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式主戰坦克

85式主戰坦克

85式主戰坦克是中國北方工業公司於上世紀80年代中期開發的一種新型主戰坦克。該坦克裝有先進的125毫米滑膛炮,炮塔採用了像歐美等國現代坦克那樣的焊接式炮塔,顯著提高了抗彈能力。它火力強大,火控系統先進,機動性高,裝甲防護堅固,能適應現代戰爭條件下的戰鬥。

基本信息

簡介

(圖)85式主戰坦克85II式主戰坦克

85式主戰坦克是中國北方工業公司最新發展的一種新型主戰坦克。它火力強大,火控系統先進,機動性高,裝甲防護堅固,能適應現代條件下的戰鬥該型坦克裝有先進的125mm火炮,可發射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破甲彈和榴彈三種不同類型的炮彈。
炮管上裝有輕質合金熱護套。坦克上裝有自動裝彈機,可自動選擇彈種,完成輸彈、裝填發射等一系列動作,以提高裝彈速度。坦克的火控系統為穩像式,包括雷射測距機、控制箱、彈道計算機、感測器和雙向穩定器等,這種先進的火控系統使坦克具備了在行進間射擊運動目標的能力,並具有較高的首發命中率。此外,該坦克還裝有性能先進的像增強器觀察瞄準儀,具有良好的夜戰能力。
坦克全重41噸。在設計過程中,每一輛坦克的防護/重量比與坦克的全重都採用了最佳化設計,因此坦克具有較高的防護力。坦克的動力裝置為水冷式渦輪整壓V-12柴油發動機,功率730馬力,具有較高的功率/重量比(18.5馬力/噸),能在高原、沙漠、寒冷地去戰鬥,最大速度57.25千米/小時。懸掛系統採用扭桿式懸掛並輔以高性能的減震器,負重輪為6對,履帶為可掛膠的高強度金屬履帶,這些都增加了坦克的可靠性、平穩性、舒適性和越野能力。坦克還裝有三防、浮渡、潛渡、自動滅火抑爆系統和設備。坦克操作和乘員訓練簡便易學。最佳化設計的裝甲防護、低矮合理的外型、大口徑的火炮和性能優良的推進系統使該坦克具有理想的防護性、火力性和機動性。

研製背景

(圖)靜態展示靜態展示

從20世紀60年代初開始,中國坦克裝甲車輛專業情報網的情報分析專家,就不斷向軍委裝甲兵和國防工業的有關領導上報前蘇聯和西方國家相繼推出和裝備新一代主戰坦克的情報。當時,前蘇聯已研製出T-64坦克,德國推出了“豹”1坦克,美國陸軍已經開始裝備M60坦克,法國的AXM-30坦克也已新鮮“出爐”。
情報專家分析,這些坦克裝有105毫米以上口徑的火炮及較先進的計算機火控系統,整體性能已明顯優於中國自產的59式中型坦克,同時也領先於中國於1963年開始籌劃研製的69式中型坦克(裝100毫米滑膛炮、雷射測距、以人工操縱為主的簡易火控系統以及主動紅外夜視夜瞄裝置等)。這些情報引起了軍委裝甲兵的高度重視,並於20世紀60年代中期果斷決定開始研製戰技指標明顯高於69式中型坦克的新一代主戰坦克,全力趕超世界先進水平,縮小與已開發國家的坦克研發差距。裝甲兵的決心很快得到軍委和國務院有關部委的認可。1967年4月,根據軍委裝甲兵的指示精神,由北方某坦克製造廠牽頭、某研究所和裝甲兵科研院參加,聯合組成新型坦克論證組,對發展中國二代坦克的戰術技術指標進行充分論證。1967年12月,國防科工委批准了軍委裝甲兵提出的論證指標,並正式下達了研製代號為“122中型坦克”的任務,承擔研製任務的工廠和有關科研院所遂全力投入研製新型坦克的會戰。然而,一場突如其來的戰事,卻打亂了新型坦克的研製節奏。

