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中國大學排行榜

2014中國大學排行榜

中國大學排行榜一般是由官方機構針對中國國內範圍內大學進行各相關數據統計、比較、排名、發布的一系列大學排名。一般一年度的大學排名,一般包含綜合排名、師資排名等各種排名,影響力比較大的有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的武書連版以及中國校友會網版等。2013年12月,由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武書連主編、中國統計出版社出版的《挑大學 選專業--2014高考志願填報指南》出版發行,全書120萬字。書中分別列出2014年中國734所普通本科大學的綜合實力排行榜、各學科門類排行榜、各本科專業排行榜,教師水平排行榜、教師績效排行榜、新生質量排行榜、畢業生質量排行榜等數十項反映大學辦學狀況的指標排名。 2013年12月30日,中國校友會網發布《2014中國大學評價研究報告》, 這是中國校友會網大學研究團隊連續第12年發布中國大學排行榜。研究團隊提出2014中國大學分類新標準,率先將畢質量納入大學分類,35所大學入圍2014中國研究型大學。(由於具體排名因素的設定不同、調查的方式迥異、各大學的風格不同,大學排行榜僅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對大學的選擇

基本信息

武書連版大學排名

概況

由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武書連主持的《2014中國大學評價》課題,於2013年11月結稿。中國統計出版社當年12月出版發行了武書連主編的《挑大學選專業--2014高考志願填報指南》。這是中國統計出版社連續第13年出版發行這部深受考生和考生家長歡迎、並有著廣泛社會影響力的高考志願填報參考書。

如何實現不同類型大學、不同學科之間的相互比較,曾是大學評價的最大技術難點。1997年,武書連提出“不同類型大學的科研人員平均具有相同創新能力”的觀點,初步實現了不同類型大學之間的相互比較。2002年,武書連運用學科歸一的理論和方法,成功實現了不同類型大學、不同學科之間的直接比較,使大學評價從經驗走向科學。至2014年,除武書連所在的《中國大學評價》課題組外,國內外還沒有其他排行榜能夠在理論上實現不同學科之間的直接比較。

一、綜合實力排名北京大學21年後再次奪冠山東大學首次進入前10名

1993年,在武書連發布的我國第一個具有綜合意義的大學排行榜中,北京大學獲得綜合實力第1名。21年後的2014年,北京大學再次奪得綜合實力冠軍。21年在人類歷史上只是一瞬間,但對於1898設立的京師大學堂、至今只有116年歷史的北京大學來說,21年的時間不算短。在2014中國大學排行榜中,北京大學以204.98分奪得冠軍,浙江大學以200.54分退居亞軍,清華大學以197.07分屈居季軍。獲得第4名到第10名的大學依次是:第4名上海交通大學、第5名復旦大學、第6名南京大學、第7名武漢大學、第8名四川大學、第9名中山大學、第10名山東大學。

本年度首次進入武書連中國大學排行榜前10名的山東大學,其前身是1901年創辦的山東大學堂。山東大學堂是繼京師大學堂之後,我國創辦的第二所國立大學。

浙江大學失去綜合實力第1名的主要原因是教師數量已經少於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在評價年度,清華大學教師4893人,北京大學4470人,浙江大學4368人。

二、教師平均學術水平排名浙江大學第1名

在2014中國大學教師平均學術水平排行榜上,浙江大學以5.1824分獲第1名,北京大學以5.0443分取第2名,南京大學以5.0074分得第3名。獲得第4名至第10名的大學依次是:第4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第5名清華大學,第6名復旦大學,第7名上海交通大學,第8名南開大學,第9名中國農業大學,第10名中山大學。

三、教師績效排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第1名

在武書連的2014中國大學教師績效排行榜上,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以6.0125分獲第1名,南京大學以5.7616分得第2名,浙江大學以5.6716分列第3名。獲得第4名至第10名的大學依次是:第4名北京大學,第5名復旦大學,第6名清華大學,第7名上海交通大學,第8名南開大學,第9名北京師範大學,第10名中國人民大學。

四、新生入學質量排名清華大學第1名

在2014中國大學新生質量排行榜中,清華大學再次以不敗的優勢,繼續獲得第1名,北京大學列第2名,復旦大學第3名。獲得第4名至第10名的大學依次是:第4名上海交通大學,第5名浙江大學,第6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第7名中國人民大學,第8名南京大學,第9名同濟大學,第10名外交學院。

五、本科畢業生質量排名北京大學再奪第1名

在《挑大學選專業—---2014高考志願填報指南》一書中,北京大學以4分奪得本科畢業生質量第1名,浙江大學以6分列第2名,清華大學以6分排第3名(得分相同按教師水平排序)。獲得第4名至第10名的大學依次是:第4名復旦大學,第5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第6名南京大學,第7名上海交通大學,第8名中國人民大學,第9名南開大學,第10名北京師範大學。

六、精選出19所中國一流大學武漢大學、四川大學首次入選

2014年中國一流大學的標準與上年相同:“在中國大學評價中,同時滿足以下三個條件的大學:1、教師平均學術水平居全國大學前25名。2、教師績效居全國大學前25名。3、本科畢業生質量居全國大學前25名”。上述3項名次相加並升序排列,得分越低名次越高。

據此標準,2014年中國一流大學的數量仍為19所。浙大大學(6分)、北京大學(7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10分)、南京大學(11分)、清華大學(14分)、復旦大學(15分)、上海交通大學(21分)等19所學校依次入選。武漢大學(49分)、四川大學(67分)首次入選中國一流大學。

2014年度19所中國一流大學,全部是985工程大學。

七、遴選出37所研究型大學

在《挑大學選專業—2014高考志願填報指南》中,列出了2014年度中國研究型大學名單。浙江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武漢大學、四川大學、中山大學、山東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37所學校依次在列。

