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溪-虹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龍溪-虹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龍溪―虹口國家自然保護區是1997年經國務院批准設立的森林和野生動物類型自然保護區,以保護大熊貓、金絲猴、羚牛、拱桐,連香樹等瀕危野生動植物及森林生態系統為主要任務。保護區在四川省都江堰旁邊,面積310平方公里,外圍保護帶117平方公里。

基本信息

概述

龍溪―虹口國家自然保護區位於四川都江堰市西北部25公里的龍池地區,距成都85公里,地處岷江上游西岸,屬岷江上游水源防護帶。面積34000公頃,1993年經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97年晉升為國家級,主要保護對象為亞熱帶山地森林。 本區地處四川盆地青藏高原過渡地帶,植被區繫上屬於中國日本-喜馬垃雅兩大植物區系的交匯地,也是溫帶和亞熱帶植物區系的交匯地,植物種類豐富、區系成分複雜、垂直帶譜完整。基帶植被為亞熱帶常綠闊葉林,隨著海拔的升高,依次出現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針闊葉混交林、亞高山針葉林、亞高山灌叢草甸、高山灌叢草甸和高山流石灘稀疏植被。區內有高等植物2500多種,屬於國家一類保護植物的有珙桐,二類保護植物有水青樹連香樹篦子三尖杉等6種,三類保護植物有領春木梓葉槭厚朴穗花杉等9種,特別是珙桐在區內廣泛分布,面積在10公頃左右的純林就有2片。本區的特有植物種類也較多,如灌縣複葉耳蕨灌縣槭、灌縣長鱗杜鵑等。保護區還是我國杜鵑花屬植物最豐富的地區,種類達200餘種。動物區系屬於南北動物區系的交匯地,動物種類非常豐富,脊椎動物有500多種,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的有大熊獵、金絲猴羚牛雲豹等5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有小熊貓大靈貓小靈貓獼猴等13種,並為我國畫眉和雉類的分布中心。由於保護區地處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都江堰市,東距特大城市成都市區僅85公里,因此,保護區的建立不僅在生物多樣性的保護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同時對於開展國際交流、科學研究、生態與環境保護教育和開展生態旅遊等都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和意義。其地理位置是:東經103度 32分 至103度 43分 ,北緯31度 04分 至31度 22分 ,地跨都江堰市的虹口、龍溪白沙鄉,總面積為3.1萬公頃。

地質地貌

保護區在地質構造體系上,為龍門山構造帶中南段,屬華夏構造體系,在大地構造上,分屬於揚子淮地台和青藏地槽區,地質構造複雜,從元古界到第四層顯露,總厚度達2萬餘米,境內地層從老到新,元古界為黃水河群和震旦系下震旦統火山組成;古生界為泥盆系、石炭系、雲疊系;中生界為雲疊系、體羅系;新生界為第三系。 按中國綜合自然地理區劃,都江堰市地處橫斷山脈北段東緣,保護區屬亞熱帶濕潤常綠闊葉林區。全區海拔高度大部分在1500米-4582米,屬中高山地帶,山型為侵蝕溶性斷塊狀中山和侵蝕構造型齒狀高山,在海拔2400米左右為林地和裸岩,海拔3000米以上為水源涵養林區,主要為花崗岩閃長石等。該區是龍門山脈主體,區內主要山峰為虹口光光山(海拔高度為4582米)和龍溪尖尖山(海拔高度3841米)。龍溪尖尖山伸廷至龍池崗(海拔高度3072米),分為兩支(南支、北支)、形成馬蹄山體,龍池盆地夾在其間,龍溪河縱貫穿全區,部分源流形成地下徑流注入龍池,龍池以北除沼澤,濕地外有較大面積流石灘;區內白沙河發源虹口光光山,流至白沙鎮匯入岷江,全區坡陡谷窄,山巒起伏。

