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BC中心球館

SBC中心球館

SBC中心球館是一室內體育館,2002年完工,由地方銷售稅款的一億八千六百萬美元作為投資,是NBA聖安東尼奧馬刺隊、WNBA聖安東尼奧星隊、AHL聖安東尼奧狂暴隊的主場球館。夏天用作籃球比賽時座席為18,797個,冬天用於冰球比賽時座席約13,000個。內有50套豪包箱。由以聖安東尼奧為總部的SBC通訊集團用四千一百萬購置了二十年的冠名權。

基本信息

場館資料

SBC中心球館是現NBA球隊聖安東尼奧馬刺隊的主場球館

聖安東尼奧馬刺隊

主場所在城市:德克薩斯州聖安東尼奧市
主體育館:SBC中心球館(SBCCenter)

場館容量

建成時間:2002年
容納觀眾人數:18797人

場館簡介

SBC是一室內體育館,2002年完工,由地方銷售稅款的一億八千六百萬美元作為投資,夏天用作籃球比賽時座席為18,797個,冬天用於冰球比賽時座席約13,000個.內有50套豪包箱.由以聖安東尼奧為總部的SBC通訊集團用四千一百萬購置了二十年的冠名權。

場館使用

SBC中心球館馬刺隊徽
原馬刺用1993年開張的阿拉莫體育館作主場,但因其是為美式足球所設計,可容納50,000-77,000個觀眾,每次用於籃球比賽時要隔開一多半,效果也不太好,所以引起球隊和一些馬刺球迷的不滿,馬刺和拜爾縣(BexarCounty)政府(為聖安東尼奧屬下各縣中最大的一個,相當於中國城市中的區)進行了數年的談判,並威脅如無新球場,馬刺將搬離聖安東尼奧.最終達成了聯合興建新球館的協定,包括聖安東尼奧每年有權套用SBC中心進行一次近兩周的畜牧展示,明年的展期將為二月三日到十九日,這也是為什麼馬刺隊每年都有一次長客場的原因,近幾年馬刺每次的長客場均勝多負少,也為更好的參加季後賽作好了準備。
拜爾縣加稅建球館的居民公決在1999年11月舉行,恰巧投票日是馬刺頒發冠軍戒指的同一天。公決結果同意用增加稅款來興建球館,並在2000年8月正式破土動工EllerbeBecket(其設計華盛頓奇才主場MCI中心)負責部分設計。
自2002年搬進SBC中心之後,三年中馬刺主場變得異常難克,在常規賽和季後賽中,馬刺在主場共贏得125勝利,只輸掉27比賽,勝率達82.2%。

場館更名

馬刺隊搬入SBC中心的年份是2002年,這裡也是WNBA聖安東尼奧銀星隊(SanAntonioSilverStars)和AHL的聖安東尼奧狂暴隊(SanAntonioRampage)的主場。除了作為比賽場地,SBC中心還是聖安東尼奧市的藝術品陳列館,館內放置著大量珍貴的藝術品。該館可容納觀眾數為18797人,不能算是很大,不過簡潔實用的風格倒是和馬刺隊穩重的作風不謀而合。球場內的設施都是本著實用至上的原則進行設計的,包間的數量也只能算是及格,其餘諸如餐廳、衛生間和會客廳等設施也都是實用性一流的。雖然球館和“豪華”這樣的詞兒搭不上邊,但聖安東尼奧球迷的高昂熱情為這裡的上座率提供了充足的保證。近幾年來,由於馬刺隊的戰績十分出眾,SBC中心的上座率也一直居高不下,雖然到場觀眾的絕對數不大,但上座率絕對是聯盟前五的水平。
2006-07賽季,SBC中心正式更名為AT&T中心,和眾多球館相比,馬刺主場不能以“豪華”自居,但這裡卻是全聯盟服務最到位的球館。
AT&T中心的設計體現了南德克薩斯州的文化,由於該地歷史上以畜牧聞名,所以球館的門廊就呈現了當地牧場的特色,同時也融入了現代建築的元素。球館內給球迷們提供了最便利的設施,其中包括超過7000個停車位,4個衣帽間,32個休息室,60個年費超過12.5萬美金的豪華包廂。值得稱道的是,AT&T的吊屏是世界上第一個在顯示上採用10-pixel科技的螢幕。除此之外,體育館還專門為殘疾人提供了各種輔助設施。
球迷們最大的樂趣莫過於在AT&T邊欣賞比賽邊享用晚餐了,因為這裡擁有著最齊全的食物,烤肉、比薩、三明治、熱狗一應俱全。“看馬刺比賽每晚都是種享受,”一位當地的球迷說,“你不僅可以品嘗到各種美味的食品,每次觀看比賽你還會發現這裡有一半以上的面孔都是你所熟悉的。”有意思的是,AT&T竟然還為球迷配備了人工擦鞋服務。
04賽季,該館場均上座人數為18278,位列聯盟第9。

主場球隊

隊名:聖安東尼奧馬刺隊(S.A.Spurs)
所在城市:德克薩斯州聖安東尼奧市
老闆:霍爾特
現任主教練:格里格·波波維奇
球衣顏色:主場-白色、客場-黑色
曾獲榮譽:4次總冠軍

1976年入盟的馬刺隊是NBA的“插班生”,在90年代由於兩位狀元秀大衛-羅賓遜和蒂姆-鄧肯的先後加盟,使球隊實力得到了兩次質的飛躍,以他們為核心的“雙塔戰術”造就了一支獨特且強大的內線,這也為球隊帶來了1999年度NBA總冠軍。
歷史上,在“冰人”喬治-格文的率領下,馬刺隊以其出色的進攻力逐漸成為NBA的一支勁旅,並於82年和83年兩次闖入西部決賽,但兩次都敗給了由“魔術師詹森領銜的洛杉磯湖人隊。

