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泉鎮[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

龍泉鎮[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

龍泉鎮地處鄂西南,北倚長江三峽,東襟荊楚大地,離宜昌市城中心20公里,是一個“六山一水兩分田,一分道路和莊園”的丘陵鎮。鎮域面積210.5766平方公里,總人口15956戶48419人,其中鄉村人口12390戶41889人。龍泉鎮以“稻花香”牌系列白酒和綠色食品“金銀崗”牌柑桔而享負盛名,是名酒之鄉、柑桔之鄉。

基本信息

歷史革沿

濱河式山水園林鎮濱河式山水園林鎮

龍泉地處“五龍二虎”(青龍觀、龍堰、龍鳳山、龍潭咀、龍泉寺、白虎觀、白虎咀)而名揚中華大地。清初,按完糧薄編為全縣5鄉38鋪中的龍泉鋪。民國5年設區團龍泉為第二區團,民國19年在土門埡設立第一區公所,轄6鎮23鄉,土門、龍泉和雙泉為鎮,民國24年4月,龍泉設第二區,轄5個鄉。1949年3月土門、龍泉分別設區。1955年2月撤銷龍泉區(第六區),分別併入第7(鴉鵲嶺)、第8(土門)和第4區(分鄉)。1956年6月將第8區(土門)和第7區(鴉鵲嶺)合併為第5區,區公所設土門,轄13個鄉、92個高級社711個隊。1958年10月撤區建社,將鴉鵲嶺劃出,成立五一人民公社,轄7個管理區、48個大隊、431個小隊。1961年4月將五一公社改為土門區,轄羅家畈、龍泉、天台、土門、虎牙、花艷、白洋7個公社,48個大隊,431個小隊。1970年至1971年將白洋、花艷公社劃出給宜昌市。1975年11月,土門區撤銷,分別成立土門和羅家畈公社,轄6個管理區,45個大隊,375個生產隊。1982年土門公社虎牙管理區劃出給枝江縣。1984年又將土門公社靈寶、大隊和車站大隊的4個生產隊,鍾家畈大隊的1個生產隊劃出給宜昌市。1984年2月將土門和羅家畈公社撤銷,建立龍泉區,轄4個鄉、1個鎮、37個大隊。1987年9月撤區並鄉,將柏家坪鄉所轄7個大隊劃出給黃花鄉,龍泉區更名為龍泉鎮。2003年經村、組規模擴大調整後,龍泉鎮所轄19個村,106個村民小組。全鎮總面積為210.5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2686.7公傾,城區2.06面積平方公里。

自然地理

龍泉鎮號稱宜昌市的東大門龍泉鎮號稱宜昌市的東大門

龍泉鎮素為長江中上游交通樞紐,鎮人民政府距區政府駐地30公里,距市政府駐地28公里,火車站、宜昌港20公里,距三峽機場20公里,宜黃調整公路10公里,318國道穿境而過,曉鴉公路自東向西橫貫鎮中心,土峽公路自南向北沿柏臨河跨越全鎮10個村通往當陽、遠安。19個村,村村通水泥路,82個村民小組公路硬化交通十分便利。
龍泉屬於來熱帶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量適中是氣候的主要特徵,年平均氣溫17°C。適宜種植水稻,油菜、小麥、大麥、紅薯、玉米和柑桔等作物,鎮內蘊藏有的1億立方米的優質石灰石和年產100萬立方米的河道沙石資源,及 1億 立方米以上的黃粘土資源。
4.2萬勤勞勇敢的龍泉人民經過幾十年的奮鬥,發揚艱苦奮鬥、勇於拚搏、自我加壓、加快發展的精神,把龍泉建成了桔鄉酒都,躋身於湖北楚天明星鎮、全國文明鄉鎮。

鎮域經濟

龍泉鎮連續多年躋身全省綜合經濟實力十強鄉鎮行列。2006年,全鎮實現工農業總產值27.57億元,其中工業總產值24億元,同比增長37.2%;規模工業企業總產值17.1億元,同比增長56.3%;農業總產值實現現行價3.57億元,同比增長9.2%;企業總產值38.2億元,同比增長34.1%;財政收入8201.9萬元,比上年增加1977.15萬元,增長31.8%;農民人平純收入實現4875元,比上年增加392元。

工業經濟

文明建設文明建設

全國最具價值品牌500強湖北稻花香集團位居龍泉集鎮,以白酒為主導的食品、包裝、紙品、建材、金屬電器、玻璃製品六大工業產業已成支柱。“稻花香”、“關公坊”牌系列白酒飲譽中外。龍泉食品工業園規劃工業用地1200畝,已建設650畝,“三通一平”基礎設施建設基本完成,現已聚集了以稻花香酒業為主,關公坊酒業、綜藝包裝、天德玻璃製品等配套企業;園區外北陵紙業、固寶水泥、夷陵油脂、昌耀電桿和亞迪門窗等骨幹企業與之交相輝映。2006年,湖北稻花香集團實現企業產值16.1億元,營業收入15.3億元,連續第三年入選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稻花香”被國家工商總局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成為全區唯一獲此殊榮的品牌。稻花香“151”工程總投資9000萬元,占地600畝,項目於5月24日正式建成投產,白酒年生產能力將達到15萬噸,年產值可突破30億元,形成以酒業為核心、富有特色的市級食品工業園,成為中南地區最大的白酒生產基地,企業規模和綜合實力將躋身全國白酒行業前三強。

