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7 昆蟲(T)

1992-7 昆蟲(T)

1992-7 昆蟲(T),屬於收藏品、郵票,印製機構北京郵票廠。發行機構郵電部。

郵票圖案

1992-7 昆蟲(T)1992-7 昆蟲(T)

郵票信息

名稱 昆蟲(T)
版別 膠版
全套枚數 4
全套面值 3.00元
發行機構郵電部
雕刻者
志編號 1992-7
整版枚數 殷會利
發行日期 1992-6-28
全套售價 3.00元
印製機構北京郵票廠
設計者 殷會利
圖序 票圖名稱 面值(元) 票規格(mm) 齒孔度數 發行量(萬)
4-1 七星瓢 0.20 30×40 P12 4062.7
4-2 半黃赤蜻 0.30 30×40 P12 4159.2
4-3 大草蛉 0.50 30×40 P12 4239.7
4-4 中華大刀螳 2.00 30×40 P12 4447.2

郵票介紹

目前世界上約有100萬種以上的昆蟲,七星瓢、半黃赤蜻、大草蛉、中華大刀螳這四種昆蟲都是我國著名的捕食性天敵昆蟲。天敵昆蟲是影響害蟲發生數量的重要生物因子,自古以來人們就注意保護天敵昆蟲,利用它們防治農林害蟲。

七星瓢,屬鞘翅目瓢科。瓢科昆蟲在世界上約有5000種,我國記載的有320種,絕大部分種類是益蟲。它們是小型的甲蟲,背面呈半球拱起,有鮮艷的色彩和美麗的紋點;受到驚嚇裝死時,附肢都緊縮在蓋狀的硬鞘翅下,故被稱為“花蓋蟲”。七星瓢又叫“七星瓢蟲”,身體比黃豆稍大,鞘翅呈黃色或紅色,上面綴有七個黑色斑點。它以捕食棉蚜、豆蚜、槐蚜、桃蚜、草蚜為主,是我國北方小麥、棉花、花生等作物上蚜蟲的主要天敵。
半黃赤蜻,屬蜻蜓目蜻科。全世界共有4000多種鯖蜓,我國已知有300種,都是捕殺害蟲的能手。半黃赤蜻僅見於我國福建、廣西和江西3省。它在蜻蜓中屬中等體型,體態纖細,赤紅的軀體十分艷麗;翅膀半部透明、半部呈金黃色,故名半黃赤蜻;四個翅膀的前端黑痣明顯,易與其它種類相區別。
大草蛉,屬脈翅目草蛉科。草蛉類昆蟲種類繁多,全世界約有5000種,我國有200種,大多為陸生。大草蛉呈草綠色,其複眼有金色閃光。翅闊、透明,觀之極美。經常飛翔於草木之間,其卵產在樹葉上。幼蟲為紡錘狀,在樹葉間捕食蚜蟲,人們稱之為“蚜獅”。近年來,我國用人工飼料大量繁殖草蛉幼蟲,用以防治棉鈴蟲、蚜蟲等農業害蟲。
中華大刀螳,亦稱“螳螂”、“刀螂”,屬螳螂目螳螂科。全世界約有1800種螳螂,我國有55種以上。螳螂體型較大,頭部呈三角形,複眼大,觸角細長;前胸很長,胸部有翅兩對,足三對,還生有呈鐮刀狀的粗大前足一對;在其腿節和脛節生有倒鉤狀的小刺,用以捕捉各種害蟲。其卵產於鞘內,古稱之為“螵鞘”,可作中藥。我國常見者即“大刀螂”,體長一般在8厘米左右,為黃褐或綠色,分布很廣。此外,還有斑螳螂(小刀螂)、薄翅螳螂和刀螂,亦屬益蟲。
本套郵票共4枚。
4-1為“七星瓢”。
4-2為“半黃赤蜻”。
4-3為“大草蛉”。
4-4為“中華大刀螳”。
設計者使七星瓢、半黃赤蜻、大草蛉、中華大刀螳這四種益蟲,在4枚郵票畫面上形成了不同方向、不同結構的大斜線。這一構圖布局增加了“向上”的動感,賦予昆蟲以生命的活力。設計者巧妙地以一個長方形的綠色背景為底襯,又以昆蟲打破了畫面上方的水平線,使大斜線與水平線、垂直線互為交織,使人感到昆蟲有欲衝出畫面之勢。其綠色背景不是一塊靜止的平面,而是採取噴繪手法求得柔和變幻的流動感,使四種不同的黃綠色表現出不同植物的生命力。畫面背景並未加以很具體的描繪,反而給人們留下對自然生態環境的聯想餘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