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版《神鵰俠侶》

83版《神鵰俠侶》

83版《神鵰俠侶》,由金庸原著小說改編而來的於1983年上映的電視劇。

83版《神鵰俠侶》

小說簡

介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大師金庸筆下盪氣迴腸的武俠巨著《神鵰俠侶》書接83版《射鵰英雄傳》 ,講述了南宋年間,內憂外患,武林上互相仇殺。大俠郭靖與其妻黃蓉為了尋訪黃藥師而重返中原巧遇楊康之子楊過,郭靖見他年幼且乏人照顧,把他帶回桃花島撫養。後因楊過個性頑劣,郭靖送他至全真教拜師學武。楊過性格倔強,常常觸怒師父,為避禍而闖入後山禁地,被孫婆婆救入古墓,還得古墓主人小龍女收他為徒,授以古墓派絕學,並與小龍女研習玉女心經,彼此心意相連,漸生情愫,可惜這段師徒之戀卻為世俗所不容,更因迭生變故而被迫分離。楊過先後得西毒歐陽鋒、東邪黃藥師、北丐洪七公等江湖奇人傳授武功,練就一身武藝……
http://bbs.mov114.com/attachment/17_33_f5b162f2557da61.jpg 《神鵰俠侶》的故事再此不多贅述,相信每個武俠迷對其中的情節可謂爛熟於胸。金庸小說的故事緊湊,情節峰迴路轉;因此改篇成的電視劇集亦絕少冷場,精彩萬分。他的多部小說如《天龍八部》 、《射鵰英雄傳》、《鹿鼎記》、《倚天屠龍記》及《俠客行》等亦曾先後被拍成劇集,有口皆碑。《神鵰俠侶》作為金庸的經典之作,當然亦曾多次被改篇成電視劇,並成為其中一套最受歡迎的作品。《神鵰俠侶》是金庸另一巨著《射鵰英雄傳》的延續篇,主要講述一代大俠楊過的成長曆程及他與小龍女盪氣迴腸的愛情故事;全劇以「情」貫穿,扣人心弦,劇中人物至情至性,愛憎分明。
http://bbs.mov114.com/attachment/17_33_7d8723b776529b7.jpg 楊過與小龍女的英雄美人配,一直也是一眾金庸迷或電視迷的心水之選。《神鵰俠侶》在這些年來曾推出多個電視劇版本,但論經典程度,相信TVB於1983年製作的版本,仍是大部份觀眾心中的第一位。此劇雖然已推出24年,其受歡迎程度卻一直有增無減,劇中兩位主角劉德華陳玉蓮,亦永遠是觀眾心目中的楊過與小龍女。在此劇當初推出VCD版本時,一眾電視迷已將之搶購一空,現TVB再為大家帶來一大驚喜訊息:此劇不但會推出畫質更佳的DVD版本,更會破天荒加上英文字幕,讓全球觀眾也可細味這盪氣迴腸的經典愛情故事。
http://bbs.mov114.com/attachment/17_33_95e51b4c7a1b424.jpg 80年代是香港電視行業的黃金時期,亦是TVB人才最鼎盛的年代,台前幕後精英輩出,TVB亦於此時動用全台精英製作了多套經典劇集,尤以改篇自金庸小說的武俠劇最為成功。TVB 1983年版的《神鵰俠侶》,無論演員陣容或幕後班底均是空前絕後之選,更曾創下歷史性的60多點收視佳績,是當年全台收視之冠。此劇的成功,與其選角之稱職不無關係,每一個角色均宛如從書中跳出來一樣。當然,這必須歸功於此劇的監製--蕭笙。他是80年代的著名監製,尤其擅長製作古裝武俠劇。他曾先後效力於香港三大電視台,尤以在TVB時期監製的作品最為人津津樂道;除《神鵰俠侶》外,另一套武俠巨著《天龍八部》(1982)亦是其監製的得意之作。他用人唯才,亦獨具慧眼,常大膽起用新人,一手捧紅當年TVB的五虎將。此劇的超強幕後班底,還有地位超然的王天林擔任導演、更有當時還是初生之犢的金牌監製韋家輝擔任編劇,及由鼎鼎大名的程小東擔任武術指導;如此的幕後製作班底,可說是鑽石級陣容。
http://bbs.mov114.com/attachment/17_33_f3ecbc26101bd04.jpg 劉德華與陳玉蓮這對璧人,至今仍被喻為扮演楊過與小龍女的最佳人選。由當年稚氣未脫、正氣得來又帶點叛逆氣質的劉德華,扮演由固執倔強少年演變成沉鬱內斂的神鵰大俠楊過,實屬不二之選。劉德華本身有著楊過的特質,加上其生動自然的演繹及俊朗的外型,使他一炮而紅。陳玉蓮演起外冷內熱、冰清玉潔、不食人間煙火的小龍女更是入木三分。陳玉蓮不是會令人驚艷的美女,但她外型清麗脫俗,一直行事低調,有點超然物外的態度,無論言行舉止均活脫脫是小龍女的化身,難怪原作者金庸也認為陳玉蓮是最完美的小龍女扮演者。而劉德華與陳玉蓮版本的《神鵰俠侶》,也被金庸形容為最忠於原著的一部。

