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醫學系 牙醫學系 中醫學系

(CMU)

① 中國醫科大學(瀋陽)

中國醫科大學建校至今,共培養了6萬多名高級醫學專門人才,畢業生遍布全國各地及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培養和造就了一大批國家衛生管理的著名領導幹部和醫學界的著名專家學者。據不完全統計,擔任副部級以上職務百餘位,衛生部正、副部長9位,將軍40多位,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12位。
學校設有27個院、系、部。在教育學、理學、工學、醫學和管理學等5個學科門類擁有學位授予權,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和生物學等3個學科具有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設有49個博士學位授權學科(專業),61個碩士學位授權學科(專業),5個國家重點學科(呼吸系病、皮膚病與性病學、外科學(普外)、內科學(內分泌與代謝病)、勞動衛生與環境衛生學),1個國家級重點培育學科(影像醫學與核醫學),27個省重點學科,2個省級重點培育學科;3個博士後流動站,12個本科專業,10個高等職業技術專業。設有2個國家研究基地,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4個衛生部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中藥局重點實驗室,5個遼寧省重點實驗室, 7個遼寧省高校重點實驗室;設有1個國家治療搶救中心,13個遼寧省研究、治療中心,18個校級研究所,21個校級教育、科學研究中心。有7個研究中心(所)分別被批准為科技部、遼寧省或瀋陽市的研究中心或創新平台。學校附屬3所綜合性醫院和1所專科性醫院,總床位4988張,綜合治療105張。
學校在職教職工8864人,各類專業技術人員占職工總數的83.8%,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正教授級491人,副教授級781人,博士生指導教師213人,碩士生指導教師681人。在校各類學生26546人,其中博士生933人,碩士生2842人,普通本科生8220人,外國留學生和港澳台學生348人。
教師中在中華醫學會等全國性學術團體中擔任主任委員者4人,擔任副主任委員者14人,擔任常委(常務理事)50餘人,委員(理事)60餘人,有2人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1人獲高等學校國家級教學名師獎,4人獲高等學校省級教學名師獎,有17人/次獲得國家傑出青年基金項目、全國百名醫藥衛生科技之星、人事部“百千萬工程”百人層次等榮譽稱號或經費資助,有人事部跨世紀人才2人,有1人列入教育部“長江學者和創新團隊發展計畫”,有突出貢獻專家國家級3人、衛生部9人/次、省級7人/次,省高等學校學科拔尖人才2人,遼寧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4人,省普通高等學校優秀青年骨幹教師67人,122名青年教師進入遼寧省“百千萬人才培養計畫”。
學校總占地面積54.9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為62.9萬平方米。圖書館是衛生部全國醫學文獻資源共享網路東北地區中心館。全國醫藥衛生科技查新諮詢單位,中國醫學信息網路東北區節點,館藏圖書92.1多萬冊和15種光碟全文資料庫。實驗動物部為遼寧省實驗動物中心和遼寧地區實驗動物質量檢測中心,繁育各級教學、科研用實驗動物23個品系。主辦學術期刊16種。
學校先後與日本、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韓國、加拿大等國的52所大學、科研機構建立了良好的交流關係,與世界銀行、美國中華醫學基金會、日本國際協力事業團等機構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有240多名國際知名專家學者受聘為學校名譽職稱,先後派出教師近4300人/次到國外研修和考察,近年來開展了51項重要國際合作項目。

② 中國醫藥大學(台中)

中國醫藥大學校徽中國醫藥大學校徽
中國醫藥大學,簡稱中國醫中醫大中醫(相對於北醫、高醫),位於台灣台中市北區,是一所醫藥專門大學。1958年成立為中國醫藥學院。2003年改為中國醫藥大學
1958年,覃勤、陳固、陳恭炎等人因有感中國傳統醫學日漸沒落,而以創辦中國醫藥學院為手段,讓學子學習西洋現代科學方法來改進中國醫藥,使學子成為中西醫學兼備的人才而創立。該校特色為中國傳統醫學教學,在長庚大學設立中醫學系前,曾是台灣唯一設立中醫學系的大專院校。更將中醫教學融入各科系之中。該校在台中校本部外,於雲林縣北港鎮設有北港校分部,大部分科系一年級通識教育於北港分部修讀。
中國醫藥大學原名為「中國醫藥學院」,位於台中市北區,創辦於1958年,以發揚中國傳統醫學、促進中西醫學一元化為宗旨,董事長覃勤兼首任院長。最初設有醫科與藥學系,1965年增設夜間部藥學系兩班、中醫科及護理專修科,為該校擴充科系之始。1972年陳立夫出任董事長,獲準將中醫學系由6年改為7年,畢業生得授予醫學士學位,並成立針灸研究中心、抗癌研究中心與中國藥材研究中心。1974年成立中藥研究所碩士班,為培植學術研究人才之始。
1985年設立雲林縣北港分部與中正醫學中心。1989年設立中國醫藥研究所博士班。自早期致力於中醫藥現代化,創校至2001年已擴展為12個學系、7個研究所、1個分部、2所附設醫院之規模,2003年8月改制為中國醫藥大學。
類型 私立,醫學大學
建立時間 1958年
現任校長 葉純甫
學校類型 私立
宗教關係
所在地 台灣省台中市
台中市學士路上的中國醫藥大學校本部台中市學士路上的中國醫藥大學校本部
學生數量 大學部約 6000 人、研究所部約 400 人
教師數量 專任教師 349 人、兼任教師 292 人
資產 約117億新台幣
校園
市區(台中校本部)
郊區(北港校分部)
校園面積:台中校本部 6.20 公頃、北港校區 5.51 公頃
地址
台中市北區學士路91號(校本部)
雲林縣北港鎮新德路123-1號(校分部)
校訓
【視病猶親】
【修己善群】
【終身學習】
【術德兼修】
內設機構 6學院、20學系、17研究所、8研究中心
醫學院
醫學系
牙醫學系
護理學系
二年制護理學系
醫學檢驗生物技術學系
放射技術學系
物理治療學系
營養學系、二年制營養學系暨營養研究所
運動醫學系
生物科技學系
口腔衛生學系
醫學研究所
護理研究所
中醫學院
中醫學系
學士後中醫學系
中西醫結合研究所
中國醫學研究所
藥學院
藥學系
第二部藥學系
藥用化妝品學系
中藥資源學系
藥學系碩士班
中國藥學研究所
藥物化學研究所
公共衛生學院
公共衛生學系
風險管理學系
醫務管理學系
環境醫學研究所
醫務管理學研究所
職業安全與衛生學系
職業安全衛生學系碩士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