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甘6號

黔甘6號,貴州省園藝研究所於2004年從四季甘藍中選出的強冬性自交不親和系3404和大牛心甘藍中選出的平頭型早熟優良自交不親和系7206組配選育而成的雜交一代種。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品種名稱: 黔甘6號
品種類別:甘藍
品種來源: 貴州省園藝研究所於2004年從四季甘藍中選出的強冬性自交不親和系3404和大牛心甘藍中選出的平頭型早熟優良自交不親和系7206組配選育而成的雜交一代種。

特徵特性

在平頭型甘藍中屬早熟品種。播種到收穫96天。株高28厘米,開展度56.7厘米×57.8厘米。外葉12~14片,綠色,葉面稍皺,蠟粉較少,葉球扁圓近圓球形,球高約11.2厘米,橫徑20.6厘米,球內中心柱6.9厘米,寬3.1厘米,結球緊實。單球重1.61公斤。口感甜嫩,品質優良。

產量表現

2007、2008兩年貴州省區域試驗平均單產4829.7公斤,比對照增產10.4%,增產點次為100%;2008年貴州省生產試驗平均單產4939.3公斤,比對照增產10.5%,增產點次為100%。

栽培要點

1、如果夏秋甘藍栽培一般在3月中旬~7月上旬播種育苗,5月初~8月上旬定植,7~10月上市,補充這一淡季葉菜類蔬菜供應不足的市場缺口。5月下旬~7月播種的幼苗,正值溫度較高,苗床需用遮陽網或涼棚遮蔭,防止強光直射和暴雨衝擊。3~4月播種的夏甘藍,生長前期低溫陰雨,中後期又遇高溫乾旱;5~7月播種的早秋甘藍,整個生育期都遇高溫,還會出現陣雨或暴雨。因此要選排水良好、通風涼爽、土質肥沃,海拔較高的地段栽培。為利於排水和通風透光,宜採用深溝窄畦,1米開廂栽2行或2米開廂栽4~5行,適當密植,株行距40×45厘米。每畝窩施3000公斤腐熟廄肥和30公斤過磷酸鈣作底肥。定植時一定要帶土移栽,及時澆定根水,這是保證幼苗還苗快,成活率高的重要措施。夏秋甘藍生長期溫度較高,生長較快,需大肥大水的管理。在定植成活後一周,輕施一次“提苗肥”;在蓮坐期,結合中耕每畝兌水施15公斤尿素和10公斤複合肥;在結球前期和中期,每畝追施10公斤尿素和20公斤複合肥。生長過程中注意病蟲為害,可用高效低毒的阿維蟲清、殺蟲菌、抑太保乳油或銳勁特4000倍液或辛硫磷防治蚜蟲菜青蟲。葉球成熟後須及時採收,否則高溫多雨,容易裂球腐爛。
2、冬甘藍栽培:一般在7月中旬~8月上旬播種,8月中下旬~9月中下旬定植,元旦前後採收。育苗和定植時採用遮陽網或稻草遮陰,同時注意常澆水抗旱。其餘田間管理技術基本同上。

種植區域

貴州省正季和中、高海拔區域夏季種植。

2011年優質種子11

民以食為天,種子與人類生活關係密切,除日常生活必需的糧、油、棉外,一些藥用、調味等都來自種子。盤點2011年優質的種子品種,為農民提供參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