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肝兩多半

但有少部分HBV感染者血清HBsAg測定為陰性,如暴發性B型肝炎、HBV的S基因發生變異等。 急性B肝病人恢復期後,隨著HBsAg的逐步消失,血清中出現抗HBs,對HBV的感染具有保護性免疫作用。 當血清HBeAg轉陰後,可出現抗HBe,兩者同時陽性較少見。

B肝“兩對半”是目前國內醫院最常用的B肝病毒(HBV)感染檢測血清標誌物,包括五項指標,即B肝表面抗原(HBsAg)、B肝表面抗體(抗HBs)、B肝e抗原(HBeAg)、B肝e抗體(抗HBe)和B肝核心抗體(抗HBc)等。
1.HBsAg
HBsAg又稱為肝炎相關抗原HAA),出現於患者血清ALT升高前2~8周,至恢復期HBsAg滴度逐步降低乃至消失,抗HBs出現,但有部分患者HBsAg可持續存在,此時即使HBV已從人體內消除,肝細胞仍能不斷複製HBsAg。HBV感染後,大部分人沒有臨床表現,稱為HBsAg攜帶者,小部分人可發展為急性或慢性B型肝炎,甚至肝硬化、肝癌。
絕大多數HBV感染者外周血中可出現HBsAg,含量在5ng~600μg/ml之間,高者可達2000μg/ml以上。但有少部分HBV感染者血清HBsAg測定為陰性,如暴發性B型肝炎、HBV的S基因發生變異等。急性重症肝炎很少或不合成HB-sAg,從而使外周血中無HBsAg。HBV的自然感染或注射HBsAg疫苗產生的抗體對變異株無作用,且可引起患者血清中同時出現HBsAg和抗HBs,同時B肝疫苗接種也不能預防此類變異病毒的感染。
血清HBsAg僅為HBV感染的標誌,並不反映病毒有無複製、複製程度、傳染性強弱及預後。
2.抗HBs
急性B肝病人恢復期後,隨著HBsAg的逐步消失,血清中出現抗HBs,對HBV的感染具有保護性免疫作用。10mlu/m1抗HBs為具有免疫力的臨界水平.低於此值,說明免疫失敗。接受B肝疫苗接種者,血中一旦出現除抗HBs以外的標誌物,則應視為既往HBV感染。
一般情況下,血清中抗HBs和HBsAg不同時存在,若同時檢出,可能為抗HBs產生的早期,或屬於不同亞型的HBV感染,或由HBV的S基因變異所致。
3.HBeAg
HBeAg為HBcAg的可溶性成份,兩者約有75%共同的胺基酸序列,在血清中的出現時間稍後於HBsAg,一般HBeAg陽性者,HBsAg亦為陽性。HBeAg陽性說明傳染性強,持續陽性3個月以上,則有慢性化傾向。有時臨床實驗室可見到HBsAg(-)、抗HBs(+)、HBeAg(+)的模式,則很有可能在病毒編碼HBsAg的基因區發生了突變。
4.抗HBe
當血清HBeAg轉陰後,可出現抗HBe,兩者同時陽性較少見。抗HBe陽性說明病毒複製減少,傳染性弱,但並非沒有傳染性。抗HBe不是保護性抗體,這一點與抗HBs不同。
5.總抗HBc和抗HBcIgMHBcAg的免疫原性最強,隨後才發生抗HBc,總抗HBc包括抗HBcIgM、IgA、IgG和IgE等。抗HBcIgM在肝炎急性期呈高滴度,是判斷急性B肝的重要指標,隨著急性B肝的恢復,抗HBcIgM滴度(以及抗HBcIgA)降低乃至消失,如持續高滴度,常表明有慢性化傾向。在慢性活動性B肝患者中,抗HBcIgM檢出率及滴度亦較高,說明HBV複製活躍,是傳染性強的指標之一。
抗HBc不是保護性抗體。抗HBc在血中呈低滴度且與抗HBs同時存在,是既往感染的標誌。
6.B肝“兩對半”套用檢測的誤區
因為絕大部分HBV感染者只是攜帶者,但其同樣會有免疫應答的產生,而得到不同的“兩對半”結果模式。因此,從根本上講,“兩對半”結果的陽性,反映的只是感染了HBV,與臨床病情較重之間可以說毫無因果關係。

檢查

B肝兩對半是用來檢查患者是否感染B肝病毒的方式之一,也是區分B肝大小三陽的檢查方式,對於B肝兩對半檢查可以準確分析患者是否感染B肝病毒,因此被用來體檢的方式之一。對於患者所提問的感冒影響B肝兩多半的檢查結果嗎?專家指出:感冒不影響患者的兩對半檢查結果,但是如果是要還要結合其它項目的檢查,比如肝功能、HBV-DNA等,最好不要感冒的時候檢查,會影響結果的準確性。
感冒一般不會影響B肝兩對半檢查,B肝兩對半檢查是用來檢查是否感染B肝病毒的重要指標,詳細的了解有關B肝兩對半檢查方面的知識尤為更要,B肝兩對半除了可以檢查幼兒是不是感染了B肝病毒之外,還可以檢查幼兒體內是不是有相應的B肝抗體產生,也可以用來區分B肝大三陽和B肝小三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