel):2008年11月11日試播 2009年1月1日正式開播,提供24小時新聞、時事、體育、財經訊息,其中獨創的NewsBar互動資訊服務,讓觀眾能第一時間掌握天氣預測、港股走勢及即時報價等資料。

衛星頻道

TVB8:24小時國語廣播的娛樂頻道,每日主要播放娛樂、資訊、音樂及戲劇節目。 TVB星河頻道:24小時播放TVB製作的經典劇集及電視電影的衛星頻道。

其他頻道

亞太區:翡翠衛星台tvbj)(澳大利亞、東南亞);TVB韓劇台 (澳大利亞);TVB大富(日本);TVB Korea頻道(韓國);Astro華麗台Astro On Demand劇集首映(馬來西亞)

歐美區:無線衛星台 (歐洲);翡翠娛樂台 (美國);TVB Vietnam (美國);新時代電視(加拿大)

台灣TVBS:TVBS(無線衛星電視台);TVBS歡樂台TVBS新聞台;TVBS-Asia(無線衛星亞洲台)

無線收費電視

無線新聞台:由無線新聞部製作,是香港其中一條24小時新聞財經頻道。播放內容包括本地及國際新聞大事、新聞回顧、財經資訊、專題特輯等。

無線新聞2台:主要直播重要會議、大事和資訊,報導本地及國際新聞、社區新聞 無線兒童台:兒童及合家歡頻道,播放最新的合家歡及益智的卡通、兒童節目。

無線劇集台:主要首播或足本播放翡翠台播放過的外購劇,及翡翠台從未有播放的自製劇集。

無線音樂台:香港第一條以播放香港粵語流行音樂為主的頻道,搜羅全球最新最全的音樂錄影帶,播出獨家最新的音樂會或音樂特輯。

無線經典台:主要是重播無線的經典電視劇,回顧無線電視製作的綜藝節目,和專題介紹經典劇集的台前幕後。

無線生活台:全日放送生活資訊節目的頻道,包括健康資訊、娛樂飲食和生活時尚。

無線生活2台:全日制提供最新健康、娛樂飲食和生活時尚等諮詢,支持使用TVB互動平台。

無線娛樂新聞台:以娛樂新聞為主打,主要報導各地的影視娛樂新聞,播放各大娛樂頒獎禮和特備娛樂節目

Super998台:無線收費電視的資訊及宣傳頻道,內容包括所有頻道的宣傳片、電影新片速遞及各地旅遊風物誌等。

公司業務

香港業務

香港是無線電視業務的重心,占集團總收益的57%(2013年)。而香港的主要收入則來自免費電視頻道的廣告費,占有一定的市場份額,甚具代表性。由於廣告市場的興衰,往往受到整體經濟影響,所以無線電視的業績,某程度反映香港的經濟狀況。
除了免費電視外,而無線亦一度經營不少非廣播相關的業務,但曾經因為香港政府的政策轉變,導致公司分拆,電視與其他業務分道揚鑣。現時,無線電視亦有經營其他傳媒相關業務,例如收費電視、出版、網際網路,甚至衛星地面站業務。

內地業務

無線電視、華人文化產業股權投資(上海)中心(有限合夥)與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SMG)於上海正式組成名為上海翡翠東方傳媒有限公司(「TVBC」)的合營公司,藉此全力展推無線電視在中國的業務,當中包括發行無線電視節目予內地電視台和網際網路站、在廣東省管理和分銷無線電視頻道、代理無線電視香港頻道在內地的廣告銷售;及投資和分銷TVBC所製作的華語劇集。

海外業務

電視廣播(國際)(TVBI)在海外市場的業務發展相當成熟,除了透過衛星傳送設備、有線電視及網路電視在北美洲(美國)、歐洲和澳洲經營收費電視服務,更以不同渠道配合各類型合作模式,聯同世界各地電視台、特許分銷商及系統營運商,為全球合共逾三億家庭戶提供電視節目娛樂。

