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7月19日

1994年7月19日

1993年,國務院同意放開尋呼和部分增值電信業務,其後不久國家又批准成立中國聯合通信有限公司,我國電信業自此開始引入競爭。 1993年12月14日,國務院批准成立中國聯合通信有限公司,1994年7月19日,中國聯合通信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中國聯通的成立,使我國電信事業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中國電信業基本業務結束了獨家經營的狀況,開始引入競爭。

1994年7月19日——中國聯通成立

1978年底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國電信業持續高速增長,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由制約國民經濟發展的瓶頸成長為帶動國民經濟成長的支柱,實現了歷史性跨越。電信業成為發展最快、綜合效益最好的行業之一,走出了一條“在發展中改革,在改革中發展”的道路。

在大發展的背景下,電信業加大改革力度,進行了戰略結構重組。與世界大多數國家一樣,在國家基礎電信網建設初期,中國也實行了政企合一體制,由政府集中力量建設全國統一的電信網路。實踐證明這種做法是成功的。但是,隨著電信與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隨著國家通信主幹網的初步建立,原來的壟斷體制已經不能適應電信進一步發展的要求,必須改革,引入競爭。

1993年,國務院同意放開尋呼和部分增值電信業務,其後不久國家又批准成立中國聯合通信有限公司,我國電信業自此開始引入競爭。

1993年12月14日,國務院批准成立中國聯合通信有限公司,1994年7月19日,中國聯合通信有限公司正式成立。這是中國電信史上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日子。聯通的成立,標誌著我國電信產業一家壟斷的局面被打破,標誌著我國電信產業體制改革正式拉開了帷幕。

獨家壟斷 電信市場求大於供

改革開放

(圖)1994年7月19日1994年7月19日

以後,我國社會經濟飛速發展,對電信業務的需求與日俱增。同時,由於管理體制等方面的問題,電話業務求大於供的矛盾日益突出,嚴重製約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的發展。

1980年,電話申請待裝戶為16萬,至1992年累積達到100多萬戶,用戶等待裝機時間長達1~2年之久,電話初裝費高達5000~6000元。同時,由於電信市場獨家壟斷,電信服務質量低下,一些省際長途電話的忙時接通率只有百分之幾。1991年,我國電信普及率為1.29%,而當時世界平均水平已達到15%。

當時一些專家通過對電信產業發展情況的調查,發現了幾個頗耐人尋味的現象。一是我國鐵道、電力、軍用通信等幾個專用電信網的通信能力之和已經超過了民用電信的惟一網路—中國電信的通信能力。只需稍加改造,即可在保證專用部門業務的同時,將至少四分之一的容量轉為民用通信,但是由於民用通信的壟斷經營,專用網一直被排斥於民用通信的門戶之外,使同屬於國家通信的寶貴資源長期閒置。二是儘管電信業務求大於供,但是國內與電信業務和市場相關的許多企事業單位卻效益低下,面臨經營危機。三是儘管我國電信市場需求巨大,但是國產通信設備卻只占了其中不到30%的市場份額,製造業技術水平和開發能力比已開發國家落後10多年。

經過普遍的調查分析,專家們一致認為,是壟斷造成了通信資源的浪費,制約了行業的快速發展。因此,打破電信行業的長期壟斷經營,對內開放電信運營業務,創造一個平等競爭的社會環境,是中國電信產業發展的必由之路。

1988年,以著名通信技術專家葉培大、張煦為首的中國科學院科學技術部“通信合理結構”課題組提出“按照商品經濟規律改革我國通信管理體制”的專題研究報告正式上報國務院,報告提出了打破壟斷、適度引入競爭的十條建議。

1992年6月,國內著名通信專家、通信骨幹企業代表、原機電部、原電力部(當時為能源部)、鐵道部和總參通信部等有關部委負責人,在北京京西賓館聯合召開了“加速發展通信產業研討會”。會議提出,加快通信產業發展,改革我國通信管理體制勢在必行。

積極籌備 三部委聯手推進

1992年,鄧小平同志南巡講話發表。“發展是硬道理”的思想深入人心,全國上下掀起了進一步解放思想,推進經濟體制改革的熱潮。

經過多方協調,在時任原機電部副部長鬍啟立、原電力部總工程師陸延昌、鐵道部副部長屠由瑞的直接領導下,迅速成立了由原機電部何非常司長、原電力部丁道齊局長、鐵道部胡燿華局長共同負責的三部聯合工作班子。當時,一班人馬在原電子部情報所一間簡陋的辦公室開始辦公,一系列的調查、論證、組織、研討等工作隨之展開。

