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貝遺址

龐貝遺址

羅馬古城龐貝約建於公元前7世紀,距維蘇威火山10公里。公元79年8月24日,維蘇威火山爆發,龐貝被湮沒。龐貝城在地下沉睡了千餘年後,終於被人發掘。出土後的龐貝城東西長1200米,南北寬700米,城內面積1.8平方公里,有城門七扇。城內四條大街,呈“井”字形縱橫交錯。主街寬7米,由石板鋪就,沿街有排水溝。城內最宏偉的建築物,都集中在西南部一個長方形的公共廣場四周,廣場周圍設有神廟、公共市場、市政中心大會堂等建築物,這裡是龐貝政治、經濟和宗教的中心。廣場的東南方,是龐貝城官府的所在地,廣場的東北方則是繁華的集貿市場。另外,城內還有公共浴池、體育館和大小兩座劇場,街市東邊則有可容納1萬多名觀眾的圓形競技場。

龐貝遺址

介紹

龐貝遺址 Archaeological Site of Pompei
羅馬古城龐貝約建於公元前7 世紀,距維蘇威火山10 公里。公元79 年8月24日,維蘇威火山爆發,龐貝被湮沒。龐貝城在地下沉睡了千餘年後,終於被人發掘。出土後的龐貝城東西長1200米,南北寬700 米,城內面積1.8 平方公里,有城門七扇。城內四條大街,呈“井”字形縱橫交錯。主街寬7 米,由石板鋪就,沿街有排水溝。城內最宏偉的建築物,都集中在西南部一個長方形的公共廣場四周,廣場周圍設有神廟、公共市場、市政中心大會堂等建築物,這裡是龐貝政治、經濟和宗教的中心。廣場的東南方,是龐貝城官府的所在地,廣場的東北方則是繁華的集貿市場。另外,城內還有公共浴池、體育館和大小兩座劇場,街市東邊則有可容納1 萬多名觀眾的圓形競技場。

古城再現

龐貝城被發現完全是由於一次偶然。公元17世紀時,一位建築師在維蘇威火山附近修造水渠,無意間發現了掩埋於地下的石刻,後來得到證實,這塊石刻正是龐貝城留下的遺物。1750年,龐貝古城的發掘計畫才正式實施。今天,人們看到的龐貝早已不是那個經濟蓬勃發展、人來車往的活生生的龐貝了,它已成了歷史中一頁真實的標本,大到神廟建築,小到城中某個角落還未烤熟的碳化小餅……它給予人們的是一部豐富生動並寓意深遠的經濟史、文化史和藝術史。

