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3菲律賓劫持香港遊客事件

8·23菲律賓劫持香港遊客事件

2010年8月23日,一輛裝載25人乘客的旅遊車在菲律賓馬尼拉市中心基里諾大看台附近被菲律賓前警察劫持,經過談判,6名香港遊客於中午前獲釋。23日晚7時40分左右,菲警方實施突擊解救行動,香港遊客中8人死亡,6人受傷。2010年8月24日,香港特區政府下半旗向遇難同胞誌哀,25日菲律賓全國哀悼香港遇害遊客。2011年3月23日,菲律賓馬尼拉人質案香港庭死因宣判,陪審團裁決,康泰領隊謝廷駿等8人皆死於非法被殺。2012年,事件兩周年,菲律賓仍拒道歉,菲駐港領事反指港人不懂原諒。2013年10月22日下午,馬尼拉市政府通過特別決議案,將就人質事件對北京、香港及人質家屬進行正式道歉。

基本信息

事件經過

事件背景

8·23菲律賓劫持香港遊客事件8·23菲律賓劫持香港遊客事件
2010年8月23日上午6時10分,身處塔里薩伊市的槍手門多薩,請求他的好友岡薩雷斯陪同他前往馬尼拉,向警方交還槍械。她曾詢問門多薩為何身穿警服及迷彩服,他借詞稱交還槍械須穿著制服,兩人於6時30分驅車前往馬尼拉。

門多薩在車程中曾向她表示,槍械由馬尼拉當局發放,必須到當地交還。兩人約7時半抵達馬尼拉岷倫洛區(唐人街)吃早餐,約8時10分抵達西班牙王城聖地牙哥古堡停車場,兩人下車到古堡遊覽片刻,其後驅車兩度經過古堡200米外的安達迴旋處,該處為外國旅行團參觀古堡的上下車地點。

最終兩人在附近的前西班牙總督府外停車,門多薩從後車廂取出背包及長槍,並著她駕車回家,自己則在附近徘徊。
康泰旅行團共有21名香港人,其中有6名的兒童,8月20日離開香港前往馬尼拉旅行,並計畫在23日晚上返港。大巴在9時前抵達古堡,原定於9時40分離開,但因團友羅錦芬和李瀅銓遲到,旅遊巴士未有準時開車,當時附近有兩輛分別接載日本旅客及菲律賓的廣告攝製隊的旅遊巴士。門多薩曾向古堡一名女導遊詢問旅遊巴士是否到烈士墓園,並自稱是護送人員。

劫車開始

08·23菲律賓劫持香港遊客事件

成為人質劫持者的前警員站在大巴門口劫持旅遊車的是55歲的菲律賓前警察羅蘭多·門多薩。

23日上午,當康泰旅行社的旅遊車離開馬尼拉市內景點西班牙王城時,身著警察制服、攜帶一支M16步槍的門多薩以搭便車為由上了這輛旅遊車。旅遊車行駛至馬尼拉灣邊的荷賽·黎剎公園時,門多薩宣布將這輛旅遊車劫持,並讓司機把車開到基里諾大看台。隨車導遊躲在後排座位給旅行社打電話,通報了劫持事件。

被劫持的旅遊車上共有22名香港人,其中有3名兒童。他們於2010年8月20日離開香港前往馬尼拉旅行,並計畫在23日返港。

88·23菲律賓劫持香港遊客事件

門多薩劫持旅遊車後提出條件,要求警方恢復他的職位,並賠償損失。2008年,門多薩由於勒索等指控遭解職。

門多薩還曾多次把自己的要求寫在紙上,並粘在被劫持旅遊車的窗玻璃和擋風玻璃上。

他在擋風玻璃上貼出一張寫著“撤銷最終決定”的字條。另一張貼在車門上的字條寫著:“用錯誤糾正錯誤決定。”

下午2點,門多薩又在旅遊車的玻璃上貼了一張紙條,寫著:“下午3點將會有大事發生。”

下午3點半,門多薩又將一張寫著“現在,讓媒體來”的紙條貼在旅遊車玻璃上。

警方談判

98·23菲律賓劫持香港遊客事件

劫持者釋放3名兒童,以及兩名母親在劫持事件發生後,菲警方立即派出曾在美國受過專業訓練的談判專家,與劫持者交涉。馬尼拉成立了由該市副市長領導的危機管理委員會。

馬尼拉警方發言人表示,警方認為門多薩在下午3點前就會投降。 

在劫車數小時後,劫犯釋放了兩名女遊客、三個小孩,一個糖尿病患者和三個菲律賓人,其中包括一名導遊和一個攝像師。

旅遊車上的窗簾都被拉了起來,談判人員通過司機座位附近的車窗與門多薩交談。此外,警方也通過旅遊車司機的手機跟門多薩通話。門多薩說,如果他的復職要求得不到滿足,他就將採取行動。他還要警方告訴媒體,不要在節目中破壞他的形象。為說服門多薩釋放人質,警方還專門向旅遊車上拉了一條電話線。

