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中國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

2009年中國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

2008年是世界經濟成長周期的一個轉折之年,一場由金融海嘯引發的經濟危機可以說是以多米諾骨牌摧枯拉朽之勢席捲全球,並且在這個經濟影響之下,中國經濟也發生了很大變化、受到了很大影響,經濟成長幅度大幅趨緩,並且這種不利影響從虛擬經濟向實體經濟蔓延、從東部向中西部開始蔓延。所以說如何保持中國經濟的穩定增長,就成為了當前國家巨觀經濟調控的首要任務。在2008年底時很多經濟研究機構都對09年的經濟給出了一個預測。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2009年中國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

《2009年中國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是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學部“中國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課題組召開的“中國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2008年秋季座談會”的基礎上,由政府部門、科研團體、高等院校等各方專家、學者共同撰寫的關於中國經濟形勢的權威著作。

複雜多變的國際、國內形勢,使得2008年中國經濟的發展經受了考驗與挑戰。南方雨雪冰凍和四川汶川地震等重大自然災害,都使得災區的生產生活遭受重大損失,對經濟產生了不利的影響;同時,由美國次貸危機而引發的金融風暴不斷在全球蔓延,世界經濟面臨衰退的風險,各種不確定因素對中國經濟產生了不利的影響。

面對瞬息萬變的經濟形勢,專家作出了權威的分析。《2009年中國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分為綜合預測篇、政策分析篇、財政金融篇、專題研究篇、台港澳經濟篇及國際背景篇,從巨觀及微觀經濟層面,運用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方法,對2008年中國經濟形勢特別是面臨當前全球性金融風暴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了深入的分析,並且提出了未來走勢的預測與對策建議。

抗震救災的勝利以及北京奧運會的成功舉行,用事實證明了改革開放30年中國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中國有抵禦世界金融危機的基礎、空間和能力,只要採取有效措施,積極應對就可以保持未來中國經濟健康發展。專家預計2008年中國經濟依然可以達到9.8%左右的高增長率,這一增長速度與改革開放以來30年年均增長速度相當。同時相信綜合運用多種政策工具,把握巨觀調控的重點、節奏和力度,就能使中國經濟在2009年保持速度較快增長、價格漲幅趨緩、結構有所改善的良好態勢。

作者簡介

陳佳貴,

社科院副院長陳佳貴社科院副院長陳佳貴

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學部主任、研究員,長期從事中國經濟研究,著有《企業經營與市場》、《市場經濟與企業經營》等。

編輯推薦

《2009年中國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是由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學部、有關政府部門、科研機構及國內知名高校專家學者共同撰寫的關於2008~2009年中國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的權威報告,分析了當前中國經濟運行中一系列熱點和難點問題,並對中國經濟下一步發展進行了預測、

●次貸危機、金融危機、經濟危機從美國向全球擴散。2009年的中國經濟能否衝出重圍。成為世界經濟的發動機?

●“沖高回落”是巨觀調控使然。還是下行周期伊始7提高經濟成長質量,促進經濟結構升級。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正當其時。

●“大小非”是中國股市下跌的原罪嗎7中國股市何時能夠告別“大起大落”。走上“慢牛”的康莊大道?2009年股市巔峰行情在哪裡?

●地產商和購房者在較量耐心,房地產價格的天平最終:降向何方傾斜?

圖書目錄

正確看待當前中國經濟增速回落採取靈活審慎的態度搞好巨觀調控(代前言)