公司管理

(圖)TVB TVB
2000年至2006年,TVB的經營成本增幅並不顯注,甚至在2004年後回落,而營業額則在沙士過後續年上升,致使毛利率達59%。
不過,隨著進入數位電視投資的高峰期,總經理鄭善強亦表示高清製作的成本比以前高約10%,成本有上升的疑慮。但鄭氏相信,高清製作節目可吸引更多廣告客戶,並以更高價錢賣埠。而無線電視在07年協定出售部份收費電視股權,可攤薄虧損,該業務亦可望改善,以求儘快獲得盈利。
(圖)TVB TVB
TVB近年業務組合變化不大,香港業務仍然占整體業務的62%,而海外的業務亦占38%。相對於1983年,海外業務只占當時整體的5%。副董事總經理陳禎祥指,香港人口有限,市場空間不大,能投放的資源亦相對較少。無線正審視TVB節目在哪些海外地方受歡迎,再於當地尋求合適的夥伴。
(圖)TVB TVB
中國大陸業務占整體的比重不多,然而增長迅速,00年至07年增加185%,變化最為明顯。2007年起,無線不斷與大陸電視台合拍節目,包括《舞動奇蹟》、《蔡瀾逛菜欄》、《中華小姐競選》等。另外,中國中央電視台節目《朝聞天下》和《360°》亦在07年07月,和TVB合制新聞特備節目,介紹回歸十年的變遷和TVB的運作,更邀請總經理陳志雲講解香港現況,都有助大陸觀眾認識TVB。
(圖)TVB TVB
邵逸夫家族
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26%)
邵氏基金香港有限公司(6.23%)
方逸華(0.26%)
投資基金
Dodge & Cox(6.18%)
Marathon Asset Management(6.02%)
其他股東
利孝和家族
利乾(0.09%)
利陸雁群(3.95%)
利榮森(0.28%)
李達三(0.07%)
周亦卿(0.02%)
公眾股東(50.09%)

組織機構

董事
1.行政主席
陳國強
2.執行董事兼集團總經理
李寶安
3.非執行董事
王雪紅、羅仲炳、陳文琦、利憲彬、方逸華
4.獨立非執行董事
周亦卿、柯清輝、蕭炯柱、利乾、鄭維新、邱浩
監製及編導
1.主管
曾勵珍、何冠中、曾醒明、余謙信、余詠珊、彭濟材、樂易玲、黃華麒、陳瑞貞、梁健華、
曹紹濤、古卓保、何蕙鏛、謝偉光、袁志偉、黃淑明、何平、李德基、黃志謙、何哲圖
2.戲劇分部監製
戚其義、王心慰、莊偉建、梁材遠、徐正康、張乾文、徐遇安、林志華、羅永賢、潘嘉德、
黃偉聲、關永忠、陳維冠、文偉鴻、方駿釗、李艷芳、陳耀全、羅鎮岳
3.非戲劇分部監製
陳志球、張嘉玲、林志榮、衛世輝、梁儉恆、賴偉棠、黃中濠、賴偉業、李漢源、何小慧、
曾憲宗、霍澤基、林嘉穎、趙麗平、甄詠儀、麥鎮東、黃炳健、曾廣平
4.戲劇編導
林建祥、黃汝樂、羅俊偉、李文舜、尹之維、管國偉、冼燕芳、郭偉星、李健和、錢穎芝、
姚天堂、黃偉森、陳湘娟、梁耀堅、施俊傑、許瑞平、鍾國強、黎繼明、黎柏堅、邱南隆、
羅鎮岳、陳志江、鄭永基、林子欣、吳冠宇、鄺錦宏、王偉仁、張永豪、翁文榮
5.戲劇編審/編劇
司徒錦源、劉枝華、歐冠英、黃國輝、瑪莉、吳肇銅、陳靜儀、葉廣蔭、梁恩東、冼翠貞、
彭美鳳、龍文康、張靜雯、陳金鈴、邵麗瓊、羅宗耀、關頌玲、林忠邦、湯健萍、石凱婷、
雷秀蓮、盧美雲、鍾正龍、翁善瑩、陳寶燕、沈立強、黎家明、鄭忠泰、冼淑梅、霍婉君、
周天智、梁絲韻、沈芷凝、譚翠珊、黃靜雯、楊詠瑩、徐樂思、葉天成、鄧斯婷、楊雪兒、
張仲恩、邱福慶、陳錦雯、容子棋、張應偉、吳沚默、伍立光、曾保華、梁健邦、谷軒龍、
黃秉怡、萬宇衡、區嘉慧、伍婉瑩、馮靜雯、張宗齊、譚劍偉、黃小龍、梁志賢、關炳洪、
張雪菊、章美英、馬俊縈、呂正清、潘凱恩、何永年、羅雲芳、蔡幸江、區彥媛、方慧兒、
曾漢、張慧瑜、溫淦鋒、林雪君、黎倩儀、馬焱、劉偉傑、蔡怡、梁漫之、張啟榮、
高慧敏、陳海強、李懿凌、徐達初、陳寶華

劇力萬鈞

從1967年11月19日TVB建台之初首部劇集《夢斷情天》到現在,歷年來TVB所推出的電視劇集接近1500部,超過8萬多小時。這當中包含形形色色的各類題材,涉及了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溫馨鄰里劇、處境喜劇、小品式劇集、單元劇、時裝愛情劇、古裝武俠劇、青春勵志劇、懸疑推理劇、偵探緝兇劇、警匪劇、各類專業題材劇以及電視電影,可謂應有盡有。完全能滿足各個層次、各個年齡段的觀眾。而且這些劇集當中不少還成為了“經典”,變成了觀眾心目之中不可磨滅的“記憶”,同時也創造了多個收視奇蹟,為TVB帶來極大的口碑和榮譽。