馬尼拉警方發言人說,門多薩一直在與警方的談判人員合作,態度很“客氣有禮”。但與此同時,大約20名全副武裝的特種部隊成員部署在現場,隨時準備展開救援行動。

被釋放人質談判期間,警方為人質提供了食物,並為旅遊車提供汽油,以確保旅遊車的空調能繼續運轉。

門多薩的2個兄弟和妻子都來到現場。門多薩的弟弟格里高里奧也是警察。格里高里奧手持一支手槍試圖靠近旅遊車,但遭警方扣押並解除武裝。格里高里奧稱,他是希望幫助他的哥哥,並充當哥哥的發言人。格里高里奧說,門多薩在被解職以後感到自己“受到了不公正待遇”。 此間,一名反腐敗部門的官員與門多薩通了電話,並承諾重新考慮他的案子。但下午晚些時候,反腐部門拒絕了門多薩的復職要求。菲媒體報導稱,反腐部門將這一決定以書面形式密封在一個信封中,並由談判人員交到了門多薩手中。

強攻失利

88·23菲律賓劫持香港遊客事件

晚6點,門多薩接到了反腐部門拒絕他復職要求的信件。他隨即在車內鳴槍一聲表示不滿。此後,形勢急轉直下。

7:40,警方開始採取行動,警方突襲人員包圍了被劫持的旅遊車。媒體報導稱,門多薩當時情緒變得緊張起來,他威脅說,如果警方人員繼續靠近,他就將採取“更激烈的行動”。突擊隊員曾打破旅遊車的窗戶玻璃和擋風玻璃,試圖從前部進入旅遊車,但是車內傳來槍聲。警方隨即後撤併暫時停止了行動。

門多薩與警方通話說:“我打死了2名遊客,如果你們不停下來,我就打死他們全部。”他還說:“我看到許多特種部隊靠近,我知道他們會殺死我,他們必須離開,不然我隨時會殺死人質。”

大約10分鐘後,之前一直被銬在方向盤上的旅遊車司機突然從車窗跳出逃脫,他當時大叫著:“所有人都死了!”此時,為了防止門多薩開走旅遊車,警方還開槍打爆了旅遊車的輪胎。

1小時後,警方突擊隊員試圖從後門進入旅遊車,但是車內再度傳出槍聲。 

警方在短暫地停止後再度強攻,門多薩被逼到了旅遊車的前部,狙擊手遂將其擊斃。菲律賓警方高級官員亞布特說,門多薩先被狙擊手開槍打傷,接著狙擊手一槍擊中他的頭部將其擊斃。不久後,6名遊客從車裡被救出菲律賓警察試圖打開被劫大巴車門來。

流血告終

據一名倖存的女性香港遊客在醫院接受治療時說,門多薩從當晚8點以後開始漫無目標地朝著人質開槍,她說,她的丈夫用身體護住她,擋住了門多薩的掃射,但是他本人卻被打死了。

在警察包圍旅遊車幾分鐘前逃出來的司機也稱,劫持者當時已經向車上的遊客開火。

菲律賓警方說,在砸碎旅遊車的玻璃後,警方又過了一個多小時才再度強攻進入車內,這主要是因為門多薩把人質排成一排,讓他們站在車窗前充當“人盾”,而且當時下起了大雨,警方不得不暫時後撤。

擊斃劫匪

在晚8點50分左右,菲警方再次發起強攻,向車內發射了催淚彈。隨即,一名狙擊手將劫匪擊斃。劫持事件結束。

傷亡情況

截至2010年8月24日17時40分,康泰馬尼拉團團友傷亡情況如下:

死亡名單

姓名
性別 年齡 身份 家庭 中槍位置 親友情況

梁頌詩

21

加拿大留學生

梁家

右手拇指,腦部中槍

梁錦榮、梁頌儀死亡,梁頌學重傷,吳幼媛輕傷

梁頌儀

14

香港管理專業協會李國寶中學學生

梁家

左胸和腋下各中1槍

梁錦榮、梁頌詩死亡,梁頌學重傷,吳幼媛輕傷

梁錦榮

58

香港中小型企業聯合會副主席兼秘書長

梁家

頸與右臂各中1槍

梁頌詩、梁頌儀死亡,梁頌學重傷,吳幼媛輕傷

傅卓仁

39

中國建設銀行中國發展部綜合發展高級經理

傅家

一槍由腰部射入;兩槍背部射入

曾懿麗、傅澤賢、傅頌賢均被槍手釋放

楊綺華

44

不詳

汪家

左肩近頸部中1槍

楊綺琴、汪子林死亡,汪政逸被釋放,汪綽瑤輕傷

楊綺琴

46

香港消防處防火組助理文書主任

楊家

頭部中1槍

楊綺華(妹妹)死亡

汪子林

51

港鐵車務部主任

汪家

背部近腋下中1槍

楊綺華、楊綺琴死亡,汪政逸被釋放,汪綽瑤輕傷

謝廷駿

31

旅遊團領隊

領隊謝家

頸部中1槍;膝蓋受警方大錘擊打

無(謝廷駿並無親屬在團)

傷者名單

姓名
性別 年齡 傷勢
梁頌學

18

遭步槍射到

陳國柱

46

雙手手腕中槍

易小玲

32

下顎和手

吳幼媛

53

輕傷,留院觀察

李瀅銓

36

輕傷,留院觀察

羅錦芬

66

輕傷,留院觀察

汪綽瑤

15

輕傷(腳部撞傷,耳朵聽力暫時受損)

嫌犯資料

嫌犯在劫持現場的照片嫌犯羅蘭多·門多薩,此前是一名高級巡警,還曾因突出的表現而當選過菲律賓“十大傑出警察”。根據菲律賓國家警察局的記錄顯示,如果不是被解僱,這名劫持者將在幾個月後於警察系統退休。