2014年研究型大學標準依然是:將全國所有大學的科研得分降序排列,並從大到小依次相加,至數量達到被評價大學總數的5%為止,各個被加大學是研究型大學。

37所研究型大學中,有33所985工程大學,4所211工程大學。4所211工程大學是:華東理工大學、蘇州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農業大學。

八、浙江大學獲自然科學總分第1名,北京大學獲社會科學總分第1名

在理學、工學、農學、醫學4個學科門類組合的自然科學排名中,浙江大學第1名,清華大學第2名,上海交通大學第3名。

自然科學第1名:浙江大學

理學第1名:北京大學

工學第1名:清華大學

農學第1名:中國農業大學

醫學第1名:上海交通大學

在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管理學、藝術學8個學科門類組合的社會科學排名中,北京大學第1名,中國人民大學第2名,復旦大學第3名。

社會科學第1名:北京大學

哲學第1名:中國人民大學

經濟學第1名:中國人民大學

法學第1名:中國人民大學

教育學第1名:北京師範大學

文學第1名:北京大學

歷史學第1名:北京大學

管理學第1名:清華大學

藝術學第1名:中央音樂學院

綜合實力100強名單

2014中國大學綜合實力100強見下表。其中,山東大學首次進入前10名,西南財經大學首次進入前100名。

武書連2014中國大學100強

排名 校名 總得分 人才培養 科學研究 分省 排名 學校類型 學校參考類型
得分 研究生培養 本科生培養 得分 自然科學研究 社會科學研究
1 北京大學 204.98 90.17 60.23 29.94 114.81 75.34 39.47 1 綜合 綜合類 研究1型
2 浙江大學 200.54 84.18 59.01 25.17 116.36 99.98 16.38 1 綜合 理科類 研究1型
3 清華大學 197.07 86.58 56.81 29.77 110.49 91.90 18.59 2 理工 文理類 研究1型
4 上海交通大學 149.19 64.62 43.45 21.17 84.57 75.75 8.83 1 綜合 理科類 研究1型
5 復旦大學 131.84 56.68 38.69 17.99 75.16 53.10 22.06 2 綜合 文理類 研究1型
6 南京大學 118.80 53.25 34.06 19.19 65.55 42.77 22.77 1 綜合 綜合類 研究1型
7 武漢大學 112.12 52.97 31.55 21.41 59.16 37.17 21.98 1 綜合 綜合類 研究2型
8 四川大學 107.63 50.38 31.11 19.27 57.25 46.03 11.22 1 綜合 綜合類 研究2型
9 中山大學 100.98 45.82 28.82 17.01 55.16 41.06 14.10 1 綜合 綜合類 研究1型
10 山東大學 100.64 47.52 27.83 19.68 53.13 41.16 11.97 1 綜合 綜合類 研究2型
11 華中科技大學 97.27 46.44 27.99 18.45 50.83 41.47 9.37 2 理工 綜合類 研究2型
12 哈爾濱工業大學 95.19 43.42 28.26 15.16 51.77 49.12 2.65 1 理工 工學類 研究2型
13 吉林大學 90.01 44.02 25.99 18.04 45.99 35.58 10.41 1 綜合 綜合類 研究2型
14 南開大學 83.69 38.79 23.54 15.24 44.91 26.83 18.08 1 綜合 綜合類 研究1型
15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76.32 33.91 23.75 10.16 42.41 39.64 2.77 1 理工 理科類 研究1型
16 西安交通大學 73.16 36.50 20.48 16.03 36.65 28.06 8.60 1 綜合 文理類 研究2型
17 中南大學 71.05 35.77 20.33 15.44 35.28 30.43 4.85 1 綜合 理科類 研究2型
18 東南大學 69.98 35.49 19.02 16.47 34.49 29.13 5.37 2 綜合 工學類 研究2型
19 中國人民大學 68.14 34.41 18.50 15.91 33.73 2.64 31.09 3 綜合 文科類 研究1型
20 大連理工大學 67.91 32.00 19.54 12.46 35.90 32.11 3.79 1 理工 工學類 研究2型
21 天津大學 66.71 32.84 18.18 14.66 33.87 29.22 4.65 2 理工 工學類 研究2型
22 廈門大學 63.12 31.86 17.36 14.50 31.26 18.61 12.65 1 綜合 綜合類 研究2型
23 北京師範大學 60.52 30.90 16.44 14.46 29.62 13.62 16.00 4 師範 綜合類 研究1型
24 華南理工大學 60.52 29.64 16.66 12.98 30.88 26.22 4.66 2 理工 工學類 研究2型
25 同濟大學 60.38 31.66 16.72 14.94 28.73 25.21 3.52 3 理工 工學類 研究2型
2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58.31 28.24 16.74 11.50 30.07 26.52 3.55 5 理工 工學類 研究2型
27 蘭州大學 53.34 25.11 15.28 9.83 28.23 24.25 3.99 1 綜合 理學類 研究2型
28 重慶大學 48.04 25.72 13.34 12.38 22.32 16.31 6.02 1 綜合 文理類 研究2型
29 中國農業大學 47.60 21.92 13.12 8.81 25.68 22.86 2.83 6 農業 理科類 研究1型
30 西北工業大學 47.38 24.93 12.70 12.23 22.45 21.32 1.13 2 理工 工學類 研究2型
31 北京理工大學 46.99 23.32 12.66 10.65 23.67 21.66 2.01 7 理工 工學類 研究2型
32 華東師範大學 46.77 23.16 13.27 9.90 23.61 12.97 10.63 4 師範 文理類 研究2型
33 湖南大學 46.23 24.08 13.18 10.90 22.15 16.47 5.68 2 綜合 綜合類 研究2型
34 華東理工大學 43.52 21.23 11.85 9.39 22.28 20.93 1.35 5 理工 工學類 研究2型
35 蘇州大學 41.42 20.66 11.76 8.91 20.75 16.52 4.23 3 綜合 綜合類 研究2型
36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40.92 20.27 11.28 8.99 20.65 17.38 3.28 4 理工 工學類 研究2型
37 鄭州大學 37.89 24.16 8.95 15.21 13.73 9.68 4.04 1 綜合 綜合類 研教2型
38 華中師範大學 37.55 19.32 10.79 8.53 18.23 7.94 10.29 3 師範 文理類 研教1型
39 南京農業大學 36.98 18.20 10.17 8.04 18.78 14.22 4.56 5 農業 文理類 研究2型
40 電子科技大學 36.86 19.84 10.39 9.45 17.02 14.95 2.07 2 理工 工學類 研教1型
41 東北大學 36.07 20.09 8.87 11.22 15.98 13.17 2.81 2 理工 文理類 研教1型
42 西南大學 36.02 20.73 9.33 11.40 15.29 9.50 5.78 2 綜合 綜合類 研教1型
43 武漢理工大學 35.52 21.32 9.39 11.93 14.20 12.08 2.12 4 理工 工學類 研教2型
44 上海大學 35.40 17.66 10.02 7.64 17.74 13.04 4.69 6 綜合 文理類 研教1型