SBC中心球館大衛-羅賓遜
焦急的馬刺隊經過兩年漫長的等待,終於盼到了87年選中的狀元秀“海軍上將”大衛-羅賓遜從海軍服役歸來。球隊也連續兩年位列中西區頭名,新人王羅賓遜當之無愧地進入西部全明星陣容。這位超級中鋒7次入選NBA最佳陣容和最佳防守陣容,10次入選全明星陣容,並成為NBA歷史上50位巨星之一。
由於傷病原因,1997年球隊成績跳水,僅20勝62負。但歷史在馬刺隊重現,球隊又得到了一位狀元秀“石佛”蒂姆-鄧肯,並迎來著名教練格雷格-波波維奇。1999年NBA因勞資糾紛一度停擺,常規賽也由82場縮水為50場,“雙塔”帶領馬刺隊捧得球隊歷史上第一座總冠軍獎盃,鄧肯成為了總決賽MVP。
進入21世紀,隨著帕克和吉諾比利等名將的加盟,馬刺逐漸成為聯盟中實力最強的球隊。2007年,馬刺在總決賽橫掃騎士,奪取了九年中第四座總冠軍獎盃,正式標誌著“馬刺王朝”的誕生。

球隊歷史

1967年,馬刺隊的前身達拉斯矮樹叢隊建隊,球隊以遍布德州和墨西哥的矮樹叢命名,矮樹叢隊成為了ABA11支球隊中的一支,當年球隊就獲得了聯盟第二的好成績。
1970年,達拉斯矮樹叢隊更名州矮樹叢。1971年,州矮樹叢變回原名。1973年,球隊從達拉斯搬到聖安東尼奧,公開投票結果確定新隊名為極具德州特色的“馬刺(Spurs)”,馬靴上的馬刺是每個牛仔的必備品。
1976年,ABA聯盟解體,馬刺、紐約網隊、丹佛掘金隊和印第安步行者隊一同加入NBA。作為“插班生”的馬刺於1976年10月22日迎來在NBA的首場比賽,對手是費城76人。1973年加盟馬刺的“冰人”喬治-格文遭遇J博士,但是馬刺以121-118贏得開門紅。
1977-78賽季,格文成為當年的得分王,在格文的率領下,馬刺首次成為中西區冠軍。
1978年開始,馬刺雖然六年內五次奪得賽區冠軍,但是在季後賽里卻未有所進步。
1982和1983年,馬刺雖然闖進西部決賽,但是兩次都敗給了由“魔術師”詹森(MagicJohnson)領銜的洛杉磯湖人隊。隨著“冰人”喬治-格文狀態的下滑,馬刺也陷入低谷,1983-84季成為墊底球隊。1985年格文到了公牛隊,失去主心骨的馬刺創下了搬至聖安東尼奧後最差的戰績,與季後賽完全無緣。
1987年,馬刺欽點大衛-羅賓遜為狀元秀,馬刺逐漸又走上了強隊之路。
1990年,與從海軍服役歸來的“海軍上將”大衛-羅賓遜同來的還有著名教練拉里-布朗和探花秀西恩-埃利奧特(SeanElliott),星光閃爍的馬刺來了個驚人大翻身,常規賽中的勝績較上一個賽季提高了35場,創下了NBA新記錄。羅賓遜當之無愧地進入西部全明星陣容,這位超級中鋒7次入選NBA最佳陣容和最佳防守陣容,10次入選全明星陣容,並成為NBA歷史上50位巨星之一。

SBC中心球館蒂姆鄧肯
1994年,“大蟲”羅德曼加盟馬刺隊,球隊憑藉他的強力籃板闖進了角逐總冠軍的精英球隊之列。
1995年,馬刺在常規賽上創下62勝20負的驚人戰績,雄踞全聯盟首位,“海軍上將”手攬兩榮譽——得分王和常規賽MVP,但是令人遺憾的是,馬刺在西部決賽中敗在了火箭腳下,而後者正是當年的總冠軍得主。在1989年到1995年連續七年時間裡,馬刺在常規賽上創下了67%的驚人勝率,令所有球隊側目。
1997年,馬刺成績大幅度下滑,常規賽戰績僅為20勝62負,但是歷史再次輪迴,處於低谷的馬刺再次找到了新的力量——“狀元秀鄧肯波波維奇加盟馬刺,鄧肯的出色讓馬刺實力大增,馬刺的“雙塔”揚名整個聯盟,成為NBA最具實力的內線組合。
1999年,NBA因為勞資糾紛一度停擺,常規賽也因此從82場變為50場,就在這個特殊的賽季里,馬刺在“雙塔”的帶領下闖進季後賽,接著又一路橫行,直至登上總冠軍寶座,這是馬刺歷史上第一座實現總冠軍之夢,鄧肯也當選為總決賽MVP。此後幾年,馬刺依然處於總冠軍的爭奪圈中。
2003年,馬刺在決賽上滅掉網隊,再次登頂,“海軍上將”大衛-羅賓遜在馬刺取得總冠軍後退役,“雙塔”時代結束。
2005年,馬刺在鄧肯、帕克和吉諾比利的率領下再奪總冠軍。
2007年,馬刺在總決賽中以4比0橫掃勒布朗詹姆斯所率領的騎士隊,再奪總冠軍,成為NBA歷史上繼凱爾特人、湖人、公牛後,第四支奪得4次以上NBA總冠軍的球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