(圖)靜態展示靜態展示

1969年年底,中國與前蘇聯在兩國接壤的黑龍江珍寶島地區爆發了邊境衝突。在這場規模不大的邊境交戰中,蘇軍仗著其有先進坦克和裝甲車,橫衝直撞,肆無忌憚地犯我邊境。戰爭就是無聲的命令。沒有先進坦克的痛,使裝甲兵的高級將領意識到加快中國新型坦克研製步伐的必要性。此時正值研製工作剛剛起步,於是,軍委裝甲兵果斷放棄了原來比較保守的研製方案,決定進一步提高新型坦克的戰技指標。為加快研製進程,軍委裝甲兵親自掛帥,組成了新一代中型坦克會戰組。1969年12月,有關專家在北京召開會議,對新型坦克的戰技指標又進行了補充論證。
1970年初,軍委裝甲兵召開新型坦克研製工作會議,進一步確定了戰術技術指標。同年3月18日,由軍委裝甲兵、瀋陽軍區裝甲兵、北京軍區裝甲兵、五機部等領導機關和科研院所及工廠等單位,聯合組成了新型坦克會戰組。由北方某坦克製造廠擔綱坦克大會戰的總師單位,122中型坦克研製正式開始。根據求新求高的要求,第一輪樣車的設計採用了當時世界最先進的液力傳動裝置、液壓操縱裝置和液氣懸掛裝置,簡稱“三液”樣車。當時構想,該車裝515千瓦發動機(700馬力,後來改為478千瓦)、120毫米滑膛炮、微光夜視夜瞄裝置、複合裝甲、三防裝置等新型部件,並重點提高新型坦克的火力威力和機動能力,使之具備與強敵T-64坦克及可能的後續式坦克相抗衡的能力,努力趕超世界先進水平。在大會戰中,科技人員、工人和幹部熱情高漲,日夜奮戰,於1970年9月25日順利完成了一輛“三液”坦克樣車的總裝任務,但由於“三液”技術不過關,新型坦克的研製工作陷入停頓狀態。面對這一困難,軍委裝甲兵意識到新型坦克的戰技指標不切實際,於是果斷叫停“三液”樣車的研製,轉為研製技術比較成熟的機械傳動、扭桿彈簧懸掛、機械操縱的“三機”樣車。為此,試製出來的“三液”樣車,只進行了短期的表演即中止了研製。

85-Ⅱ式主戰坦克

(圖)行進中的坦克行進中的坦克

85-Ⅱ式主戰坦克(外貿)是以80-Ⅱ式主戰坦克為基礎改進而成的。該坦克戰鬥全重39.5噸,彈藥基數為48發。主要改進有:炮塔由鑄造改為焊接結構並採用了複合裝甲,防護能力進一步提高。傳動裝置方面,採用了新型液壓換擋的行星式變速箱,並將轉向操縱機構的操縱桿改為方向盤,操縱輕便靈活。裝備了新型的穩像式火控系統,從而使坦克具有了行進間射擊運動目標的能力。該ISFCS-212型穩像式火控系統採用瞄準線獨立穩定原理,由獨立穩定測距瞄準鏡、數字式彈道計算機、複合雙向穩定器、控制盒及側傾斜、橫風、炮塔角速度等感測器等組成,並設定允許射擊門。從發現目標到擊中目標約需6秒鐘。火炮的身管加長,火炮威力進一步提高。發射的長桿式尾翼穩定高密度合金穿甲彈能擊穿1000米距離上北約三層重型靶或150毫米/65度均質靶;發射的空心裝藥破甲彈可穿透178毫米/60度均質靶;碎甲彈可使50~60毫米厚的均質裝甲內表面產生5公斤重的崩落碎片;榴彈的殺傷半徑大於20米。發動機功率加大為800馬力,發動機輔助系統也作了相應的改進。

85-ⅡM式主戰坦克(外貿)是80式車族的最新型號。裝有先進的125毫米口徑滑膛炮,配用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破甲彈和榴彈,炮管上裝有輕質合金熱護套。坦克上裝有性能可靠的自動裝彈機,可自動選擇彈種,完成輸彈、裝填、發射一系列動作,以提高裝彈速度。坦克的火控系統為穩像式,具有行進間射擊運動目標的能力,並具有較高的首發命中率。另外,還裝有性能先進的像增強器觀瞄儀,具有良好的夜戰能力。坦克戰鬥全重41噸。設計過程中,每一輛坦克的防護/重量比與坦克的全重都採用了最佳化設計,因此坦克具有較高的防護力。動力裝置為730馬力的水冷式渦輪增壓V-12柴油發動機,坦克最大速度為57.25公里/小時,能在高原沙漠、寒冷地區戰鬥。懸掛系統採用扭桿式並輔以高性能減震器,負重輪為6對,履帶為可掛膠的高強度金屬履帶。坦克還裝有三防、浮渡、潛渡、自動滅火抑爆系統和設備。電台為889B型,通信距離為20~25公里。

85-III型主戰坦克

(圖)靜態展示靜態展示

85-III型主戰坦克(外貿)是北方工業公司推出的一種新型主戰坦克.它承襲了85-IIM主戰坦克的優長,在防護能力,機動性能和火控系統方面都有長足進步,更加適於現代戰爭條件下的作戰要求。

國產85-III型主戰坦克安裝了新型動力裝置,戰鬥全重42.5噸,發動機功率735千瓦(1000馬力)。其單位功率已由國產80式坦克的14.1千瓦/噸提高到17.3千瓦/噸,國產85-III型主戰坦克的這一指標已接近德國的豹-2坦克(20千瓦/噸)和美國的M1A1坦克(19.6千瓦/噸),並且比英國的挑戰者(14.4千瓦/噸)和俄羅斯的T-80(14.1千瓦/噸要高。其公路最大速度大65公里/小時。

國產85-III型主戰坦克的傳動部分也做了較大改進,採用液壓控制和行星齒輪箱,使作能力進一步改善。駕駛員可根據不同需要選用自動控制,半自動控制或人工控制3種方式工作。國產85-III型主戰坦克採用整裝式動力裝置,便於維修。在戰場上,可以在40分鐘內拆裝完畢。

