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A超大天文望遠鏡網路

SKA超大天文望遠鏡網路

地球是個球體,位於不同地方的天文望遠鏡只能看見不盡相同的一片天空。為了彌補這個缺陷,全世界天文學界正在合作共建“SKA”超大天文望遠鏡網路,實現對星空的全面監測。

形成由來

SKA超大天文望遠鏡網路SKA超大天文望遠鏡網路

歐洲、南非和澳大利亞的天文觀測人員正在實施一個國際合作項目,目標是將這三地的天文望遠鏡連成一個觀測網路,實現對星空的全面監測。

英國南安普敦大學2011年1月2日發布公報說,該校天文學教授羅布·芬德已獲得歐洲研究委員會的300萬英鎊資助(1英鎊約合1.5美元),負責協調這個名為“4PiSky”的國際合作項目。該項目將連線歐洲的“LOFAR”低頻陣列望遠鏡、南非的“MeerKAT”厘米波射電望遠鏡和澳大利亞的“ASKAP”平方公里陣列射電望遠鏡,對整個天空進行協同觀測。

2011年1月,全世界天文學界正在合作共建“SKA”超大天文望遠鏡網路,歐洲、南非和澳大利亞的這個觀測網路可為“SKA”的建設提供有益借鑑。

作用效果

過去的天文望遠鏡往往是單打獨鬥或僅形成局部網路,受地域限制,它們都只能觀測星空的很小一部分,許多重要天文事件可能因此未被發現,而將世界各地的天文望遠鏡連成網路後,可以更加全面地觀測整個星空,減少“魚兒漏網”的幾率。此外,在某一重大天文事件發生時,也可通過寬廣的觀測網路來抵消地球自轉的影響,利用各地望遠鏡持續不斷地觀測。
據介紹,這個項目中的天文望遠鏡都是射電望遠鏡,主要觀測天體發出的“射電波段輻射”,為進一步加強觀測能力,該項目還將與其他一些地方的光學天文望遠鏡和國際空間站上的X射線望遠鏡合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