2008年,門多薩的下屬在門多薩不在場的時候勒索一間餐廳的廚師。可是沒有審訊,沒有傳召證人,就把門多薩因勒索以及非法拘禁他人而被關進監獄3個月,並於2009年被解僱。熟悉他的人說,把門多薩逼上絕路的,不僅在於失掉工作,失去了所有的退休福利,最重要的是失去了他所有聲譽。就在劫持過程中,門多薩還釋放了人質中的老人與小孩,向警方和人質表露出和解的善意。只可惜,流血慘劇最終還是未能避免。

各方反應

中國政府

78·23菲律賓劫持香港遊客事件

2010年8月23日夜,中國外交部長楊潔篪就香港遊客在菲律賓被劫持事件打電話給菲外長羅慕洛。楊潔篪表示,8月23日上午9時左右,21名香港遊客在菲律賓馬尼拉市被劫持。中國政府對此事件高度重視,立即要求菲方在確保人質安全的前提下,全力開展營救行動。經過談判,6名香港遊客於中午前獲釋。2010年8月23日晚7時40分左右,菲警方實施突擊解救行動,香港遊客中多人傷亡。

楊潔篪表示,中國政府對發生此次事件深感震驚,對多名香港同胞罹難深感悲痛,對劫持歹徒對我無辜遊客實施暴行的行為表示強烈譴責。中方要求菲方徹查此事件,儘快通報事件有關詳細情況,全力搶救受傷人員,妥善處理善後事宜。中國政府將即派工作組赴菲協助使館處理有關事宜。中方要求菲方採取切實措施,確保在菲中國公民生命和財產安全。

2010年8月23日夜,外交部長楊潔篪同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曾蔭權就香港遊客在菲律賓馬尼拉市被劫持事件通電話。楊潔篪表示,事件發生後,中央政府高度重視,要求菲方在確保人質安全的前提下,全力開展營救行動。當人質出現傷亡情況後,我即與菲律賓外長通話,要求菲方全力搶救受傷人員,妥善處理善後事宜,徹底調查這一事件,儘快通報情況。我們對罹難香港同胞表示沉痛哀悼,對罹難同胞家屬表示深切慰問,對歹徒暴行表示強烈譴責。外交部將即派工作組赴菲,會同中國駐菲使館以及香港特區政府工作組,處理有關善後事宜。 

外交部發言 

788·23菲律賓劫持香港遊客事件

外交部發言人馬朝旭2010年8月23日就香港遊客在菲律賓遭劫持事件發表談話時說,中國政府強烈譴責歹徒暴行,對罹難香港同胞表示沉痛哀悼,對罹難同胞家屬表示深切慰問。中國政府已決定即派工作組赴菲處理善後事宜。  

馬朝旭說,事件發生後,中國政府高度重視,立即向菲方提出交涉,要求菲方在確保人質安全的前提下,全力開展營救行動。中國駐菲大使館一直與菲方就此保持溝通。經艱苦談判,6名香港遊客於中午前獲釋。2010年8月23日晚7時40分左右,菲警方實施突擊解救行動。截至發稿前,剩餘15名香港遊客中8人確認死亡,2人重傷,其他5人情況尚待確認。

馬朝旭說,中方有關部門將與菲方和香港特區政府保持密切溝通,全力搶救受傷人員,妥善處理善後事宜。

他說,中方已要求菲方採取切實措施,確保在菲中國公民生命和財產安全。

中國駐菲使館

中國駐菲律賓使館臨時代辦白天表示,駐菲律賓大使館已經派出18位外交官分布各間醫院。而中國駐菲律賓大使館表示,接下來大使館要確保做好四件事:一,全力搶救傷者;二,協助死者家屬做好善後工作;三,協助有關人員,讓遇事遊客儘快返港;四,就事件作出書面解釋。

香港特別行政區

香港下半旗向菲律賓人質事件中遇難者誌哀[9]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曾蔭權2010年8月23日晚表示,對有香港遊客在菲律賓人質劫持事件中遇害感到十分悲傷,對兇手冷血的行為感到憤怒。香港特區政府將於2010年8月24日下半旗向遇難同胞誌哀。

曾蔭權在記者會上說:“我要向死傷者家屬致以最深切的慰問,特區政府會向傷者和家屬提供可能的協助,幫他們度過這個困難時刻。” 曾蔭權說,2010年8月23日上午收到訊息後,特區政府保全局局長馬上啟動應變機制,同時通過中國駐菲律賓大使館、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向菲律賓外交部長要求保障人質的安全。特區政府也在第一時間派出入境處、警務處4名人員到馬尼拉協助處理事件。

香港特區政府高度關注這起人質劫持事件,並成立專責小組處理事件,曾蔭權和保全局局長李少光親自參與。

08·23菲律賓劫持香港遊客事件

曾蔭權表示,政務司司長和保全局局長已召見菲律賓駐港總領事,要求菲律賓政府就善後作最大努力和配合。

曾蔭權對中央政府表示感謝,表示香港特區政府將派工作組赴菲,與外交部工作組和駐菲使館密切合作,妥善處理善後事宜。

香港特區政府2010年8月23日晚決定安排兩班包機,於2010年8月23日晚和24日晨安排人質在港家人前往菲律賓,隨行的包括醫療人員和臨床心理學家。

特區政府2010年8月23日將對菲律賓的旅遊警示級別提高至黑色,政府發言人提醒市民不應前往當地,而身在當地遊客應留意人身安全,提高警惕。特區政府已通過旅遊業議會要求身在當地的旅行團儘快返港,而未出發的亦要取消行程。

