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4A型飛彈護衛艦

簡介

054A型護衛艦(北約代號:江凱II級)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最新型的飛彈護衛艦,目前有14艘在役,多艘正在興建中,前級的054型護衛艦有2艘在役。054A型飛彈護衛艦具備先進的防空、對海和反潛作戰性能,中國海軍目前已經列裝超過十艘,預計總共將裝備15至18艘。艦身設計與054型護衛艦相仿,火力則比較054型護衛艦強勁許多,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裝備的第一種區域防空型護衛艦。該艦使用了自行設計的的382型三坐標平面雷達,擁有32單元垂直發射系統,其使用的紅旗16是引進消化俄羅斯技術(參照3K9地對空飛彈,北約代號SA-N-7,隨現代級驅逐艦一起引進)而自行發展的國產艦空飛彈系統,據稱紅旗16有效射程超過45公里,有效射高10-25000米,單發命中機率0.75-0.98,反應時間3~5秒,彈長5.5米,彈徑0.34米,彈重約680公斤,戰鬥部重約65公斤。中國國產最新型054A型飛彈護衛艦岳陽艦於2013年5月3日正式列裝南海艦隊,為中國海軍巡邏南中國海再添利器。

基本數據

艦長:134米 艦寬:16米 滿載排水量:4,053噸 最大航速:27節 最大航程:18節 8600海里 (估計)人員編制:165人動力: 柴柴聯合(CODAD): 4台許可生產法制皮爾斯蒂克(SEMT Pielstick) 16PA6V280STC柴油機,每台6400千瓦 (7600+ hp @ 1084 rpm),採用雙層筏裝置減震推進:雙軸雙槳雙舵,新型5葉可調距大側斜低速螺槳雷達電子系統:國產(382型1987年研製的381型升級型號Sea Eagle C-B的雙面升級型,非仿俄國頂板)三坐標平面雷達4座仿俄MR90 345型艦載SAM火控雷達,用於紅旗16艦空飛彈末端目標照射344型艦載火控雷達(反艦飛彈照射雷達)360型空中/地面搜尋雷達347G型艦載火控雷達(76毫米主炮)346G球型環境搜尋雷達2 x Decca Radar|Racal RM-1290 導航雷達,I波段922-1型雷達預警接收器SJD-9(307型)中頻艦殼主/被動聲納系統TSAS-1(206型)數字式低頻被動拖曳陣列聲納HZ-100 電子對抗系統(Electronic countermeasures|ECM)ZKJ-4B/6 戰術資料處理系統(Thomson-CSF TAVITAC的國產型)HN-900數據鏈路(相當於Link 11 A/B)SNTI-240 SATCOM衛星通訊裝置武器:4 x 8單元紅旗16(HQ-16)艦空飛彈艦載垂直發射系統1 x 仿俄AK-176, H/PJ76 76 毫米主炮,射程17km,射速130發/min2 x H/PJ12型730型近程防禦武器系統2 x 四聯裝YJ-83反艦飛彈發射架2 x 3管324毫米魚-7輕型反潛魚雷發射裝置2 x 87式六管反潛火箭深彈發射裝置2 x 726-4型18管艦載干擾彈火箭發射炮。單元反潛飛彈艦載垂直發射系統,與紅旗16共架直升機:1 x 俄制卡-28“蝸牛”或國產直-9。

總體布局

首先來看054A隱形護衛艦:綜合各方面提供的的資料,假定其各項數據應為標準排水量3600噸,滿載排水量4000噸(也有一說指標排3900噸滿排水4500噸)。艦長134米、艦寬16米、吃水5米,長寬比接近8.6。最大航速27節,18節續航力3800海里,190人編制。 從總體步局上看,由於中國海軍在80年代與歐洲特別是法國、義大利、英國海軍有過較多交流,受其設計影響影響很深,所以江衛級護衛艦出現時,在不經意間已然流露出西方艦艇的某些設計痕跡在其中,到054型護衛艦出現時更是明顯借鑑了一些法國“拉菲特”護衛艦的某些艦體設計:流行的飛剪艏、乾舷高而外飄、方艉線型結構,並擁有較小的長寬比。其艦艏高昂(高度與俄羅斯956型“現代”級驅逐艦差不多)且橫剖呈為深V型,能很好的防止枰擊和上浪。其優良的船體線型加上相對交小的長寬比,再考慮到減搖鰭的合理使用,可很好的保證其耐波性滿足遠洋航行的需要,在這點上已由海軍第二、三批赴波斯灣護航行動所證實。

動力系統

在動力系統方面:054A同樣受拉菲特級影響而採用了全柴聯合(CODAD)動力推進方式,由四台陝柴按許可證生產的皮爾斯蒂克16PA6V280STC柴油機構成,其單台最大功率6400KW,總功率25600KW。由雙軸驅動二具新型5葉可調距大側斜低速螺槳。煙囪前方下部的進氣裝置的設計類似伯克的風格。體積龐大煙囪說明其內部擁有噴淋降溫設施,以達到抑制紅外輻射之作用。另有二台功率為1500KW的MTU-396柴油發電機組,達到了與“高波”級同樣的水平。可別小看這個變化,以前中國海軍驅護艦之所以在現代化改進的力度非常小,其中原因之一就是電站功率偏小(400KW),只能滿足新建時艦上機電、電子及武器裝設備對電力供應量的需求,儲備功率無法滿足新改進裝備上艦,導致現代化改裝僅僅涉及到通信、電子戰等系統領域內。 其實全柴聯合(CODAD)動力方式最早出現在法國海軍“卡薩爾”級防空飛彈驅逐艦上,其四台大功率的皮爾斯蒂克18PA6V280BTC柴油機能輸出31752KW的較大總功率,從而滿排5000噸的“卡薩爾”航速達到29.5節。很好地充當了“福熙”號及後來的“夏爾.戴高樂”號(CVN)的區域防空艦。爾後的“拉菲特”級則依葫蘆畫瓢地採用四台16PA6V280STC柴油機構成的全柴聯合(CODAD)動力機組。而實際上“拉菲特”級依然存在於法航母編隊之中。考慮現階段國產艦用燃氣輪機在產量上暫時還不能滿足海軍需要,首先要保證的國產大型遠洋驅逐艦的需要。同時中國海軍的技術保障部門由於長期維護這樣的動力裝置,有著豐富的經驗和齊全的技術手段。因此,採用技術先進而成熟的大功率中高速柴油機作中型艦的主動力裝置,是現階段最適當的工程方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