中國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2008年秋季報告

“中國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2008年秋季座談會”綜述

綜合預測篇

當前巨觀經濟主要特點

2009年中國經濟發展趨勢分析和調控對策建議

2008~2009年經濟形勢分析與展望

08尚可,09如何?——中國經濟形勢分析及趨勢展望

2008年國民經濟發展預測和2009年展望

2008~2009年經濟成長形勢分析與預測

2008~2009年經濟景氣和物價走勢分析與預測

政策分析篇

2008年中國經濟運行狀況及2009年展望

2009年中國經濟發展的政策選擇

2008年和2009年中國投資發展分析和政策建議

節能減排形勢分析和政策建議

中國巨觀經濟形勢與政策:2008—2009年

2008~2009年中國巨觀經濟成長減速的因素分析

中國新一輪經濟周期波動的基本態勢與特徵

財政金融篇

深化體制改革推進股市健康發展

2008年財政運行情況及2009年展望

在增長和通脹間尋求平衡的貨幣政策及其運行

2007~2008年資本市場回顧與2009年展望

2008年上海證券市場回顧分析與2009年展望

專題研究篇

2008年農業經濟形勢與2009年展望

2008年中國對外貿易形勢分析與趨勢判斷

人口變化與就業趨勢:長期與短期

2009年中國就業形勢及對策建議

2008~2009年中國經濟與稅收形勢分析與預測

內需作用凸顯:2008年和2009年中國的消費品市場

供求轉為寬鬆價格趨向滑落——2008年生產資料市場形勢分析及2009年展望

2008年房地產市場分析與2009年展望

奧運會後北京經濟發展與展望

2008年重慶經濟運行情況及發展態勢分析

台港澳經濟篇

台灣經濟動向

台灣經濟形勢分析與展望

香港經濟近況和展望

澳門經濟分析與展望

國際背景篇

2008~2009年世界經濟形勢分析與展望

附錄

統計資料

……

序言

一正確看待當前中國經濟增速回落

2003~2007年,中國積極應對複雜多變的國際環境,圍繞解決巨觀經濟運行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正確地把握巨觀調控的方向、節奏和力度,綜合運用多種巨觀調控手段和方式,既注重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又根據形勢的變化適時適度地調整政策,促進了經濟的平穩快速發展,避免了出現大的起落。

五年來的巨觀調控內容豐富,成效顯著。中國綜合國力顯著增強,社會事業全面發展,人民得到更多實惠。2007年國內生產總值超過24萬億元,比2002年增長67%,年均增長10.8%,從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四位;全國財政收入達到5.13萬億元,增長1.71倍;進出口總額達到2.17萬億美元,從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三位。

巨觀調控不是一勞永逸的。2007年下半年,根據當時中國經濟運行中的問題,特別是經濟成長由偏快轉為過熱的壓力較大,價格上漲的壓力較為突出,2007年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了“雙防”目標,即防止經濟成長由偏快轉為過熱,防止物價由結構性上漲轉為明顯通貨膨脹。

進入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不斷加深,世界經濟成長放緩,許多國家面臨較大的通貨膨脹壓力。國內接連發生歷史罕見的低溫雨雪冰凍災害、特大地震災害和洪水災害,災區人民的生命財產遭受重大損失。適應形勢變化,7月份中央及時提出了“一保一控”方針,即把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控制物價過快上漲作為巨觀調控的首要任務。

文摘

主張政府部門直接干預股市運行的理論主要有三:股市是國民經濟的晴雨表、股市具有財富效應和金融巨觀調控作用。但這些所謂理論均似是而非。

股市是國民經濟的晴雨表嗎?答案是否定的。首先,所謂“晴雨表”,在經濟運行中的確切含義應當是經濟運行變化的先行指標。由此,如果“股市是國民經濟的晴雨表”這一命題能夠成立,那么,股市走勢和國民經濟運行走勢的基本圖形應當是:當經濟成長處於高端時,股市可能處於下滑走勢,即它預示著國民經濟運行在未來一段時間將下行;當經濟成長處於低端時,股市走勢可能上行,即它預示著國民經濟運行在未來一段時間將扭頭上行。但是,在運用這一命題時,許多人的論證常常是相反的,即屢屢質疑:經濟運行尚處高端,為什麼股市下落了?或者,強調因經濟成長率下落引致了股市下落。按照這一邏輯關係,股市不應是國民經濟的“晴雨表”,而應是國民經濟的“溫度計”,即股市應當即期反映國民經濟運行狀況,而不是經濟運行的先行指標。其次,股市的漲跌幅走勢在數量關係上通常採用股指表示,在各已開發國家和地區的股市中,股指編制選擇的是取樣指數,如道瓊斯30種工業股票指數、日經255種股票指數、香港恒生指數(43家上市公司股票)和倫敦30種工商股票指數等,其中取樣量最大的當屬標準普爾500股票指數。由此,提出了一個問題,這些取樣股票的市場走勢是否能夠充分反映所有上市公司股票交易走勢?例如,道瓊斯30種工業股票指數的變化是否能夠充分反映在紐約證交所上市的3000多家上市公司的股票走勢?進一步看,這30種工業股票指數的變化是否一定預示著(即所謂“晴雨表”)全美經濟走勢的變化?換句話說,美國經濟的總體走勢是否必然預先反映在這30家工業公司的經營狀況上?對此,稍有點經濟常識的人都可以直接得出結論。再次,股市走勢變化受到眾多因素的影響,其中包括投機炒作,從歷史上看,這種投機炒作有時可延續幾個月乃至若干年。由此,在投機炒作的背景下,股指下落或上行是否預示著國民經濟運行也將下落或上行?即便捨去投機炒作,股市走勢也受到市場供求關係的影響,那么,是否股市中的供求關係也預示著經濟運行中將發生類似的走向?又再次,股指的漲跌幅度是否預示著經濟成長的漲跌幅度,兩者之間是否存在著正相關的係數?至少迄今沒有得到證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