菲律賓共和國

9追悼死者

菲律賓總統阿基諾三世2010年8月23日夜晚召開記者會表示,對於香港旅遊車在馬尼拉遭劫持多人遇害事件,菲律賓將展開“徹底調查”。阿基諾說:“我們將對公布於眾的一切細節展開徹底調查。”他表示劫匪沒有顯示出任何想要殺死人質的跡象。但阿基諾承認特種部隊設備及訓練不足,在營救人質的手法上有缺陷。

阿基諾說:“有很多原因導致悲劇發生。但很顯然,我們也需要改進。”他批評傳媒全程直播過程,使槍手得知警方部署。在回答對於人質事件發生後,倖存者和專家指責菲律賓警方在處理危機情況時不夠果斷,行動緩慢的問題,阿基諾則為為警方的營救行動進行辯護,稱沒有預料到情勢會急轉直下。 

與此同時,菲律賓警方24日凌晨承認他們在營救過程中存在失誤。當時特警隊員朝車上開火數十槍,用錘子擊碎了車窗,但是劫匪利用人質當盾牌,導致特警隊員再次在車外不知所措的與劫匪僵持一個多小時。事後馬尼拉警方負責人利奧卡迪歐聖地亞哥(Leocadio Santiago)承認,營救行動確實存在過失。

聖地亞哥對當地電視台表示:“我們在處理能力和戰術使用、或採取的方案上存在一些明顯的不足,我們將就此展開調查。”菲律賓外交部官員說,會負責死傷者在當地的醫療支出。

2010年8月24日,菲律賓總統貝尼尼奧·阿基諾宣布,25日為菲律賓的“全國哀悼日”,以此悼念在菲律賓劫持事件中不幸遇難的8名香港遊客。菲律賓將於25日降半旗,以示對遇難者的哀悼,但是菲律賓的各行各業將會繼續運營。

菲律賓警方發言人2010年8月25日稱,4名參與處置香港旅遊團劫持事件的菲律賓警察被拘捕。

營救質疑

景區安保

0

這次綁架事件的偶然因素很多,很難做出事先防範。但在劫持事件發生之前,菲律賓的名聲就不好,被稱為亞洲的“綁架之都”。

菲律賓前總統阿羅約的國家安全顧問岡薩雷斯也曾表示,在菲律賓南部,綁架活動已變成一種“家庭工業”。作為一個旅遊國家,持有致命武器的歹徒堂而皇之地劫持手無寸鐵的遊客,沒有維護好當地治安的菲律賓政府責無旁貸。

親情手段

警方匪徒“知己知彼”,因為劫持者此前當過警官,對菲警方處理人質劫持事件的方式可能會比較了解,對人質解救進展會造成一定影響,但關鍵是菲警方應對局面不利。

菲警方沒有提前做好準備,在案發現場逮捕了劫持者門多薩的弟弟,這肯定會給他的心理帶來很大波動,導致其出現過激行為。警方應該對曾與其共事的門多薩比較熟悉,了解他的訴求,在劫持者拒絕與妻子和孩子交流的情況下,找到他希望見到的人,進一步與其交流。

談判方式

0

人質事件死難香港同胞家屬在馬尼拉善後談判專家的工作沒有做到位,談判專家應該通過談話交流而不是信件傳遞的方式,了解劫持者的需求,並在允許的範圍內滿足他,安撫他的情緒。菲官方即使不願答應劫持者的要求,也實在不應直接回絕他,這樣會導致他的情緒突然受強硬刺激,並很可能會做出對人質的傷害行為。這一拒絕信件的發出,非但不會緩解危機,還會激怒劫持者,導致事情惡化。

盲目強攻

0

當劫持者瘋狂開槍時,車內沒有受傷的乘客肯定會趴到地上躲避,沒有經驗的司機看到到處都是鮮血,誤以為人都死了可以理解,但警方不能輕易相信這名司機的話,對當時的形勢判斷十分不足。

據法國媒體報導,法國國家憲兵干涉組前指揮官弗雷德里克·加盧瓦說,菲律賓警方此次解救人質行動顯示出“差勁的準備和冒險的心態”。加盧瓦說,行動中,警方沒有表現出專業訓練水準,強攻的方式過於冒險,“明顯缺乏合適裝備和戰術能力”。他舉例說,一般情況下,如果談判破裂,突擊隊員在接近劫匪目標後應當立即從多方位突入,而不是在車外等待數小時後用錘子不停地敲打一塊玻璃。

特警能力

如果採取強攻解救人質,必須一攻到底, 做到一次成功,因為一旦菲律賓狙擊手,浪費了多次擊斃劫持者的機會[16]強攻,特警手持普通大錘,而非強力消防斧等。劫持者已經知道自己無路可退,自己提出的條件根本無法得到滿足,被逼上了絕路,其激動情緒升至頂點,隨時會做出瘋狂行為。如果這時警方“攻而不勝”的話,人質面臨的處境相當危險。菲律賓警方在無法保證車內人員安全的情況下採取強攻,代表他們沒有把人質的安全放在首位,不像受過專業訓練的警察。菲律賓警方在處理整個人質劫持事件中,存在輕率之處。