演員經歷

其實當初TVB決定開拍此巨著時,楊過的人選一直是最頭痛的一環;小龍女一角早已敲定由陳玉蓮演出,但由誰來擔男主角此重任,監製蕭笙仍毫無頭緒。此時《獵鷹》(1982)的監製李添勝向蕭笙推薦劉德華,說他是可造之材。蕭笙也看過劉德華在《獵鷹》的演出,認為著實不錯,但因為《獵鷹》是時裝片,他對於劉德華能否勝任古裝角色仍心存疑慮。蕭笙安排他試了三次造型,亦試了三次鏡;即使如此,他還是擔心觀眾不能接受劉德華的古裝扮相,於是想出了一個試探觀眾反應的方法-就是安排劉德華與歌星蔣麗萍以古裝扮相擔任1983年香港小姐的表演嘉賓。蕭笙一眾人等則坐在觀眾席聽反應,得到的評價全是正面的;於是楊過一角,便落在劉德華身上。而首次在台上獻唱的劉德華,更獲得華星唱片公司的賞識,造就了往後出唱片的機會。《神鵰俠侶》除讓劉德華事業更上一層樓,亦間接助他開展了璀璨的歌唱事業,更令他首次有機會與夢中情人陳玉蓮合作。
劉德華首次邂逅陳玉蓮,並不是在拍《神鵰俠侶》時,而是在香港電台。那時劉德華與一班朋友創作了一個名為《蛻變》的劇本並得了獎,香港電台拿了劇本去拍電視劇,找來陳玉蓮當女主角,因此造就了兩人第一次見面的機會。陳玉蓮給劉德華的第一個感覺,是漂亮得來帶點鄉土氣息,寧靜舒服,與世無爭。多年後,劉德華接受訪問,亦表示陳玉蓮是第一個、亦是唯一一個令他戲假情真的女主角。他說這個「姑姑」就像天仙下凡一樣,他每天最開心的事就是返TVB開工,因為可以見到他心目中的「姑姑」。因此,拍攝《神鵰俠侶》那段日子,亦是他在TVB最開心的時光。整整五個月里,日以繼夜與同一班好戲之人合作,大家抱著同一個目標,互相扶持。他甚至愛上每一個角色,除小龍女外,還有郭靖、黃蓉、周伯通、郭芙、郭襄、公孫綠萼、陸無雙,甚至李莫愁和金輪法王。他認為這樣的選角,就算不是絕後,也是空前。相信劉德華這樣的形容,沒有人會反對。
除兩位主角為不二之選外,其它角色選角之佳亦可謂空前絕後。梁家仁的郭靖,神態與舉止均很傳神,其武術功架更不用多說,是他繼《天龍八部》的喬峰後另一佳作。歐陽佩珊的中年黃蓉亦是各版本的《神鵰俠侶》中最稱職的一位,端裝賢淑且具甜美聰慧的氣質,除了風姿綽約的歐陽佩珊外,實在不作他人選。呂有慧演起兇殘成性、令人膽顫心寒李莫愁,亦別有一番韻味。邵氏老將秦煌的周伯通及劉丹的洪七公更被奉為經典,兩人曾於多個版本的《神鵰俠侶》及《射鵰英雄傳》中分別飾演這兩個角色;除了他倆,沒人能把老頑童及丐幫幫主演繹得更神似。曾江的東邪與楊澤霖的西毒均是亦正亦邪的人物;兩人的外型瀟灑挺拔,演起來滿有氣派。還有陳復生的陸無雙、湯鎮業的霍都、任達華的耶律齊、廖安麗的郭芙、黃曼凝的郭襄,均成功地把原著中各人物的神韻演繹出來。
有了陣容空前強勁的演員及幕後製作班底,再加上扣人心弦的故事情節;作為一套成功的古裝武打片,當然少不了精彩的武打場面。著名武術指導程小東精心炮製了一幕又一幕的精彩打鬥場面,還構思了多套獨特的武打招式,如楊過的「黯然銷魂掌」及小龍女的「痴心情長劍」;刀光劍影,看得觀眾們如痴如醉。雖然當年的特技效果與現今的不能同日而語,但演員們親身的落力演出,使武打場面看起來更逼真、更細膩。
提起1983年版《神鵰俠侶》,除了引人入勝的劇情及賞心悅目的演員配搭外,當然不得不提劇中多首經典金曲。由當紅歌手張德蘭主唱的主題曲「何日再相見」及插曲「情義兩心堅」,不單鏇律動聽,歌詞更充分地把故事的意景描繪出來;令觀眾甫聽到歌曲前奏便立即想起此劇的畫面,多年來仍被奉為最受歡迎的電視劇主題曲。
《神鵰俠侶》不只改變了劉德華的一生,亦影響著全球視迷的生活。這套經典巨著、這對金童玉女、這個最無法取代的電視劇版本,不知蘊藏著多少觀眾的回憶。重溫如此賞心悅目的佳作,就像翻開了家裡珍藏的舊相簿,但畫質卻沒有因歲月流逝而退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