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虎水利工程

185.9米,渠水深1.1米,引水流量5立方米每秒。 1961年4月完成壩首和土石渠750米工程,與九牛壩原渠道相接,又安裝40型水輪泵2台,提水和加工碾米,當年改善原有水田灌溉面積1800畝。 龍虎渠設計正常引水流量5立方米每秒,自流灌溉2.67萬畝,實際灌溉面積2萬畝,收水費面積1萬畝。

龍虎水利工程,位於龍虎鄉龍虎街頭,在龍虎河上游九牛壩原址築壩。九牛壩原為木籠堆石壩,灌溉面
積為1100畝, 其下有二、三、四重壩,左岸架竹筒車14架,提水灌田300畝,上游集雨面積1050平方公里,年來水量10.57億立方米。
1960年, 正是國家經濟困難時期,縣仍撥款2萬元興建龍虎水泥漿砌石攔河重力壩。壩高2.6米,壩頂寬0.6米,壩底寬3.2米,壩長90米,壩中留5米寬船閘,用木作梁,人工啟閉。進水口設於左岸,渠道底高程(珠江基面,下同) 185.9米,渠水深1.1米,引水流量5立方米每秒。 1961年4月完成壩首和土石渠750米工程,與九牛壩原渠道相接,又安裝40型水輪泵2台,提水和加工碾米,當年改善原有水田灌溉面積1800畝。
1963年9月—1964年4月續建龍虎渠至32公里處,1964年9月—1965年4月又延伸14公里到平安鄉的上橋頭。1972年10月—1973年4月龍虎壩擴建,壩體加高1.4米,改為活動閘墩壩,45孔,每孔寬2.5米,最大壩高3.5米,壩頂長130米,安裝60型水輪泵8台(分兩組串聯)提水灌溉水田1500畝。水輪泵站串在線上組事故多,影響原有渠道灌溉,1974年將水輪泵站廢棄,改建電灌站,電源來自良溪水電站,又因電源不足,停止抽水。
龍虎渠設計正常引水流量5立方米每秒,自流灌溉2.67萬畝,實際灌溉面積2萬畝,收水費面積1萬畝。
渠道結瓜工程有二龍、長山、松毛壘3個水庫,總庫容309萬立方米,共灌溉2100畝 (已包括在龍虎灌區面積中)。各水庫只是蓄水備用,水庫水面面積共550畝,作養魚用。
利用渠道跌水建發電站3處, 裝機容量250千瓦。今已廢棄1處,停發1處。尚存1處,裝機200千瓦,年發電量31.8萬千瓦小時,年利用小時1590小時。
龍虎水利工程附屬工程有渡槽3座,總長111.8米,暗涵12座,排洪閘9座,溢水口4座,斗門63。整個工程分期分段施工,先後13年,總計完成土石方50.4萬立方米,漿砌石1.91萬立方米,混凝土340立方米,總投64.05萬工日,總投資57.79萬元。
龍虎工程為縣管工程, 設龍虎水利工程管理所,下轄龍虎、良溪,吉山、太平、牡羊5個水管站和良溪站,共有職工26人,其中技術員2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