【第一個十年】《書劍》開武俠劇先河“香帥”拈花
以1976年TVB首部金庸武俠劇《書劍恩仇錄》的誕生為分界點,在第一個十年里,TVB為以後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早年的TVB電視劇中包括自製的首部長篇彩色電視劇《煙雨濛濛》(1973年)以及首部金庸武俠劇《書劍恩仇錄》(1976年),這兩部電視劇捧紅了TVB最早的當家小生———鄭少秋。

鄭少秋最紅的劇集應當是後來的《楚留香》系列以及《戲說乾隆》系列,但他出演的這套長達百集的《書劍恩仇錄》在TVB的歷史上格外惹眼。該劇由鄭少秋一人分飾兩角,更集合了鄭少秋、汪明荃、余安安等一批當時TVB的大腕,是TVB製作的首部金庸武俠電視劇。《書劍恩仇錄》由TVB為了抗衡當時勢頭正旺的香港佳視電視台而特別製作。

【第二個十年】《射鵰》打造巨星神話“五虎”下山
《上海灘》
TVB明星陣容龐大的這10年裡,電視已然成為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此時的TVB電視劇不再集中於香港、廣州這些粵語地區播放。。第一部進入內地觀眾視線的TVB電視劇是1984年播出的《射鵰英雄傳》,由黃日華與翁美玲主演《上海灘》。在1978年佳視倒閉之時,TVB收購了幾乎所有金庸作品的改編權。因此,內地觀眾在上世紀80年代看到的200多部香港電視劇中80%以古裝為主,《天龍八部》、《神鵰俠侶》、《雪山飛狐》、《俠客行》、《倚天屠龍記》、《鹿鼎記》等TVB武俠劇風靡全國,成為在內地電視劇製作薄弱的1980年代最佳的大眾娛樂方式。另一部1980年代在內地引發萬人空巷收視熱潮的TVB電視劇是周潤發、趙雅芝主演的《上海灘》。

當時的TVB已經形成了鄭少秋、萬梓良、周潤發與“五虎將”兩代小生班底之間的對壘。在1983年的綜藝節目《星光熠熠勁爭輝》上,苗僑偉、湯鎮業、黃日華、劉德華、梁朝偉合演“雜技”,TVB首次掛出了“五虎將”的旗幟。

【第三個十年】《大時代》掀商戰劇熱潮小生走高
風光一時的“五虎將”在1985年的《楊家將》大聚首之後,因為約滿相繼離開。TVB之後儘管也曾再度翻拍金庸武俠劇,但水準及受歡迎程度都不及上世紀80年代,取而代之的是一批警匪劇和倫理劇:《獵鷹》、《警花出更》、《流氓大亨》、《火鳳凰》、《義不容情》、《我本善良》、《灰網》、《法網柔情》、《大班密令》、《幹探群英》……這些電視劇成了內地觀眾的新寵。

進入20世紀90年代後,TVB的編劇們把目光更多地投向了現代都市題材,各行各業的人與事幾乎都有所涉及。內地觀眾在這段時期內接受了《壹《大時代》號皇庭》、《刑事偵檔案》、《陀槍師姐》、《烈火雄心》、《衝上雲霄》等電視劇,同時也開始接受一批新的TVB面孔:陶大宇、吳啟華、羅嘉良、歐陽震華、宣萱、陳慧珊、林保怡等。

20世紀90年代,TVB的商戰劇崛起,《大時代》、《笑看風雲》、《天地男兒》等劇給了平民百姓憧憬豪門恩怨的遐想,展示了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的香港。至今還有不少人記得1992年的《大時代》中的“小猶太”,記得其中丁蟹一家跳樓的場面……“大時代”後,1994年的《笑看風雲》依舊由鄭少秋主演,並加入了鄭伊健、郭晉安、郭藹明、陳松齡、古巨基等年輕演員。“風雲”過後,TVB的商戰劇產量越發走高。與此同時,TVB的當紅小生劉青雲、羅嘉良、張智霖、古天樂、鄭伊健、郭晉安等也都從《天地男兒》、《天地豪情》、《歲月風雲》等商戰劇里逐漸成熟起來。

【第四個十年】《金枝欲孽》翻身“厚黑”暢銷

2000年,100集的《創世紀》重磅推出,耗資高達1億港元,幾乎動用了TVB全台的精英,延續了之前一個10年TVB商戰劇的輝煌。不過,彼時的商戰劇已然在後亞洲金融風暴時代失落了氣魄。近年來TVB已經不大拍這類題材,2006年推出的《酒店風雲》雖然演員陣容尚可,劇情也沒有大的紕漏,可是其中鬥來鬥去的焦點不過是一座酒店,與《大時代》中驚心動魄的人心角力相比,格局無疑小了很多;簡單的家族關係比之《天地男兒》中蔚然壯觀的角色群像,在場面上也遜色不少。