45 南京理工大學 34.33 17.76 8.85 8.91 16.58 15.28 1.29 6 理工 工學類 研教1型
46 東北師範大學 33.04 16.84 9.78 7.06 16.20 10.25 5.95 2 師範 文理類 研教1型
47 江南大學 32.23 16.64 8.01 8.64 15.58 13.96 1.63 7 綜合 工學類 研教1型
48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32.19 17.78 8.94 8.84 14.41 13.76 0.66 3 理工 工學類 研教1型
49 華中農業大學 32.10 18.24 7.62 10.62 13.86 11.77 2.09 5 農業 理科類 研教1型
50 西南交通大學 28.77 19.54 6.75 12.80 9.22 7.13 2.09 3 理工 文理類 研教2型
51 暨南大學 28.69 15.03 8.07 6.96 13.66 5.84 7.81 3 綜合 綜合類 研教1型
52 北京科技大學 28.33 14.94 8.19 6.75 13.39 11.82 1.57 8 理工 工學類 研教1型
53 北京化工大學 28.31 14.98 7.20 7.78 13.33 12.87 0.46 9 理工 工學類 研教1型
54 東華大學 28.31 15.04 7.46 7.58 13.26 12.37 0.89 7 理工 工學類 研教1型
55 南京師範大學 28.14 15.60 7.83 7.77 12.54 5.38 7.16 8 師範 文理類 研教1型
56 北京交通大學 27.18 17.69 6.16 11.52 9.49 7.45 2.05 10 理工 文理類 研教2型
57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27.13 14.54 7.14 7.40 12.59 10.85 1.74 4 農業 理科類 研教1型
58 華南師範大學 26.90 14.95 7.07 7.88 11.95 6.84 5.11 4 師範 文理類 研教1型
59 中國海洋大學 26.35 13.99 7.26 6.73 12.36 11.20 1.16 2 綜合 理科類 研教1型
60 首都醫科大學 25.62 13.13 6.57 6.56 12.48 12.03 0.45 11 醫藥 醫學類 研教1型
61 西北大學 24.74 14.23 6.28 7.95 10.51 5.97 4.54 5 綜合 綜合類 研教1型
62 陝西師範大學 24.34 13.12 6.92 6.21 11.22 6.28 4.94 6 師範 綜合類 研教1型
63 江蘇大學 24.27 13.36 6.45 6.91 10.92 9.11 1.81 9 綜合 文理類 研教1型
64 哈爾濱工程大學 24.05 13.15 6.63 6.52 10.90 9.84 1.06 2 理工 工學類 研教1型
65 浙江工業大學 23.04 12.65 5.81 6.84 10.39 9.06 1.33 2 理工 工學類 研教1型
66 河海大學 23.01 14.00 6.28 7.73 9.00 7.04 1.96 10 理工 文理類 研教2型
67 南昌大學 22.96 14.47 5.57 8.90 8.50 6.55 1.95 1 綜合 文理類 研教2型
68 揚州大學 22.67 12.77 5.50 7.27 9.91 7.61 2.30 11 綜合 文理類 研教1型
69 北京工業大學 22.31 12.66 5.81 6.85 9.65 8.41 1.24 12 理工 工學類 研教1型
70 河南大學 22.29 13.59 5.36 8.24 8.70 4.39 4.31 2 綜合 文理類 研教2型
71 湖南師範大學 22.25 12.92 6.04 6.87 9.34 4.73 4.60 3 綜合 文理類 研教1型
72 南京工業大學 21.41 11.20 5.50 5.70 10.22 9.34 0.88 12 理工 工學類 研教1型
73 福州大學 20.90 11.81 5.35 6.46 9.09 7.71 1.38 2 理工 理科類 研教1型
74 華南農業大學 20.05 12.73 4.09 8.63 7.32 5.75 1.58 5 農林 文理類 研教2型
75 北京郵電大學 20.01 12.30 5.63 6.67 7.71 6.73 0.98 13 理工 工學類 研教2型
76 合肥工業大學 19.83 13.08 4.97 8.11 6.75 5.45 1.30 2 理工 文理類 研教2型
77 雲南大學 19.41 11.80 5.10 6.70 7.62 4.54 3.07 1 綜合 文理類 研教2型
78 山西大學 19.12 11.07 4.79 6.28 8.06 3.97 4.09 1 綜合 綜合類 研教2型
79 燕山大學 17.91 9.93 5.00 4.93 7.98 6.34 1.64 1 理工 文理類 研教1型
80 湘潭大學 17.91 10.69 4.61 6.07 7.22 4.60 2.62 4 綜合 綜合類 研教1型
81 華北電力大學 17.89 11.39 4.34 7.05 6.50 5.34 1.16 14 理工 文理類 研教2型
82 中國礦業大學 17.88 11.48 4.39 7.09 6.40 4.99 1.41 13 理工 文理類 研教2型
83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17.77 11.40 4.17 7.23 6.37 5.38 0.99 6 理工 理科類 研教2型
84 上海財經大學 17.58 10.68 4.41 6.27 6.90 0.18 6.72 8 財經 經管類 研教1型
85 浙江師範大學 17.49 9.38 4.15 5.23 8.12 3.69 4.42 3 師範 文理類 研教1型
86 南京醫科大學 17.45 9.12 4.55 4.57 8.32 8.05 0.27 14 醫藥 醫學類 研教1型
87 中國藥科大學 17.38 9.70 4.04 5.66 7.68 7.44 0.24 15 醫藥 理科類 研教1型
88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17.26 11.24 4.30 6.94 6.02 0.10 5.92 7 財經 文科類 研教2型
89 黑龍江大學 16.68 10.53 3.58 6.96 6.15 2.03 4.12 3 綜合 文理類 研教2型
90 上海師範大學 16.61 8.89 4.42 4.47 7.72 3.56 4.15 9 師範 文理類 研教2型
91 寧波大學 16.59 9.06 3.87 5.19 7.53 4.81 2.72 4 綜合 文理類 研教1型
92 河北大學 16.58 9.26 4.64 4.63 7.32 3.99 3.33 2 綜合 綜合類 研教2型
93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16.24 10.39 3.82 6.57 5.85 5.39 0.47 3 理工 工學類 研教2型
94 廣西大學 16.24 10.60 4.04 6.57 5.64 4.16 1.48 1 綜合 文理類 研教2型
95 首都師範大學 16.12 9.98 4.08 5.90 6.15 2.61 3.54 15 師範 文理類 研教2型
96 青島大學 16.00 10.76 3.33 7.43 5.23 4.04 1.19 4 綜合 文理類 研教2型
97 福建師範大學 15.69 9.48 4.01 5.47 6.21 2.37 3.84 3 師範 文理類 研教2型
98 西南財經大學 15.53 10.90 3.79 7.11 4.63 0.12 4.51 4 財經 經管類 研教2型
99 中國醫科大學 15.33 8.49 4.25 4.24 6.83 6.73 0.11 3 醫藥 醫學類 研教1型
100 安徽大學 14.85 9.30 3.87 5.43 5.55 2.90 2.65 3 綜合 文理類 研教2型

