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英鎊購房計畫

所謂“1英鎊購房計畫”,是英國利物浦市議會為解決數千套空置房屋而推出的舉措。該計畫其實是政府將一些已經荒廢了三十年,或者是原本要被拆除的房屋,以1英鎊(約合人民幣10元)價格賣給那些希望擁有自己的住房、但以現實的收入難以踏入現有房產市場的百姓。

背景

英國利物浦推出—英鎊購房計畫1英鎊能買1套房.jpg英國利物浦推出—英鎊購房計畫1英鎊能買1套房

利物浦,這座英國著名的港口城市,除了與諸多球星名字緊密相連頻繁出現在媒體體育版面上,現在又因推出“1英鎊購房計畫”占據了財經與房產版面的重要位置。

2013年10月中旬,英國的利物浦市在全國率先推出了一項名為“一英鎊購房”的計畫,也就是花人民幣十塊錢就能擁有一套住房。

目的

“一英鎊購房”計畫,雖然其提供的基本上都是荒廢了二三十年甚至還有一些原本要被拆除的房屋,不過這個措施卻可以幫助那些希望擁有自己的住房、但以現實的收入又難以踏入現有房產市場的百姓圓住房夢,並且這些購買了一英鎊住房的家庭還能將諸如廉租房之類的住處騰出來,提供給其他處境更困難的人居住,可謂一舉多得。

解讀

在“一英鎊購房”計畫中,首先能看到政府的身影。英國政府很早以前就從保護與滿足公民的住房需求的角度對住房需求進行干預,對低收入者採取政府生產形式建造適量的公共住房,出租給其居住,同時還制定了大量的法律、法規來規範公共住房的運作以及保障中低收入階層和特殊群體的住房,有效緩解了住房難。

並且,英國政府調整房屋供應量和對象的主要手段是住房補貼,包括建屋補助、購房補貼與租房補貼三種,這一點也在“一英鎊購房”計畫中有所體現。因為能以一英鎊買到住房,不管承認不承認其中已經暗含著政府購房補貼。同時,建屋補助能引導供應商降低住房價格,租賃補貼能鼓勵居民在住房市場上租賃房屋緩解住房難,還解決了勞動力轉移問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