之後,TVB讓人印象深刻的劇作逐漸減少,直到2004年在香港推出的《金枝欲孽》,在當時與韓劇的爭鬥中打了一次漂亮的翻身仗。儘管從首播之時起,該劇就被指責與韓劇《女人天下》相似,但是該劇一經播出,把《金枝欲孽》形容成港版《女人天下》或港版《大奧》甚至港版《大長今》都成了“不著四六”的論調。《金枝欲孽》是女人在皇宮這個特殊舞台的真人秀,它把女性在逼仄空間的相處之道展現得淋漓盡致,把現代社會辦公室甚至演藝圈的爭鬥放在清宮背景中上演,它《金枝欲孽》折射的東西遠離這個時代又無比貼近這個時代。

一部《金枝欲孽》代表了香港電視劇的再度翻身,當年的香港電視界毫無懸念地成了“金枝欲孽年”。《金枝欲孽》不僅在播映期贏盡收視、口碑,在當年TVB台慶頒獎禮上更贏得了幾乎所有大獎。它讓黎姿和鄧萃雯鹹魚翻身,讓佘詩曼鞏固一姐地位,讓林保怡戲約不斷,讓TVB的廣告收入“豬籠入水”。加上湖南衛視的力推,令《金枝欲孽》再次帶動起香港電視劇在內地的行情,劇中幾個主角的名字一度令年輕人將身邊人對號入座,《黑厚學》一度暢銷,幾個內地觀眾原先並不熟悉的TVB花旦人氣急升。由此,內地電視台開始全面復播港劇,沉寂多時的香港清裝劇再度復甦。

綜藝娛樂

除了其製作的電視劇遠近馳名之外,TVB所製作的大型晚會、綜藝節目同樣是非常出名的。從“歡樂今宵”起,綜藝節目成了TVB的鎮台之寶。“歡樂今宵”也是亞洲華語地區首創的綜藝節目,節目創立初始的意旨是為了消磨港人的業餘時光。環節奇思妙想、主持妙語連珠,打出了節目品牌,從此TVB的綜藝節目一發而不可收。TVB每年製作的節目類型多種多樣,包羅萬象。

選秀活動

TVB每年都會舉行的選秀活動包括“國際中華小姐競選”、“香港小姐競選”、“香港先生選舉”,歷年的選秀活動港姐競選LOGOTVB都會費盡心思,務求讓觀眾看得開心,看得新鮮;就如1998年的港姐競選就移師到新落成的香港赤臘角機場舉行;而2000年的華姐競選也把賽場搬到了美國賭城拉斯維加斯的凱薩皇宮大酒店中舉行,在當時引起了不少的轟動。

其中的“港姐競選”可以說是歷史悠久,從上世紀的1973年起一直舉辦到現在。其出現為演藝圈輸送了不少演藝人才,同時也成為了女性進入娛樂圈的跳板,成為她們豐盛人生展開的開端。在香港,港姐的地位也非常突出的,每年的得獎佳麗都肩負著宣傳香港的使命,到世界各地進行親善訪問,同時,歷年的冠、亞、季軍將分別代表香港參加每年的世界小姐、國際小姐以及環球小姐等的國際性選美活動。

籌款晚會

《歡樂滿東華》籌款晚會也是TVB自辦節目中的重要一環。TVB每年舉辦的籌款綜藝節目,數量之多,為其他地方少見。如《星光熠熠耀保良》、《博愛歡樂傳萬家》、《慈善星輝仁濟夜》、《明愛歡樂暖萬家》、《歡樂滿東華》等。各路明星名人參與其中,表演環節包括特技驚險表演、慈善拍賣、粵劇折子戲表演、流行歌手表演等。其中,以每年12月舉辦的《歡樂滿東華》歷史最為悠久,現己被金氏世界紀錄大全列為全球最長壽的電視慈善籌款節目。《歡樂滿東華》跟其他慈善機構的電視籌款節目不同,從晚八點一直直播至翌日凌晨三、四時,節目時間長達七至八小時。累計至2007年,無線共為各慈善機構,籌得超過28億港元。

遊戲節目

TVB廣受觀眾歡迎的遊戲節目多不勝數,經典的就有“阿叻”陳百祥的《運財至叻星》,曾志偉的《獎門人》系列,肥姐沈殿霞的《公益金屋開心SHOW》,而每年都會有一個大熱的遊戲節目推出,如《殘酷一叮》、《15/16》、《味分高下》、《亮相》、《美女廚房》、《一擲千金》、《百法百眾》等,基本上這些節目的推出都必定會掀起一番熱潮。其中,風頭和受歡迎程度最高的當推志偉的“獎門人”系列了,從1994年推出第一輯《超級無敵獎門人》歷經14年的革新到現在的《鐵甲無敵獎門人》,每次“獎門人”的捲土重來都必定能帶來收視的熱潮。