領隊謝廷駿雙親在菲律賓路祭場景談判專家的工作沒有做到位,談判專家應該通過談話交流而不是信件傳遞的方式,了解劫持者的需求,並在允許的範圍內滿足他,安撫他的情緒。菲官方即使不願答應劫持者的要求,也實在不應直接回絕他,這樣會導致他的情緒突然受強硬刺激,並很可能會做出對人質的傷害行為。這一拒絕信件的發出,非但不會緩解危機,還會激怒劫持者,導致事情惡化。

事件處理

事件定案

行政起訴
前馬尼拉警區負責人、大馬尼拉地區警察局局長、人質事件談判負責人、特種部隊負責人
行政處分
馬尼拉市長、菲律賓申訴辦公室副主任
訓誡
內政部長
逃脫懲罰
內政部副部長、菲律賓國家警察總長、馬尼拉副市長、RMN電台的兩位記者、ABS-CBN,GMA-7和ABC-5電視台

善後處理

舉行遺體告別儀式
據香港中通社報導,菲律賓旅遊巴士挾持事件中8名香港受難者的遺體告別儀式將於25日下午4點在菲律賓馬尼拉機場舉行,遺體告別儀式結束後,受難者遺體隨即將以包機送回香港。 據了解,中國駐菲大使劉建超、政務參贊白天等多位中國駐菲律賓重要官員,將與菲律賓政府高級官員一同出席此次遺體告別儀式,共同向香港受難同胞致以最深切哀悼。
遇難者遺體被弄混
菲律賓政府在上周造成多人傷亡的馬尼拉人質劫持事件上再次公開犯錯,有關部門將三名香港遇難者的遺體送錯了地方。
八名遇難者的遺體上周三被飛機運回香港。不過,《南華早報》(SouthChinaMorningPost)周五報導說,當日夜裡晚些時候,一名遇難者的家屬們在停屍房打開親人靈柩時,卻發現裡面並非自己的親人。《南華早報》說,發現弄錯後,其他七名遇難者的靈柩也被打開,其中有三名的遺體被弄混了。遇難者的家屬此前在馬尼拉對遺體進行了辨認,因此可能是馬尼拉的喪葬工人在靈柩運回香港之前貼錯了標籤。
菲總統稱願為解救香港人質失敗承擔最終責任
門多薩與警方對峙期間,總統阿基諾三世因擔心出現嚴重後果,一度提出前往現場親自參與談判。但身邊官員告訴他,這樣做可能導致事態擴大。阿基諾三世隨後放棄這一打算。
總統阿基諾三世3日說,他願為解救人質失敗承擔最終責任。
阿基諾三世說,人質事件發生時,菲律賓警察部隊由他直接管理,因為他先前指派原應承擔這一責任的內政部長傑西·馬納拉斯塔斯·羅夫雷多處理其他事務。
菲律賓官方:不會對人質事件遇難者作賠償
正在香港的菲律賓旅遊部長阿爾韋托林表示,菲律賓總統對馬尼拉人質慘劇表示歉意,並感到深切遺憾。但不會向遇難者家屬提供賠償,而只提供象徵性慰問。
當局承諾在第二份調查報告完成後,會向行政長官曾蔭權交代,並確保同類事件不再發生。
阿爾韋托林說,在第一份調查報告發表後,已經有5名警員被控,至於第二份調查報告,仍須要時間撰寫,期望最快在2014年2月完成。至於會否向死傷者的家屬作出賠償,他沒有正面回應,但會將報告提交給港府。
阿爾韋托林又說,已經採取一系列改善措施,保障到訪旅客的安全,包括成立由警員組成的隊伍在旅遊景點巡邏。雖然不能肯定措施實施後,能否讓特區政府調整對當地的外游警示,但希望措施能帶來正面作用。
由阿爾韋托林率領的代表團,早上與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曾蔭權及保全局局長李少光會面,下午將會與香港旅遊業界會面。
菲律賓駐港總領事館昨日發出新聞稿稱,林部長此行是“一次親善之旅”,目的是要“重新確立香港與菲律賓的緊密聯繫,以及處理香港人及特區政府因人質事件而提出的問題”。

責任人懲罰

4名特警指揮官停職
菲律賓國家警察部門一名發言人25日說,4名參與處置香港人質行動的菲律賓特警25日被停職。警方發言人阿格里梅羅·克魯斯當天告訴媒體記者,警方正在調查23日的人質救援行動,對這4名特警停職的原因是避免他們“對調查施加不當影響”。
馬尼拉警長引咎辭職
由於在處理香港遊客被劫持事件過程中表現不力,菲律賓首都馬尼拉市警長馬格蒂拜2013年8月25日引咎辭職。
菲律賓當地媒體報導稱,阿基諾三世在25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宣布了馬格蒂拜辭職的訊息,阿基諾三世說:“我已經指示菲律賓總警長維爾佐薩接受馬格蒂拜的辭呈。”阿基諾還表示,馬格蒂拜的離職將從26日開始生效,維爾佐薩是負責處理此次人質劫持事件的現場指揮官。
25日早些時候,菲律賓國家警察署高級警司克魯斯發表聲明稱,4名參與處置香港旅遊團遭劫事件的警察已被停職,尚不清楚馬格蒂拜是否是其中一人。
菲律賓警察總長貝爾索薩提前退休
菲律賓調查人質事件的聽證會正在進行之際,菲律賓警察總長貝爾索薩表示為香港遊客大巴被劫持事件負責,並宣布將提前退休。
“作為警務部門的最高長官,我對在解救行動中所有警員的所作所為和失職承擔責任。”昨日,貝爾索薩在一份聲明中說。
現年56歲的貝爾索薩在兩年前宣誓就任菲律賓警察總長一職。在聲明中,他表示將在14日提前退休。按照原計畫,他應該在12月25日退休,“好把位置讓給更年輕的繼任者”。