國產85-III型主戰坦克的主要武器為一門125毫米滑膛炮,可發射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聚能裝藥破甲彈和殺傷爆破榴彈。穿甲彈的初速為1730米/秒,發射速度8發/分。由於採用自動裝彈機,乘員僅有3人,彈藥攜帶量由85坦克的40發增加到42發。該坦克的輔助武器為1挺7.62毫米同軸機槍和1挺12.7毫米高射機槍。

國產85-III型主戰坦克採用穩像式火控系統,這種火控系統使坦克具備了在行進間射擊運動目標的能力,並具有較高的首發命中率,而且反映時間短。此外,採用適應夜戰的第二代雷射夜視儀,使坦克的夜戰能力得以提高。

國產85-III型主戰坦克外形低矮,高度只有2200毫米,比德國的豹2(2480毫米),美國的M1A1(2885毫米),日本的90式(2300毫米)等坦克的車身都要低。炮塔前部和車體前部可掛複合裝甲塊。該坦克裝有GPS全球定位系統。並有三防和滅火抑報爆裝置,可使坦克在被擊中後的60毫秒內撲滅車內的火焰。

技術參數

85-II型主戰坦克
戰鬥全重:39.5噸。
乘員:4人。
最大速度:57公里/小時。
最大行程:500公里。
外形尺寸:9.36米(炮向前車長),3.37米(車寬),2.30米(車高)。
主要武器:105毫米線膛炮,彈藥基數48發炮彈。
輔助武器:7.62毫米並列機槍,備彈2250發。12.7毫米高射機槍,備彈500發。
裝甲防護:炮塔焊接結構,採用複合裝甲。車體鋼裝甲板。
發動機:1台柴油機,功率為800馬力。
火控系統:ISFCS-212型穩像式火控系統。
其它:三防裝置。

85-ⅡM式主戰坦克
戰鬥全重:41噸。
乘員:3人。
最大速度:57.25公里/小時。
外形尺寸:10.28米(炮向前車長),3.45米(車寬),2.30米(車高)。
主要武器:125毫米滑膛炮,彈藥基數40發炮彈。
輔助武器:7.62毫米並列機槍,備彈3000發。12.7毫米高射機槍,備彈500發。
裝甲防護:炮塔焊接結構,採用複合裝甲。車體鋼裝甲板。
發動機:1台水冷式渦輪增壓V-12柴油發動機,功率為730馬力。
火控系統:ISFCS-212型穩像式火控系統。
其它:三防裝置。

85-Ⅲ式主戰坦克
戰鬥全重:42.5噸。
乘員:3人。
最大速度:65公里/小時。
外形尺寸:10.65米(炮向前車長),3.30米(車寬),2.30米(車高)。
主要武器:125毫米滑膛炮,可發射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破甲彈和榴彈三種不同類型的炮彈,列裝了雷射制導炮射飛彈系統。彈藥基數42發炮彈。
輔助武器:7.62毫米並列機槍,備彈2250發。12.7毫米高射機槍,備彈500發。
裝甲防護:炮塔焊接結構,採用複合裝甲。車體鋼裝甲板。
發動機:1台柴油發動機,功率為1000馬力。
火控系統:穩像式火控系統,採用適應夜戰的第二代雷射夜視儀
其它:三防裝置。
88C式主戰坦克
戰鬥全重:41.5噸。
乘員:3人。
最大速度:57.25公里/小時。
最大行程:400公里。
外形尺寸:10.65米(炮向前車長),3.30米(車寬),2.30米(車高)。
主要武器:125毫米滑膛炮,可發射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破甲彈榴彈三種不同類型的炮彈,列裝了雷射制導炮射飛彈系統。彈藥基數41發炮彈。
輔助武器:7.62毫米並列機槍,備彈2250發。12.7毫米高射機槍,備彈500發。
裝甲防護:炮塔焊接結構,採用複合裝甲。車體鋼裝甲板。
發動機:1台渦輪增壓柴油機,功率為730馬力。
火控系統:JSFCS-212下反穩像式火控系統。
其它:三防裝置。

中國現役主戰坦克

中國59式中型坦克我軍自行生產製造的第一代主戰坦克
中國62式輕型坦克中國自行設計研製的第一代輕型坦克
中國63式水陸坦克中國自行研製的第一代水陸坦克
中國69式中型坦克中國在59式坦克基礎上自行改進設計的中型坦克
中國79式主戰坦克在69Ⅱ式坦克的基礎上改進研製而成。
中國80式主戰坦克中國第二代新型主戰坦克
中國85式主戰坦克以80-Ⅱ式主戰坦克為基礎改進而成。
中國88B式主戰坦克88B主戰坦克是在88式坦克的基礎上,經改進而成的一種新型主戰坦克。
中國96式主戰坦克是我國國防工作者歷經8年的艱苦奮戰而自行研製的準三代主戰坦克。
中國98式主戰坦克國慶50周年閱兵時初次亮相,於2001年服役。
中國99式主戰坦克99式是以98式主戰坦克為原型而改進的,又稱為三代改進型、98改進型、98-I式。
中國MBT2000主戰坦克經過近10年的研製於2000年正式設計定型,定名為MBT2000主戰坦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