音樂盛會

TVB的成功除了電視劇和非戲劇性節目的出色之外,在音樂領域同樣是香港的老大,每年它與另外三大電子傳媒機構(香港電台、商業電台、新城電台)共同頒發音樂領域的“傳媒性大獎”。 此外,在電視台音樂節目方面更是無與匹敵,

目前勁歌金曲TVB壟斷了香港地區98%歌手的歌星契約,歌手們的新歌MV、音樂特輯幾乎都由TVB一手包辦。而且歷年來它也製作不少音樂類節目,並且不斷地在革新,《勁歌金曲》成為全球最長壽的音樂節目。以前一年四次的《勁歌季選》到現在一年兩次的《勁歌優秀選》都是歌手們獲獎的“兵家必爭之地”,至於年度終極頒獎典禮——《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則更是歌手們重要的年度成績單,當中的“最受歡迎男女歌手”以及“金曲金獎”更是代表了香港樂壇的最高獎項,是歌手們所夢寐以求的。

兒童節目

作為一個提供全方位電視節目的傳媒機構,TVB也十分關注到下一代成長,從1992起每年暑假都會舉辦“TVB兒童節”。當中包含多項活動,包括每年的《兒歌金曲頒獎典禮》。另外,歷年來也製作不少兒童節目,給廣大少年兒童觀眾提供了課餘消閒節目,從《430太空梭》到《閃電傳真機》《至NET小人類》再到現在的《放學ICU》。兒童節目陪伴了數代人的成長,而且兒童節目也並非是受人忽視的荒漠,當年不少“名人”都是出身於兒童節目的,就如“星爺”周星馳和朱茵等。而且TVB除了四出搜購卡通片之外,也嘗試自己製作卡通片,如之前的〈成語動畫廊〉以及動畫版〈神鵰俠侶〉。而自從旗下的收費頻道開播後,TVB也加大了製作兒童節目的力度,務求讓不同年齡層次的觀眾都能從TVB節目之中找到自己的“所需”。

資訊文教

TVB新聞及資訊部製作的無線新聞秉承“事事關心,嚴謹認真”精神,為觀眾帶來最新鮮的資訊。著名品牌時事節目《新聞透視》、《星期N檔案》(節目名稱隨播出當日為星期幾而改變)深受好評 ,《東張西望》等娛樂資訊節目,《日日有食神》《蔡瀾嘆名菜》等飲食資訊節目,《向世界出發》《細說名城》等人文旅遊節目,《最緊要好玩》《現代塵世美》等旅遊資訊節目、《最緊要正字》《謎》等文化資訊節目,《光影流情》等歷史資訊節目,《更上一層樓》等地產資訊節目,《都市閒情》《天賜良源》等生活資訊節目,務求滿足不同觀眾群體的收視需要。 財經分析節目《財經透視》、《交易現場》,緊貼大市,回顧每星期港股走勢,並請來專家分析未來一星期大市去向,為股資者掌握先機。無線新聞部多年來創製高質素新聞節目,在國際間屢獲殊榮,奪得超過92個獎項;其中在1997年、2002年兩度榮獲“皮博迪大獎”。

星光台慶

無線的台慶日定為每年的11月19日,而在此之前無線就已進入台慶月,“台慶月”在每年10月開始至11月中舉行。TVB於每年9月底到10月初會由行政主席邵逸夫爵士在應屆香港小姐陪同下主持《台慶亮燈儀式》,意味“台慶月”的正式展開。在“台慶月”期間,TVB會舉辦一連串節目慶祝台慶。

台慶口號

TVB自1982年開始便為台慶創作口號,帶出來年目標,以及增強台前幕後員工的士氣。每年都會有一個新口號誕生,貫穿台慶前後。而無線電視城門口也會豎起新一年的台慶LOGO直到次年台慶。至於台慶口號,其中1996年首次以全台藝員一同喊出的台慶口號“全力以赴 做到最好”最為經典,並於“台慶月”廣告時段內不斷播放,令人留下深刻印象,故一直被沿用至今,此外,此口號亦成為香港人打氣時的慣用語。近幾年來比較響亮的口號是“香港力量更強”(2004)“人氣所在創新天”(2005)“走在最前精彩39年”(2006)以及40周年的“心在香港,盛世最強”。

另外,由於4字被指不好意頭及8字為好意頭,故每逢個位數是4或7的周年會被改成“邁向/邁進”下一年,例如把“34周年”改成“邁向35年”,把“37周年”改成“邁進38年”。