工業概況

龍泉鎮是中國文明村鎮、新農村建設示範鎮,連續多年躋身湖北省綜合經濟實力十強鄉鎮行列,是省長聯繫點;龍泉鎮是名酒之鄉,全國最具價值品牌500強的湖北稻花香集團位居我鎮。以“中國馳名商標——稻花香”白酒為主導的食品、包裝、建材、機電製造、玻璃製品六大工業產業已成支柱。

龍泉鎮經貿工作緊緊圍繞“壯大稻花香,主攻工業園”的總體思路,以建設全市工業強鎮為目標,牢固樹立工業興鎮、項目興鎮的理念,突出工業主導發展,突出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突出企業服務,實現了全鎮企業經濟發展的新跨越。2006年,全鎮完成企業總產值38.2億元,工業總產值25億元,企業增加值累計完成11.15億元,年年均有較大幅度增長。截止目前,全鎮已擁有企業3000多個。其中,年產值達500萬元以上的規模企業已達24家,企業從業人員已達8000人。也正是這些企業使龍泉的財政收入以30%的速度增長,已達到1.1億元。

在新的發展平台上,龍泉鎮將以“打造中國白酒名鎮,爭創全省經濟首強鎮,初步建成全省社會主義新農村示範鎮”為目標,堅持工業主導發展,努力建設“實力龍泉”。為此,龍泉鎮經貿工作將本著“堅持‘三為主’、實現‘三壯大’、取得‘兩突破’”的方針。“三為主”即經濟發展以工業為主,工業發展以食品工業為主,食品工業以白酒為主。“三壯大”即壯大稻花香、壯大工業經濟總量、壯大工業園區。壯大稻花香,就是要樹立“沒有稻花香就沒有新龍泉”的理念,傾全鎮之力支持稻花香打造百億元企業,進入全國白酒前五強。壯大工業經濟總量,就是要支持白酒配套產業發展,穩固稻花香龍頭地位,培育壯大食品工業、輕工產品、機電製造等產業,力爭五年內規模工業企業達到50家,產值過億元的企業達到6家以上,規模工業企業產值確保40億元。壯大工業園區,就是要完善龍泉食品工業園區規劃,加快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打造夷陵經濟開發區“一區四園”核心地位,積極規劃申報輕工業園區。“兩突破”:一是招商引資實現突破。要在產業招商、文化招商和媒介招商等形式上尋求新的突破;在發展環保項目、高科技項目等可持續發展上做好文章。大力營造加快工業經濟發展和項目引建的良好氛圍,力爭固定資產累計投資10億元以上,力爭新上2-3家固定資產投資過億元的項目,確保擁有一批固定資產投資過3000萬元、過1000萬元的項目落戶龍泉。二是激活民間資本實現突破。要爭取和出台優惠政策,發揮工業園區的資源和區位優勢,最佳化服務環境,激勵和引回一大批有實力的龍泉人在家鄉投資興業,力爭民間資本投入每年在5000萬元上。

中國名酒

稻花香

工業經濟強鎮優勢突出工業經濟強鎮優勢突出

湖北稻花香集團位於舉世矚目的長江三峽水利工程所在地——宜昌市東郊龍泉鎮。該集團是以白酒產業為龍頭,集生產經營包裝製品、彩色印刷、金塑、玻璃、陶瓷製品、玉米漿飲料、太陽能熱水器、房地產開發、循環經濟產業等為一體配套發展的企業集團,企業規模和綜合經濟實力位居全國白酒行業前十強,被列為省政府重點聯繫和支持的企業。目前,集團擁有24億元總資產、23家成員企業、近6000名員工(其中三峽庫區移民近400人),是中南地區最大的白酒釀造基地,是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湖北省循環經濟試點企業、湖北省白酒製造業龍頭企業、湖北省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示範企業、湖北省最佳文明單位、全國首批農產品加工業示範企業、全國釀酒行業先進單位。2006年集團被國家統計局認定為“中國大型工業企業”,2007年5月榮獲“湖北省五一勞動獎狀”,2008年2月,董事長蔡宏柱光榮當選為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

農業產業

龍泉鎮現有耕地面積畝,已形成以柑桔為主導的柑桔、畜禽、蔬菜、奶牛、水產等五大支柱產業。龍泉鎮是全市柑桔無公害標準化生產示範鄉鎮,2006年柑桔園65705畝,年產量75945噸,全面推行了柑桔無公害生產和全過程標準化管理。綠色食品“金銀崗”牌柑桔行銷全國各地。農產品(柑桔)產銷協會、用水者協會、畜牧獸醫協會等專業協會總量達到10個,網路農戶達5216戶。全鎮柑桔初加工企業已達11家,柑桔包裝產品生產企業1家。