賠款事宜

賠款爭議
菲律賓馬尼拉市長埃斯特拉達最快會在下月底到香港,就人質慘劇向香港受害者家屬及傷者道歉,並計畫賠償約1000萬至2000萬元(港元),下同)慰問金。但據稱,由於馬尼拉市政府資金有限,所有賠償金將向當地華人籌募。對此,香港死難者家屬批評稱,用對外籌款的方式來賠償,扭曲家屬意願,是對他們的侮辱。香港媒體也痛批,菲律賓政府無能,害死8名港人,到了2013年,除了不肯道歉,還想打當地華商主意,行為十分無恥。
賠款數額說法不一
據香港《星島日報》27日報導,馬尼拉副市長兼市議會議長莫雷諾25日表示,市長埃斯特拉達計畫最快於下月底到香港,向人質事件中的死者家屬和傷者賠償1000萬至2000萬元,但由於馬尼拉市政府資金有限,賠償金相當於市政府賠償儲備金的一半,因此市政府將從菲律賓當地華商、中國內地華人,甚至旅居當地的港人籌集資金。
港府批評
香港立法會主席曾鈺成就菲律賓人質事件的處理手法及善後,分別去信菲律賓參眾兩院,批評菲方未就事件正式道歉、賠償、追究官員責任及採取措施保障遊客安全,令傷者及死難者家屬深感悲痛,市民憤憤不平。他強調,調查結果清楚確立菲律賓多名官員失職,但菲律賓政府拒絕承認自己在慘劇中的責任,一直不處理傷者及死難者家屬的訴求,並不能接受,亦令香港部分議員提出制裁的要求。
曾鈺成促請菲律賓國會參眾兩院,敦促菲律賓政府積極回應受害人的四項訴求(要求菲方道歉、有關人員就事件負責、作出賠償、承諾未來在旅遊設施提供足夠的保全),早日解決此事,否則兩地人民關係將繼續受影響。
菲方回應
2013年10月29日,菲律賓前總統、現任馬尼拉市長埃斯特拉達表示,馬尼拉市政府正在向當地商界募集資金,用於賠償馬尼拉人質事件中的受害者,募款對象並非局限於當地華商。
對於香港媒體和民眾的不滿,馬尼拉市長埃斯特拉達29日表示,對赴港道歉一事“十分認真”,希望藉此向香港市民展現“友好姿態”,從而恢復馬尼拉市與香港之間的良好關係。對於賠償金的來源,埃斯特拉達表示,並不僅僅是向當地華商募集,也會向一些菲律賓裔富商尋求幫助。不過,他承認,因為當地大部分億萬富豪是華商,所以,預計來自華人的捐款會占多數。埃斯特拉達還表示,目前尚未確定具體的募款金額,但已有一些當地商人表達捐款意願。

最終判決

菲律賓馬尼拉人質案香港死因庭2011年3月23日宣判,陪審團裁決,康泰領隊謝廷駿等8人皆死於非法被殺。
陪審團23日早開始退庭商議,下午開始宣判。陪審團首先一致裁定謝廷駿(31歲)死於非法被殺。死因庭指出,槍手門多薩開槍射殺謝廷駿,但未能確定謝廷駿及時獲救能否生還。
陪審團指出,菲律賓政府沒有及時及適當答應門多薩的要求,談判人員亦曾說謊。而當門多薩從電視直播發現弟弟被捕時,情緒失控,向團員開槍。
陪審團表示,菲律賓警方的救援行動遲緩,要1小時20分鐘才將門多薩擊斃。當時在場的狙擊手在下午3時已接獲向門多薩開槍的命令,而他亦曾3次出現在視線範圍,但均沒有向他開槍。
陪審團也一致裁定梁家父女梁錦榮(58歲)、梁頌儀(14歲)及梁頌詩(21歲)、汪子林(51歲)、傅卓仁(39歲)、楊綺琴(46歲)及楊綺華(44歲),均死於非法被殺。
裁判官陳碧橋今早引導陪審團時表示,陪審團可以對8名死者死亡原因作出2個裁決,如肯定是非法地被殺,就裁定非法被殺,否則就作存疑裁決。
他指出,由於今次事發地點在菲律賓,死因庭司法權只限香港,不可以對境外作出建議,作出建議亦毫無意義,因此陪審團不需要事件作建議。