37所研究型大學

研究型大學是中國科研實力最強的大學,2014年度共有37所研究型大學。37所研究型大學占被評價的734所高校總數的5.04%,博士生導師數量占49.80%,師資數量占13.60%,培養的博士生占全國高校總數的59.28%,碩士生占30.00%,本科生占7.99%。

2014中國研究型大學遴選標準是:將全國所有大學的科研得分降序排列,前5%是研究型大學。

2014年度37所研究型大學名單(按科研得分排名)

排名 單位 得分 參考類型 本科畢業生質量排名 教師水平排名 教師績效績效 省份
1 浙江大學 116.36 研究1型 2 1 3 浙江
2 北京大學 114.81 研究1型 1 2 4 北京
3 清華大學 110.49 研究1型 3 5 6 北京
4 上海交通大學 84.57 研究1型 7 7 7 上海
5 復旦大學 75.16 研究1型 4 6 5 上海
6 南京大學 65.55 研究1型 6 3 2 江蘇
7 武漢大學 59.16 研究2型 14 18 17 湖北
8 四川大學 57.25 研究2型 25 19 23 四川
9 中山大學 55.16 研究1型 11 10 13 廣東
10 山東大學 53.13 研究2型 21 20 30 山東
11 哈爾濱工業大學 51.77 研究2型 12 14 16 黑龍江
12 華中科技大學 50.83 研究2型 20 30 22 湖北
13 吉林大學 45.99 研究2型 42 47 51 吉林
14 南開大學 44.91 研究1型 9 8 8 天津
15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42.41 研究1型 5 4 1 安徽
16 西安交通大學 36.65 研究2型 22 33 27 陝西
17 大連理工大學 35.90 研究2型 16 13 12 遼寧
18 中南大學 35.28 研究2型 36 41 39 湖南
19 東南大學 34.49 研究2型 18 25 20 江蘇
20 天津大學 33.87 研究2型 13 15 14 天津
21 中國人民大學 33.73 研究1型 8 11 10 北京
22 廈門大學 31.26 研究2型 17 32 32 福建
23 華南理工大學 30.88 研究2型 28 27 28 廣東
2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30.07 研究2型 15 23 15 北京
25 北京師範大學 29.62 研究1型 10 12 9 北京
26 同濟大學 28.73 研究2型 23 49 48 上海
27 蘭州大學 28.23 研究2型 39 22 33 甘肅
28 中國農業大學 25.68 研究1型 24 9 11 北京
29 北京理工大學 23.67 研究2型 29 37 40 北京
30 華東師範大學 23.61 研究2型 26 29 26 上海
31 西北工業大學 22.45 研究2型 34 40 36 陝西
32 重慶大學 22.32 研究2型 40 61 58 重慶
33 華東理工大學 22.28 研究2型 27 16 19 上海
34 湖南大學 22.15 研究2型 32 35 34 湖南
35 蘇州大學 20.75 研究2型 49 46 62 江蘇
36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20.65 研究2型 30 28 35 江蘇
37 南京農業大學 18.78 研究2型 70 21 21 江蘇