台慶劇

每年於“台慶月”播放的電視劇稱為“台慶劇”,TVB會選出陣容及製作強大,並預計能得到高收視的自製劇集為“台慶劇”,以加強tvb於“台慶月”的氣勢。這是無線的特色之一。關於歷年台慶劇誰屬,其實每年TVB在台慶亮燈儀式和各大宣傳片上都有公布,並配以一系列宣傳活動。

提起最著名的台慶劇《楊家將》(1985年11月)相信會永遠成為香港電視史上獨一無二的神話。該劇集合周潤發、鄭少秋、萬梓良、黃日華、梁朝偉、劉德華、苗僑偉、湯鎮業、張衛健、吳鎮宇、鄭裕玲、張曼玉、汪明荃、趙雅芝劉嘉玲、曾華倩、周海媚、毛舜筠、戚美珍、邵美琪等眾多一線明星及十多個最有份量的甘草演員一同演出一個五小時的短篇劇,規模空前絕後,是TVB有史以來參演明星最多的電視劇。

台慶盛典

每年在台慶日當天舉辦慶祝晚會。每年台慶會舉辦三大盛會“翡翠歌星賀台慶”(一般是11月第一個周末)“萬千星輝頒獎典禮”(台慶前一個周末)“萬千星輝賀台慶”(台慶當天)。1997年無線開始舉辦台慶評選,2006年起台慶頒獎禮與台慶晚會正式分家,在台慶前一星期會舉行“萬千星輝頒獎典禮”率先公布本年視帝、視後。近年來固定下的獎項包括最佳男女主角、配角,我最喜愛的電視角色,飛躍進步男/女藝人,最佳綜藝資訊節目、最佳節目主持、最佳劇集等。另外,無線一般都用台慶期來劃分年度,決定劇集參加哪年的台慶評選。例如2006年《賭場風雲》在11月推出,因演員陣容強大,並沒有參加去年的評選,而自動進入2007年的評選。不過這一慣例在2007年率先打破,三部台慶劇有兩部參與2007台慶頒獎角逐。

收視概況

經典劇經典劇
“收視率”作為衡量一個電視節目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標,它的高低能決定電視台的收入以及未來節目的製作方向,香港地區自1991年10月以來,改以設定個人收視紀錄系統來計算電視節目的平均收視。2013年,香港地區一個收視點代表64,200名觀眾(總電視人口之1%)。2013年,TVB的旗艦頻道翡翠台平日於黃金時段(晚上7時至11時)平均可以錄得23點收視。自1991年香港電視界採用個人收視調查儀記錄收視以來,TVB劇集收視最高記錄為2005年5月1日韓劇《大長今》大結局、2008年9月21日《溏心風暴之家好月圓》大結局、2009年11月29日《宮心計》大結局創下的50點。但按收視人數來計算,《家好月圓》(314.7萬)、《宮心計》(318萬)創造的50點收視仍不及《大長今》(329萬)。由於《大長今》的收視記錄至今無港劇能破,故其一直是港劇追趕的收視標桿。(註:收視冠軍由劇集平均收視計算,並不取決於該劇集取得的最高收視。例如07年《溏心風暴》最高取得48點收視,但從平均收視(32.25點)計仍不敵33點的《師奶兵團》,故《師奶兵團》為07年度的收視冠軍)。
1995年至2014年TVB電視劇年度收視冠軍
年份 劇名 監製 備註 平均收視 最高收視
1995 刑事偵緝檔案 潘嘉德 32點 38點
1996 西遊記 劉仕裕 36點 44點
1997 大鬧廣昌隆 楊錦泉 36點 45點
1998 天地豪情 戚其義 35點 45點
1999 狀王宋世傑Ⅱ 徐正康 32點 42點
2000 十月初五的月光 徐遇安 36點 46點
2001 小寶與康熙 外購劇 36點 46點
2002 齊天大聖孫悟空 外購劇 34點 40點
2003 戇夫成龍 黃偉聲 37點 48點
2004 棟篤神探 徐正康 33點 39點
2005 大長今 外購劇 36點 50點
2006 女人唔易做 潘嘉德 33點 41點
2007 師奶兵團 林志華 33點 42點
2008 溏心風暴之家好月圓 劉家豪 35點 50點
2009 宮心計 梅小青 35點 50點
2010 公主嫁到 梅小青 34點 45點
2011 法證先鋒3 梅小青 33點 43點
2012 護花危情 劉家豪 31點 39點
2013 衝上雲霄II 陳維冠、歐冠英 31點 41點
2014 使徒行者 文偉鴻 30點 35點

榮譽獎項

近幾年,TVB製作的各類電視節目及宣傳短片等屢獲殊榮,至今已經獲得三百多項國際重要獎項。1997年,TVB入選亞洲五十年間最具競爭能力企業、全港二十大傑出商業機構及亞洲二百家卓越公司;2001年,TVB獲得美國國家廣播協會頒發的“2001年國際廣播卓越大獎”。