1993年9月16日,原機電部“關於申請建立中國聯合通信公司的報告”和“關於我國通信工業面臨的嚴峻形勢及建議”兩個報告正式成文。9月19日,時任國家副總理的朱鎔基在辦公室里聽取了胡啟立、曾培炎副部長的匯報。胡啟立同志重點匯報了關於三部聯合組建聯合通信公司的問題,同時就新通信公司的組建原則、性質、宗旨、業務範圍以及管理模式等提出了初步的構想。朱鎔基同志詳細看過報告後,在報告上批示:“看來這是件好事,有助於加強通信事業,緩和電話不通的矛盾。請彥寧(時任國家體改委副主任張彥寧)、清泰(時任國務院經貿辦公室副主任陳清泰)同志邀請計委、體改委、郵電部、機電部、鐵道部、電力部、通信兵部等單位共同商量,成立股份集團,接受郵電部行業管理,促成此事。”1993年9月29日,時任國家副總理的鄒家華在聽取匯報後,也立即圈閱同意。

然而,事情進展並非一帆風順,有關主管部門對此提出了反對意見,認為任何一個國家只能允許設一個公用通信網、通信的特點是全程全網、從原機電部提出的方案看,這是一個比美國通信“自由化”更“自由化”的方案。

針對這些反對意見,何非常等人經過反覆論證,認為國家保持通信業務的統一管理,並不意味著只有通過壟斷才能實現;中國的通信資源不是多了,而是遠遠不能滿足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的需求,只要管理得當,就不會導致重複建設;組建新的通信公司的前提是服從國家電信主管部門的行業管理,遵守通信網統一的技術標準和規範,不會造成“通信秩序無法維持”的現象;打破電信壟斷,是國家電信管理體制改革的重大舉措,是在黨中央和國務院的統一領導下有序進行,不是搞電信“自由化”。

在得出上述結論之後,胡啟立同志明確指出,組建聯合通信公司是電信體制改革的突破口,是我國信息產業發展難得的機遇,要堅持到底,咬定青山不放鬆。

 

 克服阻力 中聯通成功組建

此後,在向時任國務院總理的李鵬同志匯報後,經過國務院幾大綜合部門與相關專業部門幾個月的研究、協調,1993年12月14日,國務院正式下達了國函[1993]178號文《國務院關於同意組建中國聯合通信有限公司的批覆》,同意原電子部(1993年6月原機電部一分為二,分別成立了電子部和機械部)、原電力部、鐵道部共同組建中國聯合通信有限公司。聯通公司按有限責任公司形式組建,是一個自主經營、獨立核算、自負盈虧,具有法人資格的經濟實體,在接受原郵電部行業管理之下,享有長話、市話、無線和電信增值業務運營權。

緊接著,為了落實國務院檔案精神,電子、電力、鐵道三部聯合成立了聯通公司籌備領導小組。三部各派一位副部長作為領導小組成員,分別是呂新奎(原電子部)、陸延昌(原電力部)、國林(鐵道部)。領導小組下由司局長負責組成籌備辦公室,分別是何非常、丁道齊、胡耀華。經胡啟立同志推薦,原國家經委主管交通通信業務的副主任趙維臣出任董事長。

經過近兩年的艱難曲折,終於取得了令人欣慰與激動的結果。兩年來,三部聯合工作班子共召開了30多次匯報會,寫出了50多萬字、印送近700多萬字的報告和論證,不斷向政府有關部門、單位及各級負責人宣傳其主張,闡述打破壟斷、實現電信體制改革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積極意義。

1994年7月19日,中國聯合通信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江總書記等黨和國家領導人都題詞祝賀勉勵。胡啟立在成立大會上指出:“中國聯通的成立,是我國電信管理體制深化改革的初步嘗試。組建聯通公司的目的就是要在國務院的領導下,在郵電部的行業管理下,按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原則,合理配置和利用通信資源,對專用網加以挖潛、改造和擴容,與郵電公眾網互聯互通,壯大國家通信總體實力,不斷適應國民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求。”

中國聯通的成立,使我國電信事業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中國電信業基本業務結束了獨家經營的狀況,開始引入競爭。此後,電信業又圍繞政企分開、促進發展等目標展開了大量工作,使我國的電信體制改革不斷走向深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