中國校友會網版

基本概況

排名概況

2014中國各類型大學排行榜前5強2014中國各類型大學排行榜前5強

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憑藉在自然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超常表現,與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共同躋身2014中國頂尖大學,榮膺“中國六星級大學”美譽。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23所大學入選2014中國一流大學名單;中國農業大學、北京協和醫學院、中國政法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和上海財經大學等8所院校入選2014中國一流行業特色型大學,榮膺“中國五星級大學”美譽。在最新發布的2014中國大學畢業生質量排行榜、2014中國大學教師水平排行榜和2014中國最具媒體影響大學排行榜中,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蟬聯三榜冠亞軍。

北京大學連續7年蟬聯榜首,武漢大學首次進入全國五強

北京大學北京大學

報告顯示,在中國校友會網最新公布的2014中國大學排行榜100強中,北京大學連續7年蟬聯第一,問鼎2014中國大學排行榜榜首;清華大學位居第二;上海交通大學躍居第三,比2013年上升2個名次;復旦大學下降一個位次,屈居第四,武漢大學排名第五,首次進入全國五強;浙江大學下降兩位,位居第六;中國人民大學升至第七,比2013年上升5個位次;南京大學下降2個名次,名列第八;吉林大學位居第九;中山大學列第十。

校友捐贈

2014中國各類型民辦大學排行榜前5強2014中國各類型民辦大學排行榜前5強

報告顯示,中國大學累計接受校友捐贈金額高達91.59億,全國16所高校躋身中國大學校友捐贈“億元俱樂

部”,清華大學創中國大學校友捐贈最高紀錄。在最新發布的2014中國大學校友捐贈排行榜中,清華大學超越北大躍居榜首,校友捐贈13.23億元;北京大學12.93億,屈居第二;中國人民大學7.07億,居第三;浙江大學5.86億,列第四;武漢大學表現最佳,獲校友5.43億捐贈,120周年校慶之年躍居全國五強;另外深圳大學獲校友捐贈2.99億,福州大學校友捐贈2.70億,首次進入全國十強。報告指出,校友工作成效是衡量一流大學辦學水平的重要指標,校友捐贈多少是檢驗一所大學校友認同度、辦學質量和校友工作成效的重要標準。

詳細榜單

中國校友會網2014中國大學排行榜(1~100)