至今,香港無線電視仍舊是全球唯一一家能夠全面覆蓋兩岸三地的華語電視媒體,並且是全球第一家能夠在香港、澳門、中國大陸、台灣均能得到當地政府批准,合法落地,進入兩岸四地千家萬戶的電視媒體,並透過龐大的海外發行,覆蓋全球,因此“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香港無線電視的節目”。在香港,無線電視是第一家免費電視台,歷經四十多年,依然保持香港一半以上的電視收視人群,稱霸香港電視業半個世紀,培養出台前幕後的華語影視製作團隊數以百計,當今華語影壇、視壇、歌壇的多位耀目藝人,都是出師自無線電視旗下的藝員訓練班。

在澳門,無線電視和其台灣分公司無線衛星電視台(TVBS)一直能在澳門電視網路播放,平均坐擁超過八成澳門電視觀眾。

在中國大陸,無線電視是第一批獲得中國國家廣電總局批准,合法落地中國的境外電視媒體。在中國廣東珠三角地區,從市民自發安裝魚骨天線,到各地有線電視網路傳輸,無線電視的節目早已在中國廣東等粵語地區深入民心,膾炙人口。而多年來,中國各地觀眾,均可透過各種方式,收看過無線電視的各類節目,其中無線電視出產的香港電視劇,可以說是有華人的地方,都曾播放過。

在台灣,TVBS也膾炙人口,打破台灣傳統老三台的電視格局,成功把香港電視管理和製作模式推廣到台灣,為台灣市民帶來電視節目多樣化。TVBS見證台灣改朝換代,占有台灣電視界極高的收視率,為台港電視業交流作出不懈努力,也是台灣媒體政治的第一見證和締造者。

香港無線電視的資料片倉,更是華人社會影像寶庫,收藏超過40萬珍貴的影視、廣告、新聞等節目的母帶。

社會影響

電視劇文化影響著香港其他普及文化事業。70年代後期,一批受歡迎的無線製作人進軍影業,例如徐克、許鞍華等,推使香港進入新浪潮電影年代,而現今著名的導演、編導例如杜琪峯、王家衛、韋家輝等,很多都是無線出身。明星、演員方面,如周潤發周星馳張曼玉梁朝偉劉德華吳鎮宇等,都各自投身各地的影視歌事業。可見無線培養演藝人,都已經成為了香港影視界的主力人物。

另一方面,在1974年,無線劇集《啼笑姻緣》首次使用粵語主題曲,被視為香港粵語流行曲發展的里程碑。劇集的主題曲流行之餘,歌星亦得以在電視上曝光,互相推動發展,令本土音樂得以發展,自1978年起,獲得白金銷量的本地唱片,就超越了外國的音樂唱片。

但有評論認為,以往製作的處境式喜劇,透過小人物的日常生活諷刺時弊,引起普羅觀眾的共鳴。而近年反映基層民眾生活的電視劇“幾乎絕跡”,又指《妙手仁心》等過度標榜中產生活,《金枝欲孽》、《溏心風暴》著意描寫上流社會的勾心鬥角,製造了觀眾對中產生活的錯誤嚮往和想像,輕視了日常生活中可以找到的樂趣和價值。

特有名詞

監製

在TVB出品的劇集中,監製的重要性就相當於電影的導演,從故事大綱的確定,到演員的選拔,再到具體的製作,所有事務都離不開監製。可以說,一部劇的成敗得失是直接由監製決定的,換言之,監製就是TVB劇的掌舵人。現在仍然效力於TVB的電視劇監製包括戚其義、梁家樹、劉家豪、李添勝、王心慰、關永忠、徐遇安、唐基明、梅小青、潘嘉德、梁材遠、張乾文、黃偉聲、林志華、曾勵珍以及羅鎮岳、羅永賢、莊偉建、,其中每監製都有自己所擅長的領域,如戚其義的商戰劇,李添勝的武俠歷史劇,潘嘉德的刑偵劇,徐遇安的喜劇,劉家豪家族的劇,梅小青的家庭溫情劇等,這也為TVB的劇集提供了各種各樣不同的風格。

編審

既然監製的重要性相當於導演,編審就是編劇的權力了。劇本的核心在於編審,至今還在為無線電視效力的編審有張華標、賈偉南、陳靜儀、周旭明、邵麗瓊、蔡婷婷、黃育德、鮑偉聰、李綺華、梁敏華、歐冠瑛、劉彩雲、朱鏡祺、薛家華、劉枝華吳肇銅陳金玲葉世康、黃國輝、孫浩浩、羅宗耀、梁恩東、蔡淑賢、盧美雲等。最為人熟知的是張華標(溏心風暴系列主編)及賈偉南(宮心計)、陳靜儀(法證先鋒)、周旭明(珠光寶氣、創世紀等)協助監製完成了各套經典劇集。

