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IPv6

代理移動IPv6協定(PMIPv6,Proxy Mobile IPv6),一種基於網路的區域性移動性管理協定(NETLMM,Network-based Localized Mobility Management)。

定義

PMIPv6網路拓撲圖 PMIPv6網路拓撲圖

代理移動IPv6提供區域內的移動性管理,實際上是移動IPv6的擴展,不同之處是代理移動IPv6技術是基於網路的區域移動性管理技術,而移動IPv6是基於終端的全局移動性技術,因此代理移動IPv6需要定義移動IPv6的簡單擴展,重用移動IPv6的信令和有關特性,支持IPv6主機的基於網路的移動性,另外還需要重用移動IPv6已開展的協定設計工作,包括建立安全關聯能力、雙棧、可靠性、容錯和認證協定擴展功能等。

發展由來

由於現有的各種移動IP技術大部分都是基於終端的移動性方案,難以滿足未來異構無線網路多樣性移動性管理技術的需求,並且基於終端的移動性管理協定均定義移動終端發起切換,沒有網路側的任何實體支持智慧型切換決策,多數情況下都是由移動終端本身作出切換決策。目前已有了提出了不少改進的方案,如快速移動IPv6(FMIPv6)和層次移動IPv6(HMIPv6)等,這些協定的作用是儘量減少移動終端在切換過程中的時延和丟包率,目前有關移動IP的綁定更新和路由最佳化工作已經完成。

在多接入技術路由器網路環境中,當大量的移動用戶漫遊時,有一個問題必須認證考慮,即如何最佳化無線網路資源,更好的為眾多的移動用戶服務。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需要設計出一種新的切換機制,可以由網路側的實體代替移動終端發起切換,由移動終端相應實體執行切換。

2005年8月成立的IETF NETLMM(Network-based Localized MobilityManagement,NETLMM)工作組研究和定義了移動終端在接入網中移動時如何降低移動終端複雜性到最小的協定,網路只是簡單參與支持路由更新,而實際的觸發和決策由終端完成。這樣將全局移動性管理和區域移動性管理分開進行處理,然後設計更模組化的移動性管理方案。全局移動性指跨越整個地理位置和拓撲域的移動,而區域移動性管理是指在地理位置相鄰的子網間移動,主要最佳化用戶在接入網路中移動時減少更新家鄉和訪問網路的相關信息的控制信令,降低移動終端協定棧的複雜性,使得移動終端可以不安裝特殊的區域移動性管理軟體,在主機切換到相鄰子網時也不需要改變其IP位址。區域移動性管理可以獨立於全局移動性管理,在區域和全局移動域構成的層次部署情形下,增加網路控制功能,網路運營商在控制用戶移動性之外,還必須可以考慮資源分配以保證端到端的可靠服務。

PMIPv6簡介

代理移動IPv6提供區域內的移動性管理,實際上是移動IPv6的擴展,不同之處是代理移動IP v6技術是基於網路的區域移動性管理技術,而移動IPv6是基於終端的全局移動性技術,因此代理移動IPv6需要定義移動IPv6的簡單擴展,重用移動IPv6的信令和有關特性,支持IPv6主機的基於網路的移動性,另外還需要重用移動IPv6已開展的協定設計工作,包括建立安全關聯能力、雙棧、可靠性、容錯和認證協定擴展功能等。

暫時先這樣,後續有時間再補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