名次 學校名稱 所在地區 類型 總分 科學研究 人才培養 綜合聲譽 辦學類型、等級和層次
辦學類型 星級排名 辦學層次
1 北京大學 北京 綜合 100 100 100 100 中國研究型 6星級 中國頂尖大學
2 清華大學 北京 理工 97.80 98.71 96.61 99.26 中國研究型 6星級 中國頂尖大學
3 上海交通大學 上海 綜合 81.08 85.89 78.26 73.66 中國研究型 5星級 中國一流大學
4 復旦大學 上海 綜合 80.92 81.54 81.44 76.23 中國研究型 5星級 中國一流大學
5 武漢大學 湖北 綜合 80.72 82.83 79.41 77.86 中國研究型 5星級 中國一流大學
6 浙江大學 浙江 綜合 80.45 83.41 78.34 77.54 中國研究型 5星級 中國一流大學
7 中國人民大學 北京 綜合 78.71 74.99 81.16 83.38 中國研究型 6星級 中國頂尖大學
8 南京大學 江蘇 綜合 78.30 78.29 78.80 76.14 中國研究型 5星級 中國一流大學
9 吉林大學 吉林 綜合 76.03 77.15 76.37 69.97 中國研究型 5星級 中國一流大學
10 中山大學 廣東 綜合 75.33 77.28 73.87 73.72 中國研究型 5星級 中國一流大學
11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 理工 74.35 74.66 74.34 73.11 中國研究型 5星級 中國一流大學
12 華中科技大學 湖北 理工 74.27 75.99 73.16 72.01 中國研究型 5星級 中國一流大學
13 四川大學 四川 綜合 74.05 75.42 73.48 70.92 中國研究型 5星級 中國一流大學
14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安徽 理工 72.98 74.17 72.47 70.41 中國研究型 5星級 中國一流大學
15 南開大學 天津 綜合 72.67 72.79 72.86 71.35 中國研究型 5星級 中國一流大學
16 山東大學 山東 綜合 72.58 72.57 72.92 71.14 中國研究型 5星級 中國一流大學
17 中南大學 湖南 綜合 72.28 73.20 71.60 71.53 中國研究型 5星級 中國一流大學
18 西安交通大學 陝西 綜合 72.13 72.28 72.43 70.25 中國研究型 5星級 中國一流大學
19 廈門大學 福建 綜合 71.66 71.95 71.08 73.01 中國研究型 5星級 中國一流大學
20 哈爾濱工業大學 黑龍江 理工 71.59 71.41 72.04 70.41 中國研究型 5星級 中國一流大學
2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北京 理工 70.65 72.08 69.37 70.38 中國研究型 5星級 中國一流大學
22 同濟大學 上海 理工 70.14 70.00 69.81 72.16 中國研究型 5星級 中國一流大學
23 天津大學 天津 理工 70.03 69.99 69.98 70.45 中國研究型 5星級 中國一流大學
24 華東師範大學 上海 師範 69.90 69.81 69.84 70.58 中國研究型 5星級 中國一流大學
25 東南大學 江蘇 綜合 69.69 69.33 69.88 70.32 中國研究型 5星級 中國一流大學
26 中國農業大學 北京 農林 68.46 67.36 68.99 70.64 行業特色研究型 5星級 中國一流大學
27 華南理工大學 廣東 理工 68.38 67.48 68.32 72.34 中國研究型 4星級 中國高水平大學
28 湖南大學 湖南 綜合 67.92 67.09 68.35 69.48 中國研究型 4星級 中國高水平大學
29 西北工業大學 陝西 理工 67.82 67.71 67.43 69.95 中國研究型 4星級 中國高水平大學
30 大連理工大學 遼寧 理工 67.81 66.84 68.49 68.87 中國研究型 4星級 中國高水平大學
31 北京協和醫學院 北京 醫藥 67.58 68.23 66.67 68.87 行業特色研究型 5星級 中國一流大學
32 北京師範大學 北京 師範 67.33 66.28 67.77 69.76 中國研究型 4星級 中國高水平大學
33 重慶大學 重慶 綜合 67.26 66.10 67.66 70.27 中國研究型 4星級 中國高水平大學
34 東北大學 遼寧 理工 67.00 65.62 67.66 69.79 中國研究型 4星級 中國高水平大學
35 中國礦業大學 江蘇/北京 理工 66.79 66.46 66.59 68.99 行業特色研究型 4星級 中國高水平大學
36 華中師範大學 湖北 師範 66.72 66.30 66.82 68.05 行業特色研究型 4星級 中國高水平大學
37 西北大學 陝西 綜合 66.67 66.49 66.81 66.85 區域研究型 4星級 中國高水平大學
38 蘭州大學 甘肅 綜合 66.62 64.62 67.92 69.20 中國研究型 4星級 中國高水平大學
39 北京科技大學 北京 理工 66.45 64.75 67.43 69.15 行業特色研究型 4星級 中國高水平大學
40 東北師範大學 吉林 師範 66.34 64.99 67.00 69.03 行業特色研究型 4星級 中國高水平大學
41 華東理工大學 上海 理工 66.08 65.54 65.98 68.71 行業特色研究型 4星級 中國高水平大學
42 電子科技大學 四川 理工 65.89 64.84 66.12 69.20 行業特色研究型 4星級 中國高水平大學
43 長安大學 陝西 理工 65.84 65.76 66.02 65.36 行業特色研究型 4星級 中國高水平大學
44 中國地質大學 湖北/北京 理工 65.81 64.19 66.62 68.99 行業特色研究型 4星級 中國高水平大學
45 華中農業大學 湖北 農林 65.81 65.09 66.16 67.23 行業特色研究型 4星級 中國高水平大學
46 北京交通大學 北京 理工 65.44 64.11 65.76 69.48 行業特色研究型 4星級 中國高水平大學
47 南京農業大學 江蘇 農林 65.37 63.65 66.21 68.71 行業特色研究型 4星級 中國高水平大學
48 中國海洋大學 山東 綜合 65.24 64.07 65.88 67.23 行業特色研究型 4星級 中國高水平大學
49 南京理工大學 江蘇 理工 65.22 64.10 65.46 68.71 行業特色研究型 4星級 中國高水平大學
50 武漢理工大學 湖北 理工 65.15 64.13 65.64 67.23 行業特色研究型 4星級 中國高水平大學
51 西南大學 重慶 綜合 65.15 63.15 66.45 67.72 區域研究型 4星級 中國高水平大學
52 蘇州大學 江蘇 綜合 65.14 64.71 65.56 65.09 區域研究型 3星級 中國知名大學
53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陝西 農林 65.14 64.01 65.79 66.90 行業特色研究型 4星級 中國高水平大學
54 南京師範大學 江蘇 師範 65.10 63.66 66.44 65.21 區域特色研究型 4星級 中國高水平大學
55 中國石油大學 山東/北京 理工 65.10 63.43 65.80 68.87 行業特色研究型 4星級 中國高水平大學
56 雲南大學 雲南 綜合 65.06 63.69 65.82 67.34 區域研究型 4星級 中國高水平大學
57 哈爾濱工程大學 黑龍江 理工 64.90 64.33 64.60 68.54 行業特色研究型 4星級 中國高水平大學
58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江蘇 理工 64.85 63.16 65.44 69.22 行業特色研究型 4星級 中國高水平大學
58 河海大學 江蘇 理工 64.85 63.45 65.27 68.71 行業特色研究型 4星級 中國高水平大學
60 湖南師範大學 湖南 師範 64.75 62.99 65.99 66.57 區域研究型 3星級 中國知名大學
61 西南交通大學 四川 理工 64.73 62.40 66.02 68.71 行業特色研究型 4星級 中國高水平大學
62 暨南大學 廣東 綜合 64.67 63.64 65.34 66.00 區域研究型 3星級 中國知名大學
63 北京化工大學 北京 理工 64.57 63.86 64.71 66.90 行業特色研究型 4星級 中國高水平大學
64 鄭州大學 河南 綜合 64.55 62.46 66.21 65.91 區域研究型 3星級 中國知名大學
65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陝西 理工 64.50 63.28 65.26 66.19 行業特色研究型 4星級 中國高水平大學
66 北京林業大學 北京 林業 64.48 62.66 65.14 69.05 行業特色研究型 4星級 中國高水平大學
67 中國政法大學 北京 政法 64.35 61.76 65.48 70.04 行業特色研究型 5星級 中國一流大學
68 合肥工業大學 安徽 理工 64.31 62.59 65.28 67.18 行業特色研究型 3星級 中國知名大學
69 北京郵電大學 北京 理工 64.26 63.55 64.36 66.74 行業特色研究型 4星級 中國高水平大學
70 華南師範大學 廣東 師範 64.09 62.42 65.40 65.21 區域特色研究型 3星級 中國知名大學
71 陝西師範大學 陝西 師範 64.06 62.67 65.56 63.24 區域特色研究型 3星級 中國知名大學
72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湖北 財經 64.04 62.22 65.48 65.21 行業特色研究型 5星級 中國一流大學
73 上海大學 上海 綜合 64.03 62.43 65.27 65.26 區域研究型 3星級 中國知名大學
74 上海財經大學 上海 財經 64.02 62.29 64.75 67.89 行業特色研究型 5星級 中國一流大學
75 山西大學 山西 綜合 64.01 62.96 65.25 62.96 區域研究型 3星級 中國知名大學
76 北京工業大學 北京 理工 63.97 62.86 64.83 64.76 區域研究型 3星級 中國知名大學
77 福州大學 福建 理工 63.96 62.54 64.62 66.90 區域研究型 3星級 中國知名大學
78 南昌大學 江西 綜合 63.94 62.39 64.66 67.13 區域研究型 3星級 中國知名大學
79 首都醫科大學 北京 醫藥 63.93 64.10 64.52 60.66 區域特色研究型 4星級 中國高水平大學
80 中央民族大學 北京 民族 63.87 61.78 65.08 67.23 行業特色研究型 4星級 中國高水平大學
81 江南大學 江蘇 綜合 63.78 62.38 64.34 67.06 區域特色研究型 3星級 中國知名大學
82 東華大學 上海 理工 63.71 62.22 64.84 64.88 行業特色研究型 4星級 中國高水平大學
83 遼寧大學 遼寧 綜合 63.61 61.75 65.14 64.60 區域研究型 3星級 中國知名大學
84 華南農業大學 廣東 農林 63.52 62.87 64.81 60.66 區域特色研究型 3星級 中國知名大學
85 太原理工大學 山西 理工 63.48 62.19 64.39 64.78 區域研究型 3星級 中國知名大學
86 首都師範大學 北京 師範 63.47 62.44 65.06 60.82 區域特色研究型 3星級 中國知名大學
87 新疆大學 新疆 綜合 63.47 61.53 64.52 66.90 區域研究型 3星級 中國知名大學
88 安徽大學 安徽 綜合 63.46 61.84 64.68 64.76 區域研究型 3星級 中國知名大學
89 河南大學 河南 綜合 63.44 62.12 65.01 62.04 區域研究型 3星級 中國知名大學
89 海南大學 海南 綜合 63.44 62.32 63.62 67.23 區域研究型 3星級 中國知名大學
91 華北電力大學 北京 理工 63.43 62.45 64.13 64.44 專業型 3星級 中國知名大學
92 東北林業大學 黑龍江 林業 63.42 61.90 64.67 64.27 區域特色研究型 3星級 中國知名大學
93 浙江工業大學 浙江 理工 63.41 63.11 64.29 60.84 專業型 3星級 中國知名大學
94 福建師範大學 福建 師範 63.41 62.60 64.81 60.66 區域特色研究型 3星級 中國知名大學
95 內蒙古大學 內蒙古 綜合 63.40 61.87 64.41 65.26 區域研究型 3星級 中國知名大學
95 中央財經大學 北京 財經 63.40 60.88 64.26 69.99 專業型 4星級 中國高水平大學
97 西南財經大學 四川 財經 63.39 61.30 64.97 65.04 區域特色研究型 4星級 中國高水平大學
98 深圳大學 廣東 綜合 63.37 62.49 64.15 63.63 專業型 3星級 中國知名大學
99 廣西大學 廣西 綜合 63.35 61.77 64.36 65.42 區域研究型 3星級 中國知名大學
100 貴州大學 貴州 綜合 63.34 61.88 64.23 65.42 區域研究型 3星級 中國知名大學
2014 中國獨立學院排行榜 10
名次 學校名稱 所在地區 總分 辦學類型、等級與層次
辦學類型 星級排名 辦學層次
1 華中科技大學武昌分校 湖北 100.00 套用型 5星級 中國一流獨立學院
2 華中科技大學文華學院 湖北 98.25 套用型 5星級 中國一流獨立學院
3 吉林大學珠海學院 廣東 97.05 套用型 5星級 中國一流獨立學院
4 河南理工大學萬方科技學院 河南 96.22 套用型 5星級 中國一流獨立學院
5 四川大學錦江學院 四川 95.85 套用型 5星級 中國一流獨立學院
6 雲南師範大學商學院 雲南 95.19 套用型 5星級 中國一流獨立學院
7 燕山大學裡仁學院 河北 94.53 套用型 5星級 中國一流獨立學院
8 武漢科技大學城市學院 湖北 94.51 套用型 5星級 中國一流獨立學院
9 浙江大學城市學院 浙江 94.36 套用型 5星級 中國一流獨立學院
10 北京師範大學珠海分校 廣東 94.31 套用型 5星級 中國一流獨立學院