城鎮環境

全省文明鄉鎮全省文明鄉鎮

現有集鎮規模2.1平方公里,城鎮人口1.8萬人,城鎮規劃修編後至2020年,城鎮規模將達3.175平方公里,人口2.2萬人。龍泉集鎮已形成三縱六橫的街道網路布局,先後建成了仿古式的龍沙街、歐式風格的關公坊小區、古典式的龍鳳石拱橋、風景如畫的鎮中心小遊園、酒鄉特色的稻花香廣場、閒適雅致的人工湖等標誌性建築,輔以桂花、石榴等名貴樹種和亭台、曲徑等休憩場所。因傳說張法官放龍而得名的法官泉日供水1.5萬噸天然泉水、兩座3.5萬伏變電站和投資17億元的龍泉換流站充分保障了全鎮的水、電供應。規劃建設中的龍鳳山風景區建成後,龍泉鎮將真正成為“濱河式山水園林鎮”和“食品工業城”。

區域優勢

龍泉鎮號稱宜昌市的東大門,交通、通訊網路四通八達。漢宜公路、焦枝鐵路、宜黃高速公路、宜當高速公路和在建荊宜高速公路穿境傍鎮而過;鎮內各級道路300餘條656公里,村級主幹線216公里全部進行了水泥硬化,是湖北省村村通水泥路的第一鎮,三峽機場、宜昌火車站和宜昌長江港距鎮僅20公里;程控電話、移動通訊溝通全球,有線電視光纖、廣電寬頻網光纖家家到、戶戶通,並已開通了數位電視。

文明建設

綠色食品綠色食品

鎮村兩級基層黨組織“五好”創建深入開展,全面推行“三聯三制”村級管理模式和聯繫幹部“一崗雙責”制度,龍泉鎮被列為全市基層組織建設聯繫點。全鎮深入開展了創建文明單位、文明村、十星級文明戶活動,實施“十百千萬”工程,依託農村科技文化中心戶和民間藝術團隊,深入挖掘民間文化藝術資源,結合節假日開展農民思想道德宣傳教育活動,積極推行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共建模式,棋藝、歌舞等文化體育活動豐富多彩。建立了1個鎮級和19個村級矛盾糾紛排查調處中心,組建了110個治調小組,選聘農村中心戶290個,有效地維護了社會的穩定。教育、科技、文化、體育、衛生、廣播電視、移民安置、扶貧、紅十字會、郵政、電信、電力等各項社會事業穩步推進。

榮譽成果

近年來龍泉鎮先後被評為全省農村“雙帶”先進單位、全省城鎮規劃建設管理“楚天杯”、全省文明鄉鎮、全省衛生鄉鎮、全省楚天明星鄉鎮、全省先進基層黨組織、全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示範鎮、全省“百鎮千村”工程“百鎮”之一、省政府重點聯繫十五個鎮之一、省長重點聯繫鎮、全國創建文明小城鎮先進單位、全國小康建設明星鄉鎮、全國文明村鎮、國家級發展改革試點鎮。

民俗文化

夷陵區是巴楚文化的融會地,民間文化源遠流長,種類繁多。民間故事、歌謠、歇後語等口頭文學流行很廣,剪紙、繡花、石雕、木刻等民間美術也較為普遍,民間戲曲以皮影戲花鼓戲見長,還有彩蓮船地花鼓、龍燈、高蹺等民間舞蹈,絲竹樂、吹打樂、嗚音等民間器樂以及號子、山歌、小調、兒歌等民間歌曲。

名優名品

三峽壩區油桃

工業經濟強鎮優勢突出工業經濟強鎮優勢突出

樂天溪鎮陳家沖村一組,在2002年發展京華大白桃時,該鎮農技服務中心引種了三個早熟油桃品種,同時栽種,由於油桃果色紅潤,果面無毛,成熟期早。一般在5月中旬上市,不僅非常逗客人喜歡,幼稚園小朋友最愛吃油桃了,而且逗陳家沖村一組農戶的喜歡,他們今年準備通過高接,再發展一批庭院油桃樹,適合提簍銷售。

鄧村綠茶

夷陵區農產品資源豐富,盛產糧、棉、油、煙等農產品和柑橘、茶葉、天麻等經濟作物,有“桔鄉茶都”之稱。夷陵區地處三峽,秀麗山川孕育出色綠、香高、味爽的名優綠茶,“峽州碧峰”、“鄧村綠茶”曾多次榮獲中國農博會大獎、農業部優質產品、湖北十大名茶、湖北省著名商標,“鄧村綠茶”申報國家地理標誌保護已通過省級評審。在全省十大茶葉名鄉名鎮中,鄧村鄉和太平溪鎮名列其中。蕭氏茶葉公司“金香品雪”和鄧村茶葉公司“裕茗碧劍”獲全省十五佳有機名茶,神州茶葉公司平湖牌“峽州碧峰”獲十五佳無公害名茶,鄧村茶場“鄧村綠茶”被評為有機名茶。全區共培育出了鄧村綠茶、峽州碧峰、蕭氏茶、金香品雪、裕茗碧劍、誠意茶、金崗銀針、月芽香等茶葉品牌12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