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華醫院

龍華醫院

龍華醫院(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創建於1960年7月,是全國最早建立的四大中醫臨床基地之一,占地面積52.3畝,位於上海城區西南面,建築總面積87101.1平方米,獲得市部級以上科研獎項23項。目前進行臨床前新藥研究近20項。科研成果轉化5項。醫院連續十餘年榮獲“上海市文明單位”的稱號。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創建於1960年7月。

內容

龍華醫院龍華醫院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創建於1960年7月,是全國最早建立的四大中醫臨床基地之一。近50年來,醫院堅持中醫為主的辦院方向,走名醫、名科、名院之路。規模不斷擴大,中醫藥學術地位不斷提升,已成為集醫療、教學、科研為一體,中醫特色鮮明和中醫優勢突出的全國示範中醫院、上海市三級甲等醫院、上海市精神文明單位8連冠。2008年12月醫院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確認為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建設單位,承擔惡性腫瘤和骨退行性病變的研究。
龍華醫院總院占地面積52.3畝,位於上海城區西南面,建築總面積87101.1平方米。編制床位703張;2003年上鋼三廠職工醫院整建制劃轉龍華醫院,成為龍華醫院浦東分院,醫院位於浦東世博園區旁昌里小區,占地面積13.95畝,總建築面積9412平方米,實際開放160張。目前,全院在編職工人數1474人,高級職稱醫務人員215人。全國老中醫學術經驗繼承工作導師11名,上海市名中醫16名,博士生導師32位。
醫院科室設定齊全,有臨床科室34個,醫技科室5個,藥劑科室3個以及心導管室、ICU、CCU、血液淨化中心等,擁有DR、CT、ECT、MRI、數字胃腸機等大型設備。有4個國家級重點學科、7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專科(專病)、5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三級實驗室、1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研究室、2個上海市臨床醫學中心、 5個上海市優勢專科、9個上海市中醫特色專科。
醫院的中醫特色鮮明,中醫藥在治療惡性腫瘤、骨退行性病變、腎病、膽石病、風濕病、眼病、乳腺病、肛腸病、脾胃病、呼吸病、瘡瘍病等有顯著的療效;同時醫院有冬令進補膏方門診、冬病夏治門診、中醫特色體檢門診等,每年都吸引了大批患者前來就診。目前醫院年門診量達166萬人次,出院人次22500人次。醫院2005年全面實行中藥飲片小包裝,年膏方門診量18739料,年中藥飲片使用量達到3000餘噸,年飲片配方逾890萬帖,均位居全市醫療機構之首。
2001年醫院在國內首先開創名中醫工作室的傳承模式,並迅速在上海市和全國得到推廣套用。目前醫院有上海市名老中醫繼承工作研究室13個,上海中醫藥大學名中醫工作室12個進入,醫院名中醫工作室26個。醫院於2000年7月成立龍華中醫醫院集團,集團內包括5家二級中醫醫院,我院通過專科專病建設和人才培養,扶持了一批特色專科專病在集團二級醫院的創立和發展。醫院名中醫工作室與徐匯區13家社區服務中心結對,定期為社區義務宣教和門診。
醫院堅持“科教興院、人才強院”,龍華臨床醫學院承擔上海中醫藥大學每年的本科生、7年制、研究生、香港大學中醫藥學院畢業實習等教學工作。目前有中醫內科、中醫外科、中醫骨傷科3個博士後流動站。2007年龍華臨床醫學院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2008年通過上海市研究生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醫內科學》、《中醫外科學》分別為上海市和國家級精品課程。承擔多部國家級本科生和研究生規劃教材的編寫工作。
“十一五”以來,醫院共承擔國家“973”計畫,“863”計畫,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畫項目,國家科技部國際合作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傑出青年基金項目,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等省部級以上項目百餘項,獲得市部級以上科研獎項23項。目前進行臨床前新藥研究近20項。科研成果轉化5項。
醫院始終秉承“質量第一,病人至上”的辦院宗旨和“嚴謹、仁愛、繼承、創新”的醫院文化,以建設全國示範性中醫臨床研究基地為契機,為我國中醫藥事業的發展不懈努力。

特色科室

科室設定齊全,有一級臨床科室20個,二級臨床科室18個,以及心導管室、ICU、CCU、血液淨化中心等,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專科專病三個,上海市臨床醫學中心2個、上海市中醫特色專科9個。

醫護團隊

全院擁有各級中醫、中西醫結合醫師297名,其中主任、副主任140餘名、全國名中醫8名、上海市名中醫10名,建有名老中醫工作室23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