菲方道歉

菲律賓政府

拒絕道歉
2012年8月,香港人質在菲律賓被殺事件已兩周年,菲律賓當局仍拒絕道歉,菲駐港領事館領事更反指死者家屬和倖存者不懂原諒別人,“菲律賓人被打,他們花兩三天便忘記慘事”,暗批港人“死咬不放”。
菲律賓駐港領事館領事ValSimonRoque,詳談菲律賓當局在兩年前人質事件中,對港人要求道歉、賠償等要求作回應。Roque稱,家屬無明確要求由菲國哪個人道歉,其後又以朋友打架作比喻,指菲律賓人被打後,兩三天便能忘記“慘事”做回朋友,呼籲港人學習菲律賓人懂得原諒的態度,“請你站在菲律賓的立場考慮,你還想我們怎么樣?”談及捐款問題,Roque未對David說法反駁,且對問題作出迴避,以“把事件轉介至有關部門”來回應。
對菲律賓領事“原諒論”,死者謝廷駿兄長謝志堅氣憤難平,“這是關乎人命問題,足以證明菲律賓當局還未負責任”;苦主易小玲恥笑菲領事歪曲事實,因為他們清楚指明要求菲政府及相關官員道歉。
2013年10月23日,菲律賓總統阿基諾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再度表示,菲律賓政府不會就馬尼拉人質事件道歉。
正式道歉
2014年4月23日,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及菲律賓政府就馬尼拉人質事件發表聯合公告。
公告如下: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梁振英與菲律賓總統阿基諾三世同意就二零一零年八月二十三日發生的馬尼拉人質事件尋求雙方滿意的解決方案。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香港特區政府)及菲律賓政府同意以下述方式,解決和處理受害者及家屬就道歉、賠償、懲處負責官員和其他人士及採取措施保障旅客安全的四項要求。
菲律賓政府向受害者及家屬致以最悲痛的歉意和至誠的慰問,並對他們蒙受的痛苦表達最誠摯的哀悼。菲律賓國家警察總長已就此致函所有受害者或其家屬。
菲律賓人民為體現對港人的傷痛感同身受,以及彌補事件中受害者及其家屬的損失,將會向受害者或其家屬致以額外的慰問金,以表達最誠摯的關懷。
菲律賓政府已向香港特區政府保證,正採取措施追究須負責的人員,並儘早完成餘下的程式。菲律賓政府承諾會向香港特區政府交代尚余程式的進度。
菲律賓政府已向香港特區政府保證會致力避免同類事件再次發生。菲律賓政府已實施一系列措施,保障訪菲旅客的福祉及安全。

馬尼拉市政府

正式書面道歉
2013年10月22日下午,菲律賓馬尼拉市政府召開特別會議,通過了一個特別決議案,將就馬尼拉人質事件對北京、香港及人質家屬進行正式道歉。作為馬尼拉市政府的代表,華裔馬尼拉市議員洪英鍾將於周三上午飛往香港,與人質家屬見面,並遞上正式向人質家屬道歉決議案,並將初步與人質家屬就賠償一事進行磋商。預計他將在港逗留7天。洪英鐘錶示,此次議案並非為了回應傳出有關香港議員提出對“菲傭”的制裁,並稱雖然這是前任市長的責任,但問題始終要解決。
菲律賓馬尼拉市議會通過決議案,授權馬尼拉市政府就2010年的馬尼拉人質事件向北京、香港及人質受難者家屬進行正式道歉。香港特區政府行政長官梁振英回應說,特區政府會在有階段性成果後向公眾報告,他承諾特區政府會繼續為人質事件死傷者家屬討回公道。
決議說,雖然人質事件是在馬尼拉前任市長任期內發生的,但這一事件發生在馬尼拉市,馬尼拉市政府也投入人力物力參與了失敗的營救行動,因此由馬尼拉市長及市政府率先與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進行和解是理所應當的。
決議還說,現任馬尼拉市長、菲律賓前總統埃斯特拉達非常重視與中國香港保持良好關係,馬尼拉市政府也希望藉此次正式道歉的機會修復雙方的緊張關係。
馬尼拉市政府代表已於2013年10月23日抵港遞交人質事件道歉信。但菲律賓總統阿基諾23日在接受記者採訪菲律賓華裔市議員10月25日抵達香港時仍再度表示,菲律賓政府不會就馬尼拉人質事件道歉。
2013年10月26日,菲律賓馬尼拉副巿長莫雷諾接受菲傳媒訪問時表示,巿長埃斯特拉達計畫下月底或12月初到港道歉。但由於市政府財政拮据,不會直接出錢,而是從當地華僑商人,及在香港和內地募捐。莫雷諾說,市長希望事件能告一段落,並讓香港旅客重返菲律賓。
來港道歉
2014年4月22日,據香港電台報導,菲律賓馬尼拉市長埃斯特拉達2014年4月22日會到香港,就人質事件道歉,據報會就事件提供大約2000萬港元的賠償金。
埃斯特拉達表示,總統阿基諾並無要求他來香港。隨同他訪港的,包括內閣部長阿爾門德拉斯,以及全國警察首長。
被問到兩名閣員同行,是否代表菲律賓在國家層面作出道歉,埃斯特拉達表示,兩人是代表總統而來,相信已顯示出總統的態度,並希望訪港期間,可以會見特區行政長官梁振英。
埃斯特拉達在馬尼拉機場接受當地傳媒訪問時又說,他除了會就人質事件道歉,亦希望保護在香港的16萬名菲律賓工人。