海發劇

俗稱“倉底貨”,指無線那種海外發行很長時間,但卻一直未在TVB翡翠台黃金時段播映的劇集。一般這種劇集的問題在於劇情簡單,班底較弱或者是劇中演員存在契約問題,又或者是檔期問題而率先在海外發行,例如《盛世仁傑》《布衣神相》《驚艷一槍》《街市的童話》等。當然海發劇也有重見天日的一天,比如09年的《碧血鹽梟》因與熱播劇《巾幗梟雄》為同一主創班底,故能在半年後在翡翠台播出;而07年的《強劍》和08年的《搜神傳》也都是先海發再在回到本地播出的例子。2006年TVB曾經在午夜時段設定翡翠首映劇場,播出一些無線的海發劇。TVB旗下的收費頻道無線劇集台也會定期播出一些海發劇,例如08年播出的《蘭花劫》、《千謊百計》、《上海傳奇》。而馬來西亞AstroDemand也成為TVB海發劇播放的其中一個平台,由於該頻道是以播放港劇為主的頻道,當翡翠台播放外購劇集或播放之前的海發劇時,該頻道就會播放TVB的新海發劇如《碧血鹽梟》《仁心解碼》。

部頭約

目前TVB的藝人簽約分為三種:“部頭約”、“經理人契約”、“代理人契約”。過往TVB藝人皆以“部頭約”聘用,即以“節目時數”計算薪酬,亦不會為藝人規劃電視台以外的工作。之後,無線推出“經理人契約”,即由TVB任經理人統籌藝員的所有工作,除節目酬金外,並提供固定月薪。在2003年TVB推出設立“代理人契約”,雖然代理人契約沒有包薪,但無線也會為代理人契約藝員爭取其他在外的演出機會。簽“部頭約”的藝人每年需要為TVB拍一定數量的劇集,其餘時間藝人可以向外發展。剛出道或還未紅的藝人一般都會簽全經紀人契約,而一些資深的,已經走紅的藝人往往會簽部頭約。

大結局

一般TVB劇集的大結局通常以預先確定的故事為結局,但某些收視高或受注目的劇集會因應觀眾的意願而作修改,製作另類的大結局故事。例如《古靈精探》的“生死大結局”,讓觀眾投票決定男主角的最終命運。一般情況下,大結局的收視比平時高,如有極吸引的劇情,收視可望達最高點。部分TVB的電視劇,由於其製作費高或收視高時,通常預留兩集或將最後一集加長為兩小時,放在星期六、日的黃金時段播出以衝擊收視高點,或藉此打擊亞視本港台的節目收視,是TVB的常用手段。而近年來也有在星期五晚將一檔劇集暫停播出,另一檔連播兩集大結局的做法。

爭議

股權變更

2010年9月,盛傳恒基地產主席李兆基(四叔)出價90億洽購TVB,當時當事雙方均無回應。9月27日,恒基發言人證實李兆基長子李家傑正以私人名義與TVB洽商購入邵氏名下的TVB股權,並強調四叔不知詳情,亦與事件無關。TVB當晚亦發出通告,確認有人正洽商邵氏兄弟的股份,涉及股份不超過30%。至於李家傑牽頭的財團來頭亦不簡單,有傳阿里巴巴的主席馬雲及復星國際主席郭廣昌均以私人名義投資。

香港廣播事務管理局表示,任何股權併購交易的商業活動,一旦涉及控股股東出現變更,均需要事前遞交申請,而現階段該局未有接獲電視廣播提出有關申請。

2011年3月31日TVB宣布,接獲邵氏兄弟通知,已出售所持26%具表決權的TVB股權予由陳國強、王雪紅及ProvidenceEquity三方組成的財團,並於3月31日獲廣管局批准交易。同時,邵氏基金已將公司2.59%股權,饋贈予數家教育及慈善機構。饋贈完成後,邵氏基金的持股比率將降至3.64%,而TVB副主席方逸華的持股量則為0.26%。

遭遇投訴

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即無線TVB)旗下電視台在播放國語新聞時,出現簡體字字幕,在香港社會引發爭論。這樣的舉動引發一些爭議,有網民稱,既然TVB是香港電視台,就應該使用粵語和繁體字字幕。一些激進團體稱,無線電視的國語新聞字幕用簡體字,正式完成“央視化”,此舉將使香港漸漸喪失文化主體性。香港“新民主同盟”議員范國威質疑稱,TVB未以香港觀眾利益為先,“謀殺本土文化”,且利用大台的地位強迫觀眾收看相關節目,將發起一人一信行動向相關部門投訴。截至23日下午5時,通訊局共收到逾萬宗投訴。通訊局稱,有關中英文字幕表達形式,本地免費電視節目服務牌照並無規管,由電視台自行決定。

活躍於TVB螢屏的男演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