評價指標

2014中國民辦大學排行榜10強12年來,中國校友會網大學研究團隊構建起了既符合世界標準又具中國特色、公開透明和客觀公正的大學評價指標體系,評價結果既是對中國大學的辦學實力的綜合選優排序,又是對高校的教書育人、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媒體影響和校友發展等核心辦學指標的重要檢驗。

中國校友會網大學研究團隊首席專家、中南大學蔡言厚教授指出,除北大清華的第一第二名之爭外,第三至第十名競爭不再比拼規模指標,而是高端辦學指標PK,是高校師生校友的事業成就、社會貢獻和社會影響的全面對決,比拼的是學校對國家與社會的人才和科學貢獻,能否在辦學中保持相對的領先優勢和辦學特色。

特點

概括起來擁有幾個特點:

2014中國大學排行榜2014中國大學排行榜

一、數據權威,其中論文指標數據採用得到國內外學界認可的權威機構論文資料庫統計數據,如美國科技信息所(ISI) 的ESI國際學術論文統計數據、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的國際和國內學術論文統計數據等。

二、高端突出,強調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的世界影響、國家貢獻與區域貢獻。

三、突出貢獻,指標設計上兼顧國際標準與中國特色,突出社會貢獻與社會影響;

四、實現教學與科研、文科與理科、不同類型人才評價指標並重。五、實施分類、分層、分區和分級評價。

變化

省部級獎勵和公益慈善人物納入2014大學排名指標

在人才培養指標中,首次將感動中國人物、全國道德模範、中國慈善榜上榜慈善家等公益慈善人物納入傑出校友指標;增設省級優秀博士論文獲獎者等指標;將教育部學位中心公布的2012全國學科評估結果引入排行,用於評價大學的學科水平。