先進的市政建設

龐貝的市政建設是羅馬工程學和羅馬生活方式的完美體現。全城最寬闊的龐貝廣場,是兩千年前最有人氣的地方,也是最能體現龐貝社情民意、風俗人情的地方。城市中街道密布,豐收街、幸運街、執政官街都是從主要的大道呈網狀輻射出去,與希臘街道布局極其相似。街道路面上有不少凸起的石階,下雨天地面積水,人們可踩在凸起的石塊上行走,足底就不會被打濕了。龐貝的水利系統十分完整,引水渠四通八達。從山上引來的泉水供市民飲用,街頭的噴泉也可提供水源,還有水井和蓄水池。
市政中心大會堂
龐貝被摧毀之時,全城不過2 萬人口。然而,位於市中心的大會堂卻是一座可以容納數千人的規模龐大的公共建築。大會堂正面有5 個入口,會堂內有露天的前庭、32根大柱子支撐的高兩層的三元大廳(正廳和兩旁的側廳)。大廳的縱深處一個較高的台子是裁判庭,有兩個入口能直接從大廳兩邊走上去的木梯。大會堂在城市的政治、經濟生活中占有頭等重要的地位。人們在這裡舉行大規模的行政集會,公開進行法律審判,發布法令、訓示,城市一些重要的法律、經濟問題,也在這裡解決。在會堂的牆壁上,繪有許多希臘風格的裝飾畫。最有研究價值的是那些刻寫在牆壁上的形形色色的題銘,有諷刺性的內容,有幽默的言語,有政治見解,也有色情的表露,反映了當時龐貝人開放而活躍的交流狀態。
無處不在的神祗
在龐貝人心目中,神是無處不在的,他們在城內修建了大量的神廟建築。阿波羅神廟,是城中占地最廣闊的建築。龐貝人認為,阿波羅不僅主管光明、青春、醫藥、畜牧、音樂、詩歌,而且代表主神宣召神諭,預言未來。現在,廟宇雖已毀壞,但其48 根廟柱和宏偉的台階,仍能讓人感受到昔日輝煌的氣勢。傳說中的羅馬人的祖先埃涅阿斯的母親愛神維納斯,在龐貝人的心目中也占有較高位置,因此愛神廟的規模不小。從原始狀態進入文明社會以後,唯一能夠維持羅馬“國家”精神力量的就是先祖神話,以及對“當代”皇帝的半神崇拜。於是,龐貝城裡的公共家神(佩納特斯)廟、羅馬主神朱庇特神廟和紀念皇帝的廟宇,規模也較大。
繁華的龐貝市場
公元前2世紀龐貝就建有食品市場,現在還依然能夠看到出售商品時的遺蹟。城中有一個尚在建設中的糧食市場,還沒等到建成就被火山岩漿吞沒,裡面堆放著許多大型陶罐、石碾等。位於市中心東側的歐瑪齊婭樓,就是一座很大的綜合性市場。外廂高處有兩個相對著的大壁間是拍賣市場,為拍賣主持人和唱價人而設,里廂則是大型的洗衣場。此外,這裡還是羊毛交易市場。走在空曠的公共市場裡,可以想見當年這裡熙熙攘攘的商品交易場景。
華麗精妙的浴場
龐貝城內有三座公共浴場,斯塔比亞浴場為其中最古老的浴場。這個浴場相當古雅,建於公元前2世紀,內有脫衣室、微溫浴室、游泳池等,是龐貝城內現存已出土的三座浴場中保留得最好的一座。浴室長廊中圓柱成列,室內牆上的雕塑非常細緻,連浴室內一個大理石浴盆也是價值連城。雙層設計結構的地板,使下方冒出的蒸汽保持浴場內的溫度。據說,當年在這兒出入的多為政客和城中的一些重要人物。
龐貝的娼妓文化
龐貝與羅馬其他城市一樣,盛行娼妓文化。小小的龐貝城,共有妓院25 家,最正規的一家妓院設在市中心以東一片較為密集的中下層居民區。妓院裡,樓上樓下共10 間房,大門口處有淫神普利亞普斯的畫像,用以表明此場所的功用。每間客房門口都繪有不同內容的性愛壁畫,室內牆上到處是顧客留下的各種圖文。
龐貝的圓形大劇場
龐貝城裡有多座劇場,與羅馬的一樣為圓形大劇場。其中用作角斗的圓形競技場比著名的羅馬競技場還要早建51年。這裡主要表演角斗,包括人與人、人與獸之間的角斗,有時也舉行體育賽事。圓劇場外圍的圍牆高達2米多,牆上繪有許多狩獵、競技的壁畫,反映出當年人們的生活狀態。城市裡還有另外一大一小兩個劇場,多用於戲劇和音樂演出。
古物館的人體化石
龐貝古物館收藏著一類特殊的藏品,那就是考古學家依據出土的人體硬殼製作的人體塑像。在火山噴發的一剎那,無數的受害者在火山浮石、毒氣、火山灰的夾擊中喪生。火山灰包裹了他們的軀體,凝固了他們最後的姿勢,將龐貝人臨終前的所有細節都記錄了下來。這些人死時大多和他們的財產在一起,有些死難者則手裡握有神像,這說明他們在危難時沒有忘記向神靈求救。雖然這些人已經逝去近2000年,仍能給每一個來到這裡的人以極大的震撼。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