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伃妾娋印

伃妾娋印

中國西漢殉葬印。 伃妾娋印漢代官印除皇帝特許者外,死後都要上繳。 印文有的與原印一致,更多的是官名後加死者名字。

伃妾娋印

正文

中國西漢殉葬印。玉質,正方形,邊長2.3厘米,雁紐,陰刻繆篆“伃妾娋” 4 字。此印玉質潔白純淨,紐式精巧異常,筆畫盤曲秀美,富於韻味,為罕見珍品。
伃文獻作倢伃,為漢代宮中女官。漢武帝時置,同置的女官還有娥、傛華、充依。西漢前後所置凡14 種,最高的稱昭儀,位比丞相,爵比諸侯王。倢伃為第二等,“視上卿,比列侯”,地位亦很高。

伃妾娋印伃妾娋印
漢代官印除皇帝特許者外,死後都要上繳。當時人們很迷信,認為死者生前使用之物,死後也要使用,而所用的官印又不可殉葬,於是就多仿刻死者生前官印殉入墓中,這就是殉葬印。漢鐫有官名的殉葬印質地與實用官印質地並不完全相同,今除見有銅印外,還有石、玉、木等。印文有的與原印一致,更多的是官名後加死者名字。此印第四字“娋”就是死者的名,第 3字“妾”是死者的謙稱。
此印傳為北宋時出土,明時轉歸李氏六硯齋收藏,入清後,又相繼歸龔自珍、潘仕成等著名金石家,後入陳介祺萬印樓。1957年入藏於故宮博物院。前人有謂此印為西漢成帝時倢伃趙飛燕印則無據。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