中國校友會網大學研究團隊首席專家、中南大學蔡言厚教授指出,最引人關注的是,在科研方面,率先將教育部和各省市區科技獎勵與社科獎勵、中信所最具影響力國際和國內百篇學術論文和2011計畫協同創新中心等納入科研指標。增設省級優秀博士論文獲獎者等指標;新增設國家“萬人計畫”、何梁何利獎、光華工程科技獎、中國青年科學家和中國青年科技獎等傑出師資指標。

歷史背景

世界第一個大學排行榜誕生於1983年,由世界著名新聞雜誌周刊《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編制完成。

1987年,中國大學評價事業開創者、中國大學排行榜第一人,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蔣國華教授等學者在《科技日報》發布中國第一個大學排行榜,至今已有近30年的歷史,全國先後有數十機構和學者發布大學排行榜。

2014中國大學排行榜2014中國大學排行榜

自2003年起,中國校友會網連續12年與國內多家新聞媒體合作開展中國大學評價研究工作,是我國最早並持續開展大學評價研究的團隊之一,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肯定,中國校友會網大學排行榜已成為中國最具特色和影響力的大學排行榜之一,評價結果已成為全國考生高考填報志願、高校制定發展規劃和教育投資決策的重要參考。

2003年至今12年來,中國校友會網大學研究團隊共發布了中國大學排行榜、中國大學星級排名、中國傑出人文社會科學家研究報告和中國高考狀調查報告等20多項的研究成果;2006年以來,研究團隊發布的有關中國大學評價和教育評價等方面的學術論文數居全國各評價機構首位。

中國校友會網大學研究團隊首席專家、中南大學蔡言厚教授指出,研究團隊相關研究成果的結論、數據及觀點得到了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央電視台和中國教育電視台等國內權威主流媒體的廣泛報導、引用和轉載,在我國高等教育評價領域有著廣泛的學術影響力、社會影響力和社會知名度。

各方觀點

邵傳芳

中國校友會網大學研究團隊諮詢專家、上海交通大學邵傳芳教授指出,中國的大學評價者要正確認識並處理好高校學術研究和服務社會的關係,要側重評價高校對國家、行業與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人才和科學貢獻,突出評價大學的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水平、系統性科學貢獻和社會服務水平。

邵傳芳教授強調指出,高校要成為服務國家戰略、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載體;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高校要明確自身的辦學定位和辦學特色,全國性一流、高水平大學要著眼全國、面向世界;地方性院校要立足地方服務地方,行業性院校要立足行業和地方;在服務國家、服務行業、服務區域、服務社會和全球競爭中提供相應的人才和科技支撐。中國需要能夠衝擊世界一流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也需要能夠衝擊一流的專業鮮明的大學,還需要在服務地方發展,培養套用型人才方面爭創一流的各類工程技術大學。

蔡言厚

中南大學蔡言厚教授指出,借鑑國內外大學分類、分級評價的成功經驗,研究團隊率先將“畢業生質量”引入中國大學分類標準,依據大學辦學定位、辦學水平和辦學特色等進行分類,依據大學的學術研究水平和畢業生質量(研究型人才)等將中國大學分為研究型、專業型、套用型和技術型等4種類型;

科研領先與校友傑出是判定研究型大學的兩個核心標準。蔡言厚教授指出,要想成為研究型大學必須滿足兩個要件:一是培養和造就出高層次的研究型人才,二是產生出高水平的學術研究成果並擁有卓越的師資隊伍,二者缺一不可。同時依據中國大學的學術研究水平和層次,將研究型大學劃分為中國研究型、中國行業特色研究型、中國區域研究型和中國區域特色研究型等4個類別,旨在為高校科學定位、合理分類、辦出特色、爭創一流和制定發展戰略規劃提供決策參考。

相關介紹

北京大學

北京大學北京大學

在中國校友會網公布的2014中國大學排行榜中,北京大學連續7年蟬聯第一,問鼎2014中國大學排行榜榜首;北京大學是中國第一所國立大學。

北京大學是中國大陸高考競爭最激烈的大學之一,每年只有中國各省市高考成績最優秀的高中畢業生才有機會被北大錄取。

北京大學歷年錄取的各省市“高考狀元”人數以及國際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奧賽”金銀牌得主人數均高居榜首。

清華大學

清華大學清華大學

清華大學(Tsinghua University)簡稱清華,是中國著名高等學府,坐落於北京西北郊風景秀麗的清華園,是中國高層次人才培養和科學技術研究的重要基地。

始建於1911年,初名清華學堂,是當時清朝建立的留美預備學校,1912年更名為清華學校。為嘗試人才的本地培養,1925年設立大學部,同年開辦清華國學研究院。1928年更名為“國立清華大學”。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組建國立長沙臨時大學,1938年遷至昆明,改名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1946年,清華大學遷回清華園原址復校。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後,清華大學成為一所多科性工業大學,重點為國家培養工程技術人才,被譽為“紅色工程師的搖籃”。1978年以來,清華大學進入了一個蓬勃發展的新時期,逐步恢復了理科、經濟、管理和文科類學科,並成立了研究生院和繼續教育學院。

浙江大學

浙江大學簡稱浙大,是中國著名高等學府,坐落於美麗的杭州,是中國高層次人才培養和科學技術研究的重要基地。

始建於1911年,初名浙江大學堂,是當時清朝建立的第一所大學,1912年更名為浙江學校。為嘗試人才的本地培養,1925年設立大學部,同年開辦浙江國學研究院。1928年更名為“國立浙江大學”。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組建國立長沙臨時大學,1938年遷至昆明,改名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1946年,浙江大學遷回清華園原址復校。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後,浙江大學成為一所多科性工業大學,重點為國家培養工程技術人才,被譽為“紅色工程師的搖籃”。1978年以來,浙江大學進入了一個蓬勃發展的新時期,逐步恢復了理科、經濟、管理和文科類學科,並成立了研究生院和繼續教育學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