事後影響

多國將菲律賓列為黑色旅遊目的地
對於菲警方“荒唐的解救”,世界媒體在繼續嘲諷的同時,把這一事件稱為“菲國家形象的一場悲劇”。法新社稱,這一事件將加深世界對這個東南亞國家目無法紀、貪污和混亂地區的印象。英國、尼泊爾等一些國家發出對菲律賓的旅遊警告。
事件發生的次日,香港特別行政區發布赴菲黑色旅遊警告。隨後,相繼有6個國家對本國公民發出不同級別的赴菲旅遊警告。菲律賓前總統埃斯特拉達取消了香港之行,表示“難以想像,甚至尼泊爾和巴基斯坦都發布了對菲律賓的旅遊警告,其實這些國家沒多少遊客來菲律賓,然而他們還是發布了旅行警告。”他指出,菲律賓政府將不得不做出雙倍的努力來恢復國際社會對菲律賓的信心。
另外,我國內地各省市旅行社普遍得到旅客赴菲律賓的退團要求。
香港警察在菲律賓調查遇阻港人大遊行
菲律賓總統阿基諾三世下令,政府跨部門小組“事故檢討委員會”(IRC)須於三個星期內提交人質事件調查報告。菲總統拒警方入調查小組被吁保持調查獨立
原建議的5名小組成員之中,除保留法務部長和內政部長外,阿基諾拒絕讓國家警察總長貝爾索薩、國家調查局(NBI)局長和國警內部審計部主管擔任小組成員,改由3名來自私人組織的代表取代,包括當地知名“反罪惡鬥士”洪玉華。當地反貪污自願組織VACC認為,應由獨立機構調查,並邀請香港警方代表加入,以防有人企圖掩飾真相。
香港特區署理警務處長曾偉雄表示,7名香港警務人員已在菲律賓馬尼拉參與調查工作,包括已登上肇事旅遊巴士蒐證、約見相關證人以及作彈道檢證等。不過,菲律賓傳媒報導,當地警方禁止香港法證人員登上旅遊巴士調查,只容許他們在外觀察。菲媒ABS-CBN引述領導調查工作的菲律賓警長的話指,要待菲當局完成調查,才可讓香港警方調查,又指他們必須得到菲法務部和警方批准,才可登上旅遊巴士。
港府保全局強調,香港警方已經獲得菲律賓警方書面授權,保證提供協助,而中國大使館正協助,以取得菲政府合作。港府保全局副局長黎棟國29日在電台節目中說,希望在調查期間,資料蒐集得越詳盡越好,透過與菲當局交換及分享數據,令調查報告更完整。黎棟國又說,到馬尼拉協助受害人家屬期間,覺得菲律賓官員相當重視他們提出的要求。
黎棟國表示說,香港警方已完成8名死者的驗屍工作,特別是其中3具屍體沒在菲國檢驗,即使已解剖的5具屍體,仍可察看子彈進入身體時造成的創傷有多大,身上的彈頭、碎片也可詳細檢驗,而警方稍後也會向倖存的旅遊團成員錄取口供。另外,港媒引述菲律賓媒體ABS-CBN報導指,菲警方改口稱在旅遊巴上發現的50個彈殼雖然全部由M16步槍發射,但未肯定是否全部由槍手門多薩的步槍發射,也不肯定8名遇難港人是否全被門多薩射殺。
2013年8月27日,菲律賓警方公布了對事件的初步調查結果,否認誤殺人質傳言,稱8名港人均遭劫持者槍殺。就香港遊客在菲律賓遭劫流血事件,連日來,中國中央政府已多次向菲方強調儘速全面完整徹查等有關立場。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曾蔭權28日也表示,會繼續與菲政府跟進調查進展,已去信阿基諾三世,要求全面、專業地進行調查。
菲律賓康泰團挾持人質事件以流血告終,引發香港社會對菲律賓政府的處理手法極度不滿。香港立法會所有政黨聯合決定,不分黨派於死難者“頭七”的周日,號召市民走上街頭,發起首個跨黨派的示威遊行,只為向菲律賓政府發出一個信息:“沉痛悼念遇難同胞,強烈要求菲律賓政府徹查事件、公布真相。”
發起政黨之一的民建聯主席譚耀宗說,遊行會以最簡單的形式進行,不會邀請事件死傷者家屬,亦不會用政黨標誌。大會將安排議員手舉兩塊寫上中英文的“沉痛悼念遇難同胞,強烈要求菲律賓政府徹查事件、公布真相”的黑布,引領整個遊行,並希望市民穿著黑、白色的素服出席,亦要求市民出席活動時避免使用有種族歧視的說話。大會預計,至少有5萬市民會參與有關遊行。
據香港媒體報導,要求徹查菲人質事件的遊行將於周日下午3時,由維園遊行至遮打花園。立法會主席曾鈺成將於活動上宣讀立法會議員達成共識的4大立場訴求,包括促請特區政府嚴正要求菲律賓政府儘快就事件進行調查,並積極爭取直接參與有關徹查行動;從速採取措施及行動向傷者、倖存者及死傷者家屬提供全面的支援;制訂應變機制,以供日後處理類似事件,並清楚界定特區政府在涉及港人在海外遇事時的交涉渠道及角色;及與旅遊界商討有關的跟進工作。

此前事件

2010年01月6日,菲律賓警方說,一班男子偽裝成警員六日上午在馬尼拉市騎劫了一輛載著各種面類,及餅乾的貨車,總值大約一百萬比索。
2009年12月10日,菲律賓軍方稱,持槍歹徒在菲律賓南部地區劫持了65名平民。
2009年11月23日,一群不明身份的武裝分子11月23日在菲律賓南部馬京達瑙省(Maguindanao)劫持了40名人質,其中包括20名記者。
2009年11月10日,約有20名武裝分子10日衝進位於巴西蘭島馬盧索鎮的這家工廠,在綁架了3名員工後成功逃脫。
2007年3月28日當天上午,一輛載有30名兒童和4名教師的旅遊車經過馬尼拉市政廳附近時,路人向警方報告說這輛車被武裝人員劫持。警方隨即包圍了旅遊車,與劫持者進行接觸後得知策劃者是被劫持兒童所在幼稚園的園長杜卡。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