水文氣候

地表水 該地區主要河流為龍溪河和白沙河,均屬岷江水系,是境內常年性自然河,另有一些山溪小河。該地區河流特點是:水網密,水系單一,河流流向與兩側山嶺延伸方向一致,主要呈樹枝狀,傘狀,在龍池盆地形成複合狀,河水流量較豐,具有明顯的春夏兩汛。龍池地區具有特殊的水文地質條件,年降水量在1900毫米左右,而後蒸發量為720.1毫米,大量的降水滲透到土壤中,決定了該區地下水豐富,地下水徑流模數每秒平方公里大於6升,在平坦地帶易形成沼澤。地下水的補給與氣候地形條件密切相關。
由於受季風的影響,使保護區成為“華西雨屏”的組成部分,加之地形複雜,相高度較大,從低向高出現亞熱帶季風氣候到寒溫帶氣候變化,氣候特點是:雨量充沛:年降水量為1600-1900厘米,冰層厚度達15厘米左右,但山地土壤並不出現凍土層,冰稜線在海拔1750米左右,大雪之後,時常出現“冰花世界”的絢麗風光。濕度大:平均濕度在80%以上;氣溫低:平均氣溫在10攝氏度左右,一月最低氣溫可過-10攝氏度左右,7月最高氣溫25攝氏度左右。日照少:歷年平均日照總數小於900小時。土壤由於受自然環境條件的影響,形成本區特有的山地土壤類型,大體可分為山地黃壤(1300-1900米)-山地棕壤(2000-2400米)-山地灰棕壤和山地灰化土(2300-3600米)-高山灌叢草甸土(3600-4500米),隨海拔高度的不同而逐變。盆地為沖積沙壤和小片沼澤草甸土。

生態旅遊

滑索
滑索是山區一種古老的交通工具,經開發利用,逐漸形成一種新興旅遊娛樂項目。這一娛樂性的運動,與攀岩、蹦極、漂流等一道,成為當代人,特別是年輕人酷愛好、具有挑戰性的極限運動之一。
我國古代的西南山區,隔水相望的兩山之間,常常有許多猿猱愁渡的大峽谷。勤勞智慧的古代人民,織藤為索,飛架兩山,然後從高處速滑而下,被稱為“笮”,又名“懸渡”。相傳李冰修即利用滑索運輸,明清時代山區滑索修建尤甚。至今,偏僻的西南山區,仍能見到這種古樸的滑索。
虹口速滑滑索長300米,高低差30米,是四川省第二長的滑索項目。逐漸厭倦大都市沉悶而千篇一律的生活的現代人,渴望與大自然的親密結合,而驚險、新奇、刺激的虹口速滑,正順應了現代人內心深處渴望自由和飛翔的欲望。

溫馨浪漫的野花谷
虹口國家森林自然保護區內新開發的野花谷,隱藏在純天然生態的叢林幽谷中,充滿了野性的神秘色彩,是四川目前唯一的野花觀光度假區。

野花谷景區寬達2.5平方公里,四望怪石嶙峋,清泉長淌,山花爛漫,果樹成林。特別是新近引入的人們不曾見過的、世界上優秀的野花及果樹品種,與本土野花爭奇鬥妍,使谷內漫山遍野四季色彩斑斕,峰飛蝶舞,空山鳥語中,營造出一種如夢如幻的童話世界。而若隱若現於青山茂林中的歐式小木屋、野性時尚的帳篷區,更是使人浮想聯翩,留戀忘歸。
野花谷渡假區面積遼闊,休閒項目眾多,有時尚書屋、咖啡廳、酒水吧、棋牌、花房、戲水池等。尋花問石登山線路全程6公里,登高可盡覽區域內近百種野花,沿途則空谷鳥鳴,山花盛開,奇石滿溝,美不勝收。

水中貴族——三文鱒
三文鱒是一種色彩鮮艷的美麗的魚,原產地美國西海岸落基山脈以西,因經常群集於瀑布下的溪流中,故美國人又叫它“瀑布魚”。三文鱒具有很強的遷徙性,貪吃,甚至有搶食的習慣。夏天的傍晚,它們常常躍出水面捕食低飛的昆蟲,一跳就是一米多高,精彩有趣。三文鱒對水質、水溫的要求極高,而虹口豐富的冷水資源,很適合水中貴族——三文鱒餵養。目前,四川都江堰虹口三文鱒產業開發有限公司已建成三文鱒觀光基地